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武;李海燕
目的:建立牛黄上清丸中同时测定栀子苷、黄芩苷、番泻苷A和番泻苷B四个指标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5μm,250×4.6 m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栀子苷、黄芩苷、番泻苷A和番泻苷B的分离度良好(R>1.5),四条标准曲线在检测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r≥0.9999),其检测限均低于2.90ng、定量限均低于6.70ng,精密度的RSD均小于0.97%,加样回收率分别高于为96.1%、97.2%、94.5%和92.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在同一色谱检测条件下实现多指标成分同时定量,为该药的全面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范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脊麻剖宫产时缩宫素对健康产妇QTc间期、MAP和HR的影响.方法:全组40例ASAⅠ级,年龄22~35岁,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缩宫素静推组和缩宫素微泵组,每组20例.静推组:55~60秒内静脉单次推注0.9%氯化钠溶液5ml含5IU缩宫素.微泵组:以5分钟内静脉匀速泵注完0.9%氯化钠溶液20ml含5IU缩宫素.监测和描记术前QT间期、MAP和HR,以及脊麻后和催1min、3min和5min的 QT间期、MAP和HR.结果:静推组在给予缩宫素后1min时HR明显增快,MAP显著降低和QTc间期明显延长(平均延长21±20ms)P<0.01.静推组在给予缩宫素后3min左右有2例病人诉有胸闷,胸痛、不适感觉(ECG显示HR48~51次/分,QTc>440ms,伴有S-T段压低.结论:单次较大剂量缩宫素(5IU)静脉快速推注可激发健康产妇的QTc延长和血液动力学较大波动;在处理长QT综合征或心肌缺血的产妇剖宫产时,缩宫素的使用方式值得更加慎重考虑.
作者:房宁宁;张兆平;顾美蓉;高宏;孙国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鼻出血位于鼻腔前段者止血较易;位于较深且隐蔽的部位要迅速而有效的止血并不容易;尤其是顽固性鼻腔出血,出血量大,部位隐匿,深在,如反复填塞,必将损伤鼻腔黏膜,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且疗效不佳,易导致鼻腔感染等并发症.我科于2004年6月~2010年11月采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微波电凝并湿润烧伤膏外贴治疗鼻出血患者3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臣玲;孟庆彪;丁秀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生血康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Diamonsil C18(5μm,250mm×4.6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5:65),检测波长:200nm,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结果:黄芪甲苷的量在0.03021~0.19206mg/ml范围内,浓度同峰面积呈良好的线形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6%,RSD=2.98%.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靠,可用于生血康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立伟;刘君;黄涵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左旋棉酚对人纤维肉瘤细胞HT1080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的抑制增殖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左旋棉酚对HT1080细胞和HSF细胞均有抑制增殖作用,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左旋棉酚对HT1080细胞作用24、48、72、96小时的IC50分别为56.6、12.6、9.2、7.0μM,而对HSF细胞作用24、48、72、96小时的IC50分别为192.3、53.6、42.5、19.4μM.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HT1080细胞数逐渐较少,脱落的细胞逐渐增多.而HSF细胞变化不明显.结论:左旋棉酚对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有明显抑制增殖和选择性杀伤作用.
作者:张昭军;周洋;锡林宝勒日;刘朝政;张顺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引起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住院的673例急性脑卒中的临床资料,分析86例并发肺部感染与相关临床因素的关系,并从各种治疗护理环节进行全面评估和观察.结果:本组673 例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率为12.8%.意识障碍、吞咽障碍以及慢性肺病史与肺部感染的发生有非常显著性关系(P<0.01);高龄、脑卒中类型、脑卒中史等与肺部感染发生有显著性关系(P<0.05).脑卒中病情越重,肺部感染发生率越高,肺部感染组病死率为15.1%明显高于非肺部感染组3.6%(P<0.01).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肺部感染是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严重影响其预后.通过采取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吴爱喜;徐兰桂;王震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脏病手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及耐药情况分析,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对我院50例心脏手术后在ICU并发呼吸性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痰培养的主要致病菌和体外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100份痰培养标本中阳性标本84株,其中G-菌64株,占76.19%,前3名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G+菌8株,占9.5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真菌12株.占14.28%.体外药敏试验显示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比率为65%且对β-内酰胺酶和酶抑制剂联合制剂抗生素耐药性较前两年有增强,亚胺培南是被测抗生素中对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有效的抗生素.复方新诺明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为100%.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普遍敏感.结论:心脏病术后并发下VAP的致病菌仍以G-细菌为主,且病原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真菌感染呈增加趋势.
作者:张伟;张静;冯东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在我国,口腔颌面鳞状细胞癌(鳞癌)在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中多见.口腔颌面鳞癌生长快,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由于语言、咀嚼、吞咽活动,常促使癌细胞向淋巴结区域转移,汇入血液后,可沿血道向远处转移.手术是目前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1]的主要有效方法.我科采用联合根治术对恶性肿瘤进行治疗,现将手术前后护理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王亚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在牵引状态下行点穴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SA1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牵引状态下行点穴手法治疗)85例和对照组(单纯牵引治疗)78例.治疗组采用在牵引状态下行点穴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治疗,每周3次,周一~周五做治疗(隔日1次),周六、日休息,治疗2个疗程(24次)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45%和75.3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牵引状态下行点穴手法治疗CSA的效果较理想,并且具有操作安全简便、疗效可靠、患者乐于接受等优点.
作者:李占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围产期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围产期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吸氧、利尿、扩血管、防血栓,抗心力衰竭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米沙坦和生脉注射液,疗程4周.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心功能各参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生脉注射液可改善围产期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马国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与依沙丫啶联合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中期引产的妊娠妇女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依沙丫啶100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组50例,米非司酮150mg分3次口服联合依沙丫啶100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宫缩发动时间提前,排胎时间短,引产成功率高,胎盘胎膜残留率低,产后出血少,无宫颈裂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依沙丫啶联合应用引产时间短,成功率高,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快速的终止中期妊娠的方法.
作者:焦素芬;贾茹;丁小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6种常见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模式与乙肝病毒DNA(HBV-DNA)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1022例乙肝患者进行血清标志物(两对半)及HBV-DNA含量检测.结果:血清学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大三阳)患者HBV-DNA阳性率为94.1%,明显高于其他模式,且其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其他组.HBs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HBcAb(小三阳)阳性检出率也较高(阳性率54.3%).结论:HBeAg是反映HBV复制活跃的可靠指标,HBV-DNA与HBeAg的存在明显正相关;HBV-DNA病毒载量可真实反映HBV感染、复制及病程变化,对乙型肝炎临床诊断及治疗均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唐恒锋;李文郎;陈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结直肠息肉特点及内镜下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经电子结肠镜诊断的息肉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结肠镜共检查1085例,检出结直肠息肉258例,检出率23.78%,腺瘤性息肉104例(40.31%),增生性息肉50例(19.37%),炎性息肉96例(37.21%),15例伴发不典型增生及癌变者全部为腺瘤,占腺瘤的14.42%;在切除的544枚息肉中,直接用圈套器高频电切除52枚,活检钳直接钳除239枚,EMR切除3枚,EPMR切除1枚,扁平较小隆起应用氩气电凝或微波灼除或热活检钳除共243枚.手术切除6例.内镜治疗并发出血6例,均为息肉切除后立即出血,采用止血措施后,全部止血成功.无并发穿孔.15例腺瘤伴有不典型增生或癌变患者切除后,2例复查肠镜,均无复发,其余病人未来复查肠镜.结论:结直肠息肉是常见多发病,易发生癌变,内镜下息肉治疗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欧阳玉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重症婴幼儿哮喘发病迅速,甚至威胁生命.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和雾化吸入是目前治疗重症婴幼儿哮喘的首选治疗方法和给药方式.我科对重症婴幼儿哮喘患儿采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启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空腹血糖水平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和远期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心脏中心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老年ACS患者360例,根据入院首次空腹血糖水平分3组,A组(<7.0mmol/L组),B组(7.0~11.0mmol/L组),和C组(>11.1mmol/L组).对其住院期间临床心血管事件及出院6个月的总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空腹血糖水平的增高,患者在住院期间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左室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与明显增高;与A组比较,随空腹血糖增高,患者出院6个月内的总死亡率逐渐增高,OR及95%可信期间分别为:B组2.25[1.74~2.710];C组6.06[4.78~9.8]; 经过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住院首次空腹血糖与出院6个月的总死亡率显著相关.结论:随着空腹血糖水平的增高,老年ACS患者住院期间临床事件及出院6个月的总死亡率逐渐增加.
作者:谷剑;陈淑霞;杜荣品;刘惠良;李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肩部损伤,自1983年Schmittinger报道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以来,该方法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主流术式.我院2000年10月~2009年3月期间用锁骨钩钢板及结合中药治疗的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国柱;鲍自立;朱金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与硬膜外麻醉比较,评价在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人工合成材料行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术的263例成年患者,分为局部麻醉组(112例)和硬膜外组(151例).结果:局部麻醉组患者住院费用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均明显小于硬膜外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伤口感染和疝气复发两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局部麻醉下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作者:张育兴;郑永林;陈昭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双侧丘脑旁正中梗塞综合征是脑梗塞的一种少见的综合征,临床报道不多,容易忽视及误诊,尤其在早期昏迷或症状不典型时,现将我科收治的两例病例,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收住我院ICU的SAP24例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肠内营养并发症,对肠内营养前后APACHEⅡ评分、CT评分及血白蛋白、前白蛋白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早期肠内营养后7天及14天APACHEⅡ评分较前明显下降,CT评分无明显变化,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分别在肠内营养后7天及7、14天较前明显升高.结论:对SAP的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赵京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厄贝沙坦150mg治疗组,B组为厄贝沙坦300mg治疗组,每组28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血尿素氮和血压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UAE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B组下降更为显著,其降尿蛋白效果显著优于A组(P<0.05).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具有血压依赖和非血压依赖性的肾脏保护作用,安全性较好,厄贝沙坦300mg治疗早期DN具有更为显著降尿蛋白作用.
作者:王玉华;刘群娣;苏晛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