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PH治疗环状混合痔42例临床分析

赖仁展;赵兴文

关键词:痔上黏膜环切术, 环状混合痔
摘要:目的:评价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环状混合痔行PPH手术.结果:术后肛门口平整无水肿,捧便后末见痔核脱出及肛门异物感,无肛管缩小和肛门狭窄.结论:环状混合痔采取PPH疗效满意,较传统手术恢复快、无痛、术后并发症少三大临床优势,切实可行.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应用价值的比较

    目的:为了探讨阴道超声及腹部超声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2007年8月~2008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宫外孕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检查.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测出宫外孕67例,诊断符合率为95.7%,经腹部超声检测出宫外孕48例,诊断符合率为68.5%,且经阴道超声检查对鉴别胎囊型宫外孕和直径<3.0cm包块型宫外孕检出能力明显高于经腹超声检查法.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较经腹超声检测更能准确诊断早期宫外孕,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莹;郭瑞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缺血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对比与鉴别诊断

    目的:对比缺血性结肠炎(IC)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结肠炎患者60例,分为IC组24例,UC组36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1周内行肠镜及活检病理检查.对两组虑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缺血性结肠炎组年龄较溃疡性结肠炎明显大,发病时间明显较后者短;缺血性结肠炎组中患有心血管疾病、腹部手术史及其它相关基础疾病史的比例明显比溃疡性结肠炎组大:缺血性结肠炎组单纯血便的比例较溃疡性结肠炎组大,粘液脓血使及里急后重的比例较后者小;缺血性结肠炎组中病变与邻近正常粘膜分界清楚的比例较溃疡性鲇肠炎组大,且前者溃疡形状以纵形为主,后者以地图状为主:缺血性结肠炎组血管扩张充血、间质严重水肿及血管壁增厚的比例较溃疡性结肠炎大,而隐窝脓肿的比例则在溃疡性结肠炎中较大.结论: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和肠镜下特征的差异,结合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史及临床症状,可为缺血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朱清;黄重发;卜全慧;裴小红;武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0.1%新洁尔灭肛周护理预防小儿化疗后肛周感染效果观察

    小儿急性白血病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化学治疗极大提高了白血病患儿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但同时也使骨髓抑制,白细胞低下,免疫力低.加之粘膜细胞对阿糖胞苷敏感,大剂量的阿糖胞苷更易造成肛周粘膜破溃,形成感染创面,而易致肛周感染,给患儿带来了痛苦,也给临床治疗与护理带来了一定困难.临床常多用温水清洁肛周护理,肛周感染率较高(据我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统计结果为30%),根据肛周感染的特点,我们用0.1%新洁尔灭对大剂量阿糖胞苷化学治疗后的急性白血病患儿进行肛周护理,使肛周感染率降为3.33%,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颖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MUC1-mRNA和CEA-mRNA的RT-PCR检测与食管癌外周血微转移

    目的:应用RT-PCR法检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MUC1-mRNA和CEA-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53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MUC1-mRNA和CEA-mRNA的表达情况,另抽取10例食管赵性疾病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结果:53例食管癌忠者病理组织中CEA-mRNA、MUC1-mKNA的表达率为96.23%(51/53)、100%(53/53),外周血中CEA-mRNA、MUC1-mRNA袁达阳性率为52.83%(28/53)、35.85%(19/53);对照组中,10例食管良性病变患者和20名健康人的外周血中均有1例CEA-mRNA表达、无MUC1-mRNA表达.结论:CEA-mRNA、MUC1-mRNA是检测食管癌组织及食管癌外周血微转移的良好的分子标志物,两者表达与食管癌TNM分期关系南切.

    作者:金文波;周乃康;郑梦利;祁彦君;马连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合物5F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机制的探讨

    目的:观察研究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含物5F(11-羟基-15-氧-16-烯-ent贝壳杉烷-19酸)诱导人胰腺痛细胞株PC-3凋亡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的胰腺癌细胞株PC-3中加入8.875umol/L,37.5umol/L,142umol/L浓度的5F孵育24h,RT-PCR分析各组细胞中mRNA-PUMA表达,MTT检测细胞相对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将人类SiRNA-PUMA转染导入胰腺癌细胞PC-3中抑制PUMA的表达后,观察转染96h后的细胞株PC-3在上述浓度的5F的作用下各组细胞中mRNA-PUMA的表达、细胞凋亡以及细胞生长的变化结果:在5F作用下,细胞mlLNA-PUMA表达提高,细胞存活率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而明显提高,且呈量效关系:转染siRNA-PUMA后的细胞在5F作用下,细胞中mRNA-PbMA未见明显表达,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与对照组比无显著性改变.结论:5F可能通过上调PUMA基因表达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

    作者:王希满;张克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尿道损伤致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入血中毒1例

    1 病例我院泌尿外科于2008年8月27日收治1名尿道外伤致血尿患者,于入院后第13天行膀胱镜尿道镜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检查前常规给予2%盐酸利多卡因局麻时出现1例因尿道损伤致2%利多卡因入血中毒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婴幼儿喘息反复发作的预防治疗

    目的:通过对不同病例急性期积极治疗、缓解期预防治疗拄制喘息反复发作.方法:对所有病例根据感染情况分组分期中医辩证施治结合小剂量沙丁胺醇、氟替卡松吸入防治婴幼儿喘息的临床效果.结果:全部病例经过中药辨证治疗1~2个疗程,西药吸入1~2疗程,停药随访一年,均无喘息发作.结论:中药辩证治疗结合沙丁胺醇、氟替卡松吸入对婴幼儿喘息反复发作具有显著的预防治疗作用.

    作者:关利响;刘桂贤;盖翠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丹参酮ⅡA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TSN存不同pH乙醇溶液和不同药用基质中的降解动力学特征,探求丹参酮ⅡA(TSN)在纳米载药和释药技术新剂型中的药物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溶解在不同pH乙醇溶液和不同药用基质中的TSN于不同时间的浓度,以剩余百分率(Cr)对时间(t)作图,分别按零级、一级和二级反应方程进行拟合并计算动力学参数.结果:室温条件FTSN在酸性和中性乙醇中稳定,随着pH值增加其稳定性逐渐下降,降解速率加快,除25℃的pH10~11呈一级动力学特征外,其余均符合二级动力学特征.结论:TSN在不同载体基质中的降解速率不同,并随温度升高降解速率星不同程度加快,与其它载体基质相比较,中链甘油酸三醑(MCT)中的TSN在不同温度下均显示了较好的稳定性,可以将其作为TSN纳米制剂研究的首选辅料载体基质.

    作者:李淑斌;李明慧;孙敏鸽;王曾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PPH治疗环状混合痔42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环状混合痔行PPH手术.结果:术后肛门口平整无水肿,捧便后末见痔核脱出及肛门异物感,无肛管缩小和肛门狭窄.结论:环状混合痔采取PPH疗效满意,较传统手术恢复快、无痛、术后并发症少三大临床优势,切实可行.

    作者:赖仁展;赵兴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坤乐泡腾片的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对坤乐泡腾片进行质量控制研究.方法:采用簿层色谱对蛇床子和苦参进行定性,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苦参总碱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蛇床子素的含量,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性: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为322nm,温度25℃.理论塔板数按蛇床子素峰机算应不低于3000.结果:苦参总碱的含量为5%.蛇床子素含量为1.58%,在0.52 μg~3.12 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2%,RSD=2.64.结论:本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蛇床子和苦参泡腾片的质量检测.

    作者:何美捷;邓祥敏;王建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应用血管内超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体表劲动脉超声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结合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38例被检查者均为住院接受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的患者,应用高频超声检测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将颈动脉超声指标与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冠心病组的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级积分和Crouse积分,斑块数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根据CAG和IVUS计算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级积分和Crouse积分,斑块数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冠心病成正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虞华鹏;姜婕;贾如意;赵成军;赵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乙肝相关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先治疗60天.检测HBSAg、蛋白尿、血尿,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总有效率86.67%各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基础治疗加中药汤剂是治疗乙肝相关肾炎的有效方剂.

    作者:张冬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伴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量蛋白尿和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3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蛋白尿分成正常蛋白尿组(16例)和微量蛋白尿组(14例).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身高、体重、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着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其血压、血脂、FINS、HbAlC、HOMA-IR均相应地有所升高.结论:与尿白蛋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更长,收缩压以及血脂水平更高,胰岛素抵抗更为严重.

    作者:白玉;王弘锦;王子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789例浅部真菌病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承德地区浅部真菌病的特点以便更好地防治浅部真菌病.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统计方法分析浅部真菌病菌种、病种分布情况.结果:在789例真菌培养阳性的浅部真菌病病例中有6个菌种、8个病种,菌种包括须癣毛癣菌(占62.9%)、红色毛癣菌(占22.1%)、犬小孢子菌(占6.3%)、白色念珠菌(占6.1%)、青霉菌(占2.O%)和暗色丝孢菌(占0.6%):病种包括足癣(占28.8%)、体癣(占22.7%)、股癣(占18.6%),手癣(占11.4%)、甲癣(占7.7%)、头癣(占6.0%)、念珠菌病(占2.8%)和脓癣(占2.0%).结论:承德地区浅部真菌病病原菌以须癣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为主,病种以足癣、体癣和股癣为主,应作为本地防治的重点.

    作者:于中蛟;杨亚平;薛承岩;段昕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无创通气治疗不同病因致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炎、心源性肺水肿、重症哮喘不同病因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评估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15例,重症肺炎组15例,心源性肺水肿组15例,重症哮喘组15例,观察4组的治疗效果.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PaO2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症状缓解,其中慢性阻寒性肺疾病组、心源性肺水肿组、重症哮喘组气管捅管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重症肺炎组.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炎、心源性肺水肿、重症哮喘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早期,治疗效果肯定,但终预后因呼吸衰竭病理不同,重症肺炎组患者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

    作者:李安稳;古利明;蔡远玲;潘琼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58例酒精性肝病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研究酒精性肝病(ALD)的临床特征,提高该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58例ALD患者的临床资科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轻度ALD10例;酒精性脂肪肝16例;酒精性肝炎25例:酒精性肝硬化7例,其中合并食管胃道静脉曲张4例.结果:58例患者初治经严格戒酒及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乏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缓解.随访10个月,饮酒时间在5~10年.每日摄入乙醇量20~40g者,预后好,其余则差,其中3例合并肝癌死亡.结论:ALD发病有逐年增多趋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于有饮酒嗜好的病人,应定期对AST、AST/ALT、GGT、TBIL等生化指标进行监测,从而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张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对裸鼠食管癌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COPADG)对食管癌裸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OPADG组、氟尿嘧啶组(5-FU)和联合组(CF).观察动物一般情况、体重、肿瘤质量和肿瘤体积大小,计算抑瘤率,检测外周血细胞(PBC)和.结果:COPADG组、CF组和5-FU组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抑制率分别为54.16%、73.91%、38.78%.5-FU组和CF组PBC均减少、ALT和IAST上升,与对照组、COPADG组比较有显著性差昴(P<0.05),CF组较轻微,与5-FU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和COPADG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OPADG有抑制食管癌裸鼠肿瘤生长的作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张晶;吴静;王爱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安定替代哌替啶治疗急性肾绞痛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使用安定治疗急性肾绞痛,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将2006年9月~2008年3月急性肾绞痛的2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14例,肌肉注射安定;B组114例,肌肉注射哌替啶.观察记录患者给药后疼痛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后监测患者30 min,60 min,120 min,以疼痛缓解为有效例数判断标准无差异.结论:安定疗效确切、安全、起效快、价格低廉,能有效替代哌替啶治疗急性肾绞痛,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作者:石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仙藿胶囊制剂工艺研究

    目的:探讨仙藿胶囊的佳制备工艺.方法:以淫羊藿苷的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L.(3'),优选仙藿胶囊的佳制备上艺.结果:优提取工艺为A2B2C3D3,即加8倍量80%乙醇提取3次,每次2.0小时,淫羊藿苷浸出率高.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简单,稳定,淫羊藿苷提取率高.

    作者:赵永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培养和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青支原体感染和抗生素药敏试验的情况.方法:采用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结果:142例标本中培养到支原体77例,阳性率为54.2%,其中解脲支原体70株,阳性率为49.3%,人型支原体阳性率为4.9%.解脲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依次为强力霉素(1.45%)、美满霉素(2.85%)、克拉霉素(10.0%)、交沙霉素(14.3%)、阿奇霉素(18.6%)、司帕沙星(38.6%)、左旋氧氟沙星(40.0%)、罗红霉素(41.4%)、氧氟沙星(58.6%).结论:本地区解脲支原体检出率高达49.3%,应引起临床重视.解脲支原体对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敏感,对氧氟沙星和罗红霉素耐药率较高.

    作者:许向锋;段金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