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彩霞;符圆圆;朱益静
目的:观察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比较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与传统喷剂雷诺考特(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过敏性鼻炎儿童按入院先后随机平均分为二组,分别给予糠酸氟替卡松鼻腔喷雾剂和雷诺考特(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0天后,经糠酸氟替卡松治疗的患儿症状体征的改善率为85.5%,糠酸氟替卡松对所有患儿均有效,其中显效率高达90.0%,其症状体征改善率、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雷诺考特治疗的患儿,差异显著(P<0.01),且在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情况,雷诺考特组患儿有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结论: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能有效的控制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副作用小,且其装置设计和气味相对于传统喷剂均有明显改进,患儿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佘腊枝;谢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ICU危重病患者病程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60例ICU危重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住ICU次晨检测静脉血甲状腺激素水平,病程中根据病情变化进复查甲状腺激素。结果:160例患者入住ICU时T3(2.28±0.41) mmol/L、FT3(3.46±0.46)pmol/L、T4(119.34±25.06) mmol/L、FT4(14.51±3.87)pmol/L、TSH (3.85±0.71) uIU/L;其中T3、FT3和/或T4、FT4低于正常104例;160例ICU危重病患者死亡17例,好转143例,死亡组T3、FT3、T4、FT4均低于存活组(P<0.05),143例好转患者转普通病房时T3、FT3、T4、FT4均高于入住ICU时水平。结论:甲状腺激素异常是ICU危重病患者疾病过程中病理生理变化的一个方面,检查甲状腺功能可作为观察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有意义参考指标,对ICU危重病患者应常规检查,并注意动态检测。
作者:翟金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新力正骨喷雾剂治疗踝关节扭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0年2月~2013年2月笔者所在科室就诊的140例踝关节扭挫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患者应用新力正骨喷雾剂,对照组患者应用云南白药气雾剂。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痊愈11例,显效46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71%,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力正骨喷雾剂治疗踝关节扭挫伤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苟中生;张丽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滋泉口服液干预空腹血糖受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IFG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单盲方法分组进行干预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各60名,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即视患者个体情况给予饮食和运动疗法。治疗组患者在基础干预的基础上,口服滋泉口服液,叮嘱患者每天2次口服滋泉口服液,3个月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通过监测血糖(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尿酸等指标,判定滋泉口服液干预IFG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治疗前后在FPG.TC及TG相比有差异(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组患者的2hPG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组患者的及UA相比没有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FPG、TC、及TG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2hPG及UA相比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在FPG、TC及TG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滋泉口服液能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改善血脂水平,可有效干预IFG。
作者:顾建伟;谢争鸣;夏丽;丁元华;孟咸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8月间于我院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的25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单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症状改善情况,评价联合治疗对直肠黏膜内套叠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手术情况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结论: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手术操作简便,症状改善明显,与单纯手术治疗相比,具有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王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异位妊娠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0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实施腹腔镜手术,根据患者对生育的要求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结果:80例均于镜下成功完成手术过程,无中转开腹,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55.69±11.34) min、术中出血(87.20±10.46) ml、肛门排气(1.22±0.12)天、术后镇痛2例(2.50%)、术后愈合好,住院时间(4.22±1.35)天。结论: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红梅;王晓黎;邓祥燕;钱青;刘建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140例进行分析,观察组70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70例行内固定术或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较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确切,更适用于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因恢复情况较好且安全性高,应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王亚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肺结核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12年5月间入院进行治疗的肺结核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结核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复治比例高,病史长,合并症多,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必须结合病原学、影像学检查提升诊断准确率。结论:肺结核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漏诊、误诊几率高,需结合多种手段进行诊治,提升临床诊治效率和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蒋秀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骨转移瘤临床诊断中99mTc-MDP全身骨显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于我院临床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3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及99mTc-MDP全身骨显像检查确认是否存在骨转移瘤,并将两种检查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3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确诊恶性肿瘤骨转移者277例,CT检查诊断280例,误诊率为11.55%,漏诊率为10.11%,准确率为81.82%,敏感性为89.89%,特异性为88.45%,阳性预测值为86.28%,阴性预测值为22.64%,99mTc-MDP检查诊断242例,误诊率为4.69%,漏诊率为5.78%,准确率为91.21%,敏感性为94.22%,特异性为95.31%,阳性预测值为87.36%,阴性预测值为39.62%,两组患者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间差异均比较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99mTc-MDP全身骨显像是早期诊断骨转移瘤的安全、有效检查方法,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分期、治疗、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张婷;姚昊;王志忠;何宝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而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的血脂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的改善,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基本相当,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其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霖;韩晨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肝脏功能损害的手术治疗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4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肝脏功能损害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2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无肝脏功能损害)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的炎症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并以四项指标来分析肝脏功能的损伤程度。结果:经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与对照组相比,重度炎症患者肝脏四项指标的差异显著(P<0.01);中度炎症患者肝脏四项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炎症患者肝脏四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脏功能的损害程度可以作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炎症程度的一个参考,来判断病情、选择手术方案以及佳手术时机;同时消炎、保肝以及尽早的手术治疗可以更快更好的恢复肝脏功能。
作者:韩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索ET、CGRP、MDA等物质与急性胰腺炎发病之间的临床相关性,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以100名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分为MAP组和SAP组,并选取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浆和血清内的ET、MDA、SOD等生化指标,并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结果:MAP组患者的ET、 NO、SOD水平显著下降而CGRP、MDA水平明显升高,且MAP组患者在ET、CRGP和NO的改变程度方面较SAP组更为显著(P<0.05);但在SOD下降和MDA的升高程度方面,则以SAP组较为显著,与MAP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此外,SAP组患者的ET/CGRP、ET/NO以及MDA/SOD比值较MAP组和NC组均有明显的升高,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ET/CGRP、ET/NO以及MDA/SOD三组活性物质的失衡是导致AP发病和发展为SAP的重要因素,三组物质的比值可反映AP的严重程度。
作者:许统俭;王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比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28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分别运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产妇出血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产后2h、24h出血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h、24h出血量均较缩宫素组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防治产后出血较缩宫素具有更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作者:欧吉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辅助化疗对HER-2过度表达老年性乳腺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32例HER-2过表达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均采用乳腺癌根治术联合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安全性。结果:26例曲妥珠单抗治疗超过1年(81.3%),平均曲妥珠单抗维持治疗时间9.5个月(2~12个月),3例由于毒副作用停止曲妥珠单抗治疗。本组患者生存率75.0%(24/32),死亡率25.0%(8/32),其中肿瘤死亡9.4%(3/32),非肿瘤死亡18.7%(6/32)。治疗后未复发率68.7%(22/32),2例出现远处转移。全组无治疗性死亡,患者不良反应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脱发及色素沉着为常见,患者大都可耐受。结论:曲妥珠单抗作为辅助治疗能提高HER-2高表达的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延长复发时间,也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较易耐受。
作者:白海燕;周建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全程疼痛教育,提高创伤骨科患者的疼痛管理水平。方法:从患者入院时开始,根据患者致伤、手术情况、患者对疼痛的认知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的疼痛教育。结果:及时纠正了患者在对疼痛认知方面的误区,及时正确地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患者能够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时报告疼痛,及时缓解患者的疼痛,有效避免疼痛造成的诸多危害。结论:全程疼痛教育对于创伤骨科患者的疼痛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张春玲;孙胜男;孙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和采取的有效干预措施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03月~2013年03月期间我院产科分娩的9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的9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产妇作为干预组,及90例妊娠并没有内外科疾病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三个组之间产妇和围生儿的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可使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病率提高,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丁燕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疗效。方法:对120例AM患者放置LNG-IUS前后月经量、子宫体积、血红蛋白和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放置LNG-IUS4、8个月后月经量明显减少;子宫体积缩小及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上升(P<0.01)。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无变化(P>0.05)。结论:LNG-IUS治疗AM疗效显著,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莉;王彩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消结汤内服合舒乳散外用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分析。方法:100例患者都符合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八次会议的乳腺增生的诊断标准,分为两组,治疗组运用消结汤内服合舒乳散外用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50例中,治愈34例,占68%;显效7例,占14%;好转7例,占14%;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50例中.治愈9例,占18%;显效11例,占22%;好转19例,占38%;无效11例,占22%;总有效率为78%。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结汤内服合舒乳散外用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柴妤;卓睿;丘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146例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分别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的基础上实施剖宫产手术,对两组产妇麻醉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术中出血量、麻药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感觉阻滞效果、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组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使用剂量小、麻醉效果良好、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登文;王生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 SI)对血脂的影响和抗氧化功效。方法:Wistar大鼠雄性75只,随机分为5组,15只/组,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基础饲料,其余各组别大鼠喂养高脂饲料,并选择低中高三个剂量组SI对其进行干预,4周后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抗氧化活性(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P-Hx)水平。结果:高脂喂养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C,TG,LDL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低、中、高剂量SI组可显著提高血清中HDL含量(P<0.05);中、高剂量组的SI能提高血清T-AOC活性;低、中、高剂量SI能提高血清中SOD水平(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可以提高高脂饲养大鼠血清中HDL含量、升高SOD水平、增强T-AOC活性,从而发挥其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
作者:曲丽君;曲晓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