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PH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的临床研究

王斌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消痔灵注射液, 直肠黏膜内套叠,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8月间于我院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的25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单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症状改善情况,评价联合治疗对直肠黏膜内套叠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手术情况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结论: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手术操作简便,症状改善明显,与单纯手术治疗相比,具有并发症少的优点。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西罗莫司与环磷酰胺静脉冲击联合激素诱导治疗增殖性狼疮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与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联合激素诱导治疗增殖性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120例增殖性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60)为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即给予CTX+泼尼松进行治疗,观察组(n=60)给予西罗莫司+泼尼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2个月与4个月的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观察组治疗2个月的总有效率为83.3%(50/60),对照组为36.7%(22/60),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4个月末的总有效率为88.3%(53/60),对照组为61.7%(37/60),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根据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的评分,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总得分为(104±6)分,观察组为(131±7)分,两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西罗莫司联合激素较传统的治疗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诱导增殖性狼疮性肾炎(LN),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周亚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胸腔闭式引流并尿激酶胸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胸腔闭式引流并胸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以146例结核性胸膜炎并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50例,胸腔闭式引流并胸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第2组50例,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第3组46例,反复胸腔穿刺抽水。结果:1组总有效率为98%,2组为72%,3组为58.7%,第1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第2组和第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并胸内注射尿激酶,促进胸水吸收,防止胸膜肥厚粘连,效果肯定。

    作者:龚长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助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行业信息服务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15日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一文。

    作者:温雅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奥曲肽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奥曲肽联合山莨菪碱组)30例。结果:观察组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腹胀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曲肽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胰腺炎可以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效果良好。

    作者:周祥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2年4月于我院门诊治疗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56例,根据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28例予以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联合组给予中草药(鱼腥草、竹壳菜)联合应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君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含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含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共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采用标准3联疗法,A组在标准三联疗法基础上加入铋剂治疗;B组也是采用四联疗法,治疗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铋剂,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结果:对照组,A组和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7.8%,94.5%和95.9%。对照组和另外两组患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和B组两组患者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的HP根除率为80.3%,A组和B组分别是94.2%和97.1%。对照组与另外两组患者对比其根除率均明显要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和B组患者对比,则A组患者的根除率要低于B组患者,两组对比有差异(P<0.01)。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治疗依从性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含铋四联疗法能够有效根治幽门螺杆菌并且用药相对较安全,治疗依从性相对较高。

    作者:沈明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大豆异黄酮对大鼠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 SI)对血脂的影响和抗氧化功效。方法:Wistar大鼠雄性75只,随机分为5组,15只/组,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基础饲料,其余各组别大鼠喂养高脂饲料,并选择低中高三个剂量组SI对其进行干预,4周后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抗氧化活性(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P-Hx)水平。结果:高脂喂养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C,TG,LDL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低、中、高剂量SI组可显著提高血清中HDL含量(P<0.05);中、高剂量组的SI能提高血清T-AOC活性;低、中、高剂量SI能提高血清中SOD水平(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可以提高高脂饲养大鼠血清中HDL含量、升高SOD水平、增强T-AOC活性,从而发挥其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

    作者:曲丽君;曲晓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肺结核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目的:分析肺结核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12年5月间入院进行治疗的肺结核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结核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复治比例高,病史长,合并症多,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必须结合病原学、影像学检查提升诊断准确率。结论:肺结核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漏诊、误诊几率高,需结合多种手段进行诊治,提升临床诊治效率和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蒋秀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抗感利咽喷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抗感利咽喷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0例)仅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n=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抗感利咽喷雾剂雾化吸入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天。观察和比较两组疗效和各项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和食欲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感利咽喷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乌司他丁对兔非通气侧肺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兔非通气侧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平分为对照组(A组),肺损伤对照组(B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C组),B组和C组形成急性肺损伤模型,其中,B组采取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C组采取10000单位/Kg的乌司他丁进行静脉滴注,手术中观察动物的基础值,记录相关数值并取肺楔形病理切片。结果:(P<0.05)B组的肺体质量比值以及肺水含量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A组与C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B组动物在创伤后30分钟PaO2明显降低,(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在4h内维持在较低水平。而C组动物的PaO2水平于30分钟先降低,2h后明显升高,(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改善术中单肺通气的血气指标,对其肺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剑锋;陈少娟;庄小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比较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与传统喷剂雷诺考特(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过敏性鼻炎儿童按入院先后随机平均分为二组,分别给予糠酸氟替卡松鼻腔喷雾剂和雷诺考特(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0天后,经糠酸氟替卡松治疗的患儿症状体征的改善率为85.5%,糠酸氟替卡松对所有患儿均有效,其中显效率高达90.0%,其症状体征改善率、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雷诺考特治疗的患儿,差异显著(P<0.01),且在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情况,雷诺考特组患儿有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结论: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能有效的控制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副作用小,且其装置设计和气味相对于传统喷剂均有明显改进,患儿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佘腊枝;谢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46例剖宫产产妇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临床麻醉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146例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分别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的基础上实施剖宫产手术,对两组产妇麻醉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术中出血量、麻药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感觉阻滞效果、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组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使用剂量小、麻醉效果良好、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登文;王生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全胃及远端胃切除胃癌根治术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根治性全胃切除与根治性远端胃切除胃癌根治术这两种术式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10年6月来我院因胃癌行根治性手术后生存期超过2年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者51例,根治性远端胃切除者3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半年、1年、2年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及CD4、CD8淋巴细胞数量、CD4/CD8比例、IgA、IgG、IgM等相关免疫指标。结果:远端胃切除术后的患者其生活质量评分及免疫状况均明显优于全胃切除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远端胃切除与根治性全胃切除相比,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指标影响较小,应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廉东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分娩体位对产程及围生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分娩体位对产程及围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产科生产的100例产妇,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妇采取自主体位生产,对照组产妇采取传统体位生产;对比两组产妇的生产时间、分娩方式、产后两小时产妇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生产时长及难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两小时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主体位分娩较传统体位分娩更加科学合理,能缩短生产时长,减轻产妇的痛苦,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新生儿存活率,使分娩质量得以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佳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步XELOX方案化学治疗的疗效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疗)同步XELOX化学治疗(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年内的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104例,分别在术后行单纯XELOX化疗与同时三维适形放疗。结果:研究组患者1年内转移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年内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中毒副反应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癌术后行三维适形放疗同步XELOX化疗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同时无明显毒副反应增加,保持较低的转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石书红;张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全程疼痛教育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通过全程疼痛教育,提高创伤骨科患者的疼痛管理水平。方法:从患者入院时开始,根据患者致伤、手术情况、患者对疼痛的认知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的疼痛教育。结果:及时纠正了患者在对疼痛认知方面的误区,及时正确地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患者能够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时报告疼痛,及时缓解患者的疼痛,有效避免疼痛造成的诸多危害。结论:全程疼痛教育对于创伤骨科患者的疼痛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张春玲;孙胜男;孙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米诺环素软膏与碘甘油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临床价值。方法:160例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先用生理盐水和3%双氧水交替冲洗冠周盲袋,冲洗干净后,擦干,隔湿,观察组将米诺环素软膏轻轻注入冠周及盲袋底,至袋底有软膏溢出,共1次;对照组碘甘油灌注,将药液放置于牙周袋口,再用口腔探针将药液流逐渐导入到牙周袋内,隔日一次。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5天以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P<0.05)。对照组3例因碘过敏及碘制剂对牙龈刺激性退出治疗,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能在局部维持较高的浓度,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小。

    作者:龚小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皮肤点刺法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主要过敏原及预防措施。方法:75%酒精局部消毒后,将18种常见的过敏原点刺液(10种吸入性和8种食入性)、阴性对照液(生理盐水)和阳性对照液(组胺)依次滴于患者前臂屈侧皮肤上,用特制的点刺针刺破表皮,观察皮肤反应。结果:23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阳性结果208例,阳性率达89.66%;吸入性过敏原中粉尘螨(53.85%)和户尘螨(47.60%)阳性率高,食入性过敏原中海蟹(10.10%)和海虾(8.65%)阳性率高;其中(+++)、(++++)者13例,均为尘螨过敏。结论:过敏原是慢性荨麻疹的主要诱因之一,避免接触过敏原或降低过敏原浓度,能有效预防慢性荨麻疹的发作,并减轻症状。

    作者:刁依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益气通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病例均为2011年8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内分泌科诊治的5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益气通络胶囊治疗,连续用药2个月。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通络胶囊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坤玲;李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70例不孕症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各3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对照组行X线下导丝介入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有效率的差异。结果: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后输卵管通畅度及妊娠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输卵管不孕,疗效确切,输卵管复通率及妊娠率高,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孔彩霞;符圆圆;朱益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