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爱群;Ma Fu-lai;张贵田
目的:观察应用舌下腺刺激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舌下腺刺激术治疗,一次约10分钟,剪切黄豆大小一块舌下腺组织,唾液增多,频频咽下,一般不用药物维持;对照组40例,用吗叮啉10mg、3/d,果胶铋1.0g、3/d,口服,疗程两周.观察两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15d消化不良症状总积分11.67 ±1.36、15.37±2.01较治疗前26.58±1.81、26.83±1.89降低(P<0.05),治疗后0.5年治疗组7.81±1.10优于对照组25.40±1.92(P<0.05);生活质量治疗组治疗后15d、0.5年,对照组治疗后15d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舌下腺刺激术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疗效,远期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方法简便、合理、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Bai Rui-jun;夏春雷;Hu Jin-kuan;赵文海;周文花;窦景涛;薄中原;夏天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度冷丁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作用.方法:把64例初孕妇分为两组,实验组34例采用度冷丁配伍利凡诺引产;对照组30例单用利凡诺引产,分别观察两组产妇宫缩变化、胎儿、胎盘娩出时间、胎儿娩出2小时内的出血量.结果:实验组疼痛明显降低,活跃期产程明显缩短,但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时间及流产后2小时内的出血量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度冷丁用于中期引产可以镇痛,并缩短流产时间.
作者:Xiao Wei;韩翠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我院院外心肺复苏的基本情况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7年124例院外心肺复苏临床资料.结果:124例中成功复苏26例,失败98例,复苏抢救成功率21%.结论:建立急救网络和普及心肺复苏知识是在当前条件下提高急救复苏成功率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心血管疾病是一个世界性卫生问题,其一级、二级预防成为各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重中之重.在构筑心血管疾病防洪堤的各环节中,采用各种手段对心血管疾病进行评估,以更好的鉴别高危患者、更加迅速准确的诊断疾病、更加有效预防并治疗患者至关重要.尽管临床评估是其中为关键环节,但具有一定的局限,应采用其他工具辅助进行评估以提高疾病管理能力.
作者:车文良;刘文玲;胡大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病的特征、减少误诊.方法:对308例老年肺结核病人进行临床症状,痰涂片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及其它辅助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肺结核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起病隐匿,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和并发症多,误诊、死亡较高.结论:对老年肺结核病及时、准确诊治,在结核病疫情控制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菊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社区门诊部院前急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经验与作用.方法:通过分析社区门诊部进行的24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并与同期北京地区由急救中心进行的院前急救就反应时间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社区门诊部对中毒救治的反应时间明显快于同期北京城区急救反应时间,社区门诊部抢救措施可在第一时间完成,不受交通、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结论:社区门诊部进行的院前急救快速、便捷、有效,可在中毒第一时间进行救治,对于中毒救治的成功、减少后期并发症有相当重要作用,如与专业急救机构合作进行院前急救可提高救治的效率.
作者:Rong Li-jun;孙建钧;Huang Ming-le;乐艳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危急患者死亡的构成梯次与死亡谱规律.方法:回顾整理我院2004~2007年153例急诊就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死亡患者构成梯次:年龄段主要集中于16~45岁.急诊死亡病谱规律:前五位是循环系统(占23.53%)、创伤(占22.22%)、猝死(占20.92%)、神经系统(占7.19%)、呼吸系统(占6.54%).急诊死亡高峰时段:6:00~8:00,18:00~22:00,以车祸、施工事故及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结论:急诊死亡病谱前五位疾病和急诊死亡高峰时间段提示在疾病死亡高峰到来前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作者:刘芳;Tan Lei;周文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后发症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和神经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12例一氧化碳中毒后发症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并按诊断标准诊断及高压氧治疗.结果:12例一氧化碳中毒神经系统后发症患者3例死亡,1例遗留精神分裂样症状,8例痊愈.结论:一氧化碳中毒后发症患者的发生与中毒后发现的早晚和开始高压氧治疗的时间密切相关,积极治疗亦能得到较好的康复.
作者:王佑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赖氨酸肌醇维B12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符合小儿厌食症临床诊断标准的103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55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口服葡萄糖酸锌片,1~3岁,1次1片,1日2次;4~7岁,1次1.5片,1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浙江安贝特药业有限公司),5ml/次,2次/d.均1个月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赖氨酸肌醇维B12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疗效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广斌;Lin Shao-zhu;叶中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浓缩当归丸阿魏酸的反相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1%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阿魏酸进样量在(0.02016~0.3024)μg,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RSD为1.6%.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浓缩当归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率领的学术科研团队在扩张型心肌病(扩心病,DCM)基因研究的新成果发表在由美国心脏学会创办发行、全球权威心血管杂志上,该刊以editor's picks接受,并以编者按的形式予以高度评价,并且论文和编者按评论同时被纳入editor's picks作为网页导读文章.成为我国相关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作者:黄宏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载脂蛋白(a)Lp(a)是挪威遗传学家Berg[1] 1963年研究β-脂蛋白变异时从血浆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相似的蛋白质,由载脂蛋白(a)[apo(a)]和apoB经二硫键连接而成.apo(a)是具有多种多态性,是Lp(a)的特征性糖蛋白成分[2]与血浆Lp(a)水平、动脉粥样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关于Lp(a)报道很多,本文就Lp(a)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张宝臣;白瑞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误诊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提高创伤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在1997年1月至2007年10月急诊创伤误诊死亡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急诊创伤发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易误诊漏诊.结论:详细询问受伤史,仔细、全面体格检查,正确应用辅助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可提高创伤诊断正确率,避免误诊漏诊.
作者:周立新;Yao Jun-qiang;高翔;王玉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摄影及CT扫描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总结近3年经乳腺钼靶摄影及CT扫描确诊同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8例,分析钼靶摄影及CT扫描的影像学征象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28例乳腺癌患者中13例有明显肿块影,部分有毛刺样改变,4例仅有细小的沙粒样钙化,其中15例伴有间接征象.结论:乳腺钼靶及CT扫描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触诊阴性患者,乳腺影像学检查更是必不可少的诊断方法.
作者:杨江萍;Guan Su-an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四环素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rx Metalloproteinage-2,MMP-2)活性和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n=10)喂正常饲料;模型组(n=10)喂高胆固醇饲料;四环素组(n=10)喂高胆固醇饲料,同时给予四环素250mg·d-1·只-1.饲养12w后处死,取出降主动脉分成两份,一份用于HE常规染色和Masson's染色后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MMP-2免疫组化检查.另一份,用酶谱法(SDS-PAGE电泳)测定MMP-2酶活性.采用Mivnt图像分析软件对病理图像及电泳凝胶消化条带进行分析.结果:模型组和四环索组动脉内膜厚度比正常组明显增厚(P<0.01);模型组和四环素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MMP-2的表达和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四环素组比模型组明显减弱(P<0.0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纤维帽厚度/脂质池厚度、纤维帽面积/脂质池面积的比值明显小于四环素组(P<0.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MMP-2酶的表达和活性明显增高;四环素明显抑制MMP-2酶的活性和表达,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厚度/脂质池厚度和斑块纤维帽面积/脂质池面积的比值,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作者:林玲;Shi Yan-ke;王启贤;壮可;万颖;周秀金;黄春涛;周乐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第六医院门诊抗精神病用药处方情况,了解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7年1月~12月抗精神病用药处方2051张,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处方的药物利用度、联合用药情况及使用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共9种,占全年统计处方的22.51%,占总金额的28.26%,各药物DUI均小于1.结论:该医院抗精神病用药合理.
作者:苏学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7年5月,历经两年的艰苦努力和反复酝酿,<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正式发表.这结束了我国医务工作者长期依据10年前公布的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和国外指南进行临床防治的状态,标志着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我们必须十分清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尤其是在现阶段,我国血脂异常的防治关键仍在于胆固醇的控制,抓住胆固醇就抓住了指南的精髓.中国胆固醇教育正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学习指南、领悟指南、宣传指南和贯彻指南,促进我国血脂异常的干预和冠心病预防.
作者:胡大一;仝其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部分凝血/纤溶因素的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FB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抗凝血酶-Ⅲ(AT-Ⅲ)]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共入选56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榆查颈动脉IMT,同时检测FBN、PAI-1和AT-Ⅲ指标.以颈动脉IMT作因变量,FBN,PAI-1和AT-Ⅲ等13个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筛选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FBN、PAI-1等7个变量进入方程:IMT=-0.5431+0.0438FBN+0.0831PAI-1+0.0024SBp+0.0023Age+0.1725LDL-0.1256HDL+0.3733Apo-B.提示:FBN、PAI-1与颈动脉IMT正相关,是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AT-Ⅲ未进入回归方程,表明其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2)对FBN、PAI-1、AT-Ⅲ与颈动脉IMT的关系分别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其结果分别为:IMT=0.1758+0.2104FBN,r=0.7709,P<0.0001;IMT=0.2039+0.5343PAI-1,r=0.8221,P<0.0001;IMT=0.8538+0.0006AT-Ⅲ,r=0.1095,P=0.4215.此结果亦表明:FBN,PAI-1水平与IMT呈正相关;AT-Ⅲ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结论: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稳定时,FBN,PAI-1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是颈动脉IMT增厚的危险因素;AT-Ⅲ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
作者:Du Rong-Pin;陈淑霞;Zhan Zhi;薛华;吕妍琨;谷剑;陈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在应用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的基础上,使用GPIIb/Ilia受体拮抗剂国产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结果:病人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3天后的心绞痛观察结果比较,P=0.273,差别没有统计意义,可认为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3天后对照组和受试组疗效相差不大.病人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10天后的心绞痛观察结果比较,P=0.038,差别具有统计意义,可认为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10天后受试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规治疗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缓解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绞痛症状.
作者:时占楼;Zhang Xiang-hua;冯燕光;张文亮;薛铮;吴琳;骆海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由于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出血较多,组织水肿反应快;腔、窦多;受外力打击时易引起创口感染等特点决定了口腔颌面部急救主要有窒息、出血、休克、伴发颅脑损伤、防治感染、包扎和运送等以下几种对应措施.
作者:曹丽芳;杜占军;郭月香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