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0例效果观察

周福林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穿刺, 地塞米松
摘要: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冬春季多发是儿童和成人常见的导致听力减退的病因之一.中耳积液可分为浆液性和渗出液.患者主要表现为听力减退、耳痛、耳鸣等症状.本文观察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手术放射防护的研究进展

    放射治疗作为肿瘤治疗四大支柱(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之一[1],始于19世纪末期,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距今也有近100年的历史.但由于早期使用的放射性核素222Ra、198Au和192Ir等,释放高能Y射线,穿透力较强[2],医护人员和患者不易防护,临床应用进展缓慢.80年代后期,随着新型、低能125I放射性粒子研制成功,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的技术获得了新的活力[3].

    作者:周建玲;陈迎霞;魏红卷;果建军;程志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肝豆状核变性致骨关节损害的临床观察及骨碱性磷酸酶(BAP)水平的研究

    目的:对肝豆状核变性致骨关节损害的各种症状、体征、X线检查、骨碱性磷酸酶(BAP)水平进行观察,并对驱铜治疗及配合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制剂治疗后BAP水平进行统计研究.方法:实验组48例患者统计骨关节损害临床症状情况,全部行相应部位X片检查.另设20名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用ELISA法检验BAP.于常规驱铜治疗加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制剂治疗,2个月后再次检验BAP,并进行治疗前后及与健康对照组的数值统计对比.结果:BAP 活性测定对HLD致骨关节损害诊断具有更好的特异性、灵敏性、准确性.结论:针对HLD骨关节病变的发病原因尽量早期采取有效驱铜治疗及配合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制剂治疗,可以有效预防骨关节损害进展和缓解症状,以改善HLD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满棠;罗成宏;崔玉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沙眼衣原体感染性宫颈糜烂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感染性宫颈糜烂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6月收治的32例沙眼衣原体感染性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特点,其中16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16例采用阿奇霉素和α-干扰素栓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CT感染性宫颈糜烂的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25~35岁,以宫颈管炎为常见,2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转阴率均显著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感染性宫颈糜烂以宫颈管炎为主要特点,采用阿奇霉素和α-干扰素栓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曾庆秀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我院2010年18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收集的183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和年龄、药品种类和剂型、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83例ADR中,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5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高;涉及的药品有58种,抗肿瘤药居首位(57例,31.15%),其次为抗菌药物(47例,25.68%)及中药注射剂(42例,22.95%);注射剂引起的例数多;临床表现以血液及造血系统损害(26.19%)、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24.39%)皮肤及附件损害(23.81%)较常见.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中成药制剂;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尽量采用口服给药,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罗圣平;姚正强;黄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心肌酶改变关系的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中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HIE患儿在治疗前后及40例正常新生儿的心肌酶谱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HIE组与对照组间心肌酶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HIE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肌酶谱的测定对HIE判断病情轻重及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海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光刺激发光法筛查检测牛黄上清制剂的辐照残留

    目的:建立用光刺激发光法测定中成药牛黄上清制剂中放射线残留的方法.方法:用SURRC(PPSL)辐照食品检测仪(英国苏格兰大学)对牛黄上清制剂中放射线残留量进行了筛查,并对结果进行初步验证.结果:测定值可以反映样品是否曾收到放射线照射.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迅速,可以用于检测中药的辐照残留.

    作者:乔蓉霞;张国跃;杨瑞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2007~2009年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2007~2009年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感染病原菌的构成、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谱的动态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收集临床标本,包括血液、腹水、痰液、伤口分泌物等标本,采用VI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进行培养、细菌鉴定并测定药敏,结果依据1999年NCCLS判断标准,对2007~2009年送检的各类标本所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测定.结果:各类标本共2 980份,分离500株,阳性率为16.8%.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50株,占30%,革兰阴性杆菌350株,占70%.分离菌株中以铜绿假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佰杆菌多.铜绿假胞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佰杆菌对医院常用的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等耐药率均在50%以上,仅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在20%以下.金葡菌、表葡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唑啉、红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在10%以下.结论:笔者所在医院患者中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约为革兰阳性球菌的2倍.两类细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素都有很高的耐药率.因此,应该了解各菌种的分布、和耐药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严密监控新的耐药菌的产生,才能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练德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5例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12月在我院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的15例患者,行磁性附着体修复,比较粘固前后的固位力和咀嚼效率.结果:粘固后即刻以及粘固后1个月的固位力与粘固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粘固后固位力高于粘固前,粘固后即刻与粘固后1个月的固位力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粘固后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粘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邹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34例复杂性肾结石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对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09年5月间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的34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在我院采用开放性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总结.两组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结石部位等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数、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高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结石清除率方面,两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安全有效、简便快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戟;吴文效;陈振亮;缪锦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的需求分析及其运用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需求.方法:回顾性分析梅沙医院急诊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成功救治的682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过程.结果:682例急诊患者主要为严重外伤196例,急腹症125例,急性中毒105例,昏迷待诊48例,急性哮喘发作31例,其他177例.结论:急诊护士必须掌握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了解急诊患者的心理需求,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提高急诊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诊科护士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职业损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结果:通过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该院急诊科护士未发生重大职业危害事件.结论:急诊科护士职业损伤客观存在,但是只要防护措施得当,就能避免职业危害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人员安全.

    作者:王爱丽;叶凤丽;卢琳琳;高玉湘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PPH治疗混合痔并直肠黏膜脱垂86例临床观察

    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10月间,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并直肠黏膜脱垂86例,疗效满意,效果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6例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38例.女性患者中,已婚34例,未婚4例.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46.3岁.

    作者:陈永京;杨小兰;黄海球;黄勇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CRRT对ICU中MODS患者细胞因子和与CRRT相关脏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ICU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IL-6、TNF-α和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因MODS入院患者43位,年龄在30~58岁.并按照两种不同疗法,将患者分成两组.为其中24位患者进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而另外19位患者进行传统疗法--间歇性透析(IHD).观察肾脏各项指标,以及IL-6、TNF-α动态变化.比较两种疗法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与患者未治疗前身体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运用CRRT较传统疗法更为有效.使用CRRT的患者存活率相对高,死亡率较低.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呈明显下降趋势,同时细胞因子中IL-6、TNF-α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是一项可以有效缓解、稳定MODS患者病情、并治疗MODS患者的疗法.

    作者:李涌泉;张欣洲;张万帆;王向阳;王康;郭宝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要点.方法:将本院应用舒适护理前一年的患者满意度与应用舒适护理后一年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在手术室整体护理当中应用舒适护理的要点.结果:应用组满意率为54.12%,总满意率为96.47%;对照组满意率为29.58%,总满意率为74.65%.结论:舒适护理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升患者的手术配合度,终达到提高手术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作者:刘路秀;彭艳梅;易红艳;罗衡香;郭庆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体会

    舒适是平静安宁,没有疼痛和焦虑的轻松自在的感觉[1].舒适护理就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我院体检中心2008年9~12月应用舒适理念,对328例静脉采血者的拔针过程进行改进,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患者近期生存率及颅外并发症研究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经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后的近期生存率以及颅外并发症,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8例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研究脑出血量与术后近期生存率之间的关系,并对术后出现的颅外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出血量30~50ml组近期生存率为93.9%(31/33),51~80ml组近期生存率为80%(20/25),81~100ml组近期生存率50%(10/20),>100ml组近期生存率为0%(0/10),手术颅外并发症有肺部感染10例,消化道出血10例,高血糖31例,心肌梗死16例,急性肾衰21例.结论:随着颅内出血量的增加,脑出血患者术后的近期生存率越低,出血量80ml以下组的近期生存率高于80ml以上组.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会出现多种颅外并发症,其中以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高血糖较为常见.

    作者:李春永;吕雪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目的:研究TP/PD-ECGF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07例胃癌组织中TP/PD-EC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中TP/PD-ECGF阳性表达率为71.0%.TP/PD-ECGF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分化程度呈正相关.TP/PD-ECGF阳性与阴性表达患者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04%、18.12%和88.87%、75.2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3).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P/PD-ECGF均是影响胃癌预后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TP/PD-ECGF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胃癌生长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可作为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

    作者:王蕾;胡其艳;易铁男;李泉;黄路;陈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9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9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分子机制.方法:用PCR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Ⅰ型整合子基因和外排泵基因(adeB),并对扩增出的基因测序比对.结果:90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10株携带OXA-23基因,4株携带TEM基因,38株携带PER-1基因,56株携带外排泵基因(adeB);45株携带Ⅰ型整合子结构基因.结论:Ⅰ型整合子基因及β-内酰胺酶类基因的作用可能是导致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和高耐药的两个重要原因,某医院流行产OXA-23型酶的菌株,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其进一步传播.

    作者:宋艳荣;王玉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解磷定与阿托品剂量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解磷定与阿托品的剂量相关性.方法:将79例重症有机磷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I组患者采用大剂量解磷定治疗,II组患者采用一般剂量解磷定治疗,所有患者均维持阿托品化,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分析解磷定与阿托品的相关性.结果:I组患者治愈率为92.68%;II组患者治愈率为78.95%,I组明显优于II组,P<0.05.当解磷定的应用剂量越大,其阿托品的使用量则相应减少.结论: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解磷定与阿托品剂量呈负相关,临床使用时刻适当调整两者使用剂量.

    作者:曾雪花;郑永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超声对外周血管动静脉瘘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超声对于外周血管动静脉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1例经临床证实的外周血管动静脉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全部患者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频谱多普勒超声的图像特征,研究受累血管的形态、内径、血流方向与性质,并对瘘口处的血流情况给予详细分析.将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证实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证实结果完全相同,r=1,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超声对于外周血管动静脉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与特异性,应作为此类疾病的首选检测方法.

    作者:朱晔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