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浩;王佳琦;郑行跃;薛文丽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57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成功率100%,手术时间60~150min,平均90min,均无术中输血.结论: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损伤小,高效,并发症少.
作者:李永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桂皮醛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桂皮醛作用于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率和Caspase 3表达.结果:桂皮醛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影响K562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受阻于G2/M期,并诱导K562细胞凋亡.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活化的Caspase 3表达明显增加.结论:桂皮醛使K562细胞周期受阻,并使Caspase-3活化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实现对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
作者:刘黎琼;刘泽林;王淡瑜;崔海燕;金梦迪;王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较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症[1],属高危妊娠.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影响妊娠结局、母儿安危,临床上应慎重处理.我院收治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86例,现对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钱芳;刘亚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大规模抗高血压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高血压病不再被认为是局限于心血管系统受累的疾病,而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遗传的综合征,称之为高血压综合征.高血压综合征的提出反映人们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达到了高层次,高血压药物治疗模式由局限于将血压控制于正常范围转为更注重干预可逆转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危险性降至低.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清清;涂玫;吴永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AF)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入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观察组予以速尿、地高辛、吸氧等基础抗心衰治疗,同时加用胺碘酮,第1周600mg/d,第2周400mg/d,以后改用200mg/d持续3个月;对照组常规使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结果:2组CHF合并AF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HF合并AF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CHF合并AF具体疗效高,副反应小的优点.
作者:胡华元;刘建修;廖远雄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方法:9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常规量阿托伐他汀20mg/d,B、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80mg/d,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结果:用药后hs-CRP、IL-6水平B组较A组明显降低(P<0.05),C组又较B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ACS患者hs-CRP及IL-6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高建步;李玉东;杨守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空心加压钛钉固定加带缝匠肌蒂髂骨块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5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采用上述手术方式治疗.结果:随访8~24个月,平均14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定:优27例,良6例,可1例,差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优良率94.28%.结论:采用空心加压钛钉固定并行带缝匠肌蒂供血的自体髂骨块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文聪;刘平均;向家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儿科2009年7月~2010年6月住院的儿童支原体肺炎16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患者经过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生素应用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4个方面,主要临床表现全部消失.1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以发热咳嗽为首发症状,且体征轻而胸片阴影显著,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安全、疗效满意.
作者:贾玉梅;栾宏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手术包高压蒸汽灭菌时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能否达到灭菌要求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对消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正确及时的处理,总结经验,提高高压灭菌的成功率,我院对49例乙肝阳性产妇产包进行高压灭菌消毒,报告结如下.
作者:刘晓红;张高坤;宋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与硬膜外麻醉比较,评价在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人工合成材料行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术的263例成年患者,分为局部麻醉组(112例)和硬膜外组(151例).结果:局部麻醉组患者住院费用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均明显小于硬膜外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伤口感染和疝气复发两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局部麻醉下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作者:张育兴;郑永林;陈昭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诊断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对65例发病6h内的AMI患者,其中AMI组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11例,选择35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应用ELISA法对入院即刻和第7天的H-FABP含量进行检测,同时与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4种生化标志物诊断发病3h内和7天内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AMI组患者入院即刻血清H-FABP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在第7天时的血清H-FABP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FABP的敏感性高于cTnI和CK-MB,而H-FABP的特异性高于MY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FABP对于诊断早期AM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早期AMI的检测指标之一,对早期AMI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翀昊;李拜红;王广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TIA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两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患者接受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肝素钙,观察两组的短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血管超声结果.结果:①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观察组为91.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6个月时,对照组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为12.5%,观察组为4.1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两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g)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在两组用药前后均无明显差异.大多数患者的影像学存在异常.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TIA的短期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奥扎格雷钠,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焦丽琴;高淑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空腹血糖水平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和远期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心脏中心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老年ACS患者360例,根据入院首次空腹血糖水平分3组,A组(<7.0mmol/L组),B组(7.0~11.0mmol/L组),和C组(>11.1mmol/L组).对其住院期间临床心血管事件及出院6个月的总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空腹血糖水平的增高,患者在住院期间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左室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与明显增高;与A组比较,随空腹血糖增高,患者出院6个月内的总死亡率逐渐增高,OR及95%可信期间分别为:B组2.25[1.74~2.710];C组6.06[4.78~9.8]; 经过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住院首次空腹血糖与出院6个月的总死亡率显著相关.结论:随着空腹血糖水平的增高,老年ACS患者住院期间临床事件及出院6个月的总死亡率逐渐增加.
作者:谷剑;陈淑霞;杜荣品;刘惠良;李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轮状病毒(Rotavirus,RV)属呼肠病毒科、轮状病毒属.根据病毒组抗原蛋白VP6抗原性的差异和病毒基因组RNA片段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的区带排列差异,RV可分A~G共7个血清组.7组病毒均能引起动物腹泻,但只有A、B、C组感染人,其中常见的A组,主要感染对象为婴幼儿.在世界范围内估计5岁以内的儿童95%至少经历过1次RV感染,其中有1/5需到医院就诊,1/65需住院治疗,1/293死亡[1],大多数死亡病例出现在经济、社会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作者:马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评估年龄小于40岁,PSA大于10ng/ml的患者,活检发现前列腺癌的情况.方法:32位患者,年龄小于40岁,PSA大于10ng/ml.3位前列腺炎患者被排除.剩下的29位患者行指检,并且做在超声引导下作前列腺的活检.结果:29位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28~40岁);PSA的平均数为12.25ng/ml(10.00~15.58ng/ml).第一次活检的结果是:前列腺癌2例(6.90%);增生24例(82.76%);2例炎症患者(6.90%),1例HGPIN(3.45%).增生患者中的18位行第二次活检,皆为增生.18例患者行第三次活检,都是增生.结论:年龄小于40岁而PSA大于10ng/ml的患者,发现前列腺癌还是比较低的(6.90%).对于长时间PSA升高的患者,活检并不推荐.
作者:毕金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睑部Eisler's囊袋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为相关下睑部老化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10具(20侧)尸颅的解剖,阐明睑部Eisler's囊袋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结合文献复习,对下睑部眶隔脂肪的疝出及治疗方法提出意见.结果:Eisler's囊袋位于外眦韧带与眶隔之间,是一个重要的腔隙,上睑外侧眶隔脂肪可由该腔隙疝出至下睑.结论:对于眶隔脂肪明显疝出的老年患者,行下睑整复术时,要特别注意Eisler's囊袋的评估和修复,从而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于浩;王佳琦;郑行跃;薛文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近视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近视的防治研究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大量治疗近视的技术应运而生,如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手术等,据临床研究发现该手术与其他手术相比(如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手术)具有稳定性良好、没有角膜雾状混浊和近视回退发生率低以及并发症少等优势[2].鉴于此种情况,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手术对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小艺;陈子林;钟凯人;吴淑如;廖凤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醇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于稽留流产刮宫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患者作为A组行稽留流产刮宫术,辅助用药非司醇配伍米索前列醇.35例患者作为B组行稽留流产刮宫术,辅助用药利凡诺.35例患者作为C组行常规行刮宫.结果:A组患者自然流产34.3%,其余患者宫口均扩张良好,手术难度小.B组患者85.7%需再扩张宫口;C组患者50%需再扩张宫口,且手术难度大.结论:米非司醇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稽留流产刮宫术,可降低感染和手术难度.
作者:杨采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无痛诊疗技术的多学科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各临床科室住院,行有创性及侵入性检查和治疗的患者共5364例,平均分为传统组和无痛组.传统组给予传统方法麻醉,无痛组采用无痛注射术麻醉.结果:无痛组多项生理指标,并发症和Ramsay镇静评分等均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虽然无痛诊疗技术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技术,但其技术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作者:冯裕;伍良;吴雨基;刘庆龙;林佐光;陈丽平;杜志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近年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NHL中主要的亚型,约占NHL的30%,复发率和病死率较高,临床有效率70%,治愈困难;利妥西单抗(美罗华注射液)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一种人鼠嵌合的抗CD20单克隆抗体,自从1997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将利妥昔单抗应用于CD20阳性的B细胞NHL的治疗以来,已显示出卓越的疗效.国外研究表明美罗华联合CHOP(环磷酰胺+表柔吡星+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R-CHOP方案)可作为初治DLBCL的标准治疗方案,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突破70%有效率瓶颈.对特殊类型的DLBCL,临床认知相对较差,如结外器官DLBCL,常规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为主,再辅助内科巩固化疗.这样不但对机体造成损伤同时也降低了免疫力,降低治愈率.现对我科2006~2008年收治的6例特殊DLBCL患者应用R-CHOP方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如下.
作者:李宝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