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明确快速检测NT-proBNP浓度在急诊诊断呼吸困难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测定122例急诊呼吸困难患者的NT-proBNP浓度水平,包括心源性呼吸困难60例,肺源性呼吸困难62例,比较两者之间差异,并比较心功能不全患者与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Killip分级)II-IV级患者之间的NT-proBNP浓度差异。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P<0.001),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Killip分级)II-IV级患者之间的NT-proBNP浓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快速检测NT-proBNP浓度水平有助于急诊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与肺源性呼吸困难,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Killip分级)II-IV级的患者NT-proBNP浓度明显升高。
作者:王燕娟;杨力生;赵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心血管疾病约占美国和欧洲成人死亡率60%。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在城乡居民中不断上升已成为首要的死因。面对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严重公共问题,及早发现心血管风险因素对及时干预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检测miR-155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miR-155表达检测作为诊疗子宫内膜癌分子标志物的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08年1月~2012年12期间在我院诊治的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并以50名健康体检志愿者外周血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并对比分析2组研究对象血清中miR-155的表达水平。结果:相对于健康志愿者,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miR-155表达水平为(3.87±0.69)倍(P<0.01);I-I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miR-155表达水平为(4.87±0.39)倍;III-IV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miR-155表达水平为(7.27±0.77)倍,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 miR-155表达水平相对低的患者的死亡率为8%。而表达水平相对高的患者的死亡率为25.93%(P<0.01)。结论:miR-155参与了癌细胞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提供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陈玉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城乡结合部糖尿病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效果。方法: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完成了基线资料的收集,包括HbA1c、FPG、血脂四项、尿微量白蛋白、肝肾功能测定和眼底照相。随访中血糖控制不好者转诊至上级医院内分泌科进一步治疗。145例患者完成了1.5年的随访。结果:转诊且遵医嘱者HbA1c的改善明显好于未遵医嘱时,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低密度脂蛋白显著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季青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慢病管理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及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社区糖尿病初级保健管理水平。
作者:丁燕;陈玉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右美托咪定在硬膜外自控镇痛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实验人群为我院肛肠分院于2012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147例进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2mg吗啡和5mL浓度为0.1%的罗哌卡因的首剂量,泵内加入4mg吗啡和250mL的浓度为0.1%的罗哌卡因;B组给予5mL浓度为0.1%的罗哌卡因的首剂量,泵内加入250mL的浓度为0.1%的罗哌卡因;C组给予8ug的右美托咪定和5mL浓度为0.1%的罗哌卡因的首剂量,泵内加入250mL浓度为0.1%的罗哌卡因及1ug/kg的右美托咪定;三组人员给药情况均为:6mL/h的背景输入量,持续36h,一次的药物给予剂量为1mL,锁定时间保持在20min;对手术后4h、12h、24h、36h时各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检测血压及心率值,并注意观察运动阻滞情况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手术后4h、36h三组的疼痛情况差异不显著,术后12h、24h的A、C两组的疼痛评估分数较B组低;手术后4h、12h、24h、36h时三组在血压值、心率大小及运动阻滞情况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C两组。结论: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浓度为0.1%的罗哌卡因在硬膜外自控镇痛中进行应用,镇痛效果较好且相对安全,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彭粤;任从才;林茴;陈怡全;肖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中重度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治疗,以探讨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8例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加吸ICS,治疗(3~7)d后比较两组咳嗽、喘憋、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消失时间及疗效。结果:试验组咳嗽、喘憋、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4.9±2.1)、(5.2±1.3)、(6.8±2.6)、(7.5±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9±2.5)、(11.3±4.2)、(13.5±5.2)、(14.5±6.2)(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3%和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idit z=9.845,P=0.000)。结论:ICS治疗对中重度哮喘患儿急性发展期疗效显著,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副作用小,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足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腰-硬膜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实施中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48例初产妇,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4例,其中一组采用无镇痛的分娩方式,称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采用腰-硬膜联合麻醉无痛分娩方式,称为观察组。后对两组患者的产程、镇痛效果及其产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在第一产程明显的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差异不大;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为98.6%远远高于对照组的21.6%,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也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膜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实施中具有较高安全性和可行性,不但可以缩短孕妇分娩时间,同时还可以提高镇痛效果,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2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左旋多巴用药,研究组联合应用普拉克索和左旋多巴,且左旋多巴较对照组减量,观察两组治疗后帕金森病量表(UP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4型UPD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研究组患者帕金森病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抑郁情绪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适合于推广应用。
作者:王月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喷他佐辛在老年全髋置换术单侧腰硬阻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于我院单侧腰硬阻滞下行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吗啡术后镇痛,观察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喷他佐辛术后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4h、8h、12h、24h、48h VAS评分及Remesay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指标,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6.67%)、PCA满意度(95.8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11.67%)、(85.83%),以上组间差异均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喷他佐辛应用于单侧腰硬阻滞老年全髋置换术时,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镇痛药物用量少,值得推广。
作者:赵艳平;叶福才;邓应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乳腺癌:乳腺癌是美国女性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因素。2013年研究者发现了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新策略:延长他莫昔芬治疗至10年。另有一项研究表明,早期乳腺癌使用低剂量每周给药的紫杉醇辅助化疗方案疗效相似且副作用更少。FDA批准罗氏旗下新药Kadcyla用于晚期乳腺癌治疗。肺癌:肺癌是一系列亚型的总称,不同的亚型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这种疾病是美国人首要的癌症死亡因素。每年有22万成人确诊罹患肺癌,其中只有16%能存活5年。尽管烟草是绝大多数肺癌的诱因。不过2013年确诊的患者中,逾八成在确诊时并不吸烟或已经戒烟。关键驱动基因的发现使得肺癌治疗焦点转移到靶向治疗的方向。在今年,研究者发现突变基因的筛查有助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及终生存。此外,一项早期研究结果发现,dabrafenib对BRAF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治疗活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从医患不同认知角度对门诊药学服务进行分析,为门诊药学服务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门诊科医护人员和本门诊就诊3次以上的本地居民进行随机抽样,发放调查表,以了解医患双方不同的医疗诉求。结果:调查表显示,几乎所有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都遇到过问题,而其中有76.3%的患者知晓药师这个职业,但对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了解甚少。结论:医护人员和患者对门诊药学服务认知较为模糊,医疗机构应重视门诊药学服务,使之在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方面发挥作用。
作者:陈蓓蓉;宗黎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DWI结合T2-FLAIR对脑环形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100名脑环形病变患者在常规MR平扫基础上添加轴位DWI扫描,分析不同性质患性病变(胶质瘤、化脓性脑脓肿、脑囊虫、转移瘤以及吸收期脑血肿)影像表现,并测量相应病变ADC值及DWI信号强度,以基底节层面的DWI信号强度作为噪声,计算以上5种病变部位DWI图像的信噪比。结果:化脓性脑脓肿病变中心区DWI呈高信号,ADC值减低;胶质瘤、脑囊虫、转移瘤以及吸收期脑血肿病变中心区DWI呈稍低信号,ADC值较高;不同性质环形病变T2-FLAIR序列中心区呈稍高信号或等信号。化脓性脑脓肿与胶质瘤、脑囊虫、转移瘤以及吸收期脑血肿病变中心区DWI信号表现及ADC值,均存有统计学差异(P<0.05);T2FLAIR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FLAIR、DWI技术结合ADC值观察,可以反映不同现在脑环形病变的病理生理特点,在脑部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先红;刘范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68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入选病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试验组服用甘露聚糖肽胶囊+阿昔洛韦片,对照组服用匹多莫德胶囊+阿昔洛韦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下降,临床总有效率达91.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中性粒细胞、C3、IgA、IgG、IgM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治疗后NK、IgA、IgG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C3、IgM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甘露聚糖肽通过提高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毒能力,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军;龙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柳叶刀》杂志发表了ATLAS试验结果,该试验比较了TAM辅助治疗10年与5年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长期疗效。共有12894例完成了5年TAM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配到10年TAM治疗组以及终止治疗组(开放对照)。结果显示,在E R阳性乳腺癌患者中,持续TA M治疗能够进一步降低乳腺癌复发、乳腺癌死亡和总死亡风险,特别是10年以后,这种差别更加明显。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普通肝素抗凝,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观察两组穿刺血肿发生情况及手术后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股动脉穿刺局部的平均压迫止血时间及穿刺局部血肿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6.19%,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优于普通肝素,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朱超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胞磷胆碱钠与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石杉碱甲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胞磷胆碱钠片与石杉碱甲片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MMSE、ADL评分。结果:治疗六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MMSE、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分别与治疗前对比,MMSE、ADL评分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有轻度不良反应发生,但均自行消失,未影响继续治疗。讨论:胞磷胆碱钠联合石杉碱甲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韦日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胃镜及普通胃镜在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取出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以期能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35例上消化道异物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其中单号共18例为观察组,双号共17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普通胃镜取出异物,观察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3)mg/kg、芬太尼(0.5~1)mg/kg进行静脉复合麻醉下胃镜取出异物,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及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异物取出所需时间、取出成功率、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HR、MAP、SPO2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中HR、MAP有所升高,观察组有所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恢复正常(P>0.05),SPO2治疗全程均变化不大;对照组异物取出时间为(13.28±7.89)min,观察组为(7.75±4.92)min,对照组取出成功率76.47%、不良反应发生率52.94%,观察组取出成功率为为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两组异物取出时间、取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麻醉胃镜治疗依从性更好,取出成功率明显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患儿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疗效更优。
作者:张文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管纤维镜取石术与腹腔镜联合纤维胆管镜取石术对在保胆取石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24例普外科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n=68)接受小切口纤维胆管镜下取石法治疗,对照组(n=56)接受腹腔镜联合纤维胆管镜取石法治疗。结果: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镇痛率及肠道排气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中转开腹率(2.9% vs 16.0%)、结石残留率(1.5% vs 1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49,、7.493,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此外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急性胰腺炎、胆管感染发生率少于对照组(5.9%、4.4%vs16.1%、12.5%),胆漏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0.6%vs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776、4.169、7.681,P<0.05)。结论:两种微创的手术方法具有其各自的优势,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降低手术对于患者的创伤,尽可能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罗德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2014美国高血压新指南回答了三个常见问题:(1)何时开始降压治疗(指南推荐,60岁以上老年人,血压达到150/90mmHg即应开始降压治疗)。专家组对需要开始治疗的血压水平进行明确。血压处于≥140/90mmHg的人群,均应通过生活方式进行干预。(2)血压治疗目标值: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治疗目标值应为150/90mmHg;(30~59)岁高血压患者舒张压应低于90mmHg。(3)高血压治疗起始用药:对于非黑人的高血压群体(包括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指南推荐起始用药包括ACEI类药物、ARB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以及噻嗪类利尿剂;对于黑人高血压群体(包括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推荐起始用药为钙通道阻滞剂或噻嗪类利尿剂。此外,指南推荐对于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起始或继续抗高血压治疗时,应该使用ACEI类药物或者ARB类药物,以改善肾脏功能。β受体阻滞剂退出一线,降至四线,与螺内酯同等地位。新指南强调了达标和维持目标(长期达标)。
作者:苍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影响结核病感染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感染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肺结核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同时采用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累计生存率。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可知,影响肺结核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呼年龄、患病时间、吸烟、是否行机械通气、是否接受规则抗结核治疗、呼吸衰竭II型、APACHEII>25分、肝损害、合并真菌感染、合并基础疾病。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呼吸衰竭II型(OR=3.066,95%CI 1.021-7.298))、APACHEII>25分(OR=1.984,95%CI 1.021-5.201)、合并真菌感染(OR=1.658,95%CI 1.187-3.964)、肝损害(OR=1.587,95%CI 1.085-3.412)、合并基础疾病(1.623,95%CI 1.045-4.369)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影响结核感染疾病预后的因素包括呼吸衰竭II型、APACHEII>25分、合并真菌感染、肝损害,这些因素可增加患者病死率,降低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淑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