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焦虑状态的护理评估

杨杰;李绍生

关键词:焦虑, 糖尿病, 护理, 评估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与焦虑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采用Beck焦虑量化评估表(BAS)计算出总评分并进行焦虑分级.结果 男女2型糖尿病评分高于1型(P<0.05);使用口服降糖药、丧偶及有心血管疾病者焦虑积分高(P<0.05);男性独居者及病程超过3年者焦虑积分高(P<0.05);女性患者BAS评分与居住地区和教育状况(P<0.05)有关;68.1%的患者为中度及以上的焦虑状态,13.7%的男性、18.5%的女性为重度焦虑;总评分及焦虑程度与糖尿病类型(P<0.05)、婚姻状况(P<0.01)及心血管疾病(P<0.001)相关,可解释26.1%、19.4%和31.0%的焦虑状态.结论焦虑普遍存在于糖尿病患者,多数为中度及以上程度,与糖尿病的类型、婚姻及心血管疾病等因素有关.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知识需求调查

    目的 探讨护理硕士研究生统计学知识的需求,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对策.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山西省某高校的168名护理硕士研究生统计学知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学习基础存在差异,普遍认为较难(61.3%),主要学习障碍是不会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与教师互动少;认为课时设置对科研需求满足程度不同年级存在差异;大部分学生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法;在科研活动中常用到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调查法,用到的统计学知识主要是基础统计学;希望获取的统计学知识为统计分析方法选择(84.0%)、统计软件的应用(82.7%)、统计结果分析(79.2%)、护理科研选题与设计(78.6%).结论 应改变现有的医学统计学授课方式,以护理研究生的科研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丰富医学统计学学习方式与内容,为护理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提供帮助.

    作者:原红;蔺晴;张丽莎;王海芳;亢娜;马梦柯;张培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重症ICU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在其实施全过程临床护理的应用

    目的 分析重症ICU患者的护理风险,并评价实施全过程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7~12月进入该院ICU的重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分析两组ICU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全过程临床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意外事件发生1例(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例(10.0%);实验组ICU综合征总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33.33%;实验组护理满意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的平均住院天数(7.02±0.79)d,平均住院费用(7223.05±231.65)元,明显低于对照组(13.02±1.89)d、(14285.75±422.9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分析重症ICU患者护理风险的基础上实施全过程临床护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ICU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日霞;张海燕;郭芸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基于评估的分级皮肤护理干预方案在防治ICU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评估的分级皮肤护理干预方案在防治ICU失禁相关性皮炎(IA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152例ICU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评估的分级皮肤护理干预方案.观察比较ICU治疗期间的IAD发生情况和发生IAD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ICU治疗期间,观察组的IAD发生例数、IAD平均形成时间以及IAD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IAD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评估的分级皮肤护理干预方案在防治ICU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降低ICU失禁患者的IAD发生率,提高发生IAD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集束化管理措施在预防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集束化管理在预防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4年7月1日~12月31日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82例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7月1日~12月31日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29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管理和集束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VAP发生率为15.40%,观察组VAP发生率为6.98%,观察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智红晓;李黎明;袁彬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妇幼保健院助产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探讨助产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工作压力源,并寻找相应对策,为助产士的心理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助产士100名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模式对100名助产士的心理健康、一般状况、工作压力做调查分析,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助产士的心理健康情况,应用工作压力源表评价助产士的工作压力情况.结果 SCL-90评分比较,助产士的评分明显高于女性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护龄及助产年限是躯体化因子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作压力源前4位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助产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寻找相应对策并做好助产士的心理保健工作十分重要.

    作者:毛小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丈夫参加集体性教育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丈夫参加集体性教育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宫颈癌放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其丈夫不参加集体性教育;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其丈夫参加集体性教育,每周1次,连续4次.比较两组Olson婚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评分及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Olson婚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MUNSH评分及HHI评分均显著增高(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丈夫参加集体性教育,有利于提高宫颈癌放疗患者婚姻质量、主观幸福感及希望水平.

    作者:许丽媚;张朝凤;杨秋花;潘素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护理在胸腰椎结核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护理在胸腰椎结核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自2016年1月起开始实施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护理,将实施前(2015年2~12月)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手术患者41例设为对照组,将实施后(2016年1~11月)收治的同类患者41例设为实验组.比较实施前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 实施后护理人员并发症前移式关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实验组胸腰椎结核手术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类手术患者(P<0.05).结论 采用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护理对胸腰椎结核手术患者实施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并发症前移关注能力,降低胸腰椎结核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作者:邓彩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触摸及音乐疗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焦虑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触摸及音乐疗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焦虑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间应用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触摸及音乐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入院时应激反应情况及焦虑、抑郁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触摸及音乐疗法能有效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不良情绪,有助于稳定患者围手术期血压及心率,可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卢永华;王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骨外科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进行强化健康教育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采用常规护理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及髋关节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康复的需求程度、依从程度、配合程度等康复积极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积极性,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戴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新疆维吾尔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调查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方法 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the 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GQOLI)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AS)对59名维吾尔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及60名已婚正常男性配偶进行评定.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生活质量状况较差,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作者:伍春香;林建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临床康复护理对高龄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作用

    目的 观察临床康复护理对高龄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该院干部保健科院及门诊治疗的高龄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二阶段的临床康复训练,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日常活动,评价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并观察其对活动能力、心理状况、免疫细胞CD3+、CD3+CD8+以及临床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活动能力、免疫细胞CD3+、CD3+CD8+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临床感染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在心理状况方面表现为更为乐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适度的临床康复训练对于高龄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李荔;闫丽娥;程文立;王月佳;王晓婵;罗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Seminar教学法对护理本科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学业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 在基础护理学实验课教学中应用Seminar教学法,探讨其对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学业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护理本科学生两个班共5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一个班为实验组(29人),另外一个班作为对照组(29人),实验组授课时主要采用Seminar教学法,对照组主要采用讲授教学法.课程结束后,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问卷对学生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学业自我效能与对照组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学业自我效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教学中应用Seminar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学业自我效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颈癌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子宫颈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入院的子宫颈癌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心理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结果 观察组临床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平均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临床路径应用于子宫颈癌围术期护理,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欧阳雪莲;张婷;叶瑞萍;李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希望、疾病不确定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目的 探讨希望、疾病不确定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的影响.方法 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Herth希望量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12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的PTG得分为(60.54±12.31)分,其中86.4%的患者处于中、低等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希望、疾病不确定感与PTG分别呈正、负相关;分层回归结果显示,希望、疾病不确定感是患者PTG的影响因素,分别可解释PTG得分总变异的9.5%、7.9%.结论 大部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PTG处于中、低等水平,护理人员可通过加强患者的希望和疾病不确定感干预来促进其PTG水平的提升.

    作者:郑燕兰;简爱华;陈春燕;韩田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快速康复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在该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周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并发症结果显示,观察组仅出现1例,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共6例,发生率为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围术期行快速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缓解疼痛、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袁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基于跨理论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跨理论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6月在该校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均确诊时间≥12个月,年龄≥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容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式的健康教育.患者住院期间成立专业教育小组,统一进行跨理论模型知识系统培训.入院24 h内完成患者认知特征及健康需求评估后根据系统理论判断行为所处的具体阶段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20~30 min/次,1~2次/周.出院后每2周面谈1次,并针对不同阶段的具体行为特征进行个体化生活指导.观察干预前后糖代谢指标变化及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的BMI,2 h PBG,FBG,HbA1c,TG,T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水平更具优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对老年糖尿病人群的不同行为改变阶段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促进患者行为的改变和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增强患者的健康动机,利于血糖控制及代谢稳定,使依从行为及自护能力显著提升,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同时也可潜移默化地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朱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自我管理能力训练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能力训练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自我管理能力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应用自护能力量表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症状管理、情绪管理、自我效能、信息管理及日常生活管理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自我管理项目能有效提高狼疮性肾炎患者疾病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周素芹;王颖;黄金辉;寇小月;桑小雪;王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护理决策思维图式引导法在胃癌术后肠内营养误吸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决策思维图式引导法在胃癌术后肠内营养误吸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2016年1月起开始应用护理决策思维图式引导法对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患者实施误吸预防,应用前(2015年7~12月)收治胃癌术后行肠内营养患者为46例,应用后(2016年1~6月)收治胃癌术后行肠内营养患者为48例,对应用前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应用后,护理人员胃癌术后肠内营养误吸预防性护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患者误吸发生率显著低于应用前(P<0.05).结论 应用护理决策思维图式引导法对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患者实施误吸预防,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在该预防性护理领域的工作能力,降低误吸发生风险.

    作者:李贝;王爱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治疗过程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病历对照研究将该院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保护性约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约束时间和约束次数、躯体并发症发生率、自伤率、他伤率、患者和家属满意度及约束后患者出现负性心理反应等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约束时间及约束次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出现肌肉肿胀、皮肤损伤、关节疼痛或肢体功能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自伤率、他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现负面心理反应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保护性约束时间及使用率,减少约束过程中躯体的损伤,提高治疗依从性,减轻保护性约束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者:张丽琼;盛伟;冯梅;张萍;陈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细节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脑瘫患儿中的管理效果及其对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脑瘫患儿中的管理效果及其对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脑瘫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细节管理,采用NGF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EPO、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比较两组管理效果及其对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结果 两组护理前SDS评分、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神经生长因子、EPO、TNF-α及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神经生长因子、EPO、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家属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为82.00%,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瘫患儿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细节管理效果理想,能降低神经生长因子及炎症细胞因子,提高管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昕;石彩晓;杨薇;龙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