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林玲;Shi Yan-ke;王启贤;壮可;万颖;周秀金;黄春涛;周乐今

关键词:四环素,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基质金属蛋白酶-2
摘要: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四环素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rx Metalloproteinage-2,MMP-2)活性和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n=10)喂正常饲料;模型组(n=10)喂高胆固醇饲料;四环素组(n=10)喂高胆固醇饲料,同时给予四环素250mg·d-1·只-1.饲养12w后处死,取出降主动脉分成两份,一份用于HE常规染色和Masson's染色后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MMP-2免疫组化检查.另一份,用酶谱法(SDS-PAGE电泳)测定MMP-2酶活性.采用Mivnt图像分析软件对病理图像及电泳凝胶消化条带进行分析.结果:模型组和四环索组动脉内膜厚度比正常组明显增厚(P<0.01);模型组和四环素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MMP-2的表达和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四环素组比模型组明显减弱(P<0.0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纤维帽厚度/脂质池厚度、纤维帽面积/脂质池面积的比值明显小于四环素组(P<0.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MMP-2酶的表达和活性明显增高;四环素明显抑制MMP-2酶的活性和表达,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厚度/脂质池厚度和斑块纤维帽面积/脂质池面积的比值,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严重烧伤病人再生疗法的营养支持疗法——肠内营养

    目的:为普及提高严重烧伤病人再生疗法的营养支持的知识,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通过回顾分析,阐述营养支持疗法的进展,重点论述胃肠道营养.结果:掌握必要的营养支持疗法的治疗手段,早期胃肠道内营养优于延迟营养.结论:经胃肠道营养是严重烧伤病人再生疗法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强调伤后尽早胃肠道营养,选择顺应生命的营养成分,可以获得佳效果.

    作者:曹兴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翼状胬肉转位术20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转位术的疗效.方法:翼状胬肉200例240眼均行翼状胬肉转位术其中静止期胬肉180眼,活动期160眼.结果:术后随访5年,复发6例,复发率2.5%.结论:翼状胬肉转位术较目前其他医院开展的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移植术及结膜瓣带蒂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比较复发率低,术后反应轻.

    作者:马兴祥;Li Xian-hua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社区门诊部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4例的院前急救

    目的:探讨社区门诊部院前急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经验与作用.方法:通过分析社区门诊部进行的24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并与同期北京地区由急救中心进行的院前急救就反应时间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社区门诊部对中毒救治的反应时间明显快于同期北京城区急救反应时间,社区门诊部抢救措施可在第一时间完成,不受交通、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结论:社区门诊部进行的院前急救快速、便捷、有效,可在中毒第一时间进行救治,对于中毒救治的成功、减少后期并发症有相当重要作用,如与专业急救机构合作进行院前急救可提高救治的效率.

    作者:Rong Li-jun;孙建钧;Huang Ming-le;乐艳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桂龙通络胶囊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脑出血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桂龙通络胶囊加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以下简称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微创术组)和治疗组(桂龙通络胶囊加微创术),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4.14%,94.6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桂龙通络胶囊+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优于单纯微刨术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

    作者:Zhao Xin-min;李新萍;Zhang Xin;肖维刚;冯彦敏;靳彦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及护理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就是指在没有心肺原发性疾病的情况下,由颅脑损伤或中枢神经系统其它疾病引起的肺水肿,也称之为中枢性肺水肿(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1].NPE的原因较多,其中常见的原因是颅脑外伤、急性脑血管病、脑肿瘤等严重的脑部疾患[2].

    作者:徐振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的麻醉体会

    目的: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麻醉进行回顾总结.方法:6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病人,以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和异丙酚维持麻醉.术中维持收缩压在90~120mmHg之间.心率维持在50~70次/分之间.结果:麻醉手术过程平稳,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以此种方法进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维持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早期乳腺癌影像诊断的优越性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摄影及CT扫描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总结近3年经乳腺钼靶摄影及CT扫描确诊同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8例,分析钼靶摄影及CT扫描的影像学征象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28例乳腺癌患者中13例有明显肿块影,部分有毛刺样改变,4例仅有细小的沙粒样钙化,其中15例伴有间接征象.结论:乳腺钼靶及CT扫描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触诊阴性患者,乳腺影像学检查更是必不可少的诊断方法.

    作者:杨江萍;Guan Su-an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臂丛神经损伤的术式选择

    目的:探索不同的臂从神经损伤情况下佳的手术方式.方法:针对不同臂丛神经损伤进行不同的手术治疗并进行疗效随访.结果:各组随访显示,手术效果满意.结论:针对不同的臂丛神经损伤,采取不同的神经移位组合,能取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闫文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998~2006年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基于唐山市数据)患者的数据变化趋势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目的: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解唐山市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疾病谱及其变化,寻找变化规律,指导急救实践.方法:选取 1998、2002、2006这三年需要院前急救多达392例患者记录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等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抽取三年院前急救统计数据,发现1998~2006年九年来唐山市AMI案例的高峰时间分布、病例类型分布、年龄分布等有了很大的差异性.引起这种差异性变化的原因可能与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变化相关.结论:(1)根据AMI疾病谱的变化,加强对居民进行有重点的健康教育.(2)八年来,AMI发病年龄、性别及时间都随着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这种变化,急救工作的重点也要做科学的调整.(3)根据院前AMI疾病谱变迁,对院前急救工作者的培训工作进行加强,从而降低死亡率.

    作者:潘爱群;Ma Fu-lai;张贵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应用舌下腺刺激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应用舌下腺刺激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舌下腺刺激术治疗,一次约10分钟,剪切黄豆大小一块舌下腺组织,唾液增多,频频咽下,一般不用药物维持;对照组40例,用吗叮啉10mg、3/d,果胶铋1.0g、3/d,口服,疗程两周.观察两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15d消化不良症状总积分11.67 ±1.36、15.37±2.01较治疗前26.58±1.81、26.83±1.89降低(P<0.05),治疗后0.5年治疗组7.81±1.10优于对照组25.40±1.92(P<0.05);生活质量治疗组治疗后15d、0.5年,对照组治疗后15d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舌下腺刺激术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疗效,远期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方法简便、合理、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Bai Rui-jun;夏春雷;Hu Jin-kuan;赵文海;周文花;窦景涛;薄中原;夏天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方法:5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与阿托品组.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有效率分别为96%和84%.结论:长托宁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首选药物.

    作者:冯红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黄芪对小鼠脑缺血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目的:本实验建立小鼠脑缺血模型,观察黄芪对小鼠脑缺血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缺血组、黄芪组.黄芪组腹腔内注射黄芪注射液2.5g/kg,缺血组和假手术组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7天后用微动脉夹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20min,手术后即刻断头取脑、冷冻,进行热休克蛋白70的定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升高58%,黄芪组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升高32%;与缺血组相比,黄芪组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降低16.5%.结论:脑缺血敏感地诱导了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而黄芪的应用明显地抑制了其表达.

    作者:张丽蕊;Chen Jin-ling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IgA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炎症状态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4组不同临床表现的83例IgA肾病患者的代谢指标和炎症指标.结果:IgA肾病患者炎症状态与胰岛素抵抗明显相关.结论:胰岛索抵抗和炎症状态是加速慢性肾鲻脏病进展的因素.

    作者:Xue Lan-fen;罗增彦;Nie Li-min;潘志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运动治疗

    目的:观察运动治疗能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身体功能产生有益的影响,改善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指导运用运动治疗,观察运动治疗前及运动治疗应用1年后心率、血压、血红蛋白、上臂肌围、睡眠等身体功能状况的变化.结果:运动治疗运用1年后患者睡眠改善,睡眠时间治疗前后对照P<0.01,贫血改善,血红蛋白治疗前后对照P<0.01,肌肉代谢得到改善,上臂肌围治疗前后对照P<0.01,心肺功能改善,治疗前后运动心率对照P<0.01.结论:运动治疗实施前全面评估患者身体机能状态,制定适合于患者的个体化运动训练方案,运动治疗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Deng Ya-hua;游卉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诊创伤误诊死亡8例教训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误诊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提高创伤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在1997年1月至2007年10月急诊创伤误诊死亡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急诊创伤发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易误诊漏诊.结论:详细询问受伤史,仔细、全面体格检查,正确应用辅助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可提高创伤诊断正确率,避免误诊漏诊.

    作者:周立新;Yao Jun-qiang;高翔;王玉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度冷丁配伍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度冷丁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作用.方法:把64例初孕妇分为两组,实验组34例采用度冷丁配伍利凡诺引产;对照组30例单用利凡诺引产,分别观察两组产妇宫缩变化、胎儿、胎盘娩出时间、胎儿娩出2小时内的出血量.结果:实验组疼痛明显降低,活跃期产程明显缩短,但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时间及流产后2小时内的出血量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度冷丁用于中期引产可以镇痛,并缩短流产时间.

    作者:Xiao Wei;韩翠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血管血栓20例分析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下肢血管血栓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53.3岁,其中动脉血栓症12例,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突然发作的下肢剧烈疼痛(3例),下肢感觉障碍(1例),运动障碍(1例),足背动脉搏动消失(2例),足背动脉搏动减弱(2例),患肢体温下降(1例),下肢苍白(1例)和小腿皮肤变黑(1例),另股静脉血栓(5例),胭静脉+大隐静脉血栓(2例),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1例),20例病中发现有房颤(5例),动脉硬化斑块形成(4例),有外伤急诊手术史(2例),不明原因(1例).

    作者:张明子;丁长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测定8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24h内的血清CRP水平,分析其与其他血生化指标危险因素及患者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的关系.结果:CRP异常组冠心病患病率为50.9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4.50±0.71)mmol/L,明显高于CRP正常组的27.78%(3.95±0.84 mmol/L(P<0.05).CRP异常组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51.82±10.56)低于CRP正常组(62.36±8.02)(P<0.05).CRP水平与Barthel指数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741,P<0.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RP水平对近期预后有预测作用.

    作者:李海丹;郑志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昏迷患者院前救治(附108例报道)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院前救治措施.方法:对108例昏迷患者在院前急救中采用气道控制、镇静、脱水降颅压、检测血糖、途中转运及监护等处理措施.结果:108例患者成功抢救104例,抢救成功率为96.3%.结论:昏迷患者院前救治措施是有效可行的,规范院前处置、途中转运及途中监护是提高教治成功率,降低致死、致残率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新进展

    重症哮喘是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一般常规治疗无效,支气管极度痉挛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肺功能减退,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正常或升高,氧分压下降[J].本病发病后经常规治疗症状不能改善或继续恶化、短时间内进入危重状态,迅速发展至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重症哮喘具有急、危、重等特点[2],哮喘病防治护理成为国内外医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作者:田兰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