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 Wei;韩翠欣
颅脑外伤是外科急症的常见疾病,近年来颅脑外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据国内统计,颅脑外伤的死亡率居所有创伤中的首位,已成为继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之后的第四位死因.其特点是病情重,变化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护理难度大.笔者总结95例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后,认为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关键,是细心并视病情控制颅内压增高,且准确详细的记录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谢文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为普及提高严重烧伤病人再生疗法的营养支持的知识,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通过回顾分析,阐述营养支持疗法的进展,重点论述胃肠道营养.结果:掌握必要的营养支持疗法的治疗手段,早期胃肠道内营养优于延迟营养.结论:经胃肠道营养是严重烧伤病人再生疗法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强调伤后尽早胃肠道营养,选择顺应生命的营养成分,可以获得佳效果.
作者:曹兴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急救指挥调度是伤病人处理的关键的环节之一,其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伤病人的抢救时间、对症治疗、病人预后等,在某些时候甚至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由于院前急救伤病人的原因复杂性.在日常的调度指挥工作中,难以形成一种定势的操作规范,不间断的对调度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提高调度处置能力是确保调度高度精确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雅南;张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临床体检,初步探讨牙周病与冠心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哈尔滨铁路局例行体检的离退休老干部300例作为观察对象.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各150例,两组均进行相同的病史、血液及牙周病检查.比较两组牙周患病率及牙周健康状况的差异.结果:冠心病组牙周病患病率高于非冠心病组.结论:牙周病与冠心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Meng Pei-song;魏忠敏;白雪峰;李竹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因2天前头部被树砸伤,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而入院.1年前因左足皮肤裂伤,行清创缝合术,发现出血不易止,未行血液系统检查.查体:GCS9分(2+2+5),枕部一5×5cm2范围软组织肿胀、质软、表皮淤斑,未触及脾肿大.头CT示:脑实质多发散在片状高密度影,以额颞叶伤灶居多(图1).考虑外伤性多发脑内血肿,拟急诊全麻下行脑内血肿清除术.
作者:徐博;常志田;王莉;孙庆华;施艳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72例中重度小儿急性喉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照组36例,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观察用药后5小时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疗效上无显著差异.结论:局部应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与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上无显著差异.
作者:Liu Hong-wei;程春华;Zhang Rui-yun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索不同的臂从神经损伤情况下佳的手术方式.方法:针对不同臂丛神经损伤进行不同的手术治疗并进行疗效随访.结果:各组随访显示,手术效果满意.结论:针对不同的臂丛神经损伤,采取不同的神经移位组合,能取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闫文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1998年11月~2007年6月我科共微创治疗脑出血脑出血患者298例,总结其临床资料,分析微创治疗脑出血的时机、方法、及临床转归.结果:立体定向微创治疗脑出血掌握好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能明显改善预后.结论:立体定向钴颅血肿引流术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手术微创、不需要全麻等特点,对于重要功能区及深部血肿更能显示其优势.对于较大的血肿也可多角度、分次穿刺手术,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志锁;Su Zhen-she;李志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误诊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提高创伤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在1997年1月至2007年10月急诊创伤误诊死亡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急诊创伤发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易误诊漏诊.结论:详细询问受伤史,仔细、全面体格检查,正确应用辅助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可提高创伤诊断正确率,避免误诊漏诊.
作者:周立新;Yao Jun-qiang;高翔;王玉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30例MDS患者骨髓片中5种病态巨核细胞分布规律的观察,探讨其分布规律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单抗CD41免疫酶标染色对30例已确诊MDS的骨髓片染色,于光学显微镜下,仔细观察染色后病态巨核细胞的数量、形态和种类.结果:病态巨核细胞特别是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数量的多少在MDS这类疾病的不同时期分布有一定差异.结论:病态巨核细胞种类和数量与MDS的转归和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作者:李秀芳;Li Li-xin;路彦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测定值与预后关系.方法:分梗塞后高血糖组与梗塞前高血糖组,判断预后.结果:梗塞后高血糖组与梗塞前高血糖组,梗塞面积及预后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高的易加重脑组织损害,'增加病死率.
作者:梁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急救性气管插管是心肺脑复苏(CPCR)过程中非常重要而且有效的抢救技术,是呼吸、心博骤停抢救成功的保证.在院前急救中,每一趟120救护车出诊,仅有一医一护到达现场.急诊科出诊医师因年龄、资历、专业、固定与轮转的不同,对气管插管操作技能熟练程度不一.对现场一些需要插管的急危病人判断不准,插管不顺或者插管失败诸多原因,延误了佳抢救时间,导致病人失去了救治的机会和造成一些可以避免的后遗症.
作者:李荣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8年6月18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18届欧洲高血压学会年会和第22届国际高血压学会年会上公布的消息称,有关替米沙坦(商品名:美卡素)自由联合氨氯地平或固定联合氢氯噻嗪(HCTZ)25 mg的两项新的研究结果证实,对于具有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高血压患者,以替米沙坦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可以提供有力而持久的血压控制;其适用人群广泛,包括难治患者.
作者:黄宏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国产美洛昔康(统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68例活动性As患者,口服统克15mg,ad,分别在0周和第4周末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可供观察患者共88例,4例脱落,经过4周的治疗,统克对AS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53%,其中对各项主要疗效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8.3%,主要为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口腔溃疡,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国产美洛昔康通过其消炎镇痛作用对活动性AS的疼痛与功能受限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好.
作者:郑宝林;Yu Jun-wen;张小娟;黄赛花;杨剑;刘奔流;杨同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解唐山市院前急救交通伤患者的疾病谱,寻找变化规律,指导急救实践.方法:选取1998、2002、2006这3年需要院前急救多达1 381例交通伤患者记录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急诊诊断等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抽取三年院前急救统计数据,发现1998~2006年八年来唐山市院前急救交通伤案例的性别、时间分布、年龄分布等有了很大的差异性.引起这种差异性变化的原因可能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相关.结论:(1)八年来,院前急救交通伤病例的性别、年龄分布、时间分布都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这种变化,急救工作的管理也要科学的调整;(2)根据交通伤院前急救疾病谱变迁,对院前急救工作者的培训工作进行调整.
作者:潘爱群;Ma Fu-lai;张贵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中白介素-12(IL-12)与IgA肾病疗效关系.方法:经临床和肾活检确诊的LgAN患者60例,比较它们在不同程度尿蛋白排泄量和治疗前后血清中IL-12的变化.结果:IL-12在IgAN活动时升高,随着IgAN治疗好转IL-12降低.结论:因此IL-12可作为IgAN治疗是否好转的标志.
作者:张慧儒;Xue Lan-fen;常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和(或)作用的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伴有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代谢异常的代谢紊乱.临床表现有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以及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病变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紊乱,如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病人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是控制好血糖,应随时监测血糖及尿糖.
作者:张建芳;周晓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卵巢病人46例,年龄在28~73岁之间,均在术前或术后给予化疗.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淑娟;武亚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我院院外心肺复苏的基本情况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7年124例院外心肺复苏临床资料.结果:124例中成功复苏26例,失败98例,复苏抢救成功率21%.结论:建立急救网络和普及心肺复苏知识是在当前条件下提高急救复苏成功率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例1:70岁,以发热3天,全腹痛十小时人院,既往胃病史20年.查体138.8℃,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以下腹为重.腹穿抽出淡黄色脓汁,WBC23.0×109/L,NO.89,L0.10,腹平片见双膈下游离气体.以上消化道穿孔为由剖腹探查,术中见胃、12指肠、阑尾均无病变.腹腔内有淡黄色脓汁约1 200ml恶臭,延长切口探查见子宫增大,水肿,充血,底部2.0×2.0cm穿孔,术中诊断:子宫积脓,穿孔,泛发性腹膜炎,次全子宫切除,治愈,术后追问病史,患者近10日内阴道有臭味白带流出.
作者:姜永锋;于新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