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急诊疾病死亡谱的规律(附153例分析)

刘芳;Tan Lei;周文秀

关键词:急危重患者死亡谱, 调查, 疾病类型
摘要:目的:探讨危急患者死亡的构成梯次与死亡谱规律.方法:回顾整理我院2004~2007年153例急诊就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死亡患者构成梯次:年龄段主要集中于16~45岁.急诊死亡病谱规律:前五位是循环系统(占23.53%)、创伤(占22.22%)、猝死(占20.92%)、神经系统(占7.19%)、呼吸系统(占6.54%).急诊死亡高峰时段:6:00~8:00,18:00~22:00,以车祸、施工事故及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结论:急诊死亡病谱前五位疾病和急诊死亡高峰时间段提示在疾病死亡高峰到来前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空心钉微创法治疗股骨颈骨折

    目的:空心钉闭合穿钉在微创伤下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方法:(1)2周内的各型股骨颈骨折术前Garden Ⅰ、Ⅱ骨折采用皮牵引牵引患肢于功能位,GardenⅢ、Ⅳ骨折采用胫骨结节牵引患肢于功能位.(2)由移位的骨折麻醉状态下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利用C型臂透视下证实复位后,作皮肤小切口,先用一枚导针定位,再钻孔拧入2枚或3枚空心钉,退出导针,检查固定牢后,术毕.结果:55例患者经随访6月~5年骨折均愈合,无术后感染和股骨头缺血坏死表现.结论:此方法创伤小,明显减小对股骨头血运的影响,切口愈合快,骨折愈合好,一般患者均能耐受.

    作者:Yan Wen-jie;李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昏迷患者院前救治(附108例报道)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院前救治措施.方法:对108例昏迷患者在院前急救中采用气道控制、镇静、脱水降颅压、检测血糖、途中转运及监护等处理措施.结果:108例患者成功抢救104例,抢救成功率为96.3%.结论:昏迷患者院前救治措施是有效可行的,规范院前处置、途中转运及途中监护是提高教治成功率,降低致死、致残率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9例腹膜后阑尾炎病人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19例病人临床资料分析,进一步明确腹膜后阑尾炎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腹膜后阑尾炎病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手术方式回顾性分析,明确其临床及治疗方式特点.结果:腹膜后阑尾炎由于阑尾的位置较深症状多不典型,诊断困难,确诊后应尽早手术.结论:腹膜后阑尾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术前诊断困难,确诊后应尽早手术.

    作者:Gong Jia-quan;蔡昌龙;Yan lin;刘坡;欧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黄芪对小鼠脑缺血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目的:本实验建立小鼠脑缺血模型,观察黄芪对小鼠脑缺血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缺血组、黄芪组.黄芪组腹腔内注射黄芪注射液2.5g/kg,缺血组和假手术组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7天后用微动脉夹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20min,手术后即刻断头取脑、冷冻,进行热休克蛋白70的定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升高58%,黄芪组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升高32%;与缺血组相比,黄芪组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降低16.5%.结论:脑缺血敏感地诱导了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而黄芪的应用明显地抑制了其表达.

    作者:张丽蕊;Chen Jin-ling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应用舌下腺刺激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应用舌下腺刺激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舌下腺刺激术治疗,一次约10分钟,剪切黄豆大小一块舌下腺组织,唾液增多,频频咽下,一般不用药物维持;对照组40例,用吗叮啉10mg、3/d,果胶铋1.0g、3/d,口服,疗程两周.观察两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15d消化不良症状总积分11.67 ±1.36、15.37±2.01较治疗前26.58±1.81、26.83±1.89降低(P<0.05),治疗后0.5年治疗组7.81±1.10优于对照组25.40±1.92(P<0.05);生活质量治疗组治疗后15d、0.5年,对照组治疗后15d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舌下腺刺激术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疗效,远期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方法简便、合理、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Bai Rui-jun;夏春雷;Hu Jin-kuan;赵文海;周文花;窦景涛;薄中原;夏天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

    2008年6月18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18届欧洲高血压学会年会和第22届国际高血压学会年会上公布的消息称,有关替米沙坦(商品名:美卡素)自由联合氨氯地平或固定联合氢氯噻嗪(HCTZ)25 mg的两项新的研究结果证实,对于具有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高血压患者,以替米沙坦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可以提供有力而持久的血压控制;其适用人群广泛,包括难治患者.

    作者:黄宏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和(或)作用的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伴有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代谢异常的代谢紊乱.临床表现有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以及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病变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紊乱,如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病人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是控制好血糖,应随时监测血糖及尿糖.

    作者:张建芳;周晓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患者的非语言护理沟通技巧

    1 非语言沟通特点1.1 美国传播学家史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肢体语言.我们把声音和肢体语言都作为非语言交往的符号,那么沟通过程中信息沟通就只有7%是由言语进行的,而非语言沟通的比重占到绝大多数(93%),由此可见,非语言沟通技巧的重要非同一般:

    作者:方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国产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目的:评价在应用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的基础上,使用GPIIb/Ilia受体拮抗剂国产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结果:病人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3天后的心绞痛观察结果比较,P=0.273,差别没有统计意义,可认为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3天后对照组和受试组疗效相差不大.病人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10天后的心绞痛观察结果比较,P=0.038,差别具有统计意义,可认为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10天后受试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规治疗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缓解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绞痛症状.

    作者:时占楼;Zhang Xiang-hua;冯燕光;张文亮;薛铮;吴琳;骆海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在急性酒精中毒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通过奥美拉唑在急性酒精中毒中应用,探讨其预防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102例临床诊断急性酒精中毒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治疗组(55例).除常规治疗外,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观察其临床预防急性胃黏膜损害的疗效.结果:运用奥美拉唑的治疗组出现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几率明显降低.结论:临床应用奥美拉唑可有效预防急性酒精中毒中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其疗效优于法莫替丁.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RP-HPLC法测定浓缩当归丸的阿魏酸含量

    目的:建立浓缩当归丸阿魏酸的反相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1%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阿魏酸进样量在(0.02016~0.3024)μg,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RSD为1.6%.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浓缩当归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诊创伤误诊死亡8例教训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误诊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提高创伤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在1997年1月至2007年10月急诊创伤误诊死亡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急诊创伤发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易误诊漏诊.结论:详细询问受伤史,仔细、全面体格检查,正确应用辅助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可提高创伤诊断正确率,避免误诊漏诊.

    作者:周立新;Yao Jun-qiang;高翔;王玉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病态巨核细胞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分期中分布规律的探讨

    目的:通过对30例MDS患者骨髓片中5种病态巨核细胞分布规律的观察,探讨其分布规律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单抗CD41免疫酶标染色对30例已确诊MDS的骨髓片染色,于光学显微镜下,仔细观察染色后病态巨核细胞的数量、形态和种类.结果:病态巨核细胞特别是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数量的多少在MDS这类疾病的不同时期分布有一定差异.结论:病态巨核细胞种类和数量与MDS的转归和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作者:李秀芳;Li Li-xin;路彦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疗效.方法:脓毒性休克患者4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1例,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疗程10日.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a)、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记数(PLT)及病死率.结果: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治疗组的HR、FT、PLT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有确切疗效.

    作者:张沛生;Long Tao;吴晓妹;白蓉蓉;李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院前急救指挥调度两例典型个案对比分析

    急救指挥调度是伤病人处理的关键的环节之一,其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伤病人的抢救时间、对症治疗、病人预后等,在某些时候甚至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由于院前急救伤病人的原因复杂性.在日常的调度指挥工作中,难以形成一种定势的操作规范,不间断的对调度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提高调度处置能力是确保调度高度精确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雅南;张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臂丛神经损伤的术式选择

    目的:探索不同的臂从神经损伤情况下佳的手术方式.方法:针对不同臂丛神经损伤进行不同的手术治疗并进行疗效随访.结果:各组随访显示,手术效果满意.结论:针对不同的臂丛神经损伤,采取不同的神经移位组合,能取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闫文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例外伤性脑内血肿合并ITP的报道

    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因2天前头部被树砸伤,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而入院.1年前因左足皮肤裂伤,行清创缝合术,发现出血不易止,未行血液系统检查.查体:GCS9分(2+2+5),枕部一5×5cm2范围软组织肿胀、质软、表皮淤斑,未触及脾肿大.头CT示:脑实质多发散在片状高密度影,以额颞叶伤灶居多(图1).考虑外伤性多发脑内血肿,拟急诊全麻下行脑内血肿清除术.

    作者:徐博;常志田;王莉;孙庆华;施艳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淫羊藿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精制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淫羊藿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精制工艺.方法:以淫羊藿总黄酮含量为指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洗脱,对D140型大孔树脂吸附剂提取淫羊藿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了筛选,确定了淫羊藿总黄酮大孔树脂法的佳精制工艺.结果:当乙醇浓度为60%时可以洗脱完全淫羊藿总黄酮.结论:提取淫羊藿总黄酮的含量大于70%,而且工艺简便,树脂再生容易,优选工艺稳定符合生产需要.

    作者:Fu Yan-li;徐忠亮;Li Yuan-jun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微创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与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1998年11月~2007年6月我科共微创治疗脑出血脑出血患者298例,总结其临床资料,分析微创治疗脑出血的时机、方法、及临床转归.结果:立体定向微创治疗脑出血掌握好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能明显改善预后.结论:立体定向钴颅血肿引流术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手术微创、不需要全麻等特点,对于重要功能区及深部血肿更能显示其优势.对于较大的血肿也可多角度、分次穿刺手术,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志锁;Su Zhen-she;李志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康复治疗

    目的:确立一个提高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治愈率的指导原则.方法:以记分法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治疗前后常见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51例DEACMP患者经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后,痊愈率为58.82%,远远高于未经治疗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结论:高压氧等综合治疗能大大提高DEACMP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

    作者:陈进玲;Zhang Li-rui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