王凤芹;张静;陈同侠
目的 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确诊的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组中西药同用,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22例,无效7例,有效率85.4%;对照组分别为12例,16例,19例,有效率59.6%,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极显著差异(P<0.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安全有效.
作者:张相斌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防治中的应用.方法 对216例产妇在产后常规应用米索前列醇400 μg口服或塞肛门,观察产后2 h中出血量,与缩宫素进行对照比较.对8例产后出血者应用米索前列醇800 μg加强宫缩治疗.结果 米索前列醇口服组与塞肛门组产后出血量均低于缩宫素组,有显著性差异,用于治疗产后出血有显著效果.结论 应用米索前列醇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具有简便、有效、费用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凤芹;张静;陈同侠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研究16层螺旋CT门静脉三维成像在诊断门静脉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5例疑有门静脉疾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并将原始数据在ADW工作站进行门静脉的多平面重建(MPR)、阴影表面显示(SSD)、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处理(VR)等三维重建处理,整体、全方位地显示门静脉属支及侧支循环,结合临床手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门静脉血管三维成像能同时显示4级以上门静脉分支和2级以上的肝静脉分支.能直观地评价门静脉和肝静脉的位置、管径,有无门静脉受侵或癌栓形成,了解门解脉高压侧支循环.结论 作为一种无创、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16层螺旋CT门静脉三维重建能够清晰立体显示门静脉属支及侧支循环,对于门静脉疾病显示良好,在对门静脉疾病的诊断上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万忠 刊期: 2009年第25期
在行胆系手术牵拉胆囊和胆总管探查时,可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收缩,致使心肌血供受影响,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严重时会导致心绞痛甚至心搏骤停的危险.为此,笔者以3种不同辅助方法进行临床对比观察,认为静脉给予小剂量辅助药加局麻药胆囊三角区浆膜下注射,能有效防止胆心反射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康;桑博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导乐分娩对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450例观察组导乐陪伴分娩产妇和500例对照组非导乐陪伴分娩产妇的剖宫产率、经阴分娩率、产后出血率和胎儿窘迫率进行比较.结果 导乐陪伴分娩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非导乐陪伴分娩组(P<0.01),经阴分娩率显著提高(P<0.01).产后出血率和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 导乐陪伴分娩有利于产科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马竹云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7月至2006年12月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26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Ficat分期:Ⅱ期14例、Ⅲ期12例.手术采用股骨头坏死骨刮除、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后皮牵引4~6周,然后利用CPM机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3~6个月部分负重,9个月完全负重.结果 随访2~6年,本组26例,优1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5%.结论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取材方便、操作较简便、效果可靠的特点,是目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有价值的术式.
作者:张磊;刘洪胜;郭健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宫颈液基细胞检查核增大与疾病性质的关系.方法 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细胞室做的1050例宫颈液基细胞检查.结果 10例阳性病例全部见细胞核增大.结论 与讨论细胞核增大程度与疾病性质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
作者:苏绮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5年11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20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结果 20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患者生产18例,流产1例,畸胎1例,低于报道的10%的流产率和10%的畸胎率.结论 对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作者:吴英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确诊的哮喘患者158例进行适时的健康教育.结果 128例哮喘患者得到很好的控制,取得了满意效果,降低了发病率和病死率.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哮喘疾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达到长期稳定的目的.
作者:黄福秀;孙桂霞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方法 对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 结果 (1)两组治疗结束时ALT、AS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两组治疗结束后,0、6、12个月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3)两组病例治疗结束后HBeAg∕抗-HBe血清转换在第6、12个月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HBV DNA阴转治疗结束后不同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疗效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
作者:刘嫣妮;张健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 A(serum amyloid A,SSA)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在糖尿病(DM)动脉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 109例DM患者和61例健康对照分别采用ELISA方法测定oxLDL和散射比浊法测SSA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09例DM组血清SSA与oxLDL显著增高(P<0.01);DM动脉硬化患者血清oxLDL与SSA水平明显高于DM无动脉硬化患者,DM动脉硬化患者血清中oxLDL与SSA成一定的正相关(r=0.89,P<0.01).结论 oxLDL和SSA与糖尿病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这两项指标可能是糖尿病动脉硬化病变过程中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高明;张国明;胡礼仪;杨晓红;徐庆雷;刘鸿飞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麻疹的流行特点、诊治体会及预防.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7月收治的325例麻疹患者进行年龄、区域分析,4~10岁发病率高,外来及农村人口占多数.结果 所有患者经有效治疗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 高效免疫覆盖和强化免疫是减和消灭麻疹的有效途径.
作者:吴宝娟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进行暴露湿润疗法治疗面部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湿润烧伤膏暴露湿润疗法治疗面部Ⅱ度烧伤治疗55例,创面愈合后随访6个月至18个月.结果 本组55例面部烧伤患者,创面全部自行愈合,治愈率100%.治愈时间:浅Ⅱ度患者:平均为9.5 d;深Ⅱ度患者:平均为16.5 d.创面愈合后随访6个月至18个月,面部浅Ⅱ度创面患者3个月后皮肤逐歩恢复正常;深Ⅱ度面部创面患者无瘢痕増生.结论 应用湿润烧伤膏进行暴露湿润疗法,是目前治疗面部烧伤较理想的药物及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万均;韦元强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探讨降低非医疗指征性剖宫产的方法.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3~2008年5年间共4969例分娩的病历资料作对比分析,对其中2008年692例剖宫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成逐年上升趋势,而人为因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结论 做好围产期健康教育及临产监护,减少产妇分娩痛苦,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作者:肖亚琴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笔者所在医院2001年11月至2007年3月收治甲状腺瘤300例,手术治疗290例,现将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早期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蔡宝裕;朱玲玲;张梅清 刊期: 2009年第25期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现在本科护理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往往造成本科护生实践操作能力很差.本文通过对本科护生操作能力现状和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及迫切性进行剖析,从社会、学校及护生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护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作者:林静;陈辉辉 刊期: 2009年第25期
创新型医学人才已成为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首要选择,中医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的基地,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理念,采取一系列措施培养中医学生的创新素质.
作者:苏娜娜;王军强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结肠镜对小儿结肠息肉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对105例小儿的结肠镜检查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5例中,发现病变115枚息肉,单发息肉104例(90.4%),多发息肉11例(9.6%).镜下所见息肉形态分别呈球形、半球形或分叶状,多为亚蒂或有蒂,息肉直径0.2~4.0 cm,以0.8~2.0 cm常见.息肉分布按多到少为直肠52.2%,乙状结肠37.4%,降结肠3.5%,升结肠3.5%,横结肠2.6%,盲肠0.8%,息肉的病理分型为幼年性息肉、管状腺瘤和炎性息肉.无1例发生大出血及穿孔.结论 结肠镜直观显示大肠内病变,提供可靠诊断,并能进行内镜下治疗,减少患儿痛苦,降低治疗费用,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作者:张帆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慢性肺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慢性肺心病患者870例,考察消化道出血各种类型的症状、体征、阳性实验室检查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肺心病合并消化道发生率为13.3%,消化道出血常常是呼吸衰竭和肺性脑病的并发症,消化道症状不典型或缺如.结论 对于慢性肺心病重症呼吸衰竭和肺性脑病的患者应注意腹部出现的任何症状.
作者:黄志;程江涛 刊期: 2009年第25期
蛔虫病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据统计,我国14岁以下儿童近3亿感染蛔虫者约1.9亿,主要为农村儿童和年长儿童[1],由于儿童生理解剖和机体免疫系统的特点,儿童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可不典型,给临床诊断带有一定困难,蛔虫病往往影响儿童的食欲和肠道功能,妨碍儿童生长发育,其并发症较多,有时甚至危及生命,必须提高认识,积极防治,现将其诊断依据和治疗措施简述如下.
作者:吕静平;杨丽 刊期: 2009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