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例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贾玉梅;栾宏焕

关键词:儿童, 支原体肺炎,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儿科2009年7月~2010年6月住院的儿童支原体肺炎16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患者经过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生素应用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4个方面,主要临床表现全部消失.1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以发热咳嗽为首发症状,且体征轻而胸片阴影显著,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安全、疗效满意.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与研究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就诊的5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降纤酶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两组临床疗效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d,治疗后7d其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3d、治疗后7d、治疗后14d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P<0.05).结论: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丁宗发;旷甫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固本益肾胶囊治疗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急性肾损伤(AKI)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48小时内血肌酐增长大于或等于原肌酐值的50%),使机体内环境发生严重失衡的综合征[1].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自拟中药方剂固本益肾胶囊治疗急性肾损伤病例9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贾小翠;刘艳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婴幼儿哮喘的疗效分析

    重症婴幼儿哮喘发病迅速,甚至威胁生命.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和雾化吸入是目前治疗重症婴幼儿哮喘的首选治疗方法和给药方式.我科对重症婴幼儿哮喘患儿采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启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睑部Eisler's囊袋的解剖结构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睑部Eisler's囊袋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为相关下睑部老化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10具(20侧)尸颅的解剖,阐明睑部Eisler's囊袋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结合文献复习,对下睑部眶隔脂肪的疝出及治疗方法提出意见.结果:Eisler's囊袋位于外眦韧带与眶隔之间,是一个重要的腔隙,上睑外侧眶隔脂肪可由该腔隙疝出至下睑.结论:对于眶隔脂肪明显疝出的老年患者,行下睑整复术时,要特别注意Eisler's囊袋的评估和修复,从而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于浩;王佳琦;郑行跃;薛文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尿酸干预治疗的获益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尿酸干预治疗是否获益.方法:本研究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患者240例,女性108例,男性132例,全部受试者均采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定下肢动脉病变程度,按下肢血管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所有入选病例分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正常、轻度病变、中度病变和重度病变,在血糖、血压、血脂控制达标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血尿酸干预组和非干预组,1年后所有患者再次彩超检查,下肢血管病变由正常→轻→中→重任何一种程度改变均记录为病变进展,否则记录为非进展.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进展情况.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尿酸干预组较非干预组下肢血管病变进展显著减慢(P<0.05).结论:血尿酸干预治疗可以使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明显获益.

    作者:许金秀;付东霞;王光亚;王霖霞;郭宁宁;苏娜;高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缺氧诱导因子1α与糖尿病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常见疾病,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报告统计调查指出至2025年全世界20~79岁人群中糖尿病患者将达38亿[1],其中约有35%患者存有糖尿病心肌病,而近年来缺氧诱导因子1α与糖尿病并发症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缺氧诱导因子的研究近况及其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任洁;秦明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17例早期DN患者被随机分为A,B和C组.三组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B组给予缬沙坦治疗,C组给予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半年后,三组血清肌酐(Cr)、微量白蛋白尿率过滤(UAER),尿素氮(BUN)均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C组改善效果为显著(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是值得考虑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案.

    作者:黄镇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49例乙肝阳性产妇产包高压灭菌消毒

    手术包高压蒸汽灭菌时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能否达到灭菌要求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对消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正确及时的处理,总结经验,提高高压灭菌的成功率,我院对49例乙肝阳性产妇产包进行高压灭菌消毒,报告结如下.

    作者:刘晓红;张高坤;宋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收住我院ICU的SAP24例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肠内营养并发症,对肠内营养前后APACHEⅡ评分、CT评分及血白蛋白、前白蛋白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早期肠内营养后7天及14天APACHEⅡ评分较前明显下降,CT评分无明显变化,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分别在肠内营养后7天及7、14天较前明显升高.结论:对SAP的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赵京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血清胱抑素C在严重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在严重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本院ICU收治的严重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的60例患者的Cys C,并与其血清肌酐、尿素氮进行比较.结果:严重脓毒血症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各参数与健康体检者比较,t=2.137,P<0.05,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与健康体检者比较,t=2.645,2.653,P<0.01;肾功能不全与肾功能衰竭患者的Cys C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种测定方法,χ2=3.92,4.07,P<0.05提示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ysC在严重脓毒血症中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具有更理想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林启良;陈莜;刘军;陈雯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慢性疼痛的管理及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疼痛的社区佳干预方案,消除和减轻老年慢性疼痛,以提高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方法:以慢性疼痛为目标筛查光明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个人健康档案,对有慢性疼痛且愿意配合研究的164例老年人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建立档案,然后按随机双盲方法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治疗组依所患病症给予相应单独或综合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总疗程均为半年,然后对治疗效果等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疼痛VAS评分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然后运用多种治疗方法针对患者特点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有效改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伟忠;曾裕培;胡任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血压病合理降压新进展

    随着大规模抗高血压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高血压病不再被认为是局限于心血管系统受累的疾病,而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遗传的综合征,称之为高血压综合征.高血压综合征的提出反映人们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达到了高层次,高血压药物治疗模式由局限于将血压控制于正常范围转为更注重干预可逆转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危险性降至低.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清清;涂玫;吴永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处理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较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症[1],属高危妊娠.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影响妊娠结局、母儿安危,临床上应慎重处理.我院收治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86例,现对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钱芳;刘亚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鼻内镜下微波电凝并湿润烧伤膏外贴治疗鼻出血

    鼻出血位于鼻腔前段者止血较易;位于较深且隐蔽的部位要迅速而有效的止血并不容易;尤其是顽固性鼻腔出血,出血量大,部位隐匿,深在,如反复填塞,必将损伤鼻腔黏膜,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且疗效不佳,易导致鼻腔感染等并发症.我科于2004年6月~2010年11月采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微波电凝并湿润烧伤膏外贴治疗鼻出血患者3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臣玲;孟庆彪;丁秀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率对急性STEMI住院病死率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特点和住院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入选STEMI患者584例,入院后即刻及72小时内每日抽取静脉血查血常规,按平均NLR的大小将其分为A、B两组,对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和住院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B组心率、肌钙蛋白峰值显著高于A组,而且B组患者平均年龄较高,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比例较高,收缩压偏低,Klilip分级Ⅲ~Ⅳ级患者比例增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B组患者吸烟率及体质指数(BMI)却低于A组患者.B组患者住院死亡率(6.6%)明显高于A组患者(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与STEMI患者住院病死率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NLR是STE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可靠预测指标.

    作者:宋荟芬;李虹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首次剖宫产不同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不同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再次剖宫产术91例术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首次剖宫产不同术式对再次手术的影响.结果:首次为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从开腹时间、手术总时间、腹腔中度粘连及术后24小时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首次剖宫产应视具体情况选择佳手术方案.对可能需再次手术的患者选择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手术为宜.

    作者:徐永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外伤性小脑出血的诊治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至2011年间本院收治的外伤性小脑出血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7例,死亡4例;存活者出院GOS平均5分;手术治疗19例,死亡2例,存活者出院平均GOS4.7分.结论:外伤性小脑出血与幕上脑损伤在临床表现上存在不同;手术清除血肿、后颅窝减压、脑室外引流可以改善预后,提高生存;治疗应结合脑干等合并损伤的情况确定手术策略.预后随合并的脑干损伤程度有所差异.

    作者:方俊;朱晓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空心加压钛钉固定加带缝匠肌蒂髂骨块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35例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空心加压钛钉固定加带缝匠肌蒂髂骨块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5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采用上述手术方式治疗.结果:随访8~24个月,平均14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定:优27例,良6例,可1例,差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优良率94.28%.结论:采用空心加压钛钉固定并行带缝匠肌蒂供血的自体髂骨块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文聪;刘平均;向家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方法:9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常规量阿托伐他汀20mg/d,B、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80mg/d,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结果:用药后hs-CRP、IL-6水平B组较A组明显降低(P<0.05),C组又较B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ACS患者hs-CRP及IL-6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高建步;李玉东;杨守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心率振荡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心率振荡(HRT)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并发室性早搏的AMI患者110例,行24h动态心电图记录,计算其早期振荡(TO)和振荡斜率(TS),观察住院后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出院时6min步行距离,根据不同LVEF水平及6min步行距离分两组,分析TO和TS水平与它们的关系.结果:LVEF水平正常组(A组)TO明显低于LVEF水平异常组(B组),6min步行距离>300m组(C组)TO明显低于6min步行距离<300m组(D组),两组间TS水平侧相反.结论:HRT与心功不全程度明显相关,HRT可能作为评价心力衰竭危险分层的新指标.

    作者:黄飞雄;赖木乔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