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浅议

唐郁葱

关键词:医院医疗器械, 信息化管理, 主要构成, 发展概况与问题, 应对措施
摘要:当前,随着信息化的手段逐渐开始进入的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之中,医疗器械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也促进了医院工作的高效进行,所以将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引进当前的医疗器械管理之中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该文将从专业化的角度来分析医疗器械管理的构成内容,并且通过对当前医院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提出几个措施以增强医院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12月在该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50例纳入研究,采用盲选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行常规普外科护理干预,观察组75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 在护理缺陷发生率上,对照组为18.67%,观察组为4.00%,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实施于普外科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秀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医患沟通技巧在血液肿瘤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探讨医患沟通技巧在血液肿瘤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采用打破心理障碍,建立医患互信;使用人文关怀手段;保持医患沟通和谐统一.血液肿瘤是具有特殊形式的肿瘤,其病程漫长、治疗效果差异较大,医患关系沟通需要长期坚持.在血液肿瘤的临床教学实践中,医患沟通的有效性、持久性是有效治疗疾病的重要因素,值得推广.

    作者:戴惠;包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二级预防药物应用调查与分析

    目的 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服用二级预防药物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入院的20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抗血栓药物(阿司匹林、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药)、调节血脂药物(他汀类药物)、神经内分泌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药)药物服用情况.结果 共收集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除外禁忌证后,药物服用率分为别阿司匹林100.0%、ADP受体拮抗药100.0%、 他汀类调脂药100.0%、ACEI 69.5%、β受体阻滞药81.5%.服用药物的剂量达标率分别是阿司匹林100.0%、ADP受体拮抗药92.5%、他汀类调脂药96.0%、ACEI 84.0%、β受体阻滞药67.5%.结论 研究结果分析表明该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服用抗血栓药、调节血脂药较为合理,能到达与指南相符的指标,但是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与指南规定要求相比较有一定距离.

    作者:龚倩;黎东;牟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儿童医院哮喘疾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哮喘疾病是目前儿童患者呼吸系统中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症,因为此病症反复的发作常常给患儿的身心带来了严重的损害.该文选择在该院于2016年3月—2017年2月呼吸科诊治为哮喘的患儿398例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并和未患有哮喘病的患儿进行的配对,运用临床回顾性分组后进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患儿母亲在怀孕期间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家族史,患儿有过敏性的鼻炎或者湿疹病史等容易导致儿童哮喘;另外母亲在早孕时期反应强烈,并在怀孕的过程中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以及曾有过敏史也是诱发患儿哮喘的高危因素,只要有其中一项高危因素,就都会使其感染该类疾病.要对患儿对症进行有效的治疗,才能真正控制儿童哮喘的高危因素,减少疾病发生.

    作者:李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关于某大酒店有限公司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目的 调查分析某大酒店有限公司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事件相关人群的健康损害情况、流行病学特征,以此来为制定食物中毒预防措施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控制该类事件的发生.方法 核实诊断后,制定疑似病例定议,搜索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临床表现,病例对照研究,现场卫生学调查,并采集留样食品、环境样品、厨师及病例样品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 该次事件共22名病例,罹患率5.4%,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要的致病微生物,澳龙脑髓羹为主要的致病食物;2例患者肛拭子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且同源.结论 该此事件为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作者:石钦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精神科住院患者易发生的安全问题与对策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精神疾病患者备受社会关注.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患者通常表现为自我认知能力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减弱、易兴奋、冲动,发生伤害自身和他人的不安全事件.因此护理安全问题是精神科病房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保障精神科各项医疗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只有合理排查各种易发生的安全问题,制定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风险防范意识,才能为患者疾病恢复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满意的就医环境.

    作者:纪桂英;谢晓燕;邢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高压氧科的应用和体会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在高压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治疗及护理质量.方法 该次研究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该院高压氧科的护理工作人员16名和收治的150例患者和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投诉率.结果 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该文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患者对该院高压氧科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护理投诉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高压氧科的实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缓解护患之间的关系,护理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丽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试论中药饮片调剂对合理用药的影响

    目的 分析加强中药饮片的调剂管理后质量指标的变化,探讨试论中药饮片调剂对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 医院2015年12月,尝试加强中药饮片的调剂管理.结果 改进后,处方点评合格率、中药临床科室医师服务满意率、门诊窗口患方药学服务满意率高于改进前,改进后调剂差错发生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中药饮片调剂管理后,明显提高了处方的合格率,发挥了临床咨询、监督作用,直接或间接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王宇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应用卫生教育分析

    目的 探究注射用红花双色素卫生教育现状以及改进措施.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3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展开教育,并对实习生临床注射红花黄色素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然后引导实习生了解红花黄色素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并选择相应的改进和解决措施.结果 该院实习生对于红花黄色素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经过系统的教育之后,其水平得到提升,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逐渐降低,和教育培训之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该院实习生进行相应的教育和指导之后,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在临床中的应用合理性得到提升,患者比较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安全性也得到保障.

    作者:李加栋;韩琳琳;朱月霞;王頔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医院辐射防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综合性医院放射诊疗技术的日益普及与广泛应用,过度照射、放射事故给人们、放射人员带来诸多危害,故做好辐射防护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该文从医院辐射防护问题出发,综述辐射防护管理对策.

    作者:苟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普通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中护理管理干预模式的应用价值评定

    目的 探究护理管理干预模式渗透在普通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6—12月收治的225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择2016年6—12月收治的2250例患者为观察组,应用护理管理干预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7%vs 4.22%)(P<0.05).结论 将护理管理干预模式渗透到普通病房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有助于提高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公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奉贤区院前死亡病例急救成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 了解该站院前急救死亡情况,综合分析影响院前急救成功的因素及找出相应对策,以期达到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也为以后建立急救网络提供依据,为加强急救人员的重点培养提供方向.方法 该文统计分析2016年4月—2017年3月该站部分医生出车接诊的56例死亡病例,回顾讨论院前死亡病例急救成功的的影响因素,重点突出院前死亡病例救护车接到指令抵达现场用时、第一目击者施救情况及救护车抵达现场后的救治情况等.结论 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管理体制,缩短急救半径,强化急救技能,建立急救网络,加大急救知识宣传等是努力方向,也是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杨魏魏;肖维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管理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该院骨科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从而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胡玉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铍影响因素的探讨

    目的 探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铍的影响因素,改进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铍的实验室条件.方法 该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采用氘灯扣背景,优化升温程序,使用热解涂层石墨管.尿样酸化后用混合基体改进剂(0.1%的硝酸镧和4%磷酸二氢铵混合液)稀释,直接进样测定尿铍含量.结果 方法线性范围为0~5μg/L,检出限为0.05μg/L,样品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在3.5%~4.0%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8.0%~103.6%之间.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尿铍的测定.

    作者:孙唤;刘蓉;罗美庭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常见易混中药饮片的对比及正确书写与调配

    目的 分析常见易混中药饮片出现混淆的原因,评价改进工作的成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在工作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从2016年2—3月,对药房审核的处方进行分析,从医师终端调取处方,抽取其中容易混淆的处方1000份,制定改进对策,2016年5—6月,再次抽取含有易混淆处方1000份,分析混淆发生情况.改进对策主要包括建立易混药物名录进行培训、加强信息化建设、重视处方的复核、合理安排斗谱、发挥薪酬激励作用、做好各个环节的易混药物信息标注.结果 改进后,处方开据环节环节混淆、审方环节混淆、调配环节混淆、点评环节混淆、各个环节混淆合计发生例次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药师人均能够说出易混药对(42±10)对,高于改进前(14±5)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易混中药饮片出现混淆的原因较复杂,改进活动降低了混淆发生风险,需特别重视书写、调配管理.

    作者:张俊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高校大学生健康体检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高效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加大了高校大学生的健康体检.该文论述了高校大学生健康体检的重要性、体检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以便能更好的促进高校体检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如有问题及早发现及早进行治疗,清除疾病隐患,保证高校大学生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马秀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人文关怀在院前急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人文关怀在院前急救优质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1月—2017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院前急救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院前急救措施,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18±0.9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7±1.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的比较显著提高(98.18%vs 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院前急救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可以明显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上海市某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内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为社区高血压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辖区所有居委会中的4个居委会为分析对象,对在册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关信息的核对、 调查、 统计和分析.结果 1469例在册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服药率达98.7%,其中单用高血压药物的患者742例(占50.5%),两联药物的患者538例(占36.6%),三联及以上药物的患者170例(占11.6%);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56.5%,整体的服药依从性为67.4%.结论 打浦桥街道内高血压患者药物应用种类和治疗方案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但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的达标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钱振东;梅卿;苏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医疗设备电气安全专项检测与分析

    目的 通过不同类别医疗设备的电气安全检测,比较监测数据,改进日常维护方法 ,切实提高医护人员使用安全,保障患者免受电击伤害.方法针对全院5大类急救设备(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心电图机,注射泵)共822台.利用福禄克ESA-615型电气安全检测仪现场采集各项电气安全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类对比.结果 急救设备的电气安全存在明显隐患,漏电电流受多项安全因素影响,必须规范日常工作,从而降低医疗设备的电击风险.结论 持续对急救设备的电气安全进行质量控制,能够及时发现电击隐患.帮助临床工程师找到日常工作中的安全盲点,持续改进.为医护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设备同时,确保患者的医治过程安全有效.

    作者:陈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6月放射科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对照组,2016年7—12月采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80例,评价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检查等待时间、重复扫描率、对比剂渗漏率以及考核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科护理中采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的管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耿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