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激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对淋巴细胞产生的影响分析

朱承栋;陈朝霞

关键词: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激素治疗, 淋巴细胞, 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激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对淋巴细胞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儿科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诊断和治疗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且正在行激素治疗的患儿50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本院检查健康的4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测量患儿的淋巴细胞系,比较两组检查的结果。结果病例组CD3+、CD3+CD4+、CD4+CD25+、NK细胞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CD3+CD8+、B细胞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CD3+CD4+和B细胞的含量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激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对淋巴细胞系产生一定的影响,起一定的治疗作用。
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中的应用--附1例病例报道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39岁,25年前因“法洛四联症”于本院行外科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无殊。2013年6月活动后出现胸闷、心慌,偶伴气急、头晕症状,休息后可缓解,1个月发作4次。本院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术后:①补片下缘室水平残余分流;②右房(上下径×左右径:69 mm×66 mm)及右室(上下径×左右径:80 mm×58 mm)增大伴轻中度三尖瓣反流;③轻度二尖瓣反流;④重度肺动脉瓣反流。患者由于耐受力较差,分别在本院于2013年7月3日先行室缺残余漏封堵术,2013年10月18日行经皮导管肺动脉瓣置入术(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implantation,PPVI)。

    作者:潘翠珍;周达新;舒先红;管丽华;潘文志;郭克芳;巩雪;葛均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第八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14)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2013年,重庆)

    肝性脑病是急慢性严重肝脏疾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肝脏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于肝性脑病没有一个很好的定义,对于肝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也缺乏特异有效的方法。直至1998年,维也纳第11届世界胃肠病大会(WCOG)成立工作小组对肝性脑病进行了讨论和总结,并于2002年在美国肝病学会的学会杂志上发表了《肝性脑病的定义、命名、诊断及定量分析》,至此,肝性脑病的定义才逐步标准化并被应用。实际上,有关诊断和治疗的一些循证医学依据的积累,促进了对肝性脑病诊断和治疗的共识的诞生。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肝性脑病和轻微型肝性脑病的流行病学进行了多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较高,在住院的肝硬化患者中,约40%存在轻微型肝性脑病。因此,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的部分专家,根据国际上有关肝性脑病诊断和治疗的指南联合制订了《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本共识的发布是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肝性脑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帮助临床医师在肝性脑病诊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充分了解肝性脑病的佳临床证据和国际前沿的观点,利用合理的医疗资源,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制订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当然,在肝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本共识中也加以陈述。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内镜学分会曾联合制订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这次是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的第2次合作,对肝性脑病的规范诊断和治疗制订共识,由于两个学会的工作范围和内容紧密相关,因此今后还将有更多的合作,以推动行业的规范化。

    作者:[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80例行股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费用和导管留置舒适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7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为(2950.76±308.85)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74.36±336.27)元(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舒适度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25%(P<0.05)。结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提高了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治疗费用,提高导管留置舒适度。

    作者:许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014北大糖尿病论坛会议通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第四届中国高血压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会议通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第十二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4通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2014更新版)解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居全球死亡原因第4位,是一个可以预防和治疗的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升高,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一项研究,预计至2020年COPD的全球经济负担将跃居所有疾病的第5位。1998年,美国国立心、肺和血液研究所(NHL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WHO联合发起成立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对COPD的认知,引起对COPD早期发现、管理及预防的重视。2001年GOLD第一次发布了共识性文件,即COPD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策略。此后,GOLD科学委员会每年对相关文献进行审阅,提出新的推荐意见,不断进行更新,并于2006及2011年进行了全面的修订。2011年的修订版延用原报告形式,增加了急性加重和并发症两个章节,强调了COPD治疗的目标既要快速缓解和减轻症状,也要注意降低未来不良健康事件的发生风险,也就是强调了医生对于COPD给患者造成的短期和长期影响都必须重视[1]。同时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在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中,不再仅依据单一的肺功能进行评价,而是结合了肺功能、症状评分及急性加重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发布于2013年1月和2014年1月的更新报告[2](在www.goldcopd.org上公布)基于2011年的修订版,延续了其框架和中心内容,参考了2011年后完成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了一定的更新,更加强调了COPD 的评估必须是基于患者的症状水平、未来急性加重风险、肺功能异常严重程度的综合评估,以及对并发症的识别诊断。2014年更新版指南的主要变化是在原第6章COPD 与并发症中增加了关于支气管扩张的内容。并新增了第7章,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

    作者:金哲;王广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大气污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

    近几年,北京大气污染状况持续恶化。2013年我国全年空气监测显示PM2.5多次爆表,引起了全国人民广泛的关注。此种情况在某些地区更加糟糕,北京周边的多个大城市均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污染。近期华东等地也出现了严重的雾霾,这更加使人们忧虑我们今天生活的环境,忧虑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因城市大气污染造成每年至少100万居民死亡和740万失能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of life years,DALY)的损失。流行病学已证实,大气污染物,特别是细颗粒物质(if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的暴露与慢性炎症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及死亡有关[1,2]。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的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物,尤其是PM2.5的暴露可诱发全身炎性反应,表现为血浆黏稠度增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升高,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等全身炎性标志物水平增高,并可导致气道阻力的增加[3-5]。

    作者:王广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肌酐比值与大血管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肌酐(A/C)比值对大血管功能及损害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4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A/C比值检测,按患者A/C分为A/C异常组与A/C正常组,对两组患者股动脉、颈动脉及冠状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形成比例。结果 A/C异常组患者股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左支及右支内中膜厚度高于A/C正常组,A/C异常组患者股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比例高于A/C正常组。结论糖尿病患者A/C与大血管结构损伤密切相关,A/C检测对大血管的损害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若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生理学机制角度分析观察结果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48例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Kamofsky评分及双侧脑室额角、颞角宽度变化。结果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0.42%;治疗前患者的平均Kamofsky评分为(44.32±12.15),治疗后评分为(73.24±14.2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同时,治疗后患者平均双侧脑室额角、颞角宽度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缩小患者双侧脑室额角、颞角宽度。

    作者:杨宏静;马丽华;蒲东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4会议通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第十七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通知

    作者:[1]中国医师协会;[2]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组委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大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

    近年来,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成为全球政府和公众重点关注的问题。肺脏是暴露于大气污染的主要器官,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气污染暴露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流行病学及相关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廖纪萍;王广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探究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选择佳治疗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中老年患者140例,以奇偶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疗法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手术疗法进行临床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对其进行随访调查,评价其远期生活质量。结果进行对照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比较其临床治疗效率发现,观察组有效率为97.1%,显著优于对照组(85.7%,P<0.05);此外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观察组患者的远期生活改善优良率为94.3%,同样优于对照组(84.3%,P<0.05),相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作为中老年常见疾病之一,选择手术疗法进行临床治疗,可以有效保证治疗效率与远期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李清社;陈国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单向活瓣肺减容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不可逆的慢性气道阻塞和肺气肿为主的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目前全球每年受COPD困扰的患者多达6亿,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1]。COPD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和渐进加重的活动后呼吸困难。虽然多数患者经过戒烟和规范地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喘憋症状有所改善,但是因为肺气肿的不可逆性,重度肺气肿患者的呼吸困难仍然不能改善,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作者:李楠;王广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免疫调节在颗粒物质诱导气道炎性反应中的作用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成为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雾霾天气数量的增多,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且空气污染的影响已经逐渐高于吸烟的影响[1],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雾霾的主要成分之一即为大气中的颗粒物质(particulate matter,PM)。而在颗粒物质的诸多种类中,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由于表面积大,在空气中存留时间长,其表面吸附的有害物质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2],成为环境研究的重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PM暴露与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有关,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3-6],推测肺脏是全身炎症的发源地,这个过程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反应。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PM暴露引起的肺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赵璨;廖纪萍;王广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95例漏斗胸患者16种人格因素问卷测试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漏斗胸患者的人格特征,为建立该病的生理-心理-社会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期间入住本院胸外科诊治且心理问卷有效的漏斗胸患者195例,使用心理测试软件系统中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其进行测试,并与中国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男性患者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的兴奋性、幻想性、恃强性、有恒性、怀疑性、独立性6项因子平均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女性患者在乐群性、兴奋性、幻想性、有恒性、怀疑性、独立性6项因子平均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漏斗胸患者人格特征与常模比较存在一定差异,术前进行心理测试可为制订该病的合理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赵京;肖利军;骆利;邵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014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通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杂志

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