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研究

李琳;吕春蕾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护理, 功能锻炼, 术后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方式和经验,提升护理水平,为人工髋关节术后患者做好临床护理和指导,以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过程,尽早恢复正常人的日常生活.方法 对2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实施术后整体护理,合理指导康复功能训练和体位护理.结果 2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均获得较好的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 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整体有效体位护理以及出现并发症后有效的护理是战胜和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合理有效的方法,提升护理水平,提高患者术后康复质量的有效手段.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CT诊断肝脓肿60例分析

    自CT应用于临床以来,肝脓肿的术前诊断正确率显著提高.CT对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不难,但对部分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仍有一定的难度.笔者搜集2000年5月至2008年5月间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肝脓肿60例作一分析,探讨肝脓肿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郭之泉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慢性肺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1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肺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慢性肺心病患者870例,考察消化道出血各种类型的症状、体征、阳性实验室检查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肺心病合并消化道发生率为13.3%,消化道出血常常是呼吸衰竭和肺性脑病的并发症,消化道症状不典型或缺如.结论 对于慢性肺心病重症呼吸衰竭和肺性脑病的患者应注意腹部出现的任何症状.

    作者:黄志;程江涛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鹤壁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鹤壁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探讨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4~2007年鹤壁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逐年下降,死因顺位: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窒息、先天畸形、意外、其他(感染、肿瘤等).结论 降低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做好围产期保健是关键.

    作者:付京梅;王喜成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乳房结核3例误诊临床报道

    乳房结核,是乳房的一种慢性特异性感染.由于乳房结核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现有3例乳房结核,术前误诊乳腺癌2例,乳房纤维腺瘤1例,切除术后均延迟愈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瑛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不置管吻合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显微镜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不置管吻合的疗效.方法 利用手术显微镜寻找泪小管断端,采用血管吻合方法行3针外翻缝合吻合泪小管两断端,不置管,一次性吻合成功31例.结果 术中一次性吻合成功31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7年,冲洗泪道均通畅,除1例因下睑轻度瘢痕性外翻偶有溢泪外,其它病例无溢泪.结论 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不置管吻合术后外观和功能良好,术中精确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继琴;潘昌艳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关于本科护生社会实践的思考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现在本科护理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往往造成本科护生实践操作能力很差.本文通过对本科护生操作能力现状和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及迫切性进行剖析,从社会、学校及护生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护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作者:林静;陈辉辉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加减仁熟散治疗妇女更年期惊恐证45例临床报告

    目的 观察加减仁熟散治疗妇女更年期惊恐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加减仁熟散(柏子仁10 g,熟地30 g,太子参30 g,茯苓24 g,五味子10 g,枳壳12 g,山萸肉15 g,肉桂3 g,枸杞子12 g,菊花15 g)治疗妇女更年期惊恐证.结果 总有效率93.3%.结论 加减仁熟散是治疗妇女更年期惊恐证的有效方药.

    作者:闫丽红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脑卒中寒冷季节发病机制及干预措施的研究

    脑卒中是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等脑血管意外的俗称.2006年5月至今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其中寒冷季节发病占70%,故针对脑卒中寒冷季节发病机制作综合分析,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燕妮;王永霞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无痛整复的应用

    目的 利用现代麻醉无痛技术解决临床骨伤科中医传统正骨(手法复位)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供良好的肌肉松驰状态和舒适的医疗操作,探讨无痛整复的有效措施.方法 0岁至学龄前儿童,选用氯胺酮和安定复合麻醉;下肢及骨盆骨折、脱位的患者选用硬膜外或腰麻;上肢含肩、锁骨骨折及脱位的患者选用臂丛、颈丛或两者复合麻醉.结果 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完善时间分别为2.1 min和15 min;麻醉效果优良率分别为96.7%;全部复位成功,没有神经、血管损伤及医源性骨折等并发症;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结论 无痛整复的优点是能消除操作带来的各种痛苦体验,减轻了的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可不考虑诊疗时间的长短,从根本上排除了因不能耐受而导致的诊疗中断,从而使骨折、脱位整复的成功率进一步提高.

    作者:常胜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HBV-DNA定量与HBV血清学标志物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HBV-DNA定量与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449例乙肝感染者血清的HBV-DNA含量,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其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 在不同HBV-M模式中,HBV-DNA与preS1总检出率无显著差异.在模式HBsAg(+)、HBeAg(+)和HBcAb(+)中血清HB-DN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模式.在278例HBV-DNA阳性的标本中,HBV-DNA与preS1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HBV-DNA与HBeAg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preS1阳性组HBV-DNA定量值显著高于preS1阴性组.结论 HBV-DNA或preS1与HBV复制密切相关,preS1较HBeAg更能敏感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状况,联合检测HBV-DNA与HBV血清学标志物,在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中更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杜立树;平龙玉;王际涛;熊伟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温胆汤治疗心神经官能症50例

    目的 探讨温胆汤治疗心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8年6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中医门诊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心神经官能症,获得满意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4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13%.对照组痊愈28例,有效6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9.20%.结论 温胆汤是治疗心神经官能症的有效中药.

    作者:杨红伟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面部Ⅱ度烧伤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进行暴露湿润疗法治疗面部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湿润烧伤膏暴露湿润疗法治疗面部Ⅱ度烧伤治疗55例,创面愈合后随访6个月至18个月.结果 本组55例面部烧伤患者,创面全部自行愈合,治愈率100%.治愈时间:浅Ⅱ度患者:平均为9.5 d;深Ⅱ度患者:平均为16.5 d.创面愈合后随访6个月至18个月,面部浅Ⅱ度创面患者3个月后皮肤逐歩恢复正常;深Ⅱ度面部创面患者无瘢痕増生.结论 应用湿润烧伤膏进行暴露湿润疗法,是目前治疗面部烧伤较理想的药物及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万均;韦元强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目的 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7月至2006年12月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26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Ficat分期:Ⅱ期14例、Ⅲ期12例.手术采用股骨头坏死骨刮除、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后皮牵引4~6周,然后利用CPM机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3~6个月部分负重,9个月完全负重.结果 随访2~6年,本组26例,优1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5%.结论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取材方便、操作较简便、效果可靠的特点,是目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有价值的术式.

    作者:张磊;刘洪胜;郭健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和探讨阿德福韦酯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6例服用拉米夫定>12个月后产生病毒变异的患者,全部给与阿德福韦酯治疗,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36例患者的ALT、TBIL明显下降,大多数患者的病毒指标也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 阿德福韦酯能有效控制变异病毒,是较为理想的抗HBV药物之一.

    作者:陈子新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早期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影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80例首次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锻炼.心理护理组早期给予心理护理+康复锻炼,并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和4周后给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rl指数)评定.结果 治疗4周后,对照组与心理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artherl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早期心理护理对急性对脑卒中患者可以有预防和减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提高生存生活质量.

    作者:张翠萍;沙俊莹;范丽霞;朱冬梅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在早期糖尿病肾损害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评价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检测与24 h尿蛋白定量是否能等效.方法 选取确诊糖尿病患者110例和健康对照50例,对其随机尿P/C与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相关分析;比较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微量白蛋白尿和蛋白尿的阳性率.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白蛋白肌酐比的增加与滤过功能下降有关,不同肾功能分期中,随机尿UmAlb/UCr与24 h Up定量保持良好的相关性,整体的相关系数0.96.但与24 h UmAlb定量相比,随机尿UmAlb/UCr有一定的假阳性.结论 尿蛋白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随机尿UmAlb/UCr作为筛查实验有明显的优势,但确诊仍以24 h Up定量为佳.

    作者:吕艳;王路长;夏汝杰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4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确诊的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组中西药同用,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22例,无效7例,有效率85.4%;对照组分别为12例,16例,19例,有效率59.6%,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极显著差异(P<0.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安全有效.

    作者:张相斌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股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在危重症患者急救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对于抢救危重患者、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患者、紧急输液、输血、长期大量静脉补液、给药患者可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浅表小静脉反复穿刺易造成静脉炎,且输液速度慢,不能定时治疗,药物在体内不能达到规定的血药浓度.颈内静脉穿刺难以在得到患者配合的情况下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危险性大,易形成血肿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血气胸.针对这些问题,股静脉穿刺具有安全迅速、简便、易于观察、固定、局部感染少、痛苦小,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王俊杰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中医学生创新素质探析及重塑

    创新型医学人才已成为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首要选择,中医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的基地,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理念,采取一系列措施培养中医学生的创新素质.

    作者:苏娜娜;王军强 刊期: 2009年第25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