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BL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马洁玉

关键词:口腔修复, 实践教学, PBL教学法
摘要:目的 研究PBL教学模式在口腔修复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校2014级两个口腔班共计1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实践技能成绩(91.5±5.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3.2±4.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学生对方法新颖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等教学方法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教师对观察组学生的医患沟通、治疗计划设计、临床操作、团队合作等临床能力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体系的不断改革,使得个性化健康教育应运而生,是针对人们身体健康而展开的全方位护理教育工作.尤其是在眼科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作用,该文研究对患者从住院前期、手术前、手术后及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具有人性化护理.所以,医护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及自身综合素质,从而帮助眼科患者获得理想的护理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程海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风险护理对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观察

    目的 分析风险护理对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危重患者88例,依据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44例,予以常规护理管理的患者设为参照组,予以风险护理管理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后对管理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管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高,护理纠纷率以及差错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低,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来看,研究组控制优良率和卫生合格率相对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护理可以使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同时可以使医院感染率得以明显降低,因此该方法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作者:李荣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其高效、便捷、电子化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档案信息的采集和安全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档案信息必须具备较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在网络化的大背景下,对于档案的采集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网络技术不够成熟,致使医院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隐患和不足,那么如何在网络化的大背景下,做好医院档案信息的采集和安全管理工作就成为现代医院重点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基于此,该文针对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肖兴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眼科门诊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眼科门诊患者的影响,探讨其在眼科护理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吉林省人民医院眼科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94例眼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7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予以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健康教育,调查两组患者对眼科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4.85%,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85.57%(P=0.030).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6.91%,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83.51%(P=0.00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服务态度的总满意度以及护患沟通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提高眼科门诊患者对眼科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吕杰;战丽丽;李艳华;李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院经济管理的探讨与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医院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要想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医院还需要加强其经济管理,以此来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同时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还能提高我国的社会效益,然而目前我国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现状却不容乐观,不但缺乏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经济管理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经济管理模式系统性和科学性更是不强,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完善.该文就通过对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来提出完善医院经济管理的对策,为医院的经济管理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作者:石俊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案例导学式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案例导学式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1月期间在该院实习的80名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案例导学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结业成绩、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实践成绩、病例分析成绩和理论成绩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习生对教学方法认可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7.50%)明显低于观察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导学式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显著提高实习生综合能力,从而更好的应用于临床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唐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新疆地区血液透析医护人员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调查2016年新疆血液透析患者分布、医护技人员及血液净化设备情况,以初步了解新疆血液透析发展现状,影响乡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的因素,为进一步改善新疆血液透析医护人员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影响因素,制定经济、有效、简便易推广的地区化、个体化的建设方案.方法 通过制定质控调查表,收集新疆血液透析中心在透患者数、医护技人员信息和血液净化设备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行资料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 目前新疆开展血液透析的医疗机构共82家,已覆盖所有地州市级及63%的县级医院.在透患者共有3202人.从事血液透析的医师共192人,其中取得专科岗位培训证书的人94人,近49%.从事血液透析的护士共498人,其中取得专科岗位培训证书的人276人,近55.4%.透析工程师共58人,其中取得专科岗位培训证书的人22人,近37.9%.结论 血液透析医护人员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影响因素较多,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高现代化血液透析人才队伍

    作者:李玉芳;帕热旦木·托乎提;张丽;孙颖萍;马琴;刘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规范化牙周健康卫生宣教对牙周炎患者维护期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规范化牙周健康卫生宣教对牙周炎患者维护期的效果.方法 纳入80例就诊的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观察组(n=40),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积极就诊,其中对照组就诊期间不做特殊要求;而观察组患者就诊期间则进行规范化的牙周健康卫生宣教,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维护期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问卷调查各项内容均优于对照组,而牙菌斑指数检测指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牙周健康卫生宣教对牙周炎患者维护期效果显著,可帮助患者控制病情,促进康复.该次宣教内容可行有效,可在临床上作推广应用,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孙小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实验室生化检验危急值报告时间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危急值报告的时间分布,分析影响报告时间的因素,总结改进对策.方法 采用单中心分析,利用实验室的危急值报告调查统计系统,分析2015年1—6月,危急值报告基本情况;参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分析检验结果的及时性,通过条形码数据、溯源系统调查,统计分析时间分布.结果 共抽取564例次生化检验危急值报告,耗费时间(82.4±10.5)min;实验室阶段的时间包括T3+T4合计(27.0±3.6)min,占总时间的(32.8±5.2)%,其中T3时间段占实验室时间40.40%;门急诊采样危急值报告时间不合格率11.24%(10/89),住院者则为10.74%(51/475),不合格者实验室阶段耗费时间占总耗费时间(28.6±6.2)%,低于总体(32.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时间分布来看,门急诊、住院的实验室生化检验耗费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时间来看,上午人数多,其次是上夜,耗费时间多的是中午、其次是下午,工作日内耗费时间低于周末.结论 实验室生化检验危急值报告时间时间存在不合格情况,流程时间过长;实验室可能不是造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实验室耗费时间与检验的时间点、星期有关;需做好工作日、上午高峰时期的工作质量管理.

    作者:范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院内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

    目的 分析院内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 深入探究该院目前院内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现状,并将医护人员进行分组讨论医院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所产生的问题,随后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 找出院内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后对其进行处理,进而落实控制制度,可确保整体护理质量.结论 创建院内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的相关制度,能降低每个环节的感染发生率,进而提升总体护理质量.

    作者:于天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增加新护士服务意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目的 探析增加新护士服务意识在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的意义及具体策略.方法 从该院各诊室新护士中随机选取3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均为15名.安排对照组新护士接受常规的技能培训,而实验组新护士则在此基础上加以服务意识培养与临床技能培训.培训后,比较两组新护士的服务意识、主动性评分以及对自身护理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组间差距较大,实验组新护士的服务意识与主动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自身护理的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护士加强临床技能培训及服务意识培养,可有助于提升其服务意识,提高整个护理服务质量,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廖海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健康中国背景下社区医疗发展模式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医药卫生事业涉及到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关系到大众的日常生活幸福,属于重大的民生问题.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医疗发展却未能与之相适应,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对于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有巨大的帮助作用,也是对我国医疗行业资源的巨大补充.

    作者:刘少华;韩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影像科介入导管室的护理管理

    目的 对影像科介入导管室的护理管理进行探讨,为护理质量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效支持.方法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大培训,促进护理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建立责任制,并进行人员管理、预防感染管理、防护管理等.结果通过这些护理措施,使影像科诸多介入手术尤其是复杂介入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结论医疗护理任务的是否顺利开展和护理管理、规章制度等关系密切,其中使医疗护理安全得到保证,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重点是控制感染.

    作者:夏远梅;罗丹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公共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分析

    公共管理卫生管理体制是国家顺利进行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再加上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公共卫生管理体制逐渐受到关注,对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肖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结果分析探讨

    目的 通过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MAU)结果的比较,了解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蛋白的准确性、局限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35份新鲜尿液标本分别进行尿蛋白干化学检测和免疫荧光分析仪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测.结果在尿液干化学法检测尿蛋白(-)的130份标本中,有36份检测到>20 mg/L的尿微量白蛋白,呈假阴性(27.7%);45份尿蛋白(±)标本中36份尿微量白蛋白呈阳性(80.0%),9份呈假阳性(20.0%).结论干化学法测定尿蛋白因灵敏性差及干扰因素较多,其准确性受到一定限制,需做好尿检质量控制,避免漏诊误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测定结果较为准确等优点,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疾病的早期诊断中更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宋瑞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大数据环境下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研究

    大数据的发展运用,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该文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相关问题,首先简要介绍了大数据以及电子档案的相关概念,进而分析了运用大数据改进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并深入分析了目前医院电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后就改进加强医院电子档案管理进行了详细论述.

    作者:崔云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规范陪护管理对院内感染控制的作用探讨

    目的 分析陪护管理规范化对控制院内感染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时段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研究组给予陪护规范管理,而另取该院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时段为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院内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较优,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进陪护管理规范化,可对院内感染进行有效控制及预防,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韡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PICC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PICC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科室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210例初次行PICC的住院患者,实验组105例,对照组105例,实验组护士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的口头宣教方式.结果 2组患者置管后4个月内PICC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PICC相关知识达标率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PICC健康教育能降低置管4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PICC相关知识达标率.

    作者:罗海兰;李雪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医院危急重症患者的集中地,因此ICU对于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国内外对ICU护理安全管理尚无系统的考核标准,该文将对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展开一系列的综述,旨在加强对ICU风险的控制,提高ICU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刘明涛;王秀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民办医学生创业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医学生更好地就业提出对策与建议.方法 通过对长沙医学院290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创业意愿处于中等水平,创业意识中个人特质得分、创业意愿、创业环境得分分别为(47.12±6.45)分、(39.59±5.64)分、(33.65±4.24)分.创业意愿对个人特质有影响(R2=0.227,F=84.369,P=0.000);家庭所在地、创业环境、个人特质对创业意愿有影响(R2=0.394,F=46.385,P=0.000);创业意愿、是否有打工的经历、学习成绩的排名、性别、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有创业经历、家庭经济收入之和对创业环境有影响(R 2=0.389,F=30.02,P=0.000).结论 创业环境是影响医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教育部门应针对性地改善创业环境,对提高医学生的就业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葛若兰;唐伊平;谭瑶;何荫丽;周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