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通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王坤玲;李林

关键词:益气通络胶囊, 糖尿病性心脏病, 心绞痛,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通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病例均为2011年8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内分泌科诊治的5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益气通络胶囊治疗,连续用药2个月。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通络胶囊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相邻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相邻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相邻节段颈椎病12例。结果:12例均有6个月以上的随访,均未发生钢板松动及植骨脱落、塌陷,所有患者病变节段稳定,无假关节形成,植骨均在术后4个月后与上、下正常椎体的终板及椎体后壁融合。结论:采用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相邻节段颈椎病具有减压充分简便,操作安全,增加颈椎稳定性,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

    作者:王天堂;刘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前列地尔对特发性间质性纤维化并发肺心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特发性间质性纤维化(IPF)并发肺心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IPF并发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观察两组血气分析、肺动脉压力、NT-proBNP、SGRQ评分改变。结果:前列地尔能缓解IPF并发肺心病的临床症状、改善呼吸功能、降低肺动脉高压(PAH)及提高生命质量;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血气分析、SPAP、NT-proBNP、SGRQ评分改变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仅有PaCO2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呼吸功能,降低PAH、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赵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98例)单纯腰背肌锻炼组和B组(97例)复方南星止痛膏外用加腰背肌锻炼组,治疗前后以VAS视觉模拟量尺和SF-36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VAS与SF-36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VAS与SF-36评分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经四周治疗症状均有明显改善,B组腰痛缓解程度及健康状况改善程度均优于A组。结论:在腰背肌锻炼的基础上,复方南星止痛膏是治疗NLBP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田志刚;朱晓东;朱立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比较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与传统喷剂雷诺考特(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过敏性鼻炎儿童按入院先后随机平均分为二组,分别给予糠酸氟替卡松鼻腔喷雾剂和雷诺考特(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0天后,经糠酸氟替卡松治疗的患儿症状体征的改善率为85.5%,糠酸氟替卡松对所有患儿均有效,其中显效率高达90.0%,其症状体征改善率、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雷诺考特治疗的患儿,差异显著(P<0.01),且在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情况,雷诺考特组患儿有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结论: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能有效的控制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副作用小,且其装置设计和气味相对于传统喷剂均有明显改进,患儿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佘腊枝;谢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危人群开展HIV检测的试点研究#

    目的: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以及与社会小组(CBO)合作动员男男性接触者到社区检测的工作模式。方法:选取五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医务人员对前来就诊的有高危险行为的人群和CBO转介来的男男性接触者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和咨询。结果:医务人员共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7701人,发现阳性者10例,阳性率0.13%,CBO动员检测552人,发现阳性7人,阳性率1.27%。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工作是可行的。

    作者:赵月娟;厉成梅;卢红艳;孙燕鸣;刘国武;夏冬艳;贺雄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曲妥珠单抗辅助化疗对HER-2过度表达老年性乳腺癌的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辅助化疗对HER-2过度表达老年性乳腺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32例HER-2过表达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均采用乳腺癌根治术联合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安全性。结果:26例曲妥珠单抗治疗超过1年(81.3%),平均曲妥珠单抗维持治疗时间9.5个月(2~12个月),3例由于毒副作用停止曲妥珠单抗治疗。本组患者生存率75.0%(24/32),死亡率25.0%(8/32),其中肿瘤死亡9.4%(3/32),非肿瘤死亡18.7%(6/32)。治疗后未复发率68.7%(22/32),2例出现远处转移。全组无治疗性死亡,患者不良反应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脱发及色素沉着为常见,患者大都可耐受。结论:曲妥珠单抗作为辅助治疗能提高HER-2高表达的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延长复发时间,也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较易耐受。

    作者:白海燕;周建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舒利迭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舒利迭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4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病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将这1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70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照组患者仅行常规化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可有效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亦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分娩体位对产程及围生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分娩体位对产程及围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产科生产的100例产妇,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妇采取自主体位生产,对照组产妇采取传统体位生产;对比两组产妇的生产时间、分娩方式、产后两小时产妇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生产时长及难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两小时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主体位分娩较传统体位分娩更加科学合理,能缩短生产时长,减轻产妇的痛苦,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新生儿存活率,使分娩质量得以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佳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步XELOX方案化学治疗的疗效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疗)同步XELOX化学治疗(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年内的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104例,分别在术后行单纯XELOX化疗与同时三维适形放疗。结果:研究组患者1年内转移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年内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中毒副反应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癌术后行三维适形放疗同步XELOX化疗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同时无明显毒副反应增加,保持较低的转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石书红;张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纤维桩CAD/CAM氧化锆烤瓷冠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追踪观察纤维桩CAD/CAM氧化锆烤瓷冠与传统的钴铬合金铸造桩钴铬合金烤瓷冠的临床效果,为评价纤维桩CAD/CAM氧化锆烤瓷冠的远期临床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同期制作纤维桩CAD/CAM氧化锆烤瓷冠(A组),钴铬合金铸造桩钴铬合金烤瓷冠各21件(B组)。临床检查42件修复体边缘密合性,随访复查修复体的基牙继发龋和修复体的折裂、折断、脱落情况。结果:42件修复体平均随访3年。A组、B组边缘密合性分别为100%和88%(P<0.01)。继发龋的情况也是A组(7.1%)、好于B组(16.7%)(P<0.05)。3年内,核桩脱落数量A组为4例(9.5%),B组为3例(7.1%),崩瓷A组为1例(2.4%),B组为2例(4.8%)。脱落率和崩瓷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桩CAD/CAM氧化锆烤瓷冠边缘密合性好,能够达到传统金属固定桥的强度,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作者:李剑;陈国平;江水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而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的血脂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的改善,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基本相当,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其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霖;韩晨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012年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2年收集的320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在320例药物不良反应中,女性患者较多,占61%;年龄分布中,以40到50岁为多,占到30%;剂型方面,注射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多,达到86%;药物种类方面,抗微生物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多,达到56%;在临床表现上,皮肤及附件损害比较突出,占到29%;320例药物不良反正中,1例为新的严重不良反应,25例为新的一般不良反应,18例为严重不良反应,276例为一般不良反应,经过治疗后37例治愈,282例好转,1例出现后遗症。结论:临床医生用药时要充分考虑到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药物知识采取合理的措施,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作者:王裕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含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含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共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采用标准3联疗法,A组在标准三联疗法基础上加入铋剂治疗;B组也是采用四联疗法,治疗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铋剂,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结果:对照组,A组和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7.8%,94.5%和95.9%。对照组和另外两组患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和B组两组患者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的HP根除率为80.3%,A组和B组分别是94.2%和97.1%。对照组与另外两组患者对比其根除率均明显要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和B组患者对比,则A组患者的根除率要低于B组患者,两组对比有差异(P<0.01)。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治疗依从性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含铋四联疗法能够有效根治幽门螺杆菌并且用药相对较安全,治疗依从性相对较高。

    作者:沈明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伊班膦酸钠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伊班膦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高钙血症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勋法;张更伟;钟贤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CRP及BNP与高龄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脑利钠肽和C反应蛋白水平与老年尿毒症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是否发生CVD事件分为CVD组(37例)和对照组(43例)。记录患者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结果:CVD组CRP、BNP水平[分别为(3.3±2.9)mg/L、(4895.45±3700.55) pg/ml]较对照组[分别为(1.7±1.4)mg/L、(3224.9±2654.6) pg/m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1.5 mg/L或BNP≥1750 pg/ml,CVD组患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RP≥1.5 mg/L和BNP≥1750 pg/ml为老年尿毒症患者CVD独立危险因素。结论:BNP和CRP升高与老年尿毒症患者CVD发生率相关。

    作者:李红艳;凌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析米非司酮对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影响

    目的:我院通过分析米非司酮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的应用情况,可以为米非司酮被合理的应用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做一些参考。方法:选择来本院妇产科利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各种妇科疾病的患者,进行一定的调查,了解记录治疗情况,讨论和总结治疗效果。结果:在妇产科疾病的临床应用当中,米非司酮主要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子宫异常出血以及子宫肌瘤。除此之外,还被经常应用于早期和中期妊娠的终止及快速避孕。结论:米非司酮广泛应用于治疗很多妇产科疾病方面以及早期和中期妊娠的终止和快速避孕方面,不良反应很少,治疗效果理想,是一种理想药物。

    作者:刘秀敏;刘亚菲;周俊杰;孟文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57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纯西医疗法关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综合内科在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收入的57例经体检与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西药控糖治疗,在此基础上可给予洛汀新片、吲达帕胺片、依那普利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特拉唑嗪片、氯沙坦片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降压治疗,后分析疗效,以治疗有效率为观察指标。结果:经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有效数为46例,效果不佳数为11例,治疗有效率为80.7%。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行纯西医疗法降压,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内分泌科广泛推行。

    作者:陈局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重症脑梗死血糖水平控制对肺部感染及病死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脑梗死血糖水平控制对肺部感染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35~65岁的患者所占比例较小,65~91岁的患者所占比例较大;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所占比例较大,无意识障碍的患者所占比例较小;有延髓性麻痹的患者所占比例较高,无延髓性麻痹的患者所占比例较少;脑卒中、冠心病、慢性肺病、高血糖发生率较高;病死率较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脑梗死如果年龄较大、有意识障碍和延髓性麻痹,那么合并肺部感染的几率就较大;一旦合并了肺部感染,脑卒中、冠心病、慢性肺病、高血糖发生率及病死率就会上升,因此应该对重症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情况进行有效的预防,从而有效降低其病死率。

    作者:廖振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在原发性肝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应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7例),观察组患者在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基础上行中医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介入化疗栓塞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59.7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8.44%;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白细胞降低发生率、行为稳定率、生存期观察组分别为:37.66%、48.05%、64.93%、(5.12±3.27)月,对照组分别为:63.64%、70.13%、59.74%、(4.97±2.95)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减少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未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存期。

    作者:徐军英;陆慧;邵幼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电图检测中碎裂QRS波对临床冠心病诊断的价值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心电图检测中碎裂qrs波对临床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心电图监测的20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将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阴性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电图的碎裂QRS波发生率及碎裂QRS波在心电图的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电图的碎裂QRS波发生率为66.0%,对照组患者心电图的碎裂QRS波发生率为34.0%,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下壁导联碎裂QRS波的发生率为42.0%,高于前壁9.0%的发生率和侧壁13.0%的发生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检测中碎裂QRS波对临床冠心病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碎裂QRS波可有效的预测冠心病的多支病变。

    作者:周江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