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炎琥宁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120例疗效观察

廖春周

关键词:炎琥宁, 婴幼儿秋季腹泻, 发病机制, 轮状病毒, 补液治疗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特点、采用炎琥宁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秋季腹泻的有效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炎琥宁5mg/日)与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0mg/日,治疗5~7天)各60例,试验数据采用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72.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和泻火燥湿的功效,炎琥宁是从穿心莲中提取的一种有效的纯中药制剂,在近年来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的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广受患儿和医师的青睐。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苯巴比妥、托吡酯片、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癫痫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择120例小儿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儿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苯巴比妥(A组)、托吡酯片(B组)、丙戊酸钠(C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A组完全控制率为60%,临床总有效率为92.5%;B组完全控制率为65%,临床总有效率为95%;C组完全控制率为45%,临床总有效率为90%。提示B组完全控制率高于A、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间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皮疹、血小板减少、头晕、胃肠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7.5%,B组为27.5%,C组为17.5%,A组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小儿癫痫治疗时,需依据患儿病情对药物行合理选择,以提高临床效果,保障用药安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使预后及患儿生存质量大程度的改善。

    作者:王明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颅脑损伤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下呼吸道感染组及按1:1比例选择的同期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颅脑损伤患者相关指标上等差异。结果:480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共50例,发生率为10.42%(50/480),下呼吸道感染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8.68±13.27)岁、合并意识障碍42.00%、预防使用抗菌素占72.00%、实施侵入性操作62.00%,住院时间(27.89±6.34)天,高于无下呼吸道感染组的(47.13±14.45)岁、18.00%、44.00%、32.00%、(17.56±7.12)天;下呼吸道感染组血清白蛋白平均(31.45±3.03)g/L,低于无下呼吸道感染组的(36.75±2.97)g/L (P<0.05),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应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减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皮杨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在原发性肝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应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7例),观察组患者在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基础上行中医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介入化疗栓塞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59.7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8.44%;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白细胞降低发生率、行为稳定率、生存期观察组分别为:37.66%、48.05%、64.93%、(5.12±3.27)月,对照组分别为:63.64%、70.13%、59.74%、(4.97±2.95)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减少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未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存期。

    作者:徐军英;陆慧;邵幼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胸腔闭式引流并尿激酶胸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胸腔闭式引流并胸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以146例结核性胸膜炎并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50例,胸腔闭式引流并胸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第2组50例,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第3组46例,反复胸腔穿刺抽水。结果:1组总有效率为98%,2组为72%,3组为58.7%,第1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第2组和第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并胸内注射尿激酶,促进胸水吸收,防止胸膜肥厚粘连,效果肯定。

    作者:龚长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57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纯西医疗法关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综合内科在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收入的57例经体检与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西药控糖治疗,在此基础上可给予洛汀新片、吲达帕胺片、依那普利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特拉唑嗪片、氯沙坦片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降压治疗,后分析疗效,以治疗有效率为观察指标。结果:经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有效数为46例,效果不佳数为11例,治疗有效率为80.7%。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行纯西医疗法降压,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内分泌科广泛推行。

    作者:陈局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综合管理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主要特征是不完全可逆和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其临床表现为反复急性发作,肺功能逐渐减退,后出现呼吸衰竭[1]。年龄的增加已被广泛认为是COPD重要的危险因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呼吸系统解剖结构,包括胸廓、肺容量、支气管及肺和血管壁均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了呼吸功能,加之老年人常合并心血管、代谢性等多种基础疾病,使老年COPD发生更加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构成生命威胁。很多研究证实,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危险因素、改善营养和加强肺功能的康复锻炼等综合措施,COPD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2]。但是COPD的发展呈渐进性,患者经过多年发展才出现临床症状,由于症状不明显早期疏于就诊,即使早期就诊,鉴于目前很多非专科医生对COPD的认识不够也未能早期诊断。因此,提高非专科医生对COPD的认知度,提高对COPD综合防治措施的深入认识和技术水平,规范非专科医生诊治COPD行为,是阻止COPD的发生发展或延缓其发展的重要方法。

    作者:李敏;孙卫莉;陈艳蓉;曹讷;房宇;夏翠英;陈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并对该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产科就诊的136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到该病发生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孕妇年龄,有妊娠期高血压病史或家族史,肥胖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的主要因素。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4.4%)比对照组(79.7%)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效果明显,适合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黄钧;彭久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舒利迭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舒利迭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4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病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将这1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70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照组患者仅行常规化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可有效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亦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国医药导刊》2013年总目录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变化规律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观察两组人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血红蛋白及贫血发生率差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103.56±15.78)g/L低于健康体检者(139.86±12.89)g/L,贫血41.82%高于健康体检者3.75%(P<0.05),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加重,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贫血发生率增加(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血红蛋白下降及贫血发生率较高,与心功能分级有明显关系,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因此应重视其变化,并加以干预。

    作者:刘春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相邻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相邻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相邻节段颈椎病12例。结果:12例均有6个月以上的随访,均未发生钢板松动及植骨脱落、塌陷,所有患者病变节段稳定,无假关节形成,植骨均在术后4个月后与上、下正常椎体的终板及椎体后壁融合。结论:采用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相邻节段颈椎病具有减压充分简便,操作安全,增加颈椎稳定性,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

    作者:王天堂;刘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炎琥宁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特点、采用炎琥宁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秋季腹泻的有效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炎琥宁5mg/日)与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0mg/日,治疗5~7天)各60例,试验数据采用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72.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和泻火燥湿的功效,炎琥宁是从穿心莲中提取的一种有效的纯中药制剂,在近年来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的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广受患儿和医师的青睐。

    作者:廖春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中药对于乳腺癌术后病人焦虑和精神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逍遥散与酸枣仁汤对于乳腺癌术后病人焦虑以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术后患者96例,分为三组,分别使用逍遥散、酸枣仁汤以及不使用抗焦虑药物,对三组患者SDS、SAS、HAMD、HAMA以及HADS评分进行观察。结果:使用逍遥散和酸枣仁汤的患者SDS、SAS、HAMD、HAMA以及HADS评分出现显著地降低,服用逍遥散患者各项评分改善效果优于服用酸枣仁汤的患者(P<0.05)。结论:逍遥散与酸枣仁汤均能够缓解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焦虑与精神紧张状态,逍遥散的疗效较佳。

    作者:张达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肺结核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目的:分析肺结核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12年5月间入院进行治疗的肺结核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结核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复治比例高,病史长,合并症多,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必须结合病原学、影像学检查提升诊断准确率。结论:肺结核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漏诊、误诊几率高,需结合多种手段进行诊治,提升临床诊治效率和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蒋秀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头孢曲松钠与头孢唑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与头孢唑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价值。方法:选取2011~2013年两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各55例。研究1组采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研究2组采用头孢唑肟钠进行治疗,并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研究1组的总有效率略高于研究2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1组的成本-效果比值为1.96明显低于研究2组的成本-效果比值8.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现象。结论:头孢曲松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且价格低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于海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全胃及远端胃切除胃癌根治术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根治性全胃切除与根治性远端胃切除胃癌根治术这两种术式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10年6月来我院因胃癌行根治性手术后生存期超过2年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者51例,根治性远端胃切除者3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半年、1年、2年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及CD4、CD8淋巴细胞数量、CD4/CD8比例、IgA、IgG、IgM等相关免疫指标。结果:远端胃切除术后的患者其生活质量评分及免疫状况均明显优于全胃切除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远端胃切除与根治性全胃切除相比,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指标影响较小,应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廉东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甘露聚糖肽对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对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1年2月期间因放化疗致白细胞减少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露聚糖肽胶囊,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榆升白片,4周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组用药1周后就见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对照组在用药2周时才见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两组治疗第8周时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治疗放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起效快,临床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谢蓉;唐明;李薇;任德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磁共振TRICKS技术在下肢血管成像的应用

    目的:探讨TRICKS技术在下肢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疑似下肢血管病变的20例患者进行TRICKS检查。使用Medrad公司的高压注射器,团注30ml钆喷酸葡胺(GD-DTPA),注射速度为2ml/s,并用30ml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分别采集蒙片、动脉期、门脉期、延时期图像。结果:20例患者原始图象均能重建双下肢血管图象,其中36条腿动脉血管能清晰显影并达到诊断目的,4条腿动脉期显示不佳。采用二次分布估计总体95%的可信区间为76%~97%。结论:利用TRICKS技术(MRI对比增强血管造影技术)能清晰地显示下肢各期血管,尤其是动脉期。

    作者:吴予晨;时小刚;金红花;杨卫;王化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比较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与传统喷剂雷诺考特(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过敏性鼻炎儿童按入院先后随机平均分为二组,分别给予糠酸氟替卡松鼻腔喷雾剂和雷诺考特(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0天后,经糠酸氟替卡松治疗的患儿症状体征的改善率为85.5%,糠酸氟替卡松对所有患儿均有效,其中显效率高达90.0%,其症状体征改善率、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雷诺考特治疗的患儿,差异显著(P<0.01),且在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情况,雷诺考特组患儿有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结论: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能有效的控制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副作用小,且其装置设计和气味相对于传统喷剂均有明显改进,患儿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佘腊枝;谢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米力农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及速尿治疗难治性心衰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充血性心衰已成为新世纪心脏学的一大挑战。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病率约占35~74岁从群的1.3%。心力衰竭的预后不良,尤其是难治性心衰,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提高。这类病人对一般抗心衰药物效果较差,治疗比较棘手。本文就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患者使用米力农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及速尿治疗难治性心衰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心红;陈凤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