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的可行性研究

陈文峰;赵宝帅

关键词:肾癌, 根治术, 腹腔镜
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借鉴资料。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2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的37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的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手术成功,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24h、72h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炎症因子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4%,对照组为8.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具有创伤小、患者康复快、安全性良好的应用优势,可行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对盐酸林可霉素跨膜转运的研究

    目的:探讨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对盐酸林可霉素跨膜转运的色谱情况。方法:HPDLF及MC3T3-E1细胞以盐酸林可霉素孵育后,超声破碎,色谱分析线性关系,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胞内药物浓度情况。结果:10μg/mL盐酸林可霉素细胞培养1、5、10 min胞内无药物存在,20μg/mL盐酸林可霉素细胞培养5、10 min胞内无药物存在。结论:HPDLF和MC3T3-E1细胞无盐酸林可霉素跨膜转运。

    作者:刘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流手术中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流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行无痛人流手术的18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分为A组和B组,A组孕妇术前不使用任何促宫颈成熟的药物及方法;B组孕妇术前1~2h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0.2mg,比较两组孕妇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宫缩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孕妇镇痛效果、宫颈扩张效果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宫缩痛均明显少于A组孕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1~2h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能够明显减少孕妇术后宫缩痛的出现,减少术中出血量,具有安全高效和简便易行等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德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化疗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于我院诊治的晚期胃癌患者86例,按其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51.16%明显高于对照组41.8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4.01±3.15)明显低于对照组(6.83±3.28),且其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9.53%、骨髓抑制发生率46.5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69.77%、60.47%,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行为改善率58.14%、体重变化阳性率30.2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44.19%、13.9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胃癌治疗中,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能够提高近期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癌性疼痛,减少毒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迎丽;王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IL-6、sIL-6R的变化关系研究

    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IL-6R)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ACS患者50例,对照组15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sIL-6R值进行比较;同时采用高分辨率B型超声进行双侧颈动脉斑块检测,并根据超声回声特点分成稳定和不稳定斑块。结果:ACS组血清IL-6值和不稳定斑块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IL-6R则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的发生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关,而斑块的稳定性与IL-6水平负相关,与sIL-6R正相关。

    作者:黄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两种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椎间盘损伤的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对比研究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TLIF)与经后外侧植骨融合(PLF)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椎间盘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伴椎间盘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TLIF组(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和PLF组(经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随访恢复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TLIF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76±30)min,PLF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70±24)min;TLIF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55±43)ml,PLF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35±56)ml;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TLIF组40例患者均融合成功,融合率达到100%,PLF组40例患者仅31例成功融合,融合率为77.5%,两组患者植骨融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3)TLIF组术后1月、12月的的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均明显优于PLF组(P<0.05),提示TLIF组患者远期恢复效果更佳。结论: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椎间盘损伤具有植骨融合率高、远期恢复效果显著等优点,临床疗效优于经后外侧植骨融合。

    作者:官建;沈自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甘露聚糖肽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甘露聚糖肽胶囊,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地榆升白片,1个月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见效时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效果满意。

    作者:程华西;游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病毒性肝炎导致患者肝衰竭死亡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病毒性肝炎导致患者肝衰竭死亡的临床原因。方法:选取2000年~2013年间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导致肝衰竭死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造成其死亡的临床原因。结果:肝硬化、肝炎病毒和高并发症会导致患者预后变差,死亡率升高。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早期要做好抗病毒治疗,严格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积极改善预后,以降低其死亡率。

    作者:覃舒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HBV感染者HBsAg阳性的血清学标志物少见模式与HBV-DNA、肝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并探讨HBV感染者HBsAg阳性的血清学标志物少见模式与HBV-DNA、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入院检查的127例HBsAg阳性的HBV血清学标志物少见模式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血清学标志物检测采用ELISA法,HBV-DNA定量测定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肝功能检查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HBV感染者HBsAg阳性的血清学标志物少见模式具有多样性。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模式的出现概率大,为52.8%。HBsAg阳性与抗-HBs阳性相伴出现者有111例,占87.4%。127例HBV感染者的HBV-DNA检测总阳性率为50.4%,肝功能总异常率为43.3%。HBeAg阳性组的HBV-DNA检测阳性率、HBV-DNA平均含量、肝功能总异常率均高于HBeAg阴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见模式的研究在HBV感染的诊疗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能够辅助临床观察,协助临床初筛,指导早期对症治疗。

    作者:黄国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借鉴资料。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2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的37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的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手术成功,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24h、72h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炎症因子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4%,对照组为8.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具有创伤小、患者康复快、安全性良好的应用优势,可行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陈文峰;赵宝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早期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早期干预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2mg/(kg.d)静脉滴注,对两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热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肢体抖动停止时间、睡眠易惊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消水肿、抗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和溶酶体,改善脑循环和供血的作用,早期应用,可减轻患儿症状,缩短病程。

    作者:柳梅;任维鑫;任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频彩超在睾丸扭转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检查对睾丸扭转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经高频彩超检查诊断为睾丸扭转的患者432例,将超声诊断结果结合手术资料及临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为200例健康体检无阴囊疾病者,比较两组高频彩超表现。结果:经高频彩超检查诊断的432例患者经手术和临床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确诊407例,诊断准确率为94.21%,误诊、漏诊25例。睾丸扭转超声表现为睾丸与附睾头间、附睾头旁结节呈不均匀质高回声,睾丸、附睾增大,睾丸或附睾内血流信号减少,结节内无血流信号。两组睾丸阻力指数、大收缩期流速、舒张末期小流速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检查睾丸扭转准确率高,具有直观、方便、快捷、无创等优点,能对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极其重要的依据,是睾丸扭转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仲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等离子手术治疗35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35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根据Krouse分级,其中I和II级患者单纯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III级患者首先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将瘤体主体部分切除,在此基础上再对重要的瘤体累及部位行骨膜下切除。结果:手术时间在15~80 min,中位数手术时间为(40.6±7.3)min。I级和II级病变患者出血量为5~40 ml,III级病变患者为70~230ml,中位数出血量为(87.4±12.6)ml。所有患者术后疼痛轻微,鼻腔通气状况良好,于术后2~3d出院。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3个月后见术腔全部上皮化,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并连续随访半年无一例复发。结论:通过对NIP患者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具有手术野清晰,创伤性小,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治疗NIP的良好方法,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温海涛;丁岩;关荣春;刘灿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早期神经学评分在脑损伤新生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研究早期新生儿神经学评分(NBNA)在脑损伤新生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106例脑损伤新生儿患者,将其列为观察组,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同时选取同期我院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进行出生后1周及4周的早期神经学评分、大运动发育时间和姿势反射建立时间测定,比较其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后的早期神经学评分改善明显,两组新生儿出生1周时的早期神经学评分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新生儿在出生4周时的新生儿评分已无统计学差异,且在大运动发育时间和姿势反射建立时间上数据差异基本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神经学评分可以对新生儿的病情进行较好的评估,从而进行早期干预,对新生儿脑损伤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起到较为有效的康复作用。

    作者:冯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减少吸入性肺炎的研究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减少吸入性肺炎的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接收的1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68/80,85.1%)高于对照组(60/80,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吸入性肺炎31例,占38.7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9例,占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肺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

    作者:杨利娟;胡云静;张美娜;马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05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及生化指标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理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化指标改变。方法:选取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105例,以及同期行健康体检者10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其血BNP、CA125以及hs-CRP水平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实施相应治疗后再次检测其血BNP、CA125以及hs-CRP水平。并对两组受试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BNP、CA125、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经过治疗BNP、CA125、hs-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通过对老年患者行BNP、CA125、hs-CRP水平检测,有利于协助医生对舒张性心力衰竭进行诊断,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以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黄亚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椎板开窗法治疗4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术中后路椎板小开窗联合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4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跟踪随访1年,对神经脊髓恢复情况及脊柱后凸Cobb角、伤椎后缘压缩率、伤椎前缘压缩率、椎管占位率等指标与术前相比较。结果:随访1年,Frankel分级较术前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41例患者术前术后E级百分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例患者脊柱后凸Cobb角、伤椎后缘压缩率、伤椎前缘压缩率、椎管占位率等指标与术前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症的情况下,采用术中后路椎板小开窗联合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具有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优点。

    作者:菅新民;周建华;胡亚威;张弦;陈少初;卢学有;张昊;邹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ICU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诊疗措施

    目的:探讨ICU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诊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3月ICU收治的120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响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逐一分析。结果:除性别因素组肺部感染发生的比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各因素(年龄、GCS评分、辅助通气、留置气管、尿管、胃管及激素和抗生素使用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治和预防,应尽可能少使用激素,在行机械通气、气管插管、留置尿管、胃管等侵袭性操作前应保持设备的绝对无菌,做好无菌等防护措施。尽可能针对致病菌给予合理的抗生素,减少抗生素使用的种类,减少耐药现象的发生。

    作者:胡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孤立肾多发结石疗效

    目的:以开放性手术为对照,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孤立肾多发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泌尿外科病房孤立肾并发多发结石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29例应用超声引导下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对照组29例应用开放式取石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取净率、术后2个月排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术后2个月与术前比较血肌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各阶段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孤立肾多发结石具有创伤小、手术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结石取净率和排净率高,手术疗效好,安全性高,适合于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超;钱叶勇;柏宏伟;常京元;韩梦霞;李纲;许小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对老年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其中88例患者中65例实施胆囊切除术、10例实施胆囊造瘘术、13例进行胆囊切除以及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经过治疗,2例患者死亡,其余全部治愈,其治愈率率为97.7%。结论:在进行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手术时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梁寒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卵巢癌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压力状况及干预对策探讨

    目的:调查卵巢癌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压力状况及探讨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调查我院肿瘤科住院的153例卵巢癌患者主要照顾者,评价照顾者压力指标(CSI)。结果:卵巢癌主要照顾者存在睡眠被打乱压力占93.5%、出现身体疲惫者占92.2%;有经济方面压力的照顾者占89.5%;情绪改变的照顾者高达96.7%、感到筋疲力尽、焦头烂额的照顾者占90.8%。卵巢癌患者主要照顾者压力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照顾者与患者的关系、照顾时间的长短以及是否需要承担医疗费用密切相关(P<0.01)。结论:卵巢癌患者主要照顾者存在较大压力负荷。因此,对患者家庭照顾者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教育干预和技能训练干预。

    作者:朱成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