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恒锋;李文郎;陈爱华
目的:通过测定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微量元素锌、铁、铜、钙、镁、铅的含量以了解毛支患儿是否存在微量元素缺乏.方法:将2岁以下的婴幼儿研究对象分为两组:60例毛支组和6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毛支组和对照组的微量元素锌、铁、铜、钙、镁、铅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毛细支气管炎组锌、铁、钙的含量低于健康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两组的微量元素铜、镁、铅的含量则无显著差异.提示毛支患儿缺乏微量元素锌、铁、钙.结论:通过补充微量元素锌、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显著消除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降低患儿治疗费用,既安全又有效.
作者:苏绍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伴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与CT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HCC伴淋巴结转移57例作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CT表现.结果:HCC淋巴结转移CT表现为肝脏淋巴结引流区肿大的淋巴结,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转移部位以肝门、腹膜后常见.结论:HCC淋巴结转移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增强CT有助于提高的诊断率.
作者:周鹏志;谭慧珍;黄越前;李博璋;江魁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前后执行功能与临床症状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30名抑郁症患者(抑郁组)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色词测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同时设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1)抑郁组治疗后WCST测查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Stroop测查治疗后有改善,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前后WCST测验正确数、完成分类数减分与HAMA精神性焦虑因子减分呈中等负相关(r=-0.571、-0.637,P<0.05);WCST错误数、持续性错误数减分与HAMA精神性焦虑因子减分呈中等正相关(r=0.558、0.621,P<0.05),Stroop测验与HAMD-17、HAMA及其因子无明显相关.结论:抑郁障碍患者执行功能改善与焦虑症状改善之间有相关性.
作者:鞠海燕;江玉娟;杨怡;刘立静;宋京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措施.方法:对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然后给予针对性治疗和健康教育.结果:本组患者显效率为49.0%,总有效率达到82.7%.结论:在对患者临床特点展开分析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和健康教育,对于提高临床效果是很有意义的.
作者:张桂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近视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近视的防治研究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大量治疗近视的技术应运而生,如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手术等,据临床研究发现该手术与其他手术相比(如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手术)具有稳定性良好、没有角膜雾状混浊和近视回退发生率低以及并发症少等优势[2].鉴于此种情况,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手术对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小艺;陈子林;钟凯人;吴淑如;廖凤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部分血运重建(IR)治疗对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79例MVD患者,仅对可能的缺血相关血管实施经皮冠状动脉血运重建(PCI)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住院期间及6个月时死亡率、6个月时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率98.7%,无严重并发症,住院死亡率1.3%;6个月时死亡率2.5%,MI发生率2.5%,再次PCI率3.8%.结论:对MVD患者采取经皮IR治疗策略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马志敏;陈哲;郭丽珠;杨毅;史旭波;王吉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诊断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对65例发病6h内的AMI患者,其中AMI组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11例,选择35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应用ELISA法对入院即刻和第7天的H-FABP含量进行检测,同时与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4种生化标志物诊断发病3h内和7天内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AMI组患者入院即刻血清H-FABP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在第7天时的血清H-FABP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FABP的敏感性高于cTnI和CK-MB,而H-FABP的特异性高于MY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FABP对于诊断早期AM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早期AMI的检测指标之一,对早期AMI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翀昊;李拜红;王广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引起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住院的673例急性脑卒中的临床资料,分析86例并发肺部感染与相关临床因素的关系,并从各种治疗护理环节进行全面评估和观察.结果:本组673 例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率为12.8%.意识障碍、吞咽障碍以及慢性肺病史与肺部感染的发生有非常显著性关系(P<0.01);高龄、脑卒中类型、脑卒中史等与肺部感染发生有显著性关系(P<0.05).脑卒中病情越重,肺部感染发生率越高,肺部感染组病死率为15.1%明显高于非肺部感染组3.6%(P<0.01).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肺部感染是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严重影响其预后.通过采取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吴爱喜;徐兰桂;王震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患儿家长对于儿童安全用药认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目的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儿童安全用药普及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询文献和分析预调查(n=30)自行设计问卷,对480名在我院发热门诊就诊的儿童家长为调查对象.结果:儿童家长普遍缺乏用药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对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认识不足.儿童家长希望得到的医院健康教育方式.结论:加大医院及社会媒体对合理用药的宣传,扩展合理用药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使患儿家长对用药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李连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死后遗症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后遗症病人78例,随机分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组40例,安慰剂组38例,基础用药均给予合理的降压治疗,使患者血压达标.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后遗症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能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改善病人远期生存质量方面疗效确切.
作者:易绍东;阮云军;龚志华;何建新;向定成;邱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醇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于稽留流产刮宫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患者作为A组行稽留流产刮宫术,辅助用药非司醇配伍米索前列醇.35例患者作为B组行稽留流产刮宫术,辅助用药利凡诺.35例患者作为C组行常规行刮宫.结果:A组患者自然流产34.3%,其余患者宫口均扩张良好,手术难度小.B组患者85.7%需再扩张宫口;C组患者50%需再扩张宫口,且手术难度大.结论:米非司醇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稽留流产刮宫术,可降低感染和手术难度.
作者:杨采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通过知己健康管理对慢性病患者及高危群体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和量化饮食和运动等非药物干预手段,帮助慢性病患者建立新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降低血糖、血压、体重、血脂代谢紊乱指标,实现控制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改善健康效果,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对2010年在我中心参加知己健康管理的67例人员进行调查和指标分析,评定自我管理的效果.
作者:赵海;杨雪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鼻出血位于鼻腔前段者止血较易;位于较深且隐蔽的部位要迅速而有效的止血并不容易;尤其是顽固性鼻腔出血,出血量大,部位隐匿,深在,如反复填塞,必将损伤鼻腔黏膜,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且疗效不佳,易导致鼻腔感染等并发症.我科于2004年6月~2010年11月采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微波电凝并湿润烧伤膏外贴治疗鼻出血患者3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臣玲;孟庆彪;丁秀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神经外科患者的特点是病情急、危、重,病情变化快,大多患者意识丧失,侵入性操作多,医院感染发生率高[1].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原发病、营养状况、广谱抗菌药物、大剂量激素、使用呼吸机、血制品、中心静脉插管、留置尿管、手术、昏迷等.术后感然常见部位多为下呼吸道、泌尿道、颅内感染.有研究发现[2]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的42例患者中,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64.29%),其次是泌尿系(14.29%),颅内感染(9.52%).本文从术后感染的部位、常见高危因素两大方面对神经外科术后感染进行探讨.
作者:秦德广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风湿病是指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筋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的一组疾病.生物制剂的出现和临床应用开拓了风湿病治疗的重要里程碑.依那西普(商品名:恩利)是风湿病领域第一个全人源化的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TNF是炎症反应中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在很多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作者:刘雪梅;吴晓辉;刘丹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结直肠息肉特点及内镜下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经电子结肠镜诊断的息肉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结肠镜共检查1085例,检出结直肠息肉258例,检出率23.78%,腺瘤性息肉104例(40.31%),增生性息肉50例(19.37%),炎性息肉96例(37.21%),15例伴发不典型增生及癌变者全部为腺瘤,占腺瘤的14.42%;在切除的544枚息肉中,直接用圈套器高频电切除52枚,活检钳直接钳除239枚,EMR切除3枚,EPMR切除1枚,扁平较小隆起应用氩气电凝或微波灼除或热活检钳除共243枚.手术切除6例.内镜治疗并发出血6例,均为息肉切除后立即出血,采用止血措施后,全部止血成功.无并发穿孔.15例腺瘤伴有不典型增生或癌变患者切除后,2例复查肠镜,均无复发,其余病人未来复查肠镜.结论:结直肠息肉是常见多发病,易发生癌变,内镜下息肉治疗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欧阳玉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联合激素吸入在小儿中重度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84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观察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联合应用孟鲁斯特,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儿全天喘息发作次数以及咳嗽缓解和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周日间和夜间喘息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缓解和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素吸入联合口服孟鲁斯特治疗小儿中重度支气管哮喘,能够改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房巧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2 3岁,部队学员,主因鼻塞、流涕伴四肢乏力1天来我院就诊.无头痛、头昏,无阵发性胸闷、心慌,发病前无剧烈运动与饮酒史.既往身体健康,无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36.0℃,血压120/75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语言流利,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正常,下蹲后起立无明显肌肉酸痛感,肌张力、膝腱反射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
作者:徐若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评估年龄小于40岁,PSA大于10ng/ml的患者,活检发现前列腺癌的情况.方法:32位患者,年龄小于40岁,PSA大于10ng/ml.3位前列腺炎患者被排除.剩下的29位患者行指检,并且做在超声引导下作前列腺的活检.结果:29位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28~40岁);PSA的平均数为12.25ng/ml(10.00~15.58ng/ml).第一次活检的结果是:前列腺癌2例(6.90%);增生24例(82.76%);2例炎症患者(6.90%),1例HGPIN(3.45%).增生患者中的18位行第二次活检,皆为增生.18例患者行第三次活检,都是增生.结论:年龄小于40岁而PSA大于10ng/ml的患者,发现前列腺癌还是比较低的(6.90%).对于长时间PSA升高的患者,活检并不推荐.
作者:毕金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左旋棉酚对人纤维肉瘤细胞HT1080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的抑制增殖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左旋棉酚对HT1080细胞和HSF细胞均有抑制增殖作用,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左旋棉酚对HT1080细胞作用24、48、72、96小时的IC50分别为56.6、12.6、9.2、7.0μM,而对HSF细胞作用24、48、72、96小时的IC50分别为192.3、53.6、42.5、19.4μM.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HT1080细胞数逐渐较少,脱落的细胞逐渐增多.而HSF细胞变化不明显.结论:左旋棉酚对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有明显抑制增殖和选择性杀伤作用.
作者:张昭军;周洋;锡林宝勒日;刘朝政;张顺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