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丈夫参加集体性教育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许丽媚;张朝凤;杨秋花;潘素明

关键词:宫颈癌, 放疗, 丈夫, 集体性教育
摘要:目的 探讨丈夫参加集体性教育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宫颈癌放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其丈夫不参加集体性教育;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其丈夫参加集体性教育,每周1次,连续4次.比较两组Olson婚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评分及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Olson婚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MUNSH评分及HHI评分均显著增高(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丈夫参加集体性教育,有利于提高宫颈癌放疗患者婚姻质量、主观幸福感及希望水平.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患者体外反搏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体外反搏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体外反搏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650例实施体外反搏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年度分为A组(2010年)、B组(2011年)、C组(2012年)、D组(2013年)、E组(2014年)、F组(2015年).所有患者均进行1次/d,1 h/次,基础疗程为36 h的治疗,所纳入的研究对象均为治疗12 h或以上者.所有患者均实施体外反搏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分析其平均依从率及复搏率变化情况.结果 A组、B组、C组、D组、E组、F组患者平均依从率分别为(73.8±25.0)%、(80.5±32.2)%、(110.5±72.0)%、(110.2±68.0)%、(111.8±60.2)%、(118.7±68.9)%,呈现逐年增长趋势;A组、B组、C组、D组复搏率分别为19.4%、32.9%、37.2%、38.2%,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体外反搏治疗护理及针对性健康教育,能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万锦秀;周文娟;周艳玲;王晖;黄谦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多学科合作互动式培训模式对ICU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人员采用多学科合作互动式培训模式,对其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多学科合作互动式培训模式对该院ICU 22名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科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多学科模拟配合抢救、疑难病例讨论、重大手术术前讨论等.培训模式实施前后,对22名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及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进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结果 对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人员采用多学科合作互动式培训后,22名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测评发现,培训后22名护理人员护士核心能力总分及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临床能力、人际关系、专业发展能力、教育/咨询能力较培训前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多学科合作互动式培训模式是一种主题鲜明、形式灵活、目标明确的培训模式,它是由各个科室临床医生、护士以及ICU医生、护士等相关的专业人员共同构成合作模式,通过互动交流、知识分享等形式来强化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提升,从而确保ICU患者的安全.

    作者:黄海英;杨维;钟磊庆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伤口压迫中弹力粘贴绷带的临床观察效果

    目的 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伤口压迫中弹力粘贴绷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弹力粘贴绷带固定压迫伤口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压迫伤口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起搏器相关并发症、舒适度、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伤口压迫采用弹力粘贴绷带有积极的作用,不仅避免了压迫移位给患者带来的身体损伤和极差的舒适感,还有利于患者情绪的舒缓,且值得做临床推广.

    作者:任敏陶;苏长连;邝利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重症ICU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在其实施全过程临床护理的应用

    目的 分析重症ICU患者的护理风险,并评价实施全过程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7~12月进入该院ICU的重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分析两组ICU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全过程临床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意外事件发生1例(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例(10.0%);实验组ICU综合征总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33.33%;实验组护理满意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的平均住院天数(7.02±0.79)d,平均住院费用(7223.05±231.65)元,明显低于对照组(13.02±1.89)d、(14285.75±422.9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分析重症ICU患者护理风险的基础上实施全过程临床护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ICU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日霞;张海燕;郭芸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快速康复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在该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周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并发症结果显示,观察组仅出现1例,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共6例,发生率为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围术期行快速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缓解疼痛、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袁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护理决策思维图式引导法在胃癌术后肠内营养误吸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决策思维图式引导法在胃癌术后肠内营养误吸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2016年1月起开始应用护理决策思维图式引导法对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患者实施误吸预防,应用前(2015年7~12月)收治胃癌术后行肠内营养患者为46例,应用后(2016年1~6月)收治胃癌术后行肠内营养患者为48例,对应用前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应用后,护理人员胃癌术后肠内营养误吸预防性护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患者误吸发生率显著低于应用前(P<0.05).结论 应用护理决策思维图式引导法对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患者实施误吸预防,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在该预防性护理领域的工作能力,降低误吸发生风险.

    作者:李贝;王爱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触摸及音乐疗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焦虑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触摸及音乐疗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焦虑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间应用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触摸及音乐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入院时应激反应情况及焦虑、抑郁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触摸及音乐疗法能有效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不良情绪,有助于稳定患者围手术期血压及心率,可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卢永华;王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细节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脑瘫患儿中的管理效果及其对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脑瘫患儿中的管理效果及其对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脑瘫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细节管理,采用NGF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EPO、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比较两组管理效果及其对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结果 两组护理前SDS评分、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神经生长因子、EPO、TNF-α及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神经生长因子、EPO、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家属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为82.00%,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瘫患儿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细节管理效果理想,能降低神经生长因子及炎症细胞因子,提高管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昕;石彩晓;杨薇;龙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延伸护理服务对大肠癌术后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延伸护理服务对大肠癌术后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0月该院普外科收治的大肠癌术后造口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采用常规护理,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调查,而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家庭随访、电话随访和联谊活动等延伸护理服务.采用生活质量量表(cor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QLQ-C30)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延伸护理干预3个月、6个月和1年后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大肠癌术后造口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对知识的掌握和社会交流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井涛;郭思勤;唐璠;徐銮娇;王学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丈夫参加集体性教育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丈夫参加集体性教育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宫颈癌放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其丈夫不参加集体性教育;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其丈夫参加集体性教育,每周1次,连续4次.比较两组Olson婚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评分及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Olson婚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MUNSH评分及HHI评分均显著增高(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丈夫参加集体性教育,有利于提高宫颈癌放疗患者婚姻质量、主观幸福感及希望水平.

    作者:许丽媚;张朝凤;杨秋花;潘素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应急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应急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39例,对照组总有效31例,实验组总满意38例,对照组总满意2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护理前pH值、PaO2、PaCO2、呼吸频率、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PaO2、PaCO2、呼吸频率、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呼吸内科护理中对重症患者加强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卫秀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治疗过程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病历对照研究将该院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保护性约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约束时间和约束次数、躯体并发症发生率、自伤率、他伤率、患者和家属满意度及约束后患者出现负性心理反应等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约束时间及约束次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出现肌肉肿胀、皮肤损伤、关节疼痛或肢体功能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自伤率、他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现负面心理反应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保护性约束时间及使用率,减少约束过程中躯体的损伤,提高治疗依从性,减轻保护性约束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者:张丽琼;盛伟;冯梅;张萍;陈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分段式减压护理在糖尿病顽固性压力性足溃疡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分段式减压护理在糖尿病顽固性压力性足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顽固性压力性足溃疡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分段式减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在相关观察指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减压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愈合后3个月时足底压强、愈合后1年内再发率均显著短(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分段式减压护理对糖尿病顽固性压力性足溃疡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减压治疗依从性,促进溃疡愈合,降低足底压强和溃疡再发率.

    作者:梁雪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三轨并重延续护理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三轨并重延续护理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于该院出院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延续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按照三轨并重延续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对干预后两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在各相关观察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痛风性关节炎入选病例干预后自护知识与技能掌握度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家庭支持度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三轨并重延续护理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实施院外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其疾病管理水平、自我效能水平和家庭支持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万玲玲;盛明雄;刘雪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特定主题护理法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特定主题护理法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自2015年1月起开始使用特定主题护理法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施护理,选择实施前(2014年1~12月)和实施后(2015年1~12月)收治于该院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各40例,对实施前后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施后护理人员对重症手足口病的预警观察能力、早期处置能力、分期处置能力、延续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后病例组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实施前,而治愈率和满意率则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 采用特定主题护理法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施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能力,进而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郭红霞;杜娟;陈石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新疆维吾尔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调查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方法 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the 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GQOLI)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AS)对59名维吾尔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及60名已婚正常男性配偶进行评定.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生活质量状况较差,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作者:伍春香;林建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糖尿病患者焦虑状态的护理评估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与焦虑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采用Beck焦虑量化评估表(BAS)计算出总评分并进行焦虑分级.结果 男女2型糖尿病评分高于1型(P<0.05);使用口服降糖药、丧偶及有心血管疾病者焦虑积分高(P<0.05);男性独居者及病程超过3年者焦虑积分高(P<0.05);女性患者BAS评分与居住地区和教育状况(P<0.05)有关;68.1%的患者为中度及以上的焦虑状态,13.7%的男性、18.5%的女性为重度焦虑;总评分及焦虑程度与糖尿病类型(P<0.05)、婚姻状况(P<0.01)及心血管疾病(P<0.001)相关,可解释26.1%、19.4%和31.0%的焦虑状态.结论焦虑普遍存在于糖尿病患者,多数为中度及以上程度,与糖尿病的类型、婚姻及心血管疾病等因素有关.

    作者:杨杰;李绍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FM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增高,观察组为(77.56±6.98)分高于对照组的(65.89±8.9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为(18.45±3.02)分低于对照组的(26.12±3.8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情绪功能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均升高,观察组为(56.87±6.02)分高于对照组的(45.12±5.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效果显著.

    作者:张艳;郑丽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基于跨理论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跨理论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6月在该校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均确诊时间≥12个月,年龄≥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容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式的健康教育.患者住院期间成立专业教育小组,统一进行跨理论模型知识系统培训.入院24 h内完成患者认知特征及健康需求评估后根据系统理论判断行为所处的具体阶段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20~30 min/次,1~2次/周.出院后每2周面谈1次,并针对不同阶段的具体行为特征进行个体化生活指导.观察干预前后糖代谢指标变化及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的BMI,2 h PBG,FBG,HbA1c,TG,T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水平更具优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对老年糖尿病人群的不同行为改变阶段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促进患者行为的改变和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增强患者的健康动机,利于血糖控制及代谢稳定,使依从行为及自护能力显著提升,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同时也可潜移默化地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朱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基于评估的分级皮肤护理干预方案在防治ICU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评估的分级皮肤护理干预方案在防治ICU失禁相关性皮炎(IA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152例ICU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评估的分级皮肤护理干预方案.观察比较ICU治疗期间的IAD发生情况和发生IAD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ICU治疗期间,观察组的IAD发生例数、IAD平均形成时间以及IAD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IAD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评估的分级皮肤护理干预方案在防治ICU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降低ICU失禁患者的IAD发生率,提高发生IAD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