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吴爱喜;徐兰桂;王震华

关键词:脑卒中, 肺部感染,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引起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住院的673例急性脑卒中的临床资料,分析86例并发肺部感染与相关临床因素的关系,并从各种治疗护理环节进行全面评估和观察.结果:本组673 例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率为12.8%.意识障碍、吞咽障碍以及慢性肺病史与肺部感染的发生有非常显著性关系(P<0.01);高龄、脑卒中类型、脑卒中史等与肺部感染发生有显著性关系(P<0.05).脑卒中病情越重,肺部感染发生率越高,肺部感染组病死率为15.1%明显高于非肺部感染组3.6%(P<0.01).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肺部感染是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严重影响其预后.通过采取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早期糖尿病(2型)肾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螺内酯和厄贝沙坦对有持续微量白蛋白尿(MAU)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69例2型糖尿病伴MAU患者随机分为A组(联合治疗组,厄贝沙坦150mg/d+螺内酯40mg/d)、B组(螺内酯组,40mg/d)、C组(厄贝沙坦组,150mg/d)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后各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尿T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明显下降(P<0.01),UAER及TGF-β1减少幅度各组间对比,联合治疗组明显(P<0.05);血肌酐(SCr)和尿素氨(BUN)有所下降(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联合应用厄贝沙坦和螺内酯较单独应用这两种药物可更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MAU,且其肾脏保护作用安全有效.

    作者:李立新;李桂平;曾永青;刘月薇;周秀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AF)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入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观察组予以速尿、地高辛、吸氧等基础抗心衰治疗,同时加用胺碘酮,第1周600mg/d,第2周400mg/d,以后改用200mg/d持续3个月;对照组常规使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结果:2组CHF合并AF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HF合并AF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CHF合并AF具体疗效高,副反应小的优点.

    作者:胡华元;刘建修;廖远雄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6例结外器官大B细胞淋巴瘤

    近年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NHL中主要的亚型,约占NHL的30%,复发率和病死率较高,临床有效率70%,治愈困难;利妥西单抗(美罗华注射液)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一种人鼠嵌合的抗CD20单克隆抗体,自从1997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将利妥昔单抗应用于CD20阳性的B细胞NHL的治疗以来,已显示出卓越的疗效.国外研究表明美罗华联合CHOP(环磷酰胺+表柔吡星+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R-CHOP方案)可作为初治DLBCL的标准治疗方案,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突破70%有效率瓶颈.对特殊类型的DLBCL,临床认知相对较差,如结外器官DLBCL,常规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为主,再辅助内科巩固化疗.这样不但对机体造成损伤同时也降低了免疫力,降低治愈率.现对我科2006~2008年收治的6例特殊DLBCL患者应用R-CHOP方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如下.

    作者:李宝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ERCP及十二指肠镜下微创治疗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已在临床广泛开展,是胆系和胰腺疾病诊断的基本技术手段之一.在ERCP基础上了解胆道的形态及结石的大小、数量、位置等[1],再视情况,选择内镜治疗方法.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并取石、鼻胆管引流(ENBD)、支架置入(ERBD)等十二指肠镜下微创治疗日益受到重视[2].我院完成ERCP及十二指肠镜微创治疗458例,疗效满意.现将其手术配合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向海燕;徐红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4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剂,连用3天.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气、神经系统症状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2.5%)(P<0.05);观察组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2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无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王旭;左志通;陈宝华;邹新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PDCA循环在妇科患者出院流程改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妇科患者出院流程中的管理方法,减少患者和家属的等待和往返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对妇科患者出院的流程实施PDCA循环管理,即收集出院患者及家属对病区旧流程的满意度及不满意的原因,更新出适合当前科室发展需求的出院流程,并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结果:实施新的出院流程后,患者的满意度由80%上升至96.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妇科患者出院流程实施PDCA循环管理,加强了护士专科知识内涵,增加了患者的健康知识,同时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满意度.

    作者:杨俊华;温贤秀;关晋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牛黄上清丸中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牛黄上清丸中同时测定栀子苷、黄芩苷、番泻苷A和番泻苷B四个指标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5μm,250×4.6 m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栀子苷、黄芩苷、番泻苷A和番泻苷B的分离度良好(R>1.5),四条标准曲线在检测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r≥0.9999),其检测限均低于2.90ng、定量限均低于6.70ng,精密度的RSD均小于0.97%,加样回收率分别高于为96.1%、97.2%、94.5%和92.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在同一色谱检测条件下实现多指标成分同时定量,为该药的全面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范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直肠癌患者行Miles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我科2005年8月~2007年8月收治直肠癌56例,其中26例采取Miles根治,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6例患者,男18例,女8例;年龄57~76岁,平均(67±3.7)岁;术前均经内镜和病理学检查诊断为直肠癌,肿瘤距肛门内缘7cm以内,采用Miles术,未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

    作者:王志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口底鳞状细胞癌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技巧

    在我国,口腔颌面鳞状细胞癌(鳞癌)在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中多见.口腔颌面鳞癌生长快,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由于语言、咀嚼、吞咽活动,常促使癌细胞向淋巴结区域转移,汇入血液后,可沿血道向远处转移.手术是目前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1]的主要有效方法.我科采用联合根治术对恶性肿瘤进行治疗,现将手术前后护理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王亚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收住我院ICU的SAP24例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肠内营养并发症,对肠内营养前后APACHEⅡ评分、CT评分及血白蛋白、前白蛋白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早期肠内营养后7天及14天APACHEⅡ评分较前明显下降,CT评分无明显变化,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分别在肠内营养后7天及7、14天较前明显升高.结论:对SAP的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赵京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不同抗血小板方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单重、双重、加倍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探讨UAP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2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双重抗血小板组120例、单重抗血小板组114例,前两组治疗无效病例进入加倍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组32例.观察UAP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组显效71例(59.17%),有效23例(19.17%),无效26例(21.67%).单重抗血小板治疗组:显效56例(49.12%),有效19例(16.67%),无效39例(3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倍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组:显效21例(65.63%),有效5例(15.63%),无效6例(28.6%).结论: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较单重抗血小板治疗有UAP治疗更好的疗效,加倍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邓应忠;曹晨;郑兴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睑部Eisler's囊袋的解剖结构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睑部Eisler's囊袋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为相关下睑部老化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10具(20侧)尸颅的解剖,阐明睑部Eisler's囊袋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结合文献复习,对下睑部眶隔脂肪的疝出及治疗方法提出意见.结果:Eisler's囊袋位于外眦韧带与眶隔之间,是一个重要的腔隙,上睑外侧眶隔脂肪可由该腔隙疝出至下睑.结论:对于眶隔脂肪明显疝出的老年患者,行下睑整复术时,要特别注意Eisler's囊袋的评估和修复,从而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于浩;王佳琦;郑行跃;薛文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围产期心肌病64例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围产期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围产期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吸氧、利尿、扩血管、防血栓,抗心力衰竭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米沙坦和生脉注射液,疗程4周.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心功能各参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生脉注射液可改善围产期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马国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加压按压方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对减少局部瘀血青紫的作用.方法: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按压5min的方法,加压按压组41例采用在常规按压5min后,加用纱球加压按压的方法.结果:加压按压组患者发生局部瘀血青紫和局部疼痛的例数均为2例,占4.88%,对照组9例,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加压按压可减少发生穿刺处出血,减少瘀血青紫现象和疼痛感,减轻了患者痛苦,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武淑萍;刘君;孔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血压病合理降压新进展

    随着大规模抗高血压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高血压病不再被认为是局限于心血管系统受累的疾病,而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遗传的综合征,称之为高血压综合征.高血压综合征的提出反映人们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达到了高层次,高血压药物治疗模式由局限于将血压控制于正常范围转为更注重干预可逆转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危险性降至低.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清清;涂玫;吴永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6例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儿科2009年7月~2010年6月住院的儿童支原体肺炎16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患者经过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生素应用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4个方面,主要临床表现全部消失.1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以发热咳嗽为首发症状,且体征轻而胸片阴影显著,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安全、疗效满意.

    作者:贾玉梅;栾宏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婴幼儿哮喘的疗效分析

    重症婴幼儿哮喘发病迅速,甚至威胁生命.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和雾化吸入是目前治疗重症婴幼儿哮喘的首选治疗方法和给药方式.我科对重症婴幼儿哮喘患儿采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启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空腹血糖水平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空腹血糖水平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和远期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心脏中心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老年ACS患者360例,根据入院首次空腹血糖水平分3组,A组(<7.0mmol/L组),B组(7.0~11.0mmol/L组),和C组(>11.1mmol/L组).对其住院期间临床心血管事件及出院6个月的总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空腹血糖水平的增高,患者在住院期间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左室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与明显增高;与A组比较,随空腹血糖增高,患者出院6个月内的总死亡率逐渐增高,OR及95%可信期间分别为:B组2.25[1.74~2.710];C组6.06[4.78~9.8]; 经过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住院首次空腹血糖与出院6个月的总死亡率显著相关.结论:随着空腹血糖水平的增高,老年ACS患者住院期间临床事件及出院6个月的总死亡率逐渐增加.

    作者:谷剑;陈淑霞;杜荣品;刘惠良;李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固本益肾胶囊治疗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急性肾损伤(AKI)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48小时内血肌酐增长大于或等于原肌酐值的50%),使机体内环境发生严重失衡的综合征[1].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自拟中药方剂固本益肾胶囊治疗急性肾损伤病例9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贾小翠;刘艳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处理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较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症[1],属高危妊娠.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影响妊娠结局、母儿安危,临床上应慎重处理.我院收治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86例,现对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钱芳;刘亚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