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相邻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王天堂;刘霞

关键词:椎体后壁, 椎体次全切, 颈椎病
摘要:目的:探讨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相邻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相邻节段颈椎病12例。结果:12例均有6个月以上的随访,均未发生钢板松动及植骨脱落、塌陷,所有患者病变节段稳定,无假关节形成,植骨均在术后4个月后与上、下正常椎体的终板及椎体后壁融合。结论:采用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相邻节段颈椎病具有减压充分简便,操作安全,增加颈椎稳定性,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综合管理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主要特征是不完全可逆和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其临床表现为反复急性发作,肺功能逐渐减退,后出现呼吸衰竭[1]。年龄的增加已被广泛认为是COPD重要的危险因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呼吸系统解剖结构,包括胸廓、肺容量、支气管及肺和血管壁均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了呼吸功能,加之老年人常合并心血管、代谢性等多种基础疾病,使老年COPD发生更加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构成生命威胁。很多研究证实,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危险因素、改善营养和加强肺功能的康复锻炼等综合措施,COPD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2]。但是COPD的发展呈渐进性,患者经过多年发展才出现临床症状,由于症状不明显早期疏于就诊,即使早期就诊,鉴于目前很多非专科医生对COPD的认识不够也未能早期诊断。因此,提高非专科医生对COPD的认知度,提高对COPD综合防治措施的深入认识和技术水平,规范非专科医生诊治COPD行为,是阻止COPD的发生发展或延缓其发展的重要方法。

    作者:李敏;孙卫莉;陈艳蓉;曹讷;房宇;夏翠英;陈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2年4月于我院门诊治疗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56例,根据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28例予以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联合组给予中草药(鱼腥草、竹壳菜)联合应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君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缺血性心肌病致心力衰竭的诊治

    目的:研究分析血性心肌病致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方式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2例缺血性心肌病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对所有患者采用常规、胸片、心肌酶、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结果:112例患者的左湿射血分数为18~40%,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6~80毫米。其中50例单质病变,42例两支病变,10例三支病变。所有患者均采用PCI和药物治疗,治疗后20例患者如病情加重,其余患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缺血性心肌病容易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加强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谢丽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头孢曲松钠与头孢唑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与头孢唑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价值。方法:选取2011~2013年两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各55例。研究1组采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研究2组采用头孢唑肟钠进行治疗,并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研究1组的总有效率略高于研究2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1组的成本-效果比值为1.96明显低于研究2组的成本-效果比值8.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现象。结论:头孢曲松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且价格低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于海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46例剖宫产产妇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临床麻醉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146例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分别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的基础上实施剖宫产手术,对两组产妇麻醉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术中出血量、麻药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感觉阻滞效果、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组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使用剂量小、麻醉效果良好、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登文;王生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全程疼痛教育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通过全程疼痛教育,提高创伤骨科患者的疼痛管理水平。方法:从患者入院时开始,根据患者致伤、手术情况、患者对疼痛的认知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的疼痛教育。结果:及时纠正了患者在对疼痛认知方面的误区,及时正确地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患者能够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时报告疼痛,及时缓解患者的疼痛,有效避免疼痛造成的诸多危害。结论:全程疼痛教育对于创伤骨科患者的疼痛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张春玲;孙胜男;孙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诊断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CHD患儿的彩色超声心动图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156例CHD患儿中,VSD 69例(44.23%),ASD 22例(14.10%),PDA 20例(12.82%),F437例(23.72%),复杂性CHD8例(5.13),超声心动图共检出148例,诊断准确率为94.8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CHD诊断准确率高,且具有直观、无创、安全、可反复操作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敏;邓伶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并对该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产科就诊的136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到该病发生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孕妇年龄,有妊娠期高血压病史或家族史,肥胖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的主要因素。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4.4%)比对照组(79.7%)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效果明显,适合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黄钧;彭久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ET、CGRP、MDA、NO等的改变与急性胰腺炎发病的临床关联性研究

    目的:探索ET、CGRP、MDA等物质与急性胰腺炎发病之间的临床相关性,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以100名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分为MAP组和SAP组,并选取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浆和血清内的ET、MDA、SOD等生化指标,并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结果:MAP组患者的ET、 NO、SOD水平显著下降而CGRP、MDA水平明显升高,且MAP组患者在ET、CRGP和NO的改变程度方面较SAP组更为显著(P<0.05);但在SOD下降和MDA的升高程度方面,则以SAP组较为显著,与MAP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此外,SAP组患者的ET/CGRP、ET/NO以及MDA/SOD比值较MAP组和NC组均有明显的升高,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ET/CGRP、ET/NO以及MDA/SOD三组活性物质的失衡是导致AP发病和发展为SAP的重要因素,三组物质的比值可反映AP的严重程度。

    作者:许统俭;王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颅脑损伤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下呼吸道感染组及按1:1比例选择的同期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颅脑损伤患者相关指标上等差异。结果:480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共50例,发生率为10.42%(50/480),下呼吸道感染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8.68±13.27)岁、合并意识障碍42.00%、预防使用抗菌素占72.00%、实施侵入性操作62.00%,住院时间(27.89±6.34)天,高于无下呼吸道感染组的(47.13±14.45)岁、18.00%、44.00%、32.00%、(17.56±7.12)天;下呼吸道感染组血清白蛋白平均(31.45±3.03)g/L,低于无下呼吸道感染组的(36.75±2.97)g/L (P<0.05),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应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减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皮杨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析米非司酮对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影响

    目的:我院通过分析米非司酮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的应用情况,可以为米非司酮被合理的应用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做一些参考。方法:选择来本院妇产科利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各种妇科疾病的患者,进行一定的调查,了解记录治疗情况,讨论和总结治疗效果。结果:在妇产科疾病的临床应用当中,米非司酮主要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子宫异常出血以及子宫肌瘤。除此之外,还被经常应用于早期和中期妊娠的终止及快速避孕。结论:米非司酮广泛应用于治疗很多妇产科疾病方面以及早期和中期妊娠的终止和快速避孕方面,不良反应很少,治疗效果理想,是一种理想药物。

    作者:刘秀敏;刘亚菲;周俊杰;孟文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消结汤内服合舒乳散外用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消结汤内服合舒乳散外用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分析。方法:100例患者都符合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八次会议的乳腺增生的诊断标准,分为两组,治疗组运用消结汤内服合舒乳散外用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50例中,治愈34例,占68%;显效7例,占14%;好转7例,占14%;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50例中.治愈9例,占18%;显效11例,占22%;好转19例,占38%;无效11例,占22%;总有效率为78%。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结汤内服合舒乳散外用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柴妤;卓睿;丘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抗感利咽喷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抗感利咽喷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0例)仅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n=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抗感利咽喷雾剂雾化吸入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天。观察和比较两组疗效和各项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和食欲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感利咽喷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头孢噻肟钠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头孢噻肟钠(凯福隆)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作用机制研究。方法:自2009年3月~2011年9月我院接诊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79例,均经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颅脑CT以及血常规检查等方法确诊。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79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头孢唑肟治疗组、凯福隆治疗组,另选取健康同龄儿童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通过ELISA、荧光定量PCR法以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blot)法,在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细胞炎性因子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以及基质金属蛋白-9(MMP9)的蛋白含量或者mRNA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相关药物的具体治疗机制。结果:ELISA法结果显示,相比于头孢唑肟组,凯福隆组在治疗后的炎性细胞因子的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同时通过荧光定量PCR法结果也保持一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而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MMP-9蛋白含量发现,头孢唑肟组治疗后未有明显降低,而凯福隆组治疗后,MMP-9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结合MMP-9在血脑屏障中的影响,凯福隆药物通过显著降低MMP-9水平从而改善患儿脑膜炎症状,为今后研究小儿细菌性及化脓性脑膜炎发病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及实验基础。

    作者:王蕊艳;谢基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七氟醚麻醉在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对比采用七氟醚和全凭静脉麻醉两种不同方式应用于心脏手术患者的情况,分析吸入七氟醚麻醉对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我院本次纳入观察的168例患者中83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手段,其余患者施予七氟醚麻醉,分析不同麻醉手段后患者的心肌和术后机体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体外循环、麻醉、手术时间分别为(70.02±19.23)、(48.31±15.39)、(134.49±18.19)min,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以29.41%复跳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5.95%的复跳率(P<0.05);观察组患者多巴胺和硝普钠总量、以及尿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1.1±7.5)mg、(14.6±5.3)mg、(1211±313)mL、(8.6±5.1)d,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作为一种吸入麻醉药的七氟醚,对施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心肌功能的维护明显优于全凭静脉麻醉方式,且对患者手术后机体的恢复效果较为理想,在临床手术麻醉时可采纳该方式。

    作者:范海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膝关节髌骨软骨症关节镜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膝关节髌骨软骨症关节镜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8月~2010年7月收治的53例膝关节髌骨软骨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9例患者采用关节镜治疗,纳入观察组,其余24例患者采用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评分(HSS)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平均HSS评分分别为21.2及20.9分,治疗后分别升至46.7及35.4分,其HSS评分均在治疗后有所上升,且观察组上升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优12例,良13例,优良率86.2%,对照组,优6例,良9例,优良率62.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髌骨软骨症较常用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具有膝关节功能改善程度好、恢复快、安全性高等多种优势,且治疗成本低,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陈余兴;王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并发肝功能损害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肝脏功能损害的手术治疗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4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肝脏功能损害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2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无肝脏功能损害)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的炎症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并以四项指标来分析肝脏功能的损伤程度。结果:经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与对照组相比,重度炎症患者肝脏四项指标的差异显著(P<0.01);中度炎症患者肝脏四项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炎症患者肝脏四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脏功能的损害程度可以作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炎症程度的一个参考,来判断病情、选择手术方案以及佳手术时机;同时消炎、保肝以及尽早的手术治疗可以更快更好的恢复肝脏功能。

    作者:韩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叶酸及维生素B12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中的治疗效果,寻求效果更好的药物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心内科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实验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液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实验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较对照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实验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叶酸及维生素B12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且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振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中药对于乳腺癌术后病人焦虑和精神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逍遥散与酸枣仁汤对于乳腺癌术后病人焦虑以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术后患者96例,分为三组,分别使用逍遥散、酸枣仁汤以及不使用抗焦虑药物,对三组患者SDS、SAS、HAMD、HAMA以及HADS评分进行观察。结果:使用逍遥散和酸枣仁汤的患者SDS、SAS、HAMD、HAMA以及HADS评分出现显著地降低,服用逍遥散患者各项评分改善效果优于服用酸枣仁汤的患者(P<0.05)。结论:逍遥散与酸枣仁汤均能够缓解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焦虑与精神紧张状态,逍遥散的疗效较佳。

    作者:张达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8例神经外科需要实施机械通气的重症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观察组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实施机械通气。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插管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等并发症,观察组插管(2.45±1.28)min、留置管(8.45±3.45) 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78%、呼吸机依赖8.47%、住院(22.89±6.47)d均短于对照组的(15.56±3.48)min、(13.78±4.08)d、22.03%、18.64%、(30.23±7.78)d (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操作损伤小、用时少,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低,在临床工作中可作为一个较好的技术得到应用。

    作者:贡换龙;陆茸;马莹;尹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