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芳;周晓洁
目的:本实验建立小鼠脑缺血模型,观察黄芪对小鼠脑缺血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缺血组、黄芪组.黄芪组腹腔内注射黄芪注射液2.5g/kg,缺血组和假手术组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7天后用微动脉夹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20min,手术后即刻断头取脑、冷冻,进行热休克蛋白70的定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升高58%,黄芪组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升高32%;与缺血组相比,黄芪组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降低16.5%.结论:脑缺血敏感地诱导了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而黄芪的应用明显地抑制了其表达.
作者:张丽蕊;Chen Jin-ling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麻醉进行回顾总结.方法:6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病人,以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和异丙酚维持麻醉.术中维持收缩压在90~120mmHg之间.心率维持在50~70次/分之间.结果:麻醉手术过程平稳,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以此种方法进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维持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急救指挥调度是伤病人处理的关键的环节之一,其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伤病人的抢救时间、对症治疗、病人预后等,在某些时候甚至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由于院前急救伤病人的原因复杂性.在日常的调度指挥工作中,难以形成一种定势的操作规范,不间断的对调度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提高调度处置能力是确保调度高度精确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雅南;张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就是指在没有心肺原发性疾病的情况下,由颅脑损伤或中枢神经系统其它疾病引起的肺水肿,也称之为中枢性肺水肿(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1].NPE的原因较多,其中常见的原因是颅脑外伤、急性脑血管病、脑肿瘤等严重的脑部疾患[2].
作者:徐振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急救性气管插管是心肺脑复苏(CPCR)过程中非常重要而且有效的抢救技术,是呼吸、心博骤停抢救成功的保证.在院前急救中,每一趟120救护车出诊,仅有一医一护到达现场.急诊科出诊医师因年龄、资历、专业、固定与轮转的不同,对气管插管操作技能熟练程度不一.对现场一些需要插管的急危病人判断不准,插管不顺或者插管失败诸多原因,延误了佳抢救时间,导致病人失去了救治的机会和造成一些可以避免的后遗症.
作者:李荣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72例中重度小儿急性喉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照组36例,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观察用药后5小时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疗效上无显著差异.结论:局部应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与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上无显著差异.
作者:Liu Hong-wei;程春华;Zhang Rui-yun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浓缩当归丸阿魏酸的反相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1%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阿魏酸进样量在(0.02016~0.3024)μg,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RSD为1.6%.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浓缩当归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19例病人临床资料分析,进一步明确腹膜后阑尾炎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腹膜后阑尾炎病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手术方式回顾性分析,明确其临床及治疗方式特点.结果:腹膜后阑尾炎由于阑尾的位置较深症状多不典型,诊断困难,确诊后应尽早手术.结论:腹膜后阑尾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术前诊断困难,确诊后应尽早手术.
作者:Gong Jia-quan;蔡昌龙;Yan lin;刘坡;欧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中白介素-12(IL-12)与IgA肾病疗效关系.方法:经临床和肾活检确诊的LgAN患者60例,比较它们在不同程度尿蛋白排泄量和治疗前后血清中IL-12的变化.结果:IL-12在IgAN活动时升高,随着IgAN治疗好转IL-12降低.结论:因此IL-12可作为IgAN治疗是否好转的标志.
作者:张慧儒;Xue Lan-fen;常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时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7d、14d患者血清丙二醛的含量及两组的疗效.结果:依达拉奉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患者血清丙二醛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可以降低脑细胞的损害,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作者:Meng Wen-ge;陈小贺;Chen Xin-hua;陈欣华;赵颖新;刘玉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30例MDS患者骨髓片中5种病态巨核细胞分布规律的观察,探讨其分布规律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单抗CD41免疫酶标染色对30例已确诊MDS的骨髓片染色,于光学显微镜下,仔细观察染色后病态巨核细胞的数量、形态和种类.结果:病态巨核细胞特别是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数量的多少在MDS这类疾病的不同时期分布有一定差异.结论:病态巨核细胞种类和数量与MDS的转归和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作者:李秀芳;Li Li-xin;路彦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部分凝血/纤溶因素的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FB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抗凝血酶-Ⅲ(AT-Ⅲ)]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共入选56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榆查颈动脉IMT,同时检测FBN、PAI-1和AT-Ⅲ指标.以颈动脉IMT作因变量,FBN,PAI-1和AT-Ⅲ等13个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筛选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FBN、PAI-1等7个变量进入方程:IMT=-0.5431+0.0438FBN+0.0831PAI-1+0.0024SBp+0.0023Age+0.1725LDL-0.1256HDL+0.3733Apo-B.提示:FBN、PAI-1与颈动脉IMT正相关,是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AT-Ⅲ未进入回归方程,表明其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2)对FBN、PAI-1、AT-Ⅲ与颈动脉IMT的关系分别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其结果分别为:IMT=0.1758+0.2104FBN,r=0.7709,P<0.0001;IMT=0.2039+0.5343PAI-1,r=0.8221,P<0.0001;IMT=0.8538+0.0006AT-Ⅲ,r=0.1095,P=0.4215.此结果亦表明:FBN,PAI-1水平与IMT呈正相关;AT-Ⅲ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结论: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稳定时,FBN,PAI-1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是颈动脉IMT增厚的危险因素;AT-Ⅲ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
作者:Du Rong-Pin;陈淑霞;Zhan Zhi;薛华;吕妍琨;谷剑;陈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方法:5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与阿托品组.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有效率分别为96%和84%.结论:长托宁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首选药物.
作者:冯红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贝飞达与山莨菪碱穴封联合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为合理应用贝飞达及山莨菪碱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0例一个月至2岁的迁延性腹泻患儿为观察对象,把他们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按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口服贝飞达,山莨菪碱足三里穴位封闭;两组均予以补液等对症治疗.两组均进行治疗前后患儿疗效、住院时间及费用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住院时间及费用也明显减少.结论:贝飞达联合山茛菪碱穴封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刘红卫;Zhang Rui-yun;程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为普及提高严重烧伤病人再生疗法的营养支持的知识,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通过回顾分析,阐述营养支持疗法的进展,重点论述胃肠道营养.结果:掌握必要的营养支持疗法的治疗手段,早期胃肠道内营养优于延迟营养.结论:经胃肠道营养是严重烧伤病人再生疗法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强调伤后尽早胃肠道营养,选择顺应生命的营养成分,可以获得佳效果.
作者:曹兴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在应用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的基础上,使用GPIIb/Ilia受体拮抗剂国产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结果:病人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3天后的心绞痛观察结果比较,P=0.273,差别没有统计意义,可认为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3天后对照组和受试组疗效相差不大.病人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10天后的心绞痛观察结果比较,P=0.038,差别具有统计意义,可认为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10天后受试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规治疗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缓解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绞痛症状.
作者:时占楼;Zhang Xiang-hua;冯燕光;张文亮;薛铮;吴琳;骆海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测定8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24h内的血清CRP水平,分析其与其他血生化指标危险因素及患者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的关系.结果:CRP异常组冠心病患病率为50.9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4.50±0.71)mmol/L,明显高于CRP正常组的27.78%(3.95±0.84 mmol/L(P<0.05).CRP异常组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51.82±10.56)低于CRP正常组(62.36±8.02)(P<0.05).CRP水平与Barthel指数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741,P<0.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RP水平对近期预后有预测作用.
作者:李海丹;郑志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评估肾积水患者肾功能可复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测定梗阻解除术前及术后2~3个月内的肾内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和肾实质厚度,分析两者与肾积水肾功能可复性之间的关系,同时与静脉尿路造影(IVU)对比.结果:梗阻解除术前肾显影组、肾无显影组RI和肾实质厚度有明显差异(P<0.05).肾皮质厚度为3mm,RI为0.81判断肾功能不可复性准确度为88.1%、灵敏度95.3%.结论:RI和肾实质厚度可以反映积水肾的肾功能损害程度并可作为临床上预测肾功能可复性的客观指标.
作者:赵玮;Pang Shu-jian;孟存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测定值与预后关系.方法:分梗塞后高血糖组与梗塞前高血糖组,判断预后.结果:梗塞后高血糖组与梗塞前高血糖组,梗塞面积及预后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高的易加重脑组织损害,'增加病死率.
作者:梁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卵巢病人46例,年龄在28~73岁之间,均在术前或术后给予化疗.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淑娟;武亚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