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的麻醉体会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麻醉
摘要:目的: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麻醉进行回顾总结.方法:6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病人,以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和异丙酚维持麻醉.术中维持收缩压在90~120mmHg之间.心率维持在50~70次/分之间.结果:麻醉手术过程平稳,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以此种方法进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维持是安全可靠的.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四环素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rx Metalloproteinage-2,MMP-2)活性和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n=10)喂正常饲料;模型组(n=10)喂高胆固醇饲料;四环素组(n=10)喂高胆固醇饲料,同时给予四环素250mg·d-1·只-1.饲养12w后处死,取出降主动脉分成两份,一份用于HE常规染色和Masson's染色后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MMP-2免疫组化检查.另一份,用酶谱法(SDS-PAGE电泳)测定MMP-2酶活性.采用Mivnt图像分析软件对病理图像及电泳凝胶消化条带进行分析.结果:模型组和四环索组动脉内膜厚度比正常组明显增厚(P<0.01);模型组和四环素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MMP-2的表达和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四环素组比模型组明显减弱(P<0.0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纤维帽厚度/脂质池厚度、纤维帽面积/脂质池面积的比值明显小于四环素组(P<0.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MMP-2酶的表达和活性明显增高;四环素明显抑制MMP-2酶的活性和表达,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厚度/脂质池厚度和斑块纤维帽面积/脂质池面积的比值,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作者:林玲;Shi Yan-ke;王启贤;壮可;万颖;周秀金;黄春涛;周乐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卵巢癌化疗期的护理

    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卵巢病人46例,年龄在28~73岁之间,均在术前或术后给予化疗.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淑娟;武亚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严重烧伤病人再生疗法的营养支持疗法——肠内营养

    目的:为普及提高严重烧伤病人再生疗法的营养支持的知识,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通过回顾分析,阐述营养支持疗法的进展,重点论述胃肠道营养.结果:掌握必要的营养支持疗法的治疗手段,早期胃肠道内营养优于延迟营养.结论:经胃肠道营养是严重烧伤病人再生疗法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强调伤后尽早胃肠道营养,选择顺应生命的营养成分,可以获得佳效果.

    作者:曹兴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桂龙通络胶囊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脑出血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桂龙通络胶囊加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以下简称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微创术组)和治疗组(桂龙通络胶囊加微创术),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4.14%,94.6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桂龙通络胶囊+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优于单纯微刨术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

    作者:Zhao Xin-min;李新萍;Zhang Xin;肖维刚;冯彦敏;靳彦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赖氨酸肌醇维B12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赖氨酸肌醇维B12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符合小儿厌食症临床诊断标准的103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55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口服葡萄糖酸锌片,1~3岁,1次1片,1日2次;4~7岁,1次1.5片,1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浙江安贝特药业有限公司),5ml/次,2次/d.均1个月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赖氨酸肌醇维B12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疗效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广斌;Lin Shao-zhu;叶中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测定8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24h内的血清CRP水平,分析其与其他血生化指标危险因素及患者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的关系.结果:CRP异常组冠心病患病率为50.9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4.50±0.71)mmol/L,明显高于CRP正常组的27.78%(3.95±0.84 mmol/L(P<0.05).CRP异常组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51.82±10.56)低于CRP正常组(62.36±8.02)(P<0.05).CRP水平与Barthel指数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741,P<0.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RP水平对近期预后有预测作用.

    作者:李海丹;郑志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尿动力学检查对前列腺增生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评估逼尿肌的功能状态,确定排尿功能障碍的原因.结果:202例患者中,膀胱出口梗阻(BOO)162例,可疑28例,无膀胱出口梗阻12例.不稳定膀胱(DI)61例,逼尿肌功能受损(DUA)52例,逼尿肌低顺应性45例.结论:尿动力学检查是诊断膀胱出口梗阻的金标准,尿动力学检查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与否及术后疗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秀文;Zhang Jin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短期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2周后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的变化.方法:将80例临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B组给予常规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测定CRP及血脂水平.结果:(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RP及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2)治疗2周后辛伐他汀组血清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短期应用他汀治疗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

    作者:李燕;Chen Xin-hua;傅向华;吕新湖;张国如;冯燕光;李文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迎接新奥运、携手创建新导刊(寄语《中国医药导刊》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作者:苍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糖尿病领域的应用

    目前全世界2型糖尿病患者已达到1.5亿,预计未来25年内病例总数将翻倍.由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是患者死亡、致残的主要原因.而且糖尿病继发心血管疾病(CVD)的人数也呈现显著增加趋势,伴随着其防治费用巨大.因此药物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逐渐成为减少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流行病发病率和提高其预后指标的重要手段.

    作者:杜颖;徐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槲皮素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小鼠免疫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低、中、高3个剂组,分别为0.23、0.46、0.69 s/kg槲皮素组和空白对照组、溶剂为对照组.小鼠连续灌胃30天后开始试验,分别进行免疫指标测定.结果:各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小鼠淋巴器官/体重比值差异均无显著性.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明显增强小鼠碳廓清能力、明显增强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升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明显增强抗体生成细胞能力;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功能;各剂量组对NK细胞活性增强无显著性.结论:按照增强免疫力功能作用评价程序规定.该受试物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作用.

    作者:叶会呈;Wen Hui-ling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及护理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就是指在没有心肺原发性疾病的情况下,由颅脑损伤或中枢神经系统其它疾病引起的肺水肿,也称之为中枢性肺水肿(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1].NPE的原因较多,其中常见的原因是颅脑外伤、急性脑血管病、脑肿瘤等严重的脑部疾患[2].

    作者:徐振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心肌酶和肌钙蛋白Ⅰ测定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损伤的关系

    目的:探讨心肌酶(CK、CK-MB、LDH、HBDH)、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心肌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98名,按照中毒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取同一时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患者入院后24h内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心肌酶和cTnl水平,比较它们与对照组与中毒组及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轻、中、重组的差异.结果:和对照组及轻度中毒组比较中、重度中毒组心肌酶和cTnI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和肌钙蛋白Ⅰ随中毒程度加深而显著升高,它们可作为ACOP的常规检查,并对评判心肌受损程度及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Li Wei;Lu Ying-fen;卢开林;肖黎保;刘硕然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子宫穿孔误诊为消化道穿孔3例分析

    1 临床资料例1:70岁,以发热3天,全腹痛十小时人院,既往胃病史20年.查体138.8℃,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以下腹为重.腹穿抽出淡黄色脓汁,WBC23.0×109/L,NO.89,L0.10,腹平片见双膈下游离气体.以上消化道穿孔为由剖腹探查,术中见胃、12指肠、阑尾均无病变.腹腔内有淡黄色脓汁约1 200ml恶臭,延长切口探查见子宫增大,水肿,充血,底部2.0×2.0cm穿孔,术中诊断:子宫积脓,穿孔,泛发性腹膜炎,次全子宫切除,治愈,术后追问病史,患者近10日内阴道有臭味白带流出.

    作者:姜永锋;于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应用舌下腺刺激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应用舌下腺刺激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舌下腺刺激术治疗,一次约10分钟,剪切黄豆大小一块舌下腺组织,唾液增多,频频咽下,一般不用药物维持;对照组40例,用吗叮啉10mg、3/d,果胶铋1.0g、3/d,口服,疗程两周.观察两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15d消化不良症状总积分11.67 ±1.36、15.37±2.01较治疗前26.58±1.81、26.83±1.89降低(P<0.05),治疗后0.5年治疗组7.81±1.10优于对照组25.40±1.92(P<0.05);生活质量治疗组治疗后15d、0.5年,对照组治疗后15d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舌下腺刺激术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疗效,远期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方法简便、合理、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Bai Rui-jun;夏春雷;Hu Jin-kuan;赵文海;周文花;窦景涛;薄中原;夏天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IgA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炎症状态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4组不同临床表现的83例IgA肾病患者的代谢指标和炎症指标.结果:IgA肾病患者炎症状态与胰岛素抵抗明显相关.结论:胰岛索抵抗和炎症状态是加速慢性肾鲻脏病进展的因素.

    作者:Xue Lan-fen;罗增彦;Nie Li-min;潘志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微创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与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1998年11月~2007年6月我科共微创治疗脑出血脑出血患者298例,总结其临床资料,分析微创治疗脑出血的时机、方法、及临床转归.结果:立体定向微创治疗脑出血掌握好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能明显改善预后.结论:立体定向钴颅血肿引流术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手术微创、不需要全麻等特点,对于重要功能区及深部血肿更能显示其优势.对于较大的血肿也可多角度、分次穿刺手术,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志锁;Su Zhen-she;李志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翼状胬肉转位术20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转位术的疗效.方法:翼状胬肉200例240眼均行翼状胬肉转位术其中静止期胬肉180眼,活动期160眼.结果:术后随访5年,复发6例,复发率2.5%.结论:翼状胬肉转位术较目前其他医院开展的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移植术及结膜瓣带蒂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比较复发率低,术后反应轻.

    作者:马兴祥;Li Xian-hua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康复治疗

    目的:确立一个提高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治愈率的指导原则.方法:以记分法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治疗前后常见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51例DEACMP患者经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后,痊愈率为58.82%,远远高于未经治疗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结论:高压氧等综合治疗能大大提高DEACMP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

    作者:陈进玲;Zhang Li-rui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国产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目的:评价在应用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的基础上,使用GPIIb/Ilia受体拮抗剂国产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结果:病人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3天后的心绞痛观察结果比较,P=0.273,差别没有统计意义,可认为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3天后对照组和受试组疗效相差不大.病人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10天后的心绞痛观察结果比较,P=0.038,差别具有统计意义,可认为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10天后受试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规治疗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缓解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绞痛症状.

    作者:时占楼;Zhang Xiang-hua;冯燕光;张文亮;薛铮;吴琳;骆海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