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并发肝功能损害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韩建平

关键词:肝脏功能,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损害
摘要:目的: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肝脏功能损害的手术治疗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4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肝脏功能损害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2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无肝脏功能损害)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的炎症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并以四项指标来分析肝脏功能的损伤程度。结果:经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与对照组相比,重度炎症患者肝脏四项指标的差异显著(P<0.01);中度炎症患者肝脏四项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炎症患者肝脏四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脏功能的损害程度可以作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炎症程度的一个参考,来判断病情、选择手术方案以及佳手术时机;同时消炎、保肝以及尽早的手术治疗可以更快更好的恢复肝脏功能。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MRCP在胆囊结石手术前常规检查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患者术前MRCP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分析83例无明显胆总管结石高危因素的胆囊结石患者行LC术前的常规彩超、MRCP检查结果和手术结果确认比较。结果:83例无胆总管结石高危因素的患者经MRCP检查出胆总管结石5例,术中胆道探查阳性率100%,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对于无胆总管结石高危因素的胆囊结石患者术前常规行MRCP检查是必要的,可以及时发现隐匿性胆总管结石,减少胆总管结石的漏诊,同时也将减少胆道损伤的并发症。

    作者:朱建平;秦春和;宿砚明;蒋艺;赵力;王建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57例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对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57例确诊为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3例,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肝叶或者肝段的切除术,对照组采取肝胆管切开取石结合放置T管引流,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后ALT、AST、GGT、ALP等肝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具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术后结石残留例、复发例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患者,采用肝叶或肝段切除术进行治疗,其术后恢复效果较好,减轻了患者的病痛,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美峰;黄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诊骨科患者术前使用洛索洛芬钠对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急诊骨科患者术前使用洛索洛芬钠对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急诊骨科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3、5、7天的疼痛VAS评分均较低,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评分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骨科患者术前使用洛索洛芬钠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作者:俞玫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苯巴比妥、托吡酯片、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癫痫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择120例小儿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儿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苯巴比妥(A组)、托吡酯片(B组)、丙戊酸钠(C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A组完全控制率为60%,临床总有效率为92.5%;B组完全控制率为65%,临床总有效率为95%;C组完全控制率为45%,临床总有效率为90%。提示B组完全控制率高于A、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间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皮疹、血小板减少、头晕、胃肠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7.5%,B组为27.5%,C组为17.5%,A组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小儿癫痫治疗时,需依据患儿病情对药物行合理选择,以提高临床效果,保障用药安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使预后及患儿生存质量大程度的改善。

    作者:王明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胸腔闭式引流并尿激酶胸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胸腔闭式引流并胸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以146例结核性胸膜炎并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50例,胸腔闭式引流并胸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第2组50例,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第3组46例,反复胸腔穿刺抽水。结果:1组总有效率为98%,2组为72%,3组为58.7%,第1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第2组和第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并胸内注射尿激酶,促进胸水吸收,防止胸膜肥厚粘连,效果肯定。

    作者:龚长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国医药导刊》2013年总目录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96例,分为实验组52例,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单纯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黄疸完全消退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庭林;伍廷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8例神经外科需要实施机械通气的重症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观察组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实施机械通气。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插管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等并发症,观察组插管(2.45±1.28)min、留置管(8.45±3.45) 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78%、呼吸机依赖8.47%、住院(22.89±6.47)d均短于对照组的(15.56±3.48)min、(13.78±4.08)d、22.03%、18.64%、(30.23±7.78)d (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操作损伤小、用时少,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低,在临床工作中可作为一个较好的技术得到应用。

    作者:贡换龙;陆茸;马莹;尹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而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的血脂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的改善,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基本相当,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其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霖;韩晨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尿病肾病运用前列地尔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前列地尔,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的24h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α1微球蛋白(Uα1-MG)、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和血尿素氮(BUN)等5项指标都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明显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作者:郭其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诊断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CHD患儿的彩色超声心动图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156例CHD患儿中,VSD 69例(44.23%),ASD 22例(14.10%),PDA 20例(12.82%),F437例(23.72%),复杂性CHD8例(5.13),超声心动图共检出148例,诊断准确率为94.8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CHD诊断准确率高,且具有直观、无创、安全、可反复操作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敏;邓伶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PPH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8月间于我院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的25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单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症状改善情况,评价联合治疗对直肠黏膜内套叠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手术情况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结论: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手术操作简便,症状改善明显,与单纯手术治疗相比,具有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王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新力正骨喷雾剂治疗踝关节扭挫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新力正骨喷雾剂治疗踝关节扭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0年2月~2013年2月笔者所在科室就诊的140例踝关节扭挫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患者应用新力正骨喷雾剂,对照组患者应用云南白药气雾剂。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痊愈11例,显效46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71%,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力正骨喷雾剂治疗踝关节扭挫伤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苟中生;张丽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叶酸及维生素B12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中的治疗效果,寻求效果更好的药物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心内科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实验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液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实验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较对照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实验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叶酸及维生素B12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且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振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前列地尔对特发性间质性纤维化并发肺心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特发性间质性纤维化(IPF)并发肺心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IPF并发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观察两组血气分析、肺动脉压力、NT-proBNP、SGRQ评分改变。结果:前列地尔能缓解IPF并发肺心病的临床症状、改善呼吸功能、降低肺动脉高压(PAH)及提高生命质量;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血气分析、SPAP、NT-proBNP、SGRQ评分改变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仅有PaCO2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呼吸功能,降低PAH、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赵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窦内镜手术治疗的干预体会

    目的:分析对采用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临床干预的效果和体会。方法:把我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5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25例患者,应用常规干预,观察组2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和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结论: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行优质干预,能够提高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成功概率,且有利于控制并发症,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乌司他丁对兔非通气侧肺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兔非通气侧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平分为对照组(A组),肺损伤对照组(B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C组),B组和C组形成急性肺损伤模型,其中,B组采取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C组采取10000单位/Kg的乌司他丁进行静脉滴注,手术中观察动物的基础值,记录相关数值并取肺楔形病理切片。结果:(P<0.05)B组的肺体质量比值以及肺水含量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A组与C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B组动物在创伤后30分钟PaO2明显降低,(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在4h内维持在较低水平。而C组动物的PaO2水平于30分钟先降低,2h后明显升高,(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改善术中单肺通气的血气指标,对其肺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剑锋;陈少娟;庄小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米力农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及速尿治疗难治性心衰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充血性心衰已成为新世纪心脏学的一大挑战。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病率约占35~74岁从群的1.3%。心力衰竭的预后不良,尤其是难治性心衰,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提高。这类病人对一般抗心衰药物效果较差,治疗比较棘手。本文就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患者使用米力农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及速尿治疗难治性心衰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心红;陈凤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和采取的有效干预措施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03月~2013年03月期间我院产科分娩的9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的9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产妇作为干预组,及90例妊娠并没有内外科疾病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三个组之间产妇和围生儿的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可使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病率提高,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丁燕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全程疼痛教育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通过全程疼痛教育,提高创伤骨科患者的疼痛管理水平。方法:从患者入院时开始,根据患者致伤、手术情况、患者对疼痛的认知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的疼痛教育。结果:及时纠正了患者在对疼痛认知方面的误区,及时正确地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患者能够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时报告疼痛,及时缓解患者的疼痛,有效避免疼痛造成的诸多危害。结论:全程疼痛教育对于创伤骨科患者的疼痛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张春玲;孙胜男;孙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