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e Lan-fen;罗增彦;Nie Li-min;潘志兰
目的:探讨宫血宁对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在笑气人工流产术中,米索前列醇分别以舌下和阴道方式给药,配伍(实验组)或不配伍(对照组)宫血宁联合笑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观察宫颈扩张情况、宫缩幅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时间.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宫颈扩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指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宫血宁可明显提高米索前列醇舌下和阴道用药联合笑气人工流产术效果.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摄影及CT扫描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总结近3年经乳腺钼靶摄影及CT扫描确诊同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8例,分析钼靶摄影及CT扫描的影像学征象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28例乳腺癌患者中13例有明显肿块影,部分有毛刺样改变,4例仅有细小的沙粒样钙化,其中15例伴有间接征象.结论:乳腺钼靶及CT扫描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触诊阴性患者,乳腺影像学检查更是必不可少的诊断方法.
作者:杨江萍;Guan Su-an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临床体检,初步探讨牙周病与冠心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哈尔滨铁路局例行体检的离退休老干部300例作为观察对象.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各150例,两组均进行相同的病史、血液及牙周病检查.比较两组牙周患病率及牙周健康状况的差异.结果:冠心病组牙周病患病率高于非冠心病组.结论:牙周病与冠心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Meng Pei-song;魏忠敏;白雪峰;李竹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载脂蛋白(a)Lp(a)是挪威遗传学家Berg[1] 1963年研究β-脂蛋白变异时从血浆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相似的蛋白质,由载脂蛋白(a)[apo(a)]和apoB经二硫键连接而成.apo(a)是具有多种多态性,是Lp(a)的特征性糖蛋白成分[2]与血浆Lp(a)水平、动脉粥样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关于Lp(a)报道很多,本文就Lp(a)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张宝臣;白瑞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用药前后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血浆B型利尿钠肽(BNP)及尿酸浓度的变化,探讨别嘌呤醇对伴随高尿酸血症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一次性BNP及尿酸在治疗前后浓度的变化.结果:别嘌呤醇治疗7天后试验组血尿酸明显下降(P<0.05),血浆BNP明显下降(J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别嘌呤醇治疗能显著降低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BNP及尿酸,并因此可能改善此类患者的近期预后.
作者:孙继明;Wang Wen-dong;杨新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多突然,病情凶险,变化快,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1995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共成功抢救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耕田;陈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四环素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rx Metalloproteinage-2,MMP-2)活性和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n=10)喂正常饲料;模型组(n=10)喂高胆固醇饲料;四环素组(n=10)喂高胆固醇饲料,同时给予四环素250mg·d-1·只-1.饲养12w后处死,取出降主动脉分成两份,一份用于HE常规染色和Masson's染色后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MMP-2免疫组化检查.另一份,用酶谱法(SDS-PAGE电泳)测定MMP-2酶活性.采用Mivnt图像分析软件对病理图像及电泳凝胶消化条带进行分析.结果:模型组和四环索组动脉内膜厚度比正常组明显增厚(P<0.01);模型组和四环素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MMP-2的表达和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四环素组比模型组明显减弱(P<0.0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纤维帽厚度/脂质池厚度、纤维帽面积/脂质池面积的比值明显小于四环素组(P<0.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MMP-2酶的表达和活性明显增高;四环素明显抑制MMP-2酶的活性和表达,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厚度/脂质池厚度和斑块纤维帽面积/脂质池面积的比值,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作者:林玲;Shi Yan-ke;王启贤;壮可;万颖;周秀金;黄春涛;周乐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30例MDS患者骨髓片中5种病态巨核细胞分布规律的观察,探讨其分布规律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单抗CD41免疫酶标染色对30例已确诊MDS的骨髓片染色,于光学显微镜下,仔细观察染色后病态巨核细胞的数量、形态和种类.结果:病态巨核细胞特别是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数量的多少在MDS这类疾病的不同时期分布有一定差异.结论:病态巨核细胞种类和数量与MDS的转归和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作者:李秀芳;Li Li-xin;路彦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前全世界2型糖尿病患者已达到1.5亿,预计未来25年内病例总数将翻倍.由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是患者死亡、致残的主要原因.而且糖尿病继发心血管疾病(CVD)的人数也呈现显著增加趋势,伴随着其防治费用巨大.因此药物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逐渐成为减少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流行病发病率和提高其预后指标的重要手段.
作者:杜颖;徐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72例中重度小儿急性喉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照组36例,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观察用药后5小时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疗效上无显著差异.结论:局部应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与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上无显著差异.
作者:Liu Hong-wei;程春华;Zhang Rui-yun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4组不同临床表现的83例IgA肾病患者的代谢指标和炎症指标.结果:IgA肾病患者炎症状态与胰岛素抵抗明显相关.结论:胰岛索抵抗和炎症状态是加速慢性肾鲻脏病进展的因素.
作者:Xue Lan-fen;罗增彦;Nie Li-min;潘志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1998年11月~2007年6月我科共微创治疗脑出血脑出血患者298例,总结其临床资料,分析微创治疗脑出血的时机、方法、及临床转归.结果:立体定向微创治疗脑出血掌握好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能明显改善预后.结论:立体定向钴颅血肿引流术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手术微创、不需要全麻等特点,对于重要功能区及深部血肿更能显示其优势.对于较大的血肿也可多角度、分次穿刺手术,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志锁;Su Zhen-she;李志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病的特征、减少误诊.方法:对308例老年肺结核病人进行临床症状,痰涂片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及其它辅助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肺结核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起病隐匿,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和并发症多,误诊、死亡较高.结论:对老年肺结核病及时、准确诊治,在结核病疫情控制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菊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七氟烷诱导HO-1基因表达抑制氧糖剥夺神经元凋亡的机制.方法:将96孔和6孔培养板上培养7d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5组(n=10):正常培养组(C组)、氧糖剥夺组(D组)、氧糖剥夺组+2%七氟烷组(S1组)、糖剥夺组+4%七氟烷组(S2组)、糖剥夺组+4%七氟烷+Znpp组(Z组).C组神经元按正常培养方法培养.S1组在神经元缺糖缺氧的同时接受2%七氟烷麻醉.S2组在神经元缺糖缺氧的同时接受4%七氟烷麻醉.Z组在神经元进行缺糖同时加入Znpp使其终浓度分别为10μmol/L后同S2组处理.96孔培养板的神经元进行细胞存活率的检测.6孔培养板的神经元进行神经元纯度鉴定、神经元凋亡率、HO-1-mRNA和Fas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与D组比较S1组海马神经元HO-1-mRNA的表达增加,Fas蛋白表达减少,神经元存活率增加、凋亡率降低(P<0.05).与S1组比较S2组海马神经元HO--mRNA的表达增加,Fas蛋白表达减少,神经元存活率增加、凋亡率降低(P<0.05).与S2组比较Z组海马神经元HO-1-mRNA的表达减少,Fas蛋白表达增加,神经元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加(P<0.05).结论:七氟烷通过诱导神经元HO-1-mRNA的表达而抑制了凋亡因子Fas,终抑制了氧糖剥夺神经元的凋亡.
作者:邵建林;Heng Xin-hua;罗用宇;赵国梁;吕强;王俊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心血管疾病是一个世界性卫生问题,其一级、二级预防成为各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重中之重.在构筑心血管疾病防洪堤的各环节中,采用各种手段对心血管疾病进行评估,以更好的鉴别高危患者、更加迅速准确的诊断疾病、更加有效预防并治疗患者至关重要.尽管临床评估是其中为关键环节,但具有一定的局限,应采用其他工具辅助进行评估以提高疾病管理能力.
作者:车文良;刘文玲;胡大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误诊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提高创伤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在1997年1月至2007年10月急诊创伤误诊死亡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急诊创伤发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易误诊漏诊.结论:详细询问受伤史,仔细、全面体格检查,正确应用辅助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可提高创伤诊断正确率,避免误诊漏诊.
作者:周立新;Yao Jun-qiang;高翔;王玉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奥美拉唑在急性酒精中毒中应用,探讨其预防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102例临床诊断急性酒精中毒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治疗组(55例).除常规治疗外,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观察其临床预防急性胃黏膜损害的疗效.结果:运用奥美拉唑的治疗组出现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几率明显降低.结论:临床应用奥美拉唑可有效预防急性酒精中毒中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其疗效优于法莫替丁.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卵巢病人46例,年龄在28~73岁之间,均在术前或术后给予化疗.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淑娟;武亚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肌酶(CK、CK-MB、LDH、HBDH)、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心肌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98名,按照中毒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取同一时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患者入院后24h内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心肌酶和cTnl水平,比较它们与对照组与中毒组及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轻、中、重组的差异.结果:和对照组及轻度中毒组比较中、重度中毒组心肌酶和cTnI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和肌钙蛋白Ⅰ随中毒程度加深而显著升高,它们可作为ACOP的常规检查,并对评判心肌受损程度及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Li Wei;Lu Ying-fen;卢开林;肖黎保;刘硕然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减容手术(LVRS)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COPD)术后早期肺功能及肺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64例重度COPD病人行LVRS手术,双侧19例、单侧45例.术前、术后3,6个月分别测量动脉血气(PaO2、PaCO2)、心脏超声多普勒检查(CO、CA、FS、EF、PAP)、肺功能(FEV1、RV、TLC)、6分钟运动试验(6-MWD),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1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3例死亡;单侧LVRS术后3、6个月的FEV1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1),双侧LVRS术后各项指标改善较单侧更好(P<0.05),RV、TLC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1);术后PaO2比术前提高(P<0.05),PaCO2,较术前显著减低(P<0.05);肺血流动力学(CO、CI、EF、PAP)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LVRS切除肺靶区20%~30%治疗重度COPD有效,术后早期肺功能明显改善、PaO2提高、PaCO<,2>降低,而对心功能、肺动脉压力无明显负影响.
作者:Zhao Zheng-zheng;王泽学;Zhou Zhi-ming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