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玲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大黄、胆南星、自附子等中药配合奥札格雷钠对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脑梗塞病人38例,给予内服中药(大黄胆南星、白附子等)配合奥札格雷钠80毫克,胞二磷胆碱0.75克+0.9%盐水250毫升,静脉点滴,一天一次,连用15天.结果:显效36例,占94.74%,无效及其它2例,占5.26%.结论:在大黄、胆南星等中药配合奥札格雷钠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著.
作者:Zuo Ai-xin;罗增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下肢血管血栓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53.3岁,其中动脉血栓症12例,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突然发作的下肢剧烈疼痛(3例),下肢感觉障碍(1例),运动障碍(1例),足背动脉搏动消失(2例),足背动脉搏动减弱(2例),患肢体温下降(1例),下肢苍白(1例)和小腿皮肤变黑(1例),另股静脉血栓(5例),胭静脉+大隐静脉血栓(2例),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1例),20例病中发现有房颤(5例),动脉硬化斑块形成(4例),有外伤急诊手术史(2例),不明原因(1例).
作者:张明子;丁长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2周后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的变化.方法:将80例临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B组给予常规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测定CRP及血脂水平.结果:(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RP及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2)治疗2周后辛伐他汀组血清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短期应用他汀治疗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
作者:李燕;Chen Xin-hua;傅向华;吕新湖;张国如;冯燕光;李文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1998年11月~2007年6月我科共微创治疗脑出血脑出血患者298例,总结其临床资料,分析微创治疗脑出血的时机、方法、及临床转归.结果:立体定向微创治疗脑出血掌握好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能明显改善预后.结论:立体定向钴颅血肿引流术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手术微创、不需要全麻等特点,对于重要功能区及深部血肿更能显示其优势.对于较大的血肿也可多角度、分次穿刺手术,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志锁;Su Zhen-she;李志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解唐山市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疾病谱及其变化,寻找变化规律,指导急救实践.方法:选取 1998、2002、2006这三年需要院前急救多达392例患者记录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等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抽取三年院前急救统计数据,发现1998~2006年九年来唐山市AMI案例的高峰时间分布、病例类型分布、年龄分布等有了很大的差异性.引起这种差异性变化的原因可能与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变化相关.结论:(1)根据AMI疾病谱的变化,加强对居民进行有重点的健康教育.(2)八年来,AMI发病年龄、性别及时间都随着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这种变化,急救工作的重点也要做科学的调整.(3)根据院前AMI疾病谱变迁,对院前急救工作者的培训工作进行加强,从而降低死亡率.
作者:潘爱群;Ma Fu-lai;张贵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空心钉闭合穿钉在微创伤下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方法:(1)2周内的各型股骨颈骨折术前Garden Ⅰ、Ⅱ骨折采用皮牵引牵引患肢于功能位,GardenⅢ、Ⅳ骨折采用胫骨结节牵引患肢于功能位.(2)由移位的骨折麻醉状态下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利用C型臂透视下证实复位后,作皮肤小切口,先用一枚导针定位,再钻孔拧入2枚或3枚空心钉,退出导针,检查固定牢后,术毕.结果:55例患者经随访6月~5年骨折均愈合,无术后感染和股骨头缺血坏死表现.结论:此方法创伤小,明显减小对股骨头血运的影响,切口愈合快,骨折愈合好,一般患者均能耐受.
作者:Yan Wen-jie;李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测定值与预后关系.方法:分梗塞后高血糖组与梗塞前高血糖组,判断预后.结果:梗塞后高血糖组与梗塞前高血糖组,梗塞面积及预后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高的易加重脑组织损害,'增加病死率.
作者:梁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和(或)作用的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伴有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代谢异常的代谢紊乱.临床表现有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以及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病变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紊乱,如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病人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是控制好血糖,应随时监测血糖及尿糖.
作者:张建芳;周晓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应用舌下腺刺激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舌下腺刺激术治疗,一次约10分钟,剪切黄豆大小一块舌下腺组织,唾液增多,频频咽下,一般不用药物维持;对照组40例,用吗叮啉10mg、3/d,果胶铋1.0g、3/d,口服,疗程两周.观察两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15d消化不良症状总积分11.67 ±1.36、15.37±2.01较治疗前26.58±1.81、26.83±1.89降低(P<0.05),治疗后0.5年治疗组7.81±1.10优于对照组25.40±1.92(P<0.05);生活质量治疗组治疗后15d、0.5年,对照组治疗后15d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舌下腺刺激术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疗效,远期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方法简便、合理、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Bai Rui-jun;夏春雷;Hu Jin-kuan;赵文海;周文花;窦景涛;薄中原;夏天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解唐山市院前急救交通伤患者的疾病谱,寻找变化规律,指导急救实践.方法:选取1998、2002、2006这3年需要院前急救多达1 381例交通伤患者记录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急诊诊断等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抽取三年院前急救统计数据,发现1998~2006年八年来唐山市院前急救交通伤案例的性别、时间分布、年龄分布等有了很大的差异性.引起这种差异性变化的原因可能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相关.结论:(1)八年来,院前急救交通伤病例的性别、年龄分布、时间分布都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这种变化,急救工作的管理也要科学的调整;(2)根据交通伤院前急救疾病谱变迁,对院前急救工作者的培训工作进行调整.
作者:潘爱群;Ma Fu-lai;张贵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桂龙通络胶囊加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以下简称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微创术组)和治疗组(桂龙通络胶囊加微创术),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4.14%,94.6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桂龙通络胶囊+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优于单纯微刨术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
作者:Zhao Xin-min;李新萍;Zhang Xin;肖维刚;冯彦敏;靳彦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摄影及CT扫描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总结近3年经乳腺钼靶摄影及CT扫描确诊同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8例,分析钼靶摄影及CT扫描的影像学征象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28例乳腺癌患者中13例有明显肿块影,部分有毛刺样改变,4例仅有细小的沙粒样钙化,其中15例伴有间接征象.结论:乳腺钼靶及CT扫描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触诊阴性患者,乳腺影像学检查更是必不可少的诊断方法.
作者:杨江萍;Guan Su-an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8年6月18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18届欧洲高血压学会年会和第22届国际高血压学会年会上公布的消息称,有关替米沙坦(商品名:美卡素)自由联合氨氯地平或固定联合氢氯噻嗪(HCTZ)25 mg的两项新的研究结果证实,对于具有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高血压患者,以替米沙坦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可以提供有力而持久的血压控制;其适用人群广泛,包括难治患者.
作者:黄宏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心血管疾病是一个世界性卫生问题,其一级、二级预防成为各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重中之重.在构筑心血管疾病防洪堤的各环节中,采用各种手段对心血管疾病进行评估,以更好的鉴别高危患者、更加迅速准确的诊断疾病、更加有效预防并治疗患者至关重要.尽管临床评估是其中为关键环节,但具有一定的局限,应采用其他工具辅助进行评估以提高疾病管理能力.
作者:车文良;刘文玲;胡大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七氟烷诱导HO-1基因表达抑制氧糖剥夺神经元凋亡的机制.方法:将96孔和6孔培养板上培养7d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5组(n=10):正常培养组(C组)、氧糖剥夺组(D组)、氧糖剥夺组+2%七氟烷组(S1组)、糖剥夺组+4%七氟烷组(S2组)、糖剥夺组+4%七氟烷+Znpp组(Z组).C组神经元按正常培养方法培养.S1组在神经元缺糖缺氧的同时接受2%七氟烷麻醉.S2组在神经元缺糖缺氧的同时接受4%七氟烷麻醉.Z组在神经元进行缺糖同时加入Znpp使其终浓度分别为10μmol/L后同S2组处理.96孔培养板的神经元进行细胞存活率的检测.6孔培养板的神经元进行神经元纯度鉴定、神经元凋亡率、HO-1-mRNA和Fas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与D组比较S1组海马神经元HO-1-mRNA的表达增加,Fas蛋白表达减少,神经元存活率增加、凋亡率降低(P<0.05).与S1组比较S2组海马神经元HO--mRNA的表达增加,Fas蛋白表达减少,神经元存活率增加、凋亡率降低(P<0.05).与S2组比较Z组海马神经元HO-1-mRNA的表达减少,Fas蛋白表达增加,神经元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加(P<0.05).结论:七氟烷通过诱导神经元HO-1-mRNA的表达而抑制了凋亡因子Fas,终抑制了氧糖剥夺神经元的凋亡.
作者:邵建林;Heng Xin-hua;罗用宇;赵国梁;吕强;王俊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血宁对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在笑气人工流产术中,米索前列醇分别以舌下和阴道方式给药,配伍(实验组)或不配伍(对照组)宫血宁联合笑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观察宫颈扩张情况、宫缩幅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时间.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宫颈扩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指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宫血宁可明显提高米索前列醇舌下和阴道用药联合笑气人工流产术效果.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72例中重度小儿急性喉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照组36例,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观察用药后5小时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疗效上无显著差异.结论:局部应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与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上无显著差异.
作者:Liu Hong-wei;程春华;Zhang Rui-yun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为了解决周围神经损伤手术后神经粘连问题,特别是周围神经断伤吻合术后,解决神经纤维的生长与预防粘连问题.方法:在动物实验成功的基础上,临床在周围神经损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束间松解或外膜一束膜缝合的基础上应用几丁糖局部注入.于手术后6个月至2年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共临床应用102例110条神经,按照分级评定神经功能恢复.结果应用几丁糖者周围神经功能恢复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诱发电位波幅明显优于未应用几丁糖者.周围神经粘连术后恢复优良率达91.5%,周围神经断伤吻合术后优良率达84%,总优良率达86.4%.结论:几丁糖具有明确的预防周围神经术后粘连的作用同时能够促进神经纤维的生长;临床应用疗效确切.并可在周围神经损伤的手术中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昌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重症哮喘是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一般常规治疗无效,支气管极度痉挛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肺功能减退,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正常或升高,氧分压下降[J].本病发病后经常规治疗症状不能改善或继续恶化、短时间内进入危重状态,迅速发展至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重症哮喘具有急、危、重等特点[2],哮喘病防治护理成为国内外医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作者:田兰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小鼠免疫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低、中、高3个剂组,分别为0.23、0.46、0.69 s/kg槲皮素组和空白对照组、溶剂为对照组.小鼠连续灌胃30天后开始试验,分别进行免疫指标测定.结果:各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小鼠淋巴器官/体重比值差异均无显著性.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明显增强小鼠碳廓清能力、明显增强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升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明显增强抗体生成细胞能力;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功能;各剂量组对NK细胞活性增强无显著性.结论:按照增强免疫力功能作用评价程序规定.该受试物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作用.
作者:叶会呈;Wen Hui-ling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