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贴敷结合手法按摩在脑梗死口咽部功能康复训练中的效果观察

钟佳;刘竹英;张声源;魏爱民

关键词:穴位贴敷, 手法按摩, 脑梗死, 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敷贴按摩护理方法对脑梗死康复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10月脑梗死康复期有口咽部护理问题的患者8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康复期行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予穴位贴敷结合手法按摩康复训练.应用吞咽功能障碍的评估(VFSS)对吞咽功能评分、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价患者沟通能力改善情况及对比康复有效率的变化.结果两组参数进行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VFSS、CFCP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实验组提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穴位贴敷结合手法按摩在脑梗死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功能恢复及改善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言语功能有积极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胆囊炎的围术期护理观察

    目的 对围术期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2月1日~2016年12月1日期间该院收治的行急性胆囊炎切除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从护理效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93.75%)显著优于对照组(7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来看,观察组患者显著早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83%)显著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显著缩短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痊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浦;覃利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在哮喘患儿中的运用效果,为患儿出院后能获得优质的延伸照顾,从而降低哮喘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一种全新的护理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该院呼吸内科收治并纳入标准的哮喘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哮喘疾病常规护理和传统的他人护理模式;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干预6个月,即协助建立家庭、患儿及医护人员三者间良好关系,使家庭成员主动参与到患儿的疾病管理中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管理方案,并进行动态的评估和评价,随时调整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哮喘复发率、生活质量和居家自我护理行为的变化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干预后实验组患儿生活质量和居家自我护理行为都有明显的提高,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期间,实验组患儿的哮喘复发率为18.42%(7/3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复发率31.58%(1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在哮喘患儿中运用,能有效提高患儿的居家自我护理行为,降低哮喘的复发率,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顾玉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综合健康教育对居家脑卒中后瘫痪患者发生压疮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健康教育对居家脑卒中后瘫痪患者发生压疮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院消化内科和呼吸科住院的例脑卒中后瘫痪患者的照顾者46例为健康教育对象.采用在院期间面对面指导,发放压疮预防知识宣传手册和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指导的方式进行防压疮健康教育,比较患者入院前和出院后3个月照顾者的照顾行为和压疮发生率.结果 患者出院后3个月,照顾者的照顾行为明显优于入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入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居家脑卒中后瘫痪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行为,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作者:迟洪霞;唐健滨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肿瘤专科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肿瘤相关科室护理人员对专科护士培训的需求,为合理设置肿瘤专科护士的培训形式与内容提供依据,为进一步探索肿瘤专科护士合理的培训方案做准备.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法对2016年8~11月参加该省肿瘤专科护士培训班的7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00.00%的学员认为肿瘤专科培训有必要,约50.00%的学员认为理论课程和临床实践各为1个月为宜;88.73%的学员倾向于多媒体授课, 98.59%的学员认为应在省级综合或者专科医院进行实践;50.00%的学员认为应轮转3个肿瘤相关科室,培训内容更注重临床实用性.结论 肿瘤专科护士培训意义重大,应尽快在专科护士的背景下建立一套特色化、完善的培训方案.

    作者:亢娜;于静;王海芳;原红;张丽莎;张培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在癫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在癫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癫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护理效果.结果 200例癫痫患儿干预前性别、年龄、病史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干预后,进行健康教育患儿与常规护理患儿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癫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促进患儿的康复.

    作者:叶红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JCI标准下国际患者安全目标在神经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基于JCI标准下国际患者安全目标在神经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于2015年在神经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引入JCI标准下国际患者安全目标:准确识别患者的身份,增进医护人员的有效沟通,保证手术部位的正确、操作的正确性及正确的患者,加强对高危药物的管理,降低院内感染的危险,降低患者跌倒或坠床的风险.结果 实施JCI标准后的2015年,各项护理安全目标显著提高,均高于实施前的2013年相应指标(均P<0.05).医源性感染率明显下降,均低于实施前的2013年相应指标(均P<0.05).2015年的患者满意度(94%)明显高于2013年(7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病房应用JCI标准下国际患者安全目标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谢丽娇;刘菜月;李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风险管理对手术室护理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对手术室护理与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风险管理组,每组4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风险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风险管理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77.5%(P<0.05),风险事件发生率5.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7.5%(P<0.05),风险事件发生原因中责任感不强、医院管理问题、手术室环境问题比例2.5%、2.5%、0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12.5%、7.5%、7.5%(均 P<0.05),护理满意度92.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60.0%(P<0.05).结论 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手术室护理的临床疗效、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满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老年住院患者深入访谈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深入访谈对老年住院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来该院就诊的老年住院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访谈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访谈组在实行常规护理同时,住院期间进行定期深入访谈,评价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出院时健康教育知晓情况、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情况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情况.结果 访谈组患者相关疾病知识、服药知识、疾病预防复发知识及心理卫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访谈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谈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谈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深入访谈能够提高患者出院时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信任度,降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

    作者:王元;李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两种不同套管在颅脑损伤重度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通过对颅脑损伤重度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两种套管常见并发症的观察,比较两种套管的优缺点并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方法 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31例颅脑损伤重度昏迷的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79例,对照组使用金属套管,观察组使用一次性塑料气管套管,观察气管切开后第3天、第7天、第15天并发症发生情况,即痰痂生成、出血、感染发生率、感染细菌种类,比较两者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d发生出血、感染、生成痰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7 d发生出血、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痰痂生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 d发生出血、痰痂生成、感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第15天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0.05).结论 术后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选择适宜的气管套管,当留置气管套管时间大于7d时,应更换金属套管,而小于7d可以选择一次性塑料套管.

    作者:许阳;徐继承;姚祥;王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心理护理对室间隔缺损患者心理波动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室间隔缺损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对患者心理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室间隔缺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采用汉密尔抑郁量表(SDS)及SAS量表对两组患儿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护理前SD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满意度为83.33%,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室间隔缺损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效果理想,能减轻患者心理波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巧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两种鼻饲肠内营养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对比观察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两种鼻饲肠内营养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营养输注泵鼻饲肠内营养法组(研究组80例)和传统鼻饲肠内营养法组(对照组80例)两组,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高血糖发生情况及发生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高血糖发生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呕吐、反流、腹泻、便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输注泵鼻饲肠内营养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鼻饲肠内营养法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翠娥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该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临床路径手术护理管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和住院各项费用.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分析影响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结果 路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路径组的药费、手术麻醉费、床位费、化验费、影像检查费、护理费和总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影响住院时间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术后并发症、术前并发症和手术时机;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术后并发症、输液时间和住院时间.结论 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采取CP进行护理管理,可降低其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促进其术后康复,同时对临床手术护理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张星河;王凤稳;陈青;耿黎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某地综合医院手术部位标记的应用及执行情况调查

    目的 探讨影响手术部位标记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手术标记应用评价表》、《护理人员手术部位标记认知调查表》对12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并对1803例手术患者2447处标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447处手术部位中,手术部位标记率70.54%,标识准确率达81.11%,总评分(14.70 ±1.58)分;出现无标识682例(27.87%);181例(7.40%)出现完整性错误、76例(3.11%)存在有效性错误、32例(1.31%)准确性错误、36例(1.47%)发生执行出错;医护人员85.00%认为手术标识有助于手术安全,44.17%认为手术标识不能满足临床手术需要,74.17%认为有必要完善手术标记制度.结论 手术部位标识执行情况普遍不高,缺乏统一标准的标识制度、执行率低、标准有效性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赵丽君;于晓峰;王玉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士主导型内行照顾者介入式延续教育项目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家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护士主导型内行照顾者介入式延续教育项目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8月该院出院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及其家庭照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教育,实验组接受护士主导型内行照顾者介入式延续教育项目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家庭照顾者干预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居家康复自护知识、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庭照顾者,实验组患儿干预后的疾病控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护士主导型内行照顾者介入式延续教育项目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家庭照顾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家庭照顾者疾病居家自护知识技能水平和患儿居家期疾病控制效果.

    作者:刘晓莉;杨婷;申美兰;陈春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舒适护理对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分析.方法 将10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按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舒适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一般护理.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应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统计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结果 采用舒适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疼痛缓解度均明显高于采取普通护理的对照组 (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显著提升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镇痛效果.

    作者:周惠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基于个性化创新培训模式对急诊急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究基于个性化创新培训模式对急诊急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提升效果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该院急诊急救专科护士20名为观察组,2011年该院急诊急救专科培训护士20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实行个性化创新培训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培训模式.对比两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自我核心能力提升(领导能力、管理能力、临床护理能力、教育与指导能力、专业发展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患者对其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核心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个性化创新培训模式有利于提升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提升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提升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在培训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秦燕;韦艳春;韦荣庆;张莉莉;何林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超前护理模式在ICU老年住院患者身体特殊位置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超前护理模式在 ICU 老年住院患者身体特殊位置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自2016年1月起开始在ICU老年住院患者特殊压疮预防性护理中引入超前护理模式,选取引入前(2015年7~12月)和引入后(2016年1~6月)收治于该院ICU的老年住院患者各110例为研究对象,引入前后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与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ICU老年住院患者干预后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特殊位置压疮发生率和严重压疮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超前护理对ICU老年住院患者实施身体特殊位置的压疮预防,能够显著提高该类老年患者特殊身体位置的舒适度,降低特殊位置压疮发生率和压疮严重程度.

    作者:黄淑萍;乐丽丽;吴萍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IPAD对提高血液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IPAD对血液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6年1~6月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由责任护士使用IPAD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研究组患者使用IPAD的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评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IPAD能提高血液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作者:沈文婷;刘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耳穴压豆结合中药封包在慢性肾衰竭水肿伴失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结合中药封包在慢性肾衰竭水肿伴失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水肿伴失眠患者20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联合耳穴压豆结合中药封包治疗组100例和常规治疗组10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PSQI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7.0%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76.0%(P<0.05),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日间功能、PSQI总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结论 耳穴压豆结合中药封包在慢性肾衰竭水肿伴失眠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太芬;姚宇童;曾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日间手术护理实践

    根据分散管理模式的日间手术在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的应用,总结护理实践经验,对提高日间手术的效率、患者的安全、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和治疗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以及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作者:宋彩霞;杨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