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丽
目的:分析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3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5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54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人员的血清微量元素及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检测及比较,并将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者的上述方面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Zn、Ca均低于对照组,Cu高于对照组,而血清CAT、TAC、SOD均低于对照组,MDA及LPO则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重度患者的变化明显大于轻度与中度患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明显,且受严重程度的影响较大。
作者:赵宏钧;秦琴;余江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喷他佐辛在老年全髋置换术单侧腰硬阻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于我院单侧腰硬阻滞下行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吗啡术后镇痛,观察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喷他佐辛术后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4h、8h、12h、24h、48h VAS评分及Remesay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指标,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6.67%)、PCA满意度(95.8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11.67%)、(85.83%),以上组间差异均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喷他佐辛应用于单侧腰硬阻滞老年全髋置换术时,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镇痛药物用量少,值得推广。
作者:赵艳平;叶福才;邓应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联合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治疗训练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60例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并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并在医师指导自主训练,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生活能力改善情况,评价治疗效果。康复训练(1、3、6)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患者步行能力,采用MBI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患者平衡功能。结果:治疗1周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后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训练前MBI、FMA、BB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后研究组MBI、FMA、BB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情况,改善患者步行能力、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早期系统康复应引起临床及患者重视。
作者:周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血糖等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并进一步了解其对此类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本组全部患者均为我科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则随机分为治疗组(ZL)及对照组(DZ),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复方丹参滴丸,连用半年后,开始通过电话、门诊随访患者的血脂、C反应蛋白、血糖的水平等一般情况,并了解患者临床症状,心脑血管事件及再住院率等相关指标,半年后随访结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血脂、C反应蛋白、血糖的水平明显下降,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心脑血管事件及再住院率降低,且以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降低血脂水平、稳定易损斑块,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弱冠脉的炎症反应,减少冠脉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冠心病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患者的再住院率,且价格便宜,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自控镇痛分娩对产妇产后首次排尿的影响,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意愿分组。A组未采取镇痛措施分娩,B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自控镇痛分娩。对比两组产妇产后首次排尿时间、VAS评分、剖宫产率和尿潴留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与A组产妇相比较,B组产妇产后首次排尿时间较长,VAS评分较低,剖宫产率较低,尿潴留发生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自控镇痛分娩对产妇产痛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可降低剖宫产率,但可延长产后首次排尿时间,增加尿潴留的发生风险,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杨先平;叶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检测miR-155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miR-155表达检测作为诊疗子宫内膜癌分子标志物的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08年1月~2012年12期间在我院诊治的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并以50名健康体检志愿者外周血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并对比分析2组研究对象血清中miR-155的表达水平。结果:相对于健康志愿者,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miR-155表达水平为(3.87±0.69)倍(P<0.01);I-I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miR-155表达水平为(4.87±0.39)倍;III-IV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miR-155表达水平为(7.27±0.77)倍,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 miR-155表达水平相对低的患者的死亡率为8%。而表达水平相对高的患者的死亡率为25.93%(P<0.01)。结论:miR-155参与了癌细胞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提供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陈玉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7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76例患者采用PFNA方法治疗,而对照组81例患者采用DHS,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优良率为88.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3.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明显优于动力髋螺钉,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晓程;杨彬;谢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紫杉醇脂质体胸腔内给药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观察与探讨。方法:取2010年5月~2013年2月期间在院治疗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6例患者行紫杉醇脂质体治疗,设为观察组;剩余25例患者行顺铂治疗,设为参照组。两组患者给药方式均为胸腔内给药。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展开评估,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未出现过敏反应,伴有轻微毒副反应。结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紫杉醇脂质体胸腔内给药治疗后疗效确切且安全,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朱长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68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入选病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试验组服用甘露聚糖肽胶囊+阿昔洛韦片,对照组服用匹多莫德胶囊+阿昔洛韦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下降,临床总有效率达91.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中性粒细胞、C3、IgA、IgG、IgM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治疗后NK、IgA、IgG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C3、IgM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甘露聚糖肽通过提高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毒能力,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军;龙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2014美国高血压新指南回答了三个常见问题:(1)何时开始降压治疗(指南推荐,60岁以上老年人,血压达到150/90mmHg即应开始降压治疗)。专家组对需要开始治疗的血压水平进行明确。血压处于≥140/90mmHg的人群,均应通过生活方式进行干预。(2)血压治疗目标值: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治疗目标值应为150/90mmHg;(30~59)岁高血压患者舒张压应低于90mmHg。(3)高血压治疗起始用药:对于非黑人的高血压群体(包括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指南推荐起始用药包括ACEI类药物、ARB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以及噻嗪类利尿剂;对于黑人高血压群体(包括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推荐起始用药为钙通道阻滞剂或噻嗪类利尿剂。此外,指南推荐对于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起始或继续抗高血压治疗时,应该使用ACEI类药物或者ARB类药物,以改善肾脏功能。β受体阻滞剂退出一线,降至四线,与螺内酯同等地位。新指南强调了达标和维持目标(长期达标)。
作者:苍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并评价出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长期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120例50岁以上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对照组患者做常规性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住院期间配合药物治疗基础之上,并进行经皮腔冠状动脉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急性发作和治疗进展做出比较(包括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RP、TNFα、cTnI浓度比较)。结果:60例对照组中,患者获得显效为15例,有效32例,无效12例,并有1例发生恶化,临床有效率78.3%;60例治疗组中,手术圆满成功56例,总共植入支架73枚,手术后没有参与狭窄的情况。患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在手术后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减缓,完全恢复为41例,显效34例,有效24例,无效2例,临床有效率达到96.7%。同时,治疗组患者手术前后CRP、TNFα、cTnI浓度发生显著变化,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经皮腔冠状动脉成形术进行治疗的方式中,具有显著的成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明确快速检测NT-proBNP浓度在急诊诊断呼吸困难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测定122例急诊呼吸困难患者的NT-proBNP浓度水平,包括心源性呼吸困难60例,肺源性呼吸困难62例,比较两者之间差异,并比较心功能不全患者与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Killip分级)II-IV级患者之间的NT-proBNP浓度差异。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P<0.001),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Killip分级)II-IV级患者之间的NT-proBNP浓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快速检测NT-proBNP浓度水平有助于急诊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与肺源性呼吸困难,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Killip分级)II-IV级的患者NT-proBNP浓度明显升高。
作者:王燕娟;杨力生;赵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教授贾继东说:在世界卫生组织在其他国家对乙肝疫苗的接种除了过敏以外并基本没有禁忌症,但是我们国家从安全角度考虑做了一些规定,一般来说有急性疾病或者严重的慢性疾病,或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或者发热这个时候。并不是接种一定会加速这些疾病,只是希望避免这些复杂的问题。另外,有一些神经系统的疾病,比如有癫痫和变性疾病,咱们国家都作为禁忌症,除了这些都可以接种。婴幼儿或者儿童,家长在接种的时候应该比较仔细的、客观的向医生解释情况。如果有这些情况可以暂时缓一缓再接种。对于早产儿,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是可以接种,我国出于安全考虑建议婴儿发育到一定程度再接种。但是如果母亲是乙肝阳性应该个案对待,评估后是母亲对他传播的风险大,还是注射疫苗的风险大,应该是个案分析。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治疗前后内分泌激素的变化。方法:以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后95例患者有效,有效率为96.94%。与术前比较,术后患者血清生殖激素6项检查未见明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既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对内分泌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且能保留子宫,不影响卵巢功能,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茹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直肠癌根治术对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1年5月期间直肠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小切口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60例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术前1天、术后3天和7天CD4、CD8、CD4/CD8、NK细胞、CRP的水平。结果:在术后3天及术后7天,CRP的水平两组均升高,说明两种术式对机体都产生了损伤,而观察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CD4、CD8、CD4/CD8、NK细胞的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能以小的创伤,在减少手术对机体创伤的同时,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谭立军;潘爱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分析甲状腺癌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08年~2012年收治的2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对他们的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20例患者当中,进行一侧腺叶切除加上峡部切除手术的患者有6例;进行一侧腺叶、峡部切除以及对侧腺叶大部切除手术的患者有9例;进行一侧腺叶、峡部切除、对侧大部切除以及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有4例;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患者有1例。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全部都进行1年以上随访,其中有1例患者死于转移,其余19例患者全部存活。在进行手术前后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为分化型的甲状腺癌的预后效果达不到预料中的效果,其它类型的,在对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转移度基础还有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综合考虑,然后有针对性的选择手术方式,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国春;诸葛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肾衰患者血清中肌钙蛋白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Ⅱ的表达情况以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取ELISA法和酶动力法分别进行测定我院2009年4月到2010年4月之间收录的68例肾衰患者(观察组)与同期68名健康的对象(对照组)的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Ⅱ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肌钙蛋白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Ⅱ的含量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肌钙蛋白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Ⅱ的含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且肾衰病情严重的血清中的肌钙蛋白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Ⅱ的含量明显的高于病情程度轻血清中的肌钙蛋白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Ⅱ的含量情况,两组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肾衰患者血清中肌钙蛋白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Ⅱ得到异常表达,而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其血清中的含量也不断的上升,可以作为肾衰患者病情诊断的重要指标物。
作者:秦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烧伤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03月~2010年10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烧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均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组患者静脉注射多抗?甘露聚糖肽注射液。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3.33%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糖及尿钠、钾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烧伤患者应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治疗,可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烧伤创面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肖文明;刘鸿雁;白倩;李凌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腰-硬膜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实施中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48例初产妇,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4例,其中一组采用无镇痛的分娩方式,称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采用腰-硬膜联合麻醉无痛分娩方式,称为观察组。后对两组患者的产程、镇痛效果及其产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在第一产程明显的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差异不大;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为98.6%远远高于对照组的21.6%,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也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膜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实施中具有较高安全性和可行性,不但可以缩短孕妇分娩时间,同时还可以提高镇痛效果,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6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丙卡特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FVC、FEV1及PEF50较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殷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