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远梅;罗丹阳
目的 探讨利用牙周病理模型进行探诊练习的教学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对象选取30名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15名.其中研究组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牙周病理模型进行40 min探诊,对照组未进行训练,比较两组学生测定全牙列探诊测量牙周袋深度的准确性.结果 研究组学生完全一致及基本一致PD测量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袋深的增加,研究组与对照组学生在完全一致率及基本一致率上的差异越来越明显.结论 对牙周科实习学生采用牙周病理模型进行探诊基本训练,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牙周探诊技术,从而提高其探诊的准确性.
作者:朱海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PICC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科室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210例初次行PICC的住院患者,实验组105例,对照组105例,实验组护士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的口头宣教方式.结果 2组患者置管后4个月内PICC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PICC相关知识达标率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PICC健康教育能降低置管4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PICC相关知识达标率.
作者:罗海兰;李雪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以教学影像光盘形式在广西农村普及中医卫生适宜技术,探讨农民自发学习利用适宜技术防病治病的能力.方法 通过普查、遴选广西农村多发、常见病种,拟定中医简便疗法适宜技术,制作成科普影像教学光盘,并向农民进行普及推广,探索普及前后农民相关疾病的就诊情况,以及对适宜技术的知晓情况.结果 普及推广后,观察乡组农民的相关疾病就诊率下降34.00%,农民对适宜技术的知晓率达29.80%,与对照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教学影像资料形式在农村普及推广中医简便疗法适宜技术,对提高农民的自我防病治病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伟;李福原;黄锦军;廖小波;蒙定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医院危急重症患者的集中地,因此ICU对于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国内外对ICU护理安全管理尚无系统的考核标准,该文将对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展开一系列的综述,旨在加强对ICU风险的控制,提高ICU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刘明涛;王秀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母婴传播预防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该中心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68例孕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酶联免疫检测法对所有孕产妇进行HIV抗体检测,对HIV检出阳性孕产妇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普及,实施新生儿HIV阳性筛查,并适当使用相关药物干预.观察孕产妇干预前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HIV抗体阳性检出情况及新生儿HIV抗体检出阳性情况.结果 干预前68例孕产妇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为(64.67±3.85)分,干预后数据为(85.47±2.33)分,较干预前更优(P<0.05);68例孕产妇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6.18%,6例新生儿HIV抗体阳性检出概率为66.67%.结论 对孕产妇实施必要的疾病知识普及,加强护理、保健工作,并适当予以药物干预,在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风险的同时,还能够改善孕产妇艾滋病认知情况.
作者:李白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风险护理对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危重患者88例,依据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44例,予以常规护理管理的患者设为参照组,予以风险护理管理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后对管理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管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高,护理纠纷率以及差错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低,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来看,研究组控制优良率和卫生合格率相对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护理可以使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同时可以使医院感染率得以明显降低,因此该方法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作者:李荣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PBL教学模式在口腔修复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校2014级两个口腔班共计1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实践技能成绩(91.5±5.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3.2±4.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学生对方法新颖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等教学方法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教师对观察组学生的医患沟通、治疗计划设计、临床操作、团队合作等临床能力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马洁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粗糙集理论结合层次分析法在医院医疗设备供应商选择方面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 总结粗糙集理论结合层次分析法应用方法,并进行粗糙集理论及层次分析法应用现状分析,医疗设备供应商评价指标分析以及医院与医疗设备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方面研究等,探讨其在医院医疗设备供应商选择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 提高医院与医疗设备供应商信息对称性,提高合作效率,促进信任机制建立,以利于医院与医疗设备供应商之间更好的相互合作.结论 通过粗糙集理论,对医疗设备供应商各属性相关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并衡量其权重,有效的克服了传统权重确定法的主观臆断性,结合层次分析法对所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更具客观性,显著提高准确性.
作者:左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院内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 深入探究该院目前院内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现状,并将医护人员进行分组讨论医院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所产生的问题,随后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 找出院内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后对其进行处理,进而落实控制制度,可确保整体护理质量.结论 创建院内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的相关制度,能降低每个环节的感染发生率,进而提升总体护理质量.
作者:于天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呼吸内科病房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选取该院呼吸内科病房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消毒隔离质量、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3.33%,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6.67%,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消毒隔离、基础操作、病房管理的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明显减少呼吸内科病房风险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较常规管理方法更有优势.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眼科门诊患者的影响,探讨其在眼科护理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吉林省人民医院眼科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94例眼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7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予以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健康教育,调查两组患者对眼科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4.85%,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85.57%(P=0.030).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6.91%,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83.51%(P=0.00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服务态度的总满意度以及护患沟通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提高眼科门诊患者对眼科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吕杰;战丽丽;李艳华;李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发展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护理方面的需求增大,除此之外,医院医疗水平也在提高,各个医院之间的竞争加大,为了提高医院的经营效益,在保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要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其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护理工作不仅是后续患者恢复的关键环节,而且经常和患者、家属打交道,其直接体现医院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下面就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作者:赵建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总结2016年度深圳市消毒供应室(中心)专项监督抽检工作情况,总结深圳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方法通过现场监督和随机抽检的形式对深圳市453家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室(中心)的建筑布局、设施、人员操作、灭菌包的管理等内容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结果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心)的管理情况总体良好,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室硬件布局流程不符合要求,供应室清洗消毒管理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管理滞后.结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心)的管理情况总体良好,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室硬件布局流程不符合要求,供应室清洗消毒管理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管理滞后,卫生监督机构需进一步加强监管,督促医疗机构加强消毒供应室(中心)的硬件设施建设和清洗消毒供应工作的管理.
作者:朱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住院患者对某所JCI国际认证的三甲医院医疗服务的期望认可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所JCI认证医院的498例住院患者进行医疗服务期望认可程度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总体对医院医疗服务期望程度较高,评分(8.28±0.046)分,且不同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医院设施及环境、饮食供给、收费项目、技术操作、隐私保护、个性化关怀等细节方面,结果示女性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认可程度均低于男性患者(P<0.05).结论 住院患者总体期望认可程度较高,男女患者对医疗服务细节感受性不同致认可程度有差异,尤其应加强对女性患者的住院全程服务,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李辉;康伟;侯燕;谢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影像科介入导管室的护理管理进行探讨,为护理质量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效支持.方法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大培训,促进护理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建立责任制,并进行人员管理、预防感染管理、防护管理等.结果通过这些护理措施,使影像科诸多介入手术尤其是复杂介入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结论医疗护理任务的是否顺利开展和护理管理、规章制度等关系密切,其中使医疗护理安全得到保证,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重点是控制感染.
作者:夏远梅;罗丹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医疗体系的不断改革,使得个性化健康教育应运而生,是针对人们身体健康而展开的全方位护理教育工作.尤其是在眼科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作用,该文研究对患者从住院前期、手术前、手术后及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具有人性化护理.所以,医护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及自身综合素质,从而帮助眼科患者获得理想的护理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程海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对160例高危儿进行健康教育联合早期干预对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2015年1—12月,该院儿保科收治的高危婴幼儿160例,按是否自愿参与健康教育早期干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取儿保科康复训练与家庭干预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早期干预,对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后,采取系统的早期干预,对照组未进行系统的早期干预.用婴幼儿发育检查量表分别对两组患儿在6、12个月时进行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认知社交4部分内容进行评分,整体系统评估并比较两组高危儿的PDI(运动发育指数)和MDI(智力发育指数).结果观察组PDI、MDI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危儿进行健康教育早期干预训练,可以降低智力落后及脑瘫的发生率,治疗时间在1岁以内的效果优于1岁以后.
作者:郑禹英;高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对于医院的自身发展来说,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发挥着重要的保障和监督管理作用.积极地对接纪检监察工作进行开展和落实,可以更好地提升医院内部管理水平,保障医院稳定、健康、持续发展.该文就对于医院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纪检监察工作开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探究了其相关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作者:蹇志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电话随访肿瘤患者的结果,探讨影响电话随访应答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6年4—6月对2010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811例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户籍的肿瘤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并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总体随访应答率为73.00%,电话随访应答率与出院后随访间隔时间无明显相关;40岁以下患者的随访应答率(75.26%)略高于其他年龄组患者;不同民族的随访应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患者电话随访应答率总体较低,应采取相应措施以进一步提高随访应答率.
作者:刘同中;韩俊洋;夏拥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随着临床诊疗水平在不断进步,中药临床药学初具规模,但从现状来看,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还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该文在对中药临床药学的含义、理论研究现状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进行汇总的同时,针对现阶段的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并对发展形势进行展望,以推进中药药学服务的推广和普及.
作者:黄立东;杨川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