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敏C反应蛋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研究

王瑞丽;常永超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液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hs-CRP、ESR、C3、C4、IgM、IgA、IgG与RA的关系.方法 62例RA初发未治及活动期患者和44例正常对照分别测定其上述7项指标.结果 RA患者hs-CRP、IgA、IgM、IgG、ES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C3、C4、RA患者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 血浆hs-CRP水平高低与病情变化密切相关,对RA病情变化判断及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应作为常规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高频振荡通气救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观察研究

    目的 观察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分别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和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NRDS新生儿,比较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情况.结果 HFOV组患儿在治疗后6 h、12 h氧浓度(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氧分压(PaO2)、PaO2/FiO2比值上升明显升高,与CMV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HFOV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缩短,治愈率增加,与CMV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能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氧合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较常频机械通气使用更为安全.

    作者:苏萍;陈蓓;韩进天;王岩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护理记录书写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为避免护士因护理记录书写缺陷而并非在护理活动实施中的差错,在发生纠纷时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笔者通过对所在医院2008年5至11月出院病历护理记录进行抽查,总结分析了护理记录中存在的法律隐患,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期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张玉英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VEGF变化临床意义及护理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血浆和脑脊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与CT扫描损伤面积动态变化的关系,探索VEGF与HIE损伤面积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确诊HIE 足月新生儿30例(轻度10例、中度10 例、重度10 例)及正常新生儿10例于生后72 h 测脑脊液中VEGF 并进行CT头颅平扫计算病灶面积,分析VEGF测定值和CT扫描损伤面积的关系.结果 四组VEGF与三组CT扫描损伤面积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且VEGF、CT扫描损伤面积及严重程度有相关性.结论 VEGF可能作为HIE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李玉梅;孙根林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温盐水、胰岛素、山莨菪碱、庆大霉素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温盐水、胰岛素、山莨菪碱、庆大霉素配合其他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 按1997ADA诊断标准选择糖尿病并糖尿病足患者63例,给予温盐水、胰岛素、山莨菪碱、庆大霉素局部处理,联合控制饮食、适量运动、控制血糖、调节血脂、改善循环、抗凝、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措施,疗程2~4周,于治疗末按统一标准判断疗效,并计算有效率.结果 治疗63例患者总有效率95.2%.结论 温盐水、胰岛素、山莨菪碱、庆大霉素配合其他综合治疗措施对糖尿病足治疗效果良好,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方便就医等特点.

    作者:王延平;隋海英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中医学生创新素质探析及重塑

    创新型医学人才已成为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首要选择,中医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的基地,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理念,采取一系列措施培养中医学生的创新素质.

    作者:苏娜娜;王军强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浅探如何避免溃疡性结肠炎的复发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近年的研究认为,本病是易感基因、免疫系统异常、感染、精神因素、饮食因素等交互作用所致,与传统中医对本病的认识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医认为本病为禀赋异常,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所致.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明显上升,且极易反复发作,有癌变倾向,已被WHO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

    作者:刘贤明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方法 对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 结果 (1)两组治疗结束时ALT、AS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两组治疗结束后,0、6、12个月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3)两组病例治疗结束后HBeAg∕抗-HBe血清转换在第6、12个月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HBV DNA阴转治疗结束后不同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疗效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

    作者:刘嫣妮;张健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儿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对急性左心衰竭患儿心功能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 32例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 h血气分析、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等指标的变化,并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Tei指数,制定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29例患儿血气分析、血压、心率及呼吸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治疗前后Te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可明显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儿的心功能及低氧血症;有效的护理是改善患儿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曹真;张逢博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抢救2例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的体会

    目的 探讨抢救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成功的关键因素.方法 2例患者均给予吸氧、抗过敏、解痉、强心、扩容、升压、纠酸、扩纤溶、抗肾衰、抗感染治疗.同时在静脉给药方式方面,第1例,三条静脉穿刺输液通路;第2例,一条静脉穿刺通道,两条静脉切开通道.抗凝治疗上,第1例未使用肝素,第2例小剂量预防性使用.扩溶剂应用方面,第1例只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及悬浮红细胞;第2例,除此之外,还使用新鲜冷冻血浆,中药参麦注射液.子宫切除第1例约产后90 min进手术室切除子宫;第2例约产后50 min于产房切除子宫.结果 第1例产妇死亡,第2例产妇救治成功.结论 羊水栓塞能否抢救成功,与多学科及时的共同参与有关.

    作者:陈立;马保山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分析

    目的 观察和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46例老年转子间骨折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部用骨水泥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对粗隆间骨折大小转子功能复位行钢丝固定;手术的关键是维持准确的头颈长度、前倾角度.术后3 d开始下床活动.结果 术后3个月手术疗效评价35例疗效优,8例良,3例可,优良率为93.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12个月, 随访期间未见假体松动及髋臼磨损.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并发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作者:张金柱;罗先国;张立新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检测腹水中AFP、CEA、CA125及CA153对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检测腹水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糖类抗原153(CA153)在恶性腹水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42例恶性腹水患者及46例良性腹水患者血清和腹水AFP、CEA、CA125及CA153的含量,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建立佳的临床判断临界值.结果 恶性组腹水中4种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水平(P<0.001);恶性组腹水中4种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血清中水平(P<0.01或P<0.05);CEA与CA153联合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达97.6%和93.4%.结论 检测腹水中AFP、CEA、CA125及CA153对恶性腹水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中CEA与CA153联合检测为佳组合.

    作者:吴福敢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血浆HPLC指纹图谱检测

    目的 建立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血浆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HPLC分离,建立分析方法,比较正常与异常血浆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与正常血浆的HPLC指纹图谱有明显差异.结论 HPLC指纹图谱可以区分正常与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有助于临床诊断.

    作者:李宝国;李运伦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678例新生儿经血液传播性疾病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新生儿对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梅毒钩端螺旋体等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新生儿免疫力情况.方法 整理分析了2006年8月至2009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新生儿及部分母亲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梅毒钩端螺旋体的血清学检测指标.结果 678例新生儿检测出阳性HBsAg 4例、抗-HCV 1例、抗-TP 5例,阳性率分别为0.59%、0.15%、0.74%,未检测到抗-HIV阳性反应样本.男女新生儿乙肝五项不同模式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新生儿对上述经血液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率较低;44.4%的新生儿存在抗-HBs抗体,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力.男女新生儿乙肝五项不同模式间存在明显差异,女性全阴模式和抗-HBe(-/+)、抗-HBc(+)模式低于男性,其他三种模式男性高于女性.

    作者:吴著球;张钦昌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玩具枪子弹致眼外伤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玩具枪子弹致眼外伤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26例眼外伤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6例眼外伤患者中,1例为眼睑裂伤,25例为角膜挫伤,其中15例合并前房积血,3例合并外伤性瞳孔散大,2例继发青光眼,2例并发白内障,3例合并视网膜震荡.结论 合理的药物治疗配合必要的手术治疗可以提高伤者视力,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同时更应禁止生产和销售此类玩具枪,教育家长和青少年加强安全意识,以减少眼外伤的发生.

    作者:王淑芳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预见性护理在留置气囊尿管拔管的应用

    笔者针对16例临床留置气囊尿管拔管时发生困难现象,着重从气囊尿管的结构、质量、患者自身因素及护士操作技巧等方面作了仔细分析.2001年以来根据患者在留置、拔管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不同的心理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每位患者的护理重点、宣教内容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等一系列预见性护理方法,解决和预防了气囊回缩不良、尿垢形成、气囊道梗阻以及不良情绪反应等因素致留置气囊尿管拔管困难这一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素英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超敏C反应蛋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hs-CRP、ESR、C3、C4、IgM、IgA、IgG与RA的关系.方法 62例RA初发未治及活动期患者和44例正常对照分别测定其上述7项指标.结果 RA患者hs-CRP、IgA、IgM、IgG、ES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C3、C4、RA患者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 血浆hs-CRP水平高低与病情变化密切相关,对RA病情变化判断及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应作为常规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王瑞丽;常永超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HY-D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治疗小儿肺炎120例

    目的 观察HY-D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104例常规应用抗生素、化痰、止咳平喘药,治疗组120例的常用药同对照组,配合经皮治疗仪,5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痊愈80例,治愈率66.7%;对照组痊愈38例,治愈率36.5%;两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经皮给药治疗配合常规治疗小儿肺炎疗效优于单用常规治疗.

    作者:全燕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股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在危重症患者急救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对于抢救危重患者、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患者、紧急输液、输血、长期大量静脉补液、给药患者可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浅表小静脉反复穿刺易造成静脉炎,且输液速度慢,不能定时治疗,药物在体内不能达到规定的血药浓度.颈内静脉穿刺难以在得到患者配合的情况下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危险性大,易形成血肿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血气胸.针对这些问题,股静脉穿刺具有安全迅速、简便、易于观察、固定、局部感染少、痛苦小,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王俊杰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脑心通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对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分析92例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92例中,脑心通加辛伐他汀治疗45例(治疗组),消心痛加辛伐他汀治疗47例(对照组).结果 两组共计治疗18个月.两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9%.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经Ridit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R=0.36和R=0.62,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均有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联合辛伐他汀能明显缓解胸痹心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缺血,且能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TC、TG、LDC-C、IMT的明显改善.

    作者:阮晓兵;张丽萍 刊期: 2009年第25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