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巴戟天寡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汪宝军;付润芳;岳云霄;冯国清;胡香杰;于爽

关键词:巴戟天寡糖,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由基
摘要:目的:研究巴戟天寡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结扎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阳性药物(地奥心血康)对照组和3个巴戟天寡糖不同剂量2.8g/(kg·d)、1.4g/(kg·d)、0.7g/(kg·d)的给药组,给药组每日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巴戟天寡糖及地奥心血康药液,假结扎组、缺血冉灌注模型组灌胃给予相应容积的蒸馏水,共7天.末次给药1小时后,各组动物均接受开胸,除假结扎组不结扎外,其他各组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90min.观察心律失常评分、心肌梗死面积、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等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楣比,DK组、巴戟天寡糖2.8g/(kg·d)、1.4g/(kg·d)给药组心律失常评分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心肌中SOD、CAT、GSH-Px酶活性显著升高,而MDA含量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巴戟天寡糖有保护大鼠心肌和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其机制主要与其提高心肌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07年1月门诊共40例急性CSR患者进行此法治疗,对其临床疗散进行评价.结果:所柯患者获得6月随访,进行自身对照颈椎功能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有效率9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是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尹群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脏功能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径(LVEDD)及QTcd的变化.方法:77例缺血性心肌病(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40%)患者随机分TMZ组(n=38)和对照组(n=39),TMZ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TMZ 20 mg,一日三次,疗程12周.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QTcd,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径)的变化.结果:12周后TMZ能够明硅提高缺血性心肌病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前后分别为(38.4±6.3)%和(45.8±4.8)%,P<0.01)及左室舒张末径(治疗前后分别为66.7±5.4和58.1±4.5);QTcd由66.7±3.2降至48.6±3.4(P<0.01).结论: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TMZ可以使心功能改善,QTcd降低且安全性高.

    作者:靳春风;冯晓娟;王仲君;王建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脉络宁30ml每日一次静脉滴注,15天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通常的治疗方案.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1),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常规治疗效果好,并且安全、简便和可靠.

    作者:霍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提取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工艺条件筛选

    目的:筛选超声提取纯化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的佳工艺条件.方法:用超声提取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HSYA百分含量为指标+,考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液用量,提取温度对HSYA纯化的影响.结果:红花黄色素A的佳提取工艺为:加水8倍量,提取温度为30℃,提取次数为3次,时间为1h/次.结论:通过6次验证试验红花黄色素A含量平均值为16157mg/g,表明该工艺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徐忠亮;段忠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剥糖衣与否对测定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糖农对测定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剥糖衣与否对测定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对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可不除去糖衣.

    作者:蒋士鹏;李冰岚;朱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MMP-9、CD34表达与胃癌的关系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和癌间质微血管密度(MVD)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胃癌手术标本中MMP-9,CD34表达,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MVD(12.16±9.38)个,明显低于胃癌组织MVD(28.68±10.25)个(t=2.123,P<0.05);胃癌原发灶CD34、MMP-9阳性率(67.39%、82.61%)明显高于癌旁10.0 cm(8.70%、10.87%)(x2=6.68,x2=6.78,P<0.01);CD34、MMP-9在胃癌中表达与组织学类型、侵及范围、淋巴结转移以及Duekes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联合检测MMP-9,CD34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健;杨清绪;朱淑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一次性输液贴在静脉输液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现代医疗技术、仪器设备和医疗用品不断革新,一次性输液贴作为一种新型医疗用品以其实用、简单、使用方便、美观、透气性好、具有无异味、无刺激、无毒性等方面的特点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逐渐替代了传统胶布固定输液器针头,成为临床上输液器针头固定的主要方法.

    作者:殷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激光联合干扰素和转移因子治疗尖锐湿疣

    目的:观察激光联合干扰素和转移因子治疗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尖锐湿疣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均在CO2激光去除湿疣的基础上,使用α-2b干扰素凝胶外涂为A组;用转移因子胶囊为B组;A、B组相加为C组.结果:六个月后A、B、C三组的治愈率为80.84%、57.51%、85.36%,复发率为19.52%、42.49%、14.64%.结论:激光联合干扰素和转移因子治疗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疗效显著.

    作者:吴勇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氟伐他汀对系膜细胞增殖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Flu)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下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增殖和Ⅳ型胶原(Col Ⅳ)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Cs,分成对照组,TGF-β1组,TGF-β1加不同浓度Flu诱导组,采用MTT法检测MCs增殖,ELISA法检测Col Ⅳ表达.结果:在TGF-β1诱导下,MCs的增殖随着Flu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1 μmol/LFlu即可明显抑制MCs增殖,P<0.01.TGF-β1诱导下的MCs Col Ⅳ的表达随着Flu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0.1 μmol/L Flu即能明显抑制Col Ⅳ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氟伐他汀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GF-β1诱导下MCs的增殖及MCs Col Ⅳ蛋内的表达,从而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尤丹瑜;万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六种冰冻混合血清酶学的短期同步稳定性研究

    目的:观察冰冻混合血清六种酶(ALP、ALT、AST、GGT、CK、LDH)在室温(22~25℃)与冷藏(2~8℃)条件下的短期稳定性.方法:收集不同浓度的混合血清后过滤分装,采用同步设计稳定性研究方法,在Dimension RxL Max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ALP、ALT、AST、GGT、CK、LDH六种酶的活性.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稳定性检验统计.结累:22~25℃贮存条件下,混合血清酶值在按照时间点分组时,ALP、GGT、AST、LDH水平(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水平(8)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LDH活性有衰减的趋势.2~8℃贮存条件下,ALP、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T、CK、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H P=0.053.结论:同步设计稳定性方法是研究短期稳定性较好的方法;GGT、AST酶较稳定;ALT较不稳定;ALP酶在22~25℃贮存条件下较稳定;CK在2~8℃贮存条件下较稳定;LDH酶在22~25℃贮存条件下稳定性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作者:马怀安;王清涛;徐静;贾慧敏;王金英;童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同给药方式吗啡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术后镇痛的研究

    目的:比较吗啡不同给药方式臂丛神经阻滞下上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72例ASA Ⅰ-Ⅱ级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下实施上胶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6例.A组在局麻药内加吗啡3.5mg,B组术毕将吗啡3.5mg注入患侧肌间沟(锁骨中点上1.5cm处)行臂从神经阻滞.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结果:A组综合镇痛质量优于B组,镇痛时间长于B组;A、B两组术后恶心发生率分别为13.9%和16.7%,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16.7%和19.4%,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小剂量吗啡术前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术后镇痛明显优于术后给药.

    作者:张海滨;孙德峰;阎妮;安刚;吴崇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麻油肤疾散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麻油肤疾散,观察其治疗褥疮的稿床疗效.方法:建立麻油肤疾散的制备方法;回顾性将2003年1月~2008年10月接诊的63例褥疮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麻油肤疾散治疗组33例,创面外敷麻油肤疾散治疗,肤疾散对照组30例,创面外敷肤疾散治疗.结果:麻油肤疾散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肤疾敞对照组(P<0.01),且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麻油肤疾散制备工艺合理,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林玉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丹参不同饮片中丹参酮ⅡA及丹酚酸B的含量

    目的:比较加工炮制对丹参不同饮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丹参酮ⅡA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l/min;检测丹酚酸B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40:60:2),检测波长286nm,流速1.0ml/min.结果:丹参不同炮制品中丹参酮ⅡA含量由高到低为:丹参片炒丹参酒丹参;而丹酚酸B的含量由商到低为:炒丹参丹参片酒丹参.结论:丹参经不同炮制后其醇溶性化合物如丹参酮ⅡA和水溶性化合物如丹酚酸B有明显差异.

    作者:陈黄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临床分析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在心衰和高血压病的治疗上占据着其它药物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笔者应用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英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虚实辨证与p21WAF1、p21H-ras蛋白表达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p21WAF1、p21H-ras表达与中医虚实辨证的相关性.方法:将45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虚证组,实证组,虚实央杂证3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蛋白p21WAF1、p21H-ras表达,比较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结直肠癌虚证组p21WAF1阳性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实证及虚实夹杂证组(P=0.02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21H-ras阳性表达水平在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证组三组内差异无显著性(P=0.800).结论:p21WAF1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中医病证虚实有关,p21WAF1表达低可能是结直肠癌虚证辨证分型的客观物质基础之一.

    作者:杜国亮;李群星;宋江润;黄生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螺旋CT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胸腰椎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6例胸腰椎骨折的X线和螺旋CT扫描资料.结果:螺旋CT能清晰显示胸腰椎脊柱骨折、椎管狭窄和脊髓损伤的程度.结论:螺旋CT能明确创伤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而且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与X线相比能为临床的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多信息及可靠依据,是目前脊柱损伤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杨莹;丁燕萍;奚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CYP2C19、CYP2C9的基因多态性与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关联分析

    目的:探讨CYP2C9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氮平代谢个体差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与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CYP2C19、CYP2C9基因多态性.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氯氮平的血药浓度,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ve symptom scale,PANSS)评分减分率评价药物临床疗效.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组间血药浓度和疗效比较采用ANOVA检验.结果:91例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与CYP2C9 *3、CYP2C19 *2、CYP2C19 *3基因多态性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CYP2C9 *3、CYP2C19 *2和CYP2C19 *3基因多态性与氯氮平血药浓度之间不存在基因剂量关系.

    作者:周健;姚尚武;康熙雄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和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配合和护理要点.方法:通过我院1326例LC术的术中护理配合的总结与分析.结果:1183病人顺利完成手术,143例中转开腹手术.结论: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舌象数字化诊断的客观化、现代化研究进展

    近年来,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们希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中医学,使祖国传统医学能够被更广泛地理解和认识,并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使其焕发新的生机.

    作者:周胜;蔡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PAC方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上皮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艾迪注射液联合PAC方案治疗晚期卵巢上皮癌的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艾迪注射液联合PAC方案化疗组(治疗组31例)和单纯PAC方案化疗组(对照组27例),每28d为一周期,治疗2个周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5.4%和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卡氏评分下降百分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肝功能的保护措施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患者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的损害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化疗后消化道毒副反应较对照组反应轻,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艾迪注射液联合PAC方案化疗对晚期卵巢上皮癌具有改善生活质量及协同、增效、减毒作用,并且安全、副作用小.其综合疗效明显优予单纯PAC方案化疗组.

    作者:马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