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研究

李琳;吕春蕾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护理, 功能锻炼, 术后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方式和经验,提升护理水平,为人工髋关节术后患者做好临床护理和指导,以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过程,尽早恢复正常人的日常生活.方法 对2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实施术后整体护理,合理指导康复功能训练和体位护理.结果 2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均获得较好的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 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整体有效体位护理以及出现并发症后有效的护理是战胜和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合理有效的方法,提升护理水平,提高患者术后康复质量的有效手段.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与护理

    笔者所在医院2001年11月至2007年3月收治甲状腺瘤300例,手术治疗290例,现将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早期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蔡宝裕;朱玲玲;张梅清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单纯修补术加药物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97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单纯修补术+药物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长期疗效.方法 采用开腹单纯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97例.术后应用奥美拉唑、呋喃唑酮及阿莫西林1~2周,继续服用奥美拉唑、胶态果胶铋等药物1~2个月,随访3个月至2年.结果 9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行单纯修补术,因幽门梗阻两次行胃大部切除2例,全部病例2个月后复查胃镜,溃疡全部愈合.结论 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简单可靠,配合术后药物治疗,疗效满意,单纯修补术作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术式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乃忠;张莉;刘战丛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160例非单纯性阑尾炎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化脓性、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体会和手术治疗意义.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6月至2007年12月间手术治疗非单纯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手术患者中治愈159例.结论 手术治疗是治疗非单纯性阑尾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国成;吴长贵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GE16排螺旋CT门静脉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16层螺旋CT门静脉三维成像在诊断门静脉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5例疑有门静脉疾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并将原始数据在ADW工作站进行门静脉的多平面重建(MPR)、阴影表面显示(SSD)、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处理(VR)等三维重建处理,整体、全方位地显示门静脉属支及侧支循环,结合临床手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门静脉血管三维成像能同时显示4级以上门静脉分支和2级以上的肝静脉分支.能直观地评价门静脉和肝静脉的位置、管径,有无门静脉受侵或癌栓形成,了解门解脉高压侧支循环.结论 作为一种无创、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16层螺旋CT门静脉三维重建能够清晰立体显示门静脉属支及侧支循环,对于门静脉疾病显示良好,在对门静脉疾病的诊断上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万忠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血浆HPLC指纹图谱检测

    目的 建立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血浆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HPLC分离,建立分析方法,比较正常与异常血浆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与正常血浆的HPLC指纹图谱有明显差异.结论 HPLC指纹图谱可以区分正常与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有助于临床诊断.

    作者:李宝国;李运伦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青海省乌兰县肺结核流行调查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肺结核在笔者所在地区的流行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1~69岁受检者共1298例,其中男607例,女691例,进行胸部常规透视,发现肺部有异常者再作胸部X线照像.结果 共检出各种肺结核病例37例.肺结核在笔者所在地区流行发病率达2850.54/10万.结论 本组发病率高与当地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密不可分,同时,科学知识不够普及、经济条件制约、防治措施不健全也是造成当地肺结核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孟济民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老年梗阻性结肠癌的治疗进展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发生率约10%~30%[1].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梗阻性结肠癌发病率日益升高.由于结肠癌癌肿的发展是渐进性和不可逆转的,故手术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随着近年来外科技术的发展,术中肠道处理,术后营养支持方法的不断改进,临床上对老年人结肠癌梗阻性的处理已倾向Ⅰ期切除和吻合术的发展趋势,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愈伟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浅谈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

    尿液常规检验是传统的三大常规检测项目之一,在泌尿系统疾病及一些全身性疾病的诊疗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各级医院必做的常规检验项目.尿常规检验包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尿糖定性、尿胆原、胆红素、亚硝酸盐、隐血、抗坏血酸.

    作者:肖英著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喜疗妥软膏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喜疗妥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中的疗效.方法 恶性肿瘤患者行静脉化疗药物前5 min,在穿刺点近端0.5 cm处,沿静脉向前15 cm内涂用喜疗妥软膏,厚度为3 mm,均匀涂搽,并轻轻按摩.结果 化疗药物前涂喜疗妥软膏静脉炎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 喜疗妥是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隋瑞云;时玉英;刘梅香;迟泽华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抢救2例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的体会

    目的 探讨抢救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成功的关键因素.方法 2例患者均给予吸氧、抗过敏、解痉、强心、扩容、升压、纠酸、扩纤溶、抗肾衰、抗感染治疗.同时在静脉给药方式方面,第1例,三条静脉穿刺输液通路;第2例,一条静脉穿刺通道,两条静脉切开通道.抗凝治疗上,第1例未使用肝素,第2例小剂量预防性使用.扩溶剂应用方面,第1例只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及悬浮红细胞;第2例,除此之外,还使用新鲜冷冻血浆,中药参麦注射液.子宫切除第1例约产后90 min进手术室切除子宫;第2例约产后50 min于产房切除子宫.结果 第1例产妇死亡,第2例产妇救治成功.结论 羊水栓塞能否抢救成功,与多学科及时的共同参与有关.

    作者:陈立;马保山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早期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影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80例首次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锻炼.心理护理组早期给予心理护理+康复锻炼,并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和4周后给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rl指数)评定.结果 治疗4周后,对照组与心理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artherl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早期心理护理对急性对脑卒中患者可以有预防和减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提高生存生活质量.

    作者:张翠萍;沙俊莹;范丽霞;朱冬梅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预见性护理在留置气囊尿管拔管的应用

    笔者针对16例临床留置气囊尿管拔管时发生困难现象,着重从气囊尿管的结构、质量、患者自身因素及护士操作技巧等方面作了仔细分析.2001年以来根据患者在留置、拔管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不同的心理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每位患者的护理重点、宣教内容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等一系列预见性护理方法,解决和预防了气囊回缩不良、尿垢形成、气囊道梗阻以及不良情绪反应等因素致留置气囊尿管拔管困难这一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素英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儿童蛔虫病的诊治

    蛔虫病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据统计,我国14岁以下儿童近3亿感染蛔虫者约1.9亿,主要为农村儿童和年长儿童[1],由于儿童生理解剖和机体免疫系统的特点,儿童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可不典型,给临床诊断带有一定困难,蛔虫病往往影响儿童的食欲和肠道功能,妨碍儿童生长发育,其并发症较多,有时甚至危及生命,必须提高认识,积极防治,现将其诊断依据和治疗措施简述如下.

    作者:吕静平;杨丽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活跃期晚期应用盐酸曲马多促进产程进展及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曲马多针剂在活跃期晚期应用的疗效及其对母儿的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90例孕周在37~41周的初产妇,当产程进入活跃期晚期(宫口开大5~6 cm)后随机分成两组,应用盐酸曲马多组(46例)作为观察组,4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产程的进展、镇痛效果、母儿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加速产程及镇痛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活跃期晚期应用盐酸曲马多针剂肌肉注射,既能加速产程又能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有利于自然分娩,大大降低了剖宫产率.且无副作用、药源丰富、价格低廉、应用方便,不失为一种安全、实用、经济的分娩镇痛方式.

    作者:宋翠萍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3例AIP患者的影像学资料,3例中2例行CT扫描,1例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及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结果 3例AIP影像学均表现胰腺体积弥漫性增大,密度或信号不均匀,胰周少量积液.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MRCP示胆总管胰腺段狭窄,其以上胆管扩张,主胰管节段或弥漫性狭窄.3例经激素治疗均有效.结论 影像诊断在AIP的诊断中有一定作用,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秦方辉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小剂量肌松剂下全凭静脉麻醉的应用和分析

    目的 探讨气管表面麻醉缓慢诱导气管插管和应用小剂量肌松剂全凭静脉麻醉,对控制或降低心血管副反应和呼吸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4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2%利多卡因行口腔、咽喉部喷雾和经环甲膜穿刺注射后缓慢诱导气管插管,术中根据需要给小剂量肌松剂维持麻醉.对照组用常用方法.结果 观察组SBP、DBP、HR在气管插管和拔除气管导管前后差异不显著,但是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咽喉和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后气管插管、术中用小剂量肌松剂维持麻醉,可有效降低或控制心血管副反应和呼吸相关并发症,并能维持良好麻醉效果,是安全有效的静脉全麻方法.

    作者:于玉玲;卢双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105例患者临床治疗分析.结果 桡动脉穿刺成功102例,成功率97.14%,发生各种并发症5例,发生率4.9%,其中桡动脉痉挛2例,血管迷走反射1例,前臂张力性血肿1例,前胸锁骨上局部血肿1例.结论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有明显优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光;王德良;王有余;罗艳平;王华;赵静;崔国旺;吕玉红;魏书岩;戴胜燕;卜雄健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经内镜高频电切除结肠息肉手术的配合

    消化道息肉是临床常见病,以结肠息肉为常见.高频电凝电切术因其简便、安全、痛苦小而成为基层医院首选的治疗方法,笔者所在医院使用电子内窥镜完成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已多年,效果满意,现将2008年常规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109例156枚,其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林亚雪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抑郁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8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7.5%,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抑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柴孟志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

    目的 探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手术方法,以及手术的必要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近3年来83例(83眼)高眼压下行小梁切除术及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术后情况,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 随访6~12个月,术后眼压控制≤21 mm Hg者67眼(80.72%),联合局部用药眼压控制≤21 mm Hg者16眼(19.28%);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者78眼(93.98%),保持不变者5眼(6.02%).结论 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做好术前准备,选择有效手术方式,术中熟练操作,术后正确用药并严密观察.

    作者:陈鸣;张娣;李晓峰 刊期: 2009年第25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