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80例临床观察

佘腊枝;谢琼

关键词: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 过敏性鼻炎, 儿童
摘要:目的:观察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比较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与传统喷剂雷诺考特(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过敏性鼻炎儿童按入院先后随机平均分为二组,分别给予糠酸氟替卡松鼻腔喷雾剂和雷诺考特(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0天后,经糠酸氟替卡松治疗的患儿症状体征的改善率为85.5%,糠酸氟替卡松对所有患儿均有效,其中显效率高达90.0%,其症状体征改善率、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雷诺考特治疗的患儿,差异显著(P<0.01),且在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情况,雷诺考特组患儿有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结论: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能有效的控制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副作用小,且其装置设计和气味相对于传统喷剂均有明显改进,患儿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MSCT多平面重组和血管造影在肝脏巨大肿块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及血管造影(CTA)对肝脏巨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例肝脏患者,行多期CT增强扫描。层厚1.0mm、间距1.0mm扫描。采用0.625mm层厚、0.625mm间距进行重建,轴面源图像(ASI)数据传至工作站。血管动脉期数据行MIP、VRT重建,静脉期数据行MPR重建,分析MPR、CTA及MPR+CTA的诊断价值。结果:MPR定性7例,CTA根据供血动脉的多少及肿块染色确定良恶性8例,对比两者定性诊断无显著差异(P>0.05),MPR+CTA定性13例,与前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PR、CTA技术作为无创伤的检查手段,都有助于肝脏巨大肿块的诊断,但MPR+CTA有更高的诊断价值,能为临床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作者:倪国才;罗帝林;赵志清;侯瑜;专庆春;李合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甘露聚糖肽胶囊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比较观察

    目的:评价甘露聚糖肽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70例和试验组70例分别口服多抗甘露聚糖肽胶囊和匹多莫德胶囊,同时都服用阿昔洛韦片,观察患者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均明显提前(P<0.05),临床疗效也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患者IgA、IgM、IL-2、SIL-2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IgG、补体C3、中性粒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年复发次数显著下降(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胶囊能有助于增强生殖器疱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降低复发次数。

    作者:陈启文;陶静;魏培迪;刘彦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经皮肾镜碎石和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碎石和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经肾镜碎石术治疗)和对照组(开放手术治疗),每组各52例。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术后进行随访5个月,察看结石的排净率。结果:在术中平均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结石排净率方面,对照组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和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各有其优点,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何大鹏;谢习颂;王忠;唐宏;辜福贤;王咸钟;唐仕明;曹安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王不留行耳穴贴压联合心理护理防治肝癌介入术后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王不留行耳穴贴压联合心理护理治疗肝癌介入术后不良反应(主要指腹痛、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我院2012年4~12月间收治的中晚期肝癌60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其中治疗组于介入术前2日始用王不留行耳穴贴压联合心理护理至术后4日,对照组则单纯行介入术。观察两组介入术后腹痛、恶心呕吐的程度。结果:腹痛发生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25.8%、72.4%(P<0.001);恶心呕吐发生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29%、82.8%,(P<0.001)。结论:王不留行耳穴贴压法无痛苦,无任何副作用,联合心理护理可明显减轻肝癌介入术后的腹痛、恶心呕吐,操作简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朱红梅;姚正娟;徐晓东;张美玲;朱云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治疗小儿急性菌痢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舒巴坦钠/头孢哌酮治疗小儿急性菌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菌痢性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54例患者采用舒巴坦钠/头孢哌酮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头孢噻肟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发热、腹泻、大便培养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巴坦钠/头孢哌酮治疗小儿急性菌痢具有较佳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撖耀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ICU危重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ICU危重病患者病程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60例ICU危重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住ICU次晨检测静脉血甲状腺激素水平,病程中根据病情变化进复查甲状腺激素。结果:160例患者入住ICU时T3(2.28±0.41) mmol/L、FT3(3.46±0.46)pmol/L、T4(119.34±25.06) mmol/L、FT4(14.51±3.87)pmol/L、TSH (3.85±0.71) uIU/L;其中T3、FT3和/或T4、FT4低于正常104例;160例ICU危重病患者死亡17例,好转143例,死亡组T3、FT3、T4、FT4均低于存活组(P<0.05),143例好转患者转普通病房时T3、FT3、T4、FT4均高于入住ICU时水平。结论:甲状腺激素异常是ICU危重病患者疾病过程中病理生理变化的一个方面,检查甲状腺功能可作为观察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有意义参考指标,对ICU危重病患者应常规检查,并注意动态检测。

    作者:翟金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GS-9973Ⅱ期研究获得积极的中期数据

    据《中国医药报》报道,12月7日,吉利德(Gilead)公布了其实验性化合物GS-9973的一项Ⅱ期研究的中期数据。数据表明,在接受GS-9973单药疗法至少8周的CLL患者组中,97%的患者经历了淋巴结体积的缩小。GS-9973是一种实验性口服脾酪氨酸激酶(Syk)抑制剂,在该项研究中,被用于复发或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治疗。目前,大多数CLL患者终会对当前疗法产生抗性。这一现状表明,寻找新的可用于CLL患者治疗的药物非常重要。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是寻找实验性药物治疗CLL的新兴领域。GS-9973靶向于Syk蛋白,该蛋白可启动来自于B细胞受体的大部分信号。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相邻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相邻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相邻节段颈椎病12例。结果:12例均有6个月以上的随访,均未发生钢板松动及植骨脱落、塌陷,所有患者病变节段稳定,无假关节形成,植骨均在术后4个月后与上、下正常椎体的终板及椎体后壁融合。结论:采用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相邻节段颈椎病具有减压充分简便,操作安全,增加颈椎稳定性,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

    作者:王天堂;刘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比较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与传统喷剂雷诺考特(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过敏性鼻炎儿童按入院先后随机平均分为二组,分别给予糠酸氟替卡松鼻腔喷雾剂和雷诺考特(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0天后,经糠酸氟替卡松治疗的患儿症状体征的改善率为85.5%,糠酸氟替卡松对所有患儿均有效,其中显效率高达90.0%,其症状体征改善率、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雷诺考特治疗的患儿,差异显著(P<0.01),且在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情况,雷诺考特组患儿有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结论: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能有效的控制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副作用小,且其装置设计和气味相对于传统喷剂均有明显改进,患儿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佘腊枝;谢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皮肤点刺法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主要过敏原及预防措施。方法:75%酒精局部消毒后,将18种常见的过敏原点刺液(10种吸入性和8种食入性)、阴性对照液(生理盐水)和阳性对照液(组胺)依次滴于患者前臂屈侧皮肤上,用特制的点刺针刺破表皮,观察皮肤反应。结果:23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阳性结果208例,阳性率达89.66%;吸入性过敏原中粉尘螨(53.85%)和户尘螨(47.60%)阳性率高,食入性过敏原中海蟹(10.10%)和海虾(8.65%)阳性率高;其中(+++)、(++++)者13例,均为尘螨过敏。结论:过敏原是慢性荨麻疹的主要诱因之一,避免接触过敏原或降低过敏原浓度,能有效预防慢性荨麻疹的发作,并减轻症状。

    作者:刁依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抗感利咽喷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抗感利咽喷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0例)仅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n=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抗感利咽喷雾剂雾化吸入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天。观察和比较两组疗效和各项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和食欲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感利咽喷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7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140例进行分析,观察组70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70例行内固定术或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较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确切,更适用于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因恢复情况较好且安全性高,应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王亚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地中海贫血的产前生化筛查检验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的产前生化筛查检验方法、指标与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到2012年12月在浙我院妇产科进行产前筛查并进行分娩的2000孕妇进行随访调查与部分进行血清学分析。结果:检出地中海贫血孕妇20例,发病率为1.00%;地中海贫血孕妇经过检验PAPP-A水平显著下降,低于0.5mmol/L,AFP浓度下降,低于0.3mmol/L,Freeβ-HCG水平升高,大于2.5mmol/L。确诊为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6例,标准型β-地中海贫血12例,α、β-混合型地中海贫血2例。同时经过分析,地中海贫血孕妇的MCV与MCH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而RDW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产前生化筛查检验意义价值大,可有效发现地中海贫血情况,从而有利于加强干预,提高优生比率。

    作者:高宏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窦内镜手术治疗的干预体会

    目的:分析对采用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临床干预的效果和体会。方法:把我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5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25例患者,应用常规干预,观察组2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和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结论: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行优质干预,能够提高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成功概率,且有利于控制并发症,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异位妊娠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0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实施腹腔镜手术,根据患者对生育的要求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结果:80例均于镜下成功完成手术过程,无中转开腹,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55.69±11.34) min、术中出血(87.20±10.46) ml、肛门排气(1.22±0.12)天、术后镇痛2例(2.50%)、术后愈合好,住院时间(4.22±1.35)天。结论: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红梅;王晓黎;邓祥燕;钱青;刘建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纤维桩CAD/CAM氧化锆烤瓷冠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追踪观察纤维桩CAD/CAM氧化锆烤瓷冠与传统的钴铬合金铸造桩钴铬合金烤瓷冠的临床效果,为评价纤维桩CAD/CAM氧化锆烤瓷冠的远期临床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同期制作纤维桩CAD/CAM氧化锆烤瓷冠(A组),钴铬合金铸造桩钴铬合金烤瓷冠各21件(B组)。临床检查42件修复体边缘密合性,随访复查修复体的基牙继发龋和修复体的折裂、折断、脱落情况。结果:42件修复体平均随访3年。A组、B组边缘密合性分别为100%和88%(P<0.01)。继发龋的情况也是A组(7.1%)、好于B组(16.7%)(P<0.05)。3年内,核桩脱落数量A组为4例(9.5%),B组为3例(7.1%),崩瓷A组为1例(2.4%),B组为2例(4.8%)。脱落率和崩瓷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桩CAD/CAM氧化锆烤瓷冠边缘密合性好,能够达到传统金属固定桥的强度,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作者:李剑;陈国平;江水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颅脑损伤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下呼吸道感染组及按1:1比例选择的同期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颅脑损伤患者相关指标上等差异。结果:480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共50例,发生率为10.42%(50/480),下呼吸道感染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8.68±13.27)岁、合并意识障碍42.00%、预防使用抗菌素占72.00%、实施侵入性操作62.00%,住院时间(27.89±6.34)天,高于无下呼吸道感染组的(47.13±14.45)岁、18.00%、44.00%、32.00%、(17.56±7.12)天;下呼吸道感染组血清白蛋白平均(31.45±3.03)g/L,低于无下呼吸道感染组的(36.75±2.97)g/L (P<0.05),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应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减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皮杨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96例,分为实验组52例,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单纯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黄疸完全消退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庭林;伍廷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12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疗效。方法:对120例AM患者放置LNG-IUS前后月经量、子宫体积、血红蛋白和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放置LNG-IUS4、8个月后月经量明显减少;子宫体积缩小及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上升(P<0.01)。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无变化(P>0.05)。结论:LNG-IUS治疗AM疗效显著,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莉;王彩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头孢曲松钠与头孢唑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与头孢唑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价值。方法:选取2011~2013年两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各55例。研究1组采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研究2组采用头孢唑肟钠进行治疗,并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研究1组的总有效率略高于研究2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1组的成本-效果比值为1.96明显低于研究2组的成本-效果比值8.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现象。结论:头孢曲松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且价格低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于海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