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循环在缩短腔镜接台手术衔接时间中的应用

黄彦;梁业梅

关键词:PDCA, 腔镜手术, 接台时间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开展PDCA活动在缩短腔镜接台手术衔接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PDCA活动小组,选定缩短接台手术衔接时间为活动主题,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本院接台手术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PDCA循环,腔镜接台手术衔接时间比之前缩短了18 min.结论 应用PDCA对腔镜接台手术进行科学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为医院及科室节约成本,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医护人员的拖班时间缩短,值得在临床推广.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床头VAS评分辅助疼痛护理的效果

    目的 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床头VAS评分辅助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该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7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骨科疼痛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疼痛护理基础上,进一步给予辅助疼痛护理,如:个体化镇痛、合理饮食、早期镇痛、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早期功能锻炼等;对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至术后第10天的疼痛状态进行床前每日VAS评分监测.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术后第4天及术后第5天下降的峰度大;患者在术后第2天及第3天的疼痛评分高;观察组术后第1天至术后第10天的疼痛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第2天及第3天的疼痛程度大,需要护理工作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辅助疼痛护理能显著降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盛井香;吴玉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探讨其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1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将患者资料填写到自行设计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调查表》中,分析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高的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为11.52%.常见的感染部位是泌尿道,占34.11%,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和上呼吸道感染,均占28.24%.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占全部病原菌的65.71%,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周海侠;吴晓慧;王书会;阎田园;蒲欣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Peplau人际关系模式在精神科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在岗前培训中运用Peplau人际关系模式对精神科新护士焦虑情绪和自我和谐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新招聘的护士48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将Peplau人际关系模式的四个阶段,移植到精神科岗前培训的新护士带教关系中,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进行两组对比,评价两组带教模式的效果差异.结果 研究组焦虑情绪得到较明显的改善,能较顺利地独自工作,自我和谐度及灵活性较高,沟通能力增强,而对照组则前后基本无变化.结论 在岗前培训中运用Peplau人际关系模式,可有效缓解精神科新护士的焦虑情绪,增强自信心、和谐度及工作和沟通的灵活性,对以后的护理工作和良好的护患关系的维护打下基础.

    作者:温萌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个性化分阶段护理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个性化分阶段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10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个性化分阶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C-反应蛋白(CRP)、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均显著升高(均P<0.05),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CRP、FEV1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显著改善(均P<0.05),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分阶段护理可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璐娜;韩秀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乳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乳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6~12月收治该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15年1~7月收治该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914,P=0.048).结论 集束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孙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PDCA循环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转普通病房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基于PDCA循环的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转普通病房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实施PDCA循环管理进行ICU患者转普通病房的护理工作管理,并选取此期间的30例ICU转出患者为观察组,同时回顾分析2014年1~12月该院未行PDCA循环管理期间30例ICU转出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照组给予常规重症监护室转普通病房的基础护理,观察组通过PDCA循环进行基础护理.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发生情况,同时对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发生较对照组减少(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随PDCA循环的应用时间呈递增趋势.结论 通过PDCA循环实施基础护理,可有效提高重症监护室转普通病房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芬芬;潘聪云;冯艳文;黎柳章;叶思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护理评估和预警机制的实施效果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护理评估和预警机制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住院精神病患者8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为护理评估和预警机制组(研究组)和传统护理观察和护理报告组(对照组),每组400例.对两组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发生情况、严重程度、所致损失程度及预测准确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次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再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平均每例发生次数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暴力攻击行为1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级、4级、5级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2级比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暴力攻击行为所致损失程度>50元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预测准确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护理评估和预警机制的实施效果较好.从护理管理角度来说,其能够对护理操作进行科学规范,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及护理风险的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余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胆石症患者ERCP术后引入和干预的效果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胆石症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的引入和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行ERCP术胆石症患者10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集束化护理管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翁维华;郭华;蒋小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饮食日记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和营养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饮食日记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高磷血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2例血磷≥1.9 mmol/L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行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饮食日记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血磷水平、高磷血症发生率以及营养状态.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血磷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磷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高磷血症发生率为33.33%(17/51),对照组的高磷血症发生率为82.35%(42/51),观察组的高磷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0.694,P=0.015).观察组的营养良好率为64.71%,对照组的营养良好率为31.37%,观察组的营养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396,P=0.014).结论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中采用饮食日记干预能有效降低血磷水平及高磷血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作者:郑维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操作不接触隔离技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操作不接触隔离技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查阅文献,制定规范的不接触隔离技术护理培训教材,对肿瘤专科手术室护士进行肿瘤手术护理操作培训,并运用到手术实践中.结果 经过规范化培训后的手术室护士在肿瘤手术操作中,能将不接触隔离技术操作自觉地运用到每一步护理配合中,医护配合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手术室护士规范化不接触隔离技术护理培训,是确保肿瘤手术操作正确实施和防止癌细胞种植转移的必要条件.

    作者:刘莉;裴宇权;吴秀红;郭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延伸护理对癌症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癌症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12月该院收治的癌症化疗患者160例,随机分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8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伸护理,主要观察指标为化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化疗依从性率为95.00%,对照组为78.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90.00%,对照组为61.2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伸护理可显著提高癌症患者化疗依从性,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鞠秀波;徐蕾;黄大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精细化护理理念下的全过程护理在糖尿病肛周脓肿并发瘘管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肛周脓肿并发瘘管患者中实施基于精细化护理理念的全过程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肛周脓肿并发瘘管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精细化护理理念下的全过程护理.2周后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功能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肛周脓肿并发瘘管患者行基于精细化护理理念下的全过程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马绮文;钟书凌;栾晓军;陈劲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认知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认知与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消化内科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对疾病认知程度与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4%,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认知为(78.23±6.54)分、遵医行为(64.31±6.57)分,对照组疾病认知为(65.67±4.31)分、遵医行为(56.09±11.13)分,两组均高于护理干预前水平,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显著(P<0.05).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症,提高患者对UC疾病的认知程度,增加其对临床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邢春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四全延续照护模式在肝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四全延续照护模式在肝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四全延续照护法实施前(2015年1~6月)和实施后(2015年7~12月)收治于该院的肝癌手术患者各51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病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护理,实验组接受四全延续照护模式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肝癌术后患者干预后的自护能力评分、幸福感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体能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全延续照护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肝癌术后患者的自护能力、幸福感及生活质量,改善其体能状况.

    作者:魏碧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惠州市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目的 对惠州市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对两者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4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惠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广东省第三荣军医院精神科注册护士180名为调查对象.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精神科护士存在较大的工作压力,工作压力大小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患者护理、工作环境及资源、护理专业及工作、管理及人际关系.SCL-90量表评分总均分高于国内常模(t=6.91,P<0.05).工作环境及资源、患者护理、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护理专业及工作、管理及人际关系与SCL-90量表总均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直线相关性关系(r=0.463, 0.398, 0.332, 0.315, 0.256,P<0.05).结论 精神科护士存在的工作压力明显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医院管理层应通过减轻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来减缓其心理压力,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姚雪莲;朱辉群;叶郁葱;吴辉霞;黎秀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对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临床病症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对该院2010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行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COP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其临床病症与应激反应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循证护理后的FEV1、FVC、FEV1/ FVC和MMF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PaCO2、PaO2、PaO2/Fi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PaCO2为(50.02±6.02)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7.23±5.54)mmHg,PaO2为(78.21±6.13)mmHg、PaO2/FiO2为(413.65±71.31)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E、NE、IL-6、CO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E、NE、IL-6、COR水平在护理后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症,改善应激反应,改善肺功能与动脉血气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机体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穆清华;张永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宫颈癌患者睡眠质量的现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宫颈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状况,探讨影响其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为改善宫颈癌患者的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手术后组织病理确诊为FIGO Ⅰ、Ⅱ期的宫颈癌患者,在手术前、术后第7日、术后第1个月随访时(共3次),使用人口学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CES-D抑郁自评量表、POMS-SF焦虑自评量表及癌症治疗功能问卷(FACT-G)等对宫颈癌患者及同期住院良性肿瘤(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宫颈癌患者与子宫肌瘤患者在社会人口学调查表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在术前、术后第7日、术后第1个月随访时的PSQI总分、CES-D抑郁、POMS-SF焦虑以及FACT-G评分等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子宫肌瘤组患者相比,宫颈癌患者在手术前、术后第7日和术后第1个月随访时的PSQI总分、CES-D抑郁和POMS-SF焦虑评分均较高,但FACT-G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子宫肌瘤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工作状态、家庭经济状况、医疗付费方式、疾病诊断与分期、疼痛评分、抑郁、焦虑、生活质量等与宫颈癌患者睡眠障碍明显相关.结论 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术前和术后早期各时段睡眠质量低于良性肿瘤患者,且宫颈癌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也较高.睡眠障碍不仅导致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焦虑,而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晶;周莹莹;曹蓉;杨慧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4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腰椎间盘源性疼痛保守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入选3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15例,其中实验组在对患者施以脊柱核心稳定训练的基础上再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对照组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依据腰痛,功能障碍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采用腰痛JOA评分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评价后发现,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不同方式护理后,出院时、出院后4、8、12周,两组患者Oswestry 评分均有所降低,ADL评分均有所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Oswestry 评分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ADL评分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腰痛情况,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莉;么丽芬;刘元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广角全程安全坐标护理在喉罩通气下无痛纤支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广角全程安全坐标护理在喉罩通气下无痛纤支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自2014年1月开始对喉罩通气下无痛纤支镜检查患者实施广角全程坐标护理,将实施前(2012年6月~2013年12月)和实施后(2014年1月~2015年6月)接受该类检查者各55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病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无痛纤支镜受检者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无痛纤支镜受检者干预后焦虑情绪阳性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价三大维度量化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广角全程安全坐标护理对喉罩通气下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检查安全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宇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疼痛专科护理在降低恶性肿瘤癌痛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疼痛专科护理在降低恶性肿瘤癌痛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疼痛专科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效果和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轻度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无缓解率小于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HOQOL-BREF评分、SF-36评分、BI评分均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的WHOQOL-BREF评分、SF-36评分、BI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疼痛专科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癌痛,提高其生活质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华红霞;王燕娜;任国琴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