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婴幼儿哮喘的疗效分析

王启萍

关键词:持续正压通气, 雾化吸入, 婴幼儿哮喘
摘要:重症婴幼儿哮喘发病迅速,甚至威胁生命.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和雾化吸入是目前治疗重症婴幼儿哮喘的首选治疗方法和给药方式.我科对重症婴幼儿哮喘患儿采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方法:9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常规量阿托伐他汀20mg/d,B、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80mg/d,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结果:用药后hs-CRP、IL-6水平B组较A组明显降低(P<0.05),C组又较B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ACS患者hs-CRP及IL-6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高建步;李玉东;杨守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牛黄上清丸中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牛黄上清丸中同时测定栀子苷、黄芩苷、番泻苷A和番泻苷B四个指标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5μm,250×4.6 m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栀子苷、黄芩苷、番泻苷A和番泻苷B的分离度良好(R>1.5),四条标准曲线在检测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r≥0.9999),其检测限均低于2.90ng、定量限均低于6.70ng,精密度的RSD均小于0.97%,加样回收率分别高于为96.1%、97.2%、94.5%和92.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在同一色谱检测条件下实现多指标成分同时定量,为该药的全面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范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三种建立裸鼠人乳腺癌细胞移植模型方法的比较

    目的:用MCF-7细胞系建立稳定的裸鼠人乳腺癌模型,选择佳的模型制作方法.方法:60只裸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分别采用小鼠左腋窝皮下细胞悬液注射法,组织块悬液注射法,组织块种植法制作小鼠乳腺癌模型,比较各组的种植成活率、肿瘤生长率,并观察肿瘤的生物学形态.结果:组织块悬液注射法操作简便,经济,成瘤率高,肿瘤大小均一,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增殖旺盛;细胞悬液注射法操作复杂,价格昂贵;组织块种植法操作复杂,成瘤率低,大小相差较大.结论:三种方法中,组织块悬液注射法是佳的模型制作方法.

    作者:李卓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近角膜缘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阳光、风沙、干燥气候等环境因素刺激有关,而紫外线可能是主要的致病因素.慢性刺激作用于结膜下组织的胶原纤维使之变性.增生的纤维血管组织侵入角膜形成胬肉.随着对角膜缘干细胞功能的进一步认识,新近认为可能是角膜缘干细胞功能受损,不能生成正常的角膜上皮细胞,因而使角膜缘失去了对增生纤维组织的阻挡作用,终导致胬肉体得以长入角膜.手术是根治胬肉唯一有效的方法,但不同手术方法下胬肉的复发率也不尽相同.本文诣在探索一种即能保证低复发率,又有简便快捷优点的手术方法.

    作者:卢晓峰;胡惠军;叶小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双侧丘脑旁正中梗塞综合征2例报告

    双侧丘脑旁正中梗塞综合征是脑梗塞的一种少见的综合征,临床报道不多,容易忽视及误诊,尤其在早期昏迷或症状不典型时,现将我科收治的两例病例,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PDCA循环在妇科患者出院流程改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妇科患者出院流程中的管理方法,减少患者和家属的等待和往返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对妇科患者出院的流程实施PDCA循环管理,即收集出院患者及家属对病区旧流程的满意度及不满意的原因,更新出适合当前科室发展需求的出院流程,并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结果:实施新的出院流程后,患者的满意度由80%上升至96.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妇科患者出院流程实施PDCA循环管理,加强了护士专科知识内涵,增加了患者的健康知识,同时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满意度.

    作者:杨俊华;温贤秀;关晋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心脏病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体外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病手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及耐药情况分析,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对我院50例心脏手术后在ICU并发呼吸性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痰培养的主要致病菌和体外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100份痰培养标本中阳性标本84株,其中G-菌64株,占76.19%,前3名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G+菌8株,占9.5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真菌12株.占14.28%.体外药敏试验显示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比率为65%且对β-内酰胺酶和酶抑制剂联合制剂抗生素耐药性较前两年有增强,亚胺培南是被测抗生素中对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有效的抗生素.复方新诺明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为100%.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普遍敏感.结论:心脏病术后并发下VAP的致病菌仍以G-细菌为主,且病原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真菌感染呈增加趋势.

    作者:张伟;张静;冯东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血压病合理降压新进展

    随着大规模抗高血压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高血压病不再被认为是局限于心血管系统受累的疾病,而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遗传的综合征,称之为高血压综合征.高血压综合征的提出反映人们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达到了高层次,高血压药物治疗模式由局限于将血压控制于正常范围转为更注重干预可逆转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危险性降至低.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清清;涂玫;吴永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手术对近视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

    近视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近视的防治研究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大量治疗近视的技术应运而生,如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手术等,据临床研究发现该手术与其他手术相比(如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手术)具有稳定性良好、没有角膜雾状混浊和近视回退发生率低以及并发症少等优势[2].鉴于此种情况,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手术对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小艺;陈子林;钟凯人;吴淑如;廖凤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并发症的临床防治分析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并发症的术中预防和术后治疗。方法:对39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行前路减压及内固定术,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其治疗过程与转归。结果:39例患者中,气胸、乳糜液漏和切口疝均有1例,经过及时治疗,均于术后2周内治愈且顺利出院,术后半年至一年回访,均恢复良好。结论: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手术过程复杂,应充分做好手术准备,术中应谨慎操作预防并发症发生,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从而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胜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早期糖尿病(2型)肾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螺内酯和厄贝沙坦对有持续微量白蛋白尿(MAU)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69例2型糖尿病伴MAU患者随机分为A组(联合治疗组,厄贝沙坦150mg/d+螺内酯40mg/d)、B组(螺内酯组,40mg/d)、C组(厄贝沙坦组,150mg/d)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后各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尿T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明显下降(P<0.01),UAER及TGF-β1减少幅度各组间对比,联合治疗组明显(P<0.05);血肌酐(SCr)和尿素氨(BUN)有所下降(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联合应用厄贝沙坦和螺内酯较单独应用这两种药物可更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MAU,且其肾脏保护作用安全有效.

    作者:李立新;李桂平;曾永青;刘月薇;周秀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死后遗症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后遗症病人78例,随机分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组40例,安慰剂组38例,基础用药均给予合理的降压治疗,使患者血压达标.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后遗症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能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改善病人远期生存质量方面疗效确切.

    作者:易绍东;阮云军;龚志华;何建新;向定成;邱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研究

    目的:探讨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诊断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对65例发病6h内的AMI患者,其中AMI组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11例,选择35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应用ELISA法对入院即刻和第7天的H-FABP含量进行检测,同时与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4种生化标志物诊断发病3h内和7天内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AMI组患者入院即刻血清H-FABP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在第7天时的血清H-FABP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FABP的敏感性高于cTnI和CK-MB,而H-FABP的特异性高于MY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FABP对于诊断早期AM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早期AMI的检测指标之一,对早期AMI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翀昊;李拜红;王广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率对急性STEMI住院病死率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特点和住院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入选STEMI患者584例,入院后即刻及72小时内每日抽取静脉血查血常规,按平均NLR的大小将其分为A、B两组,对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和住院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B组心率、肌钙蛋白峰值显著高于A组,而且B组患者平均年龄较高,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比例较高,收缩压偏低,Klilip分级Ⅲ~Ⅳ级患者比例增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B组患者吸烟率及体质指数(BMI)却低于A组患者.B组患者住院死亡率(6.6%)明显高于A组患者(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与STEMI患者住院病死率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NLR是STE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可靠预测指标.

    作者:宋荟芬;李虹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血清胱抑素C在严重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在严重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本院ICU收治的严重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的60例患者的Cys C,并与其血清肌酐、尿素氮进行比较.结果:严重脓毒血症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各参数与健康体检者比较,t=2.137,P<0.05,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与健康体检者比较,t=2.645,2.653,P<0.01;肾功能不全与肾功能衰竭患者的Cys C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种测定方法,χ2=3.92,4.07,P<0.05提示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ysC在严重脓毒血症中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具有更理想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林启良;陈莜;刘军;陈雯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刮宫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米非司醇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于稽留流产刮宫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患者作为A组行稽留流产刮宫术,辅助用药非司醇配伍米索前列醇.35例患者作为B组行稽留流产刮宫术,辅助用药利凡诺.35例患者作为C组行常规行刮宫.结果:A组患者自然流产34.3%,其余患者宫口均扩张良好,手术难度小.B组患者85.7%需再扩张宫口;C组患者50%需再扩张宫口,且手术难度大.结论:米非司醇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稽留流产刮宫术,可降低感染和手术难度.

    作者:杨采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部分血运重建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部分血运重建(IR)治疗对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79例MVD患者,仅对可能的缺血相关血管实施经皮冠状动脉血运重建(PCI)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住院期间及6个月时死亡率、6个月时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率98.7%,无严重并发症,住院死亡率1.3%;6个月时死亡率2.5%,MI发生率2.5%,再次PCI率3.8%.结论:对MVD患者采取经皮IR治疗策略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马志敏;陈哲;郭丽珠;杨毅;史旭波;王吉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制霉菌素软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体会

    外耳道真菌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以曲霉菌、念球菌、丝状菌为主,它可以是全身多部位感染在耳部的表现,也可以独立表现在耳部,该病有多发性,易复发的特点,临床上经常按外耳道湿疹,细菌性外耳道炎进行治疗,从而影响病人的治疗,2008年7月~2009年6月我科用制霉菌素软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92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刘珂芳;候军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液相色谱法测定燕窝中唾液酸含量研究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法测定燕窝中唾液酸含量的方法.方法:300SCX阳离子交换色谱柱,4.6×250mm,粒径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90:10),柱温:30℃,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05nm.结果:系统研究了唾液酸在不同色谱柱中的保留行为,确定SCX型阳离子交换柱对唾液酸有好的保留;线性范围:4~100μg/ml,线性方程:y=5.08517x+0.0023224,r=0.99996;燕窝平均回收率为96.8%,RSD=1.16%;冰糖燕窝平均回收率为96.4%,RSD=1.00%.结论:本法可用于燕窝及燕窝制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靳颖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46例临床观察

    目的:回顾46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并进行总结分析.方法:以我院治疗的97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病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施行保肛术46例,对照组施行Miles术51例.结果:观察组2年局部复发率15.2%,生存率78.3%,5年局部复发率26.1%,生存率67.4%;对照组2年局部复发率15.7%,生存率76.5%,5年局部复发率23.5%,生存率64.7%,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保肛手术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同时极大的提高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运红;吴先哲;唐良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