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树才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B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至脱机,A组在有创机械通气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的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撤机时间。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VAP发生率、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撤机时间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疗效优于单纯有创呼吸机组。
作者:常艳;王英;刘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斑块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按服用他汀类药物种类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阿托伐他汀10mg/d,B组辛伐他汀20mg/d,C组瑞舒伐他汀5mg/d,D组洛伐他汀20mg/d。测定治疗前后血脂、肾功能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服药4周及15周后,患者的总胆固醇、血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胱抑素C、hs-CRP水平较服药前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增高(P<0.05),尿素氮较服药前无明显降低(P>0.05);服药15周后,肌酐较服药前明显降低(P<0.05)。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患者常规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田春凤;苏白玉;仝宇红;赵旭红;王艳;李顺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方案在严重脓毒血症伴血小板减少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我院ICU行CRRT治疗的严重脓毒血症伴血小板减少患者16例,随机平均分为3个组,分别为枸橼酸局部抗凝组(A组)、低分子肝素钠组(B组)、无抗凝剂组(C组),各组行CRRT治疗次数相同,观察Cr、BUN、TBIL、CKMB、pH和PT、APTT、PLT以及滤器使用时间指标分别比较各组血滤效果、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消耗情况、滤器使用寿命情况。结果:3组经过CRRT治疗后,血滤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凝血功能明显好于B组(P<0.05);A组血小板消耗情况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和B组滤器使用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结论:在严重脓毒血症伴血小板减少患者行CRRT治疗中予枸橼酸局部抗凝血滤效果较好,能减少血小板消耗以降低出血风险及延长滤器使用寿命。
作者:钟广芝;胡鹏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仿真模拟培训对急诊医师在临床综合技能的提高作用及培训效果反馈。方法:对北京地区初、中、高级急诊医师500人进行高仿真模拟培训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500份全部回收。>84.6%学员认为:⑴培训能够真实的模拟临床场景。⑵培训时能感到紧张和压力。⑶培训后感到愉快和成就感。⑷不会在培训后感到沮丧。⑸培训可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帮助。⑹愿意再次参加类似的培训。⑺对本次培训的时间安排表示满意。⑻获益大的是提高团队抢救水平,其次是抢救中的领导能力。⑼培训应由急诊医护共同参加。结论:高仿真模拟培训在我国急诊医学教育方面效果反馈良好,并将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陈璠;刘耕;王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助产士介入产前门诊对产妇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其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86例正常产妇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产前门诊,观察组另参加助产士的产前门诊,比较两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其分娩方式选择。结果:观察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分(P<0.05)。观察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介入产前门诊可提高产妇的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有助于产妇选择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彭艳俊;沈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自拟参芪扶正汤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给菌予顺铂+吉西他滨(GP)双周化疗方案,研究组额外再给予自拟中药参芪扶正汤,治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生存质量,两组治疗前后的CD4、CD8、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的变化。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7例和55例用于终评价。研究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CD8、CD4/CD8都无明显变化(P>0.05),但NK细胞明显增加(P<0.05);而对照组CD4、CD8、CD4/CD8、NK细胞都有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四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小板下降和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参芪扶正汤辅助化疗能明显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降低毒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改善免疫功能。
作者:许树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某医院职工理想的心血管健康状态流行病学情况及与尿酸的相关性。方法:顺序入选进行健康体检的医院职工,通过问卷调查和血液生化检查,了解不同性别人群心血管健康状态的差异,分析尿酸与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间的关系。结果: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拥有5(6)项者的女性比例极显著高于男性(P<0.01)。7项健康行为和因素中,体力活动理想者所占比例低。血尿酸水平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数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女性较男性更接近理想心血管健康状态。拥有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可能有助于预防高尿酸血症。
作者:梁鹏;李莉;梁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两种药物配合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痤疮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患者以百癣夏塔热胶囊配合红蓝光治疗,B组患者以丹参酮配合红蓝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B组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两种药物配合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均可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吴振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普通肝素(UFH)治疗方案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患者中的应用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60例AMI溶栓患者,通过阿替普酶100mg溶栓治疗后行UFH抗凝48h,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采用标准化肝素治疗方案;B组采用常规经验用药。结果:A组首次测量达标比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75s明显高于B组,P<0.01,两组均未见出血并发症患者;A组维持在治疗范围内的时间明显长于,P<0.01。结论:AMI溶栓患者可安全有效应用UFH标准化治疗方案。
作者:张弓;程国杰;胡硕强;王文斌;杨红英;曹树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逐瘀法治疗大肠癌术后化疗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大肠癌术后化疗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再加用健脾逐瘀法的中药方剂,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及腹胀发生率差异,出院后3个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进行随访。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术后的肠蠕动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及腹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随访,生活质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健脾逐瘀法治疗大肠癌术后化疗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能显著缩短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排便时间,降低腹胀发生率,提高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胡洪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新药证书核发情况分析近年中国新药研发状况及趋势。方法:检索中国医药信息网、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药学数据中心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网站数据,整理、分析我国2012~2015年核发的新药证书品种情况。结果:2007年后我国新药研发情况逐渐呈平稳态势;新药研发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共同持有新药证书者约占50%;>40%新药证书为原料药,新药的主要剂型为片剂、注射剂和胶囊剂。新化学药品(1.1类)主要领域集中在抗肿瘤和抗微生物,3类化学药品获得新药证书>85%,孤儿类药品获得新药证书较少。结论:新药研发应发挥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鼓励研发国内稀缺和临床急需药品。
作者:唐菀晨;张华吉;田永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降逆止呃汤联合山莨菪碱肌注治顽固性呃逆的疗效及促胃动力效果。方法:106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抽签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降逆止呃汤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山莨菪碱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PSQI评分)情况及两组治疗前、后胃电功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胃电功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胃电功率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降逆止呃汤联合山莨菪碱肌注对治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显著,有较好的促胃动力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陈红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医延伸护理服务在提高冠心病(CH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8例CHD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出院后予以对照组患者一般护理,予以研究组患者中医延续护理服务。采用半结构访谈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饮食、运动、疾病的管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CHD患者采取中医延伸护理服务措施,可提高CH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预后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效果。
作者:袁雯;沈燕;张雅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G0期G1期转换基因2(G0S2)的调控作用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动物水平12只雄性ob/ob小鼠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对照组。在小鼠药物处理期间测量小鼠体重,实验结束时称量小鼠的进食量,肝脏的重量,检测肝脏组织中脂质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在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AMP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以及G0S2的变化。结果:二甲双胍组ob/ob小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摄食量没有明显差异。二甲双胍组ob/ob小鼠肝脏组织重量以及脂质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在分子水平上二甲双胍显著激活ob/ob小鼠肝脏组织中AMPK信号通路且下调G0S2蛋白表达。结论:二甲双胍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下调G0S2的表达,促进脂肪分解进而有效的缓解NAFLD。
作者:马运芹;张明亮;陆俊茜;韩莹;陈海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胶囊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方法:145例CA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O2激光组,45例)、治疗1组(CO2激光+甘露聚糖肽胶囊组,50例)、治疗2组(CO2激光+甘露聚糖肽胶囊联合光动力组,50例),分别观察各组的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治愈率分别为64.4%、88.0%和92.0%。治疗2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1组和对照组(P<0.05)。痊愈患者均随访半年,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的复发率分别为41.4%、20.1%和10.1%,治疗2组复发率明显低于治疗1组和对照组(P<0.05)。3组患者除局部反应外,均未见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甘露聚糖肽胶囊联合光动力治疗CA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波;程燕;吴永波;林洪练;刘雪莹;路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托里透脓汤在促进坐骨直肠窝脓肿术后创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坐骨直肠窝脓肿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托里透脓汤治疗,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创面疼痛的VAS评分、创口肉芽水肿评分、创口渗液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托里透脓汤能有效的缩短坐骨直肠窝脓肿术创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马太成;尹汝尊;马双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左心衰竭30例患者随机分为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iPAP组同时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h的心率(HR)、血压(BP)、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pH值较治疗前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72h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HR、SBP、RR、PaO2、SaO2、动脉血pH、LVEF均较治疗前改善,而BiPAP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结论:BiPAP无创呼吸机能有效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陈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脑梗塞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予以使用复方丹参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予以使用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并对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安全、可靠,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武星;徐艳;周焱淼;季玉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PBL模式在外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学院外科实习的74名同专业专科实习生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PBL模式教学,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果:研究组实习生的综合能力和外科实验教学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结论:PBL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外科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实习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