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宁
急救性气管插管是心肺脑复苏(CPCR)过程中非常重要而且有效的抢救技术,是呼吸、心博骤停抢救成功的保证.在院前急救中,每一趟120救护车出诊,仅有一医一护到达现场.急诊科出诊医师因年龄、资历、专业、固定与轮转的不同,对气管插管操作技能熟练程度不一.对现场一些需要插管的急危病人判断不准,插管不顺或者插管失败诸多原因,延误了佳抢救时间,导致病人失去了救治的机会和造成一些可以避免的后遗症.
作者:李荣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摄影及CT扫描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总结近3年经乳腺钼靶摄影及CT扫描确诊同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8例,分析钼靶摄影及CT扫描的影像学征象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28例乳腺癌患者中13例有明显肿块影,部分有毛刺样改变,4例仅有细小的沙粒样钙化,其中15例伴有间接征象.结论:乳腺钼靶及CT扫描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触诊阴性患者,乳腺影像学检查更是必不可少的诊断方法.
作者:杨江萍;Guan Su-an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测定值与预后关系.方法:分梗塞后高血糖组与梗塞前高血糖组,判断预后.结果:梗塞后高血糖组与梗塞前高血糖组,梗塞面积及预后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高的易加重脑组织损害,'增加病死率.
作者:梁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其抑郁程度与脑器质性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24项版本和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对267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定,对发生抑郁症depression的患者再进行脑内器质性病变部位的相关分析.结果:入组患者中有112例发生脑卒中后抑郁(PSD),总发病率为41.95%,所有PSD患者中病变在额叶的有11例,颞叶23例,顶叶17例,枕叶15例,基底节16例,小脑23例,脑干7例,其中轻度抑郁53例,中度抑郁40例,重度抑郁19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轻型患者其PSD发病率为21.84%,中型发病率为49.26%,重型为59.09%.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其颞叶和小脑部位病变多发生轻度抑郁,顶叶和枕叶病变多发生中度抑郁,额叶脑干以及基底节部位病变多发生中重度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其患抑郁症的程度也就越高.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作者:苍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贝飞达与山莨菪碱穴封联合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为合理应用贝飞达及山莨菪碱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0例一个月至2岁的迁延性腹泻患儿为观察对象,把他们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按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口服贝飞达,山莨菪碱足三里穴位封闭;两组均予以补液等对症治疗.两组均进行治疗前后患儿疗效、住院时间及费用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住院时间及费用也明显减少.结论:贝飞达联合山茛菪碱穴封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刘红卫;Zhang Rui-yun;程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心血管疾病是一个世界性卫生问题,其一级、二级预防成为各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重中之重.在构筑心血管疾病防洪堤的各环节中,采用各种手段对心血管疾病进行评估,以更好的鉴别高危患者、更加迅速准确的诊断疾病、更加有效预防并治疗患者至关重要.尽管临床评估是其中为关键环节,但具有一定的局限,应采用其他工具辅助进行评估以提高疾病管理能力.
作者:车文良;刘文玲;胡大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后发症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和神经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12例一氧化碳中毒后发症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并按诊断标准诊断及高压氧治疗.结果:12例一氧化碳中毒神经系统后发症患者3例死亡,1例遗留精神分裂样症状,8例痊愈.结论:一氧化碳中毒后发症患者的发生与中毒后发现的早晚和开始高压氧治疗的时间密切相关,积极治疗亦能得到较好的康复.
作者:王佑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空心钉闭合穿钉在微创伤下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方法:(1)2周内的各型股骨颈骨折术前Garden Ⅰ、Ⅱ骨折采用皮牵引牵引患肢于功能位,GardenⅢ、Ⅳ骨折采用胫骨结节牵引患肢于功能位.(2)由移位的骨折麻醉状态下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利用C型臂透视下证实复位后,作皮肤小切口,先用一枚导针定位,再钻孔拧入2枚或3枚空心钉,退出导针,检查固定牢后,术毕.结果:55例患者经随访6月~5年骨折均愈合,无术后感染和股骨头缺血坏死表现.结论:此方法创伤小,明显减小对股骨头血运的影响,切口愈合快,骨折愈合好,一般患者均能耐受.
作者:Yan Wen-jie;李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测定8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24h内的血清CRP水平,分析其与其他血生化指标危险因素及患者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的关系.结果:CRP异常组冠心病患病率为50.9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4.50±0.71)mmol/L,明显高于CRP正常组的27.78%(3.95±0.84 mmol/L(P<0.05).CRP异常组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51.82±10.56)低于CRP正常组(62.36±8.02)(P<0.05).CRP水平与Barthel指数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741,P<0.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RP水平对近期预后有预测作用.
作者:李海丹;郑志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7年5月,历经两年的艰苦努力和反复酝酿,<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正式发表.这结束了我国医务工作者长期依据10年前公布的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和国外指南进行临床防治的状态,标志着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我们必须十分清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尤其是在现阶段,我国血脂异常的防治关键仍在于胆固醇的控制,抓住胆固醇就抓住了指南的精髓.中国胆固醇教育正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学习指南、领悟指南、宣传指南和贯彻指南,促进我国血脂异常的干预和冠心病预防.
作者:胡大一;仝其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国产美洛昔康(统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68例活动性As患者,口服统克15mg,ad,分别在0周和第4周末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可供观察患者共88例,4例脱落,经过4周的治疗,统克对AS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53%,其中对各项主要疗效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8.3%,主要为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口腔溃疡,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国产美洛昔康通过其消炎镇痛作用对活动性AS的疼痛与功能受限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好.
作者:郑宝林;Yu Jun-wen;张小娟;黄赛花;杨剑;刘奔流;杨同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麻醉进行回顾总结.方法:6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病人,以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和异丙酚维持麻醉.术中维持收缩压在90~120mmHg之间.心率维持在50~70次/分之间.结果:麻醉手术过程平稳,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以此种方法进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维持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确立一个提高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治愈率的指导原则.方法:以记分法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治疗前后常见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51例DEACMP患者经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后,痊愈率为58.82%,远远高于未经治疗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结论:高压氧等综合治疗能大大提高DEACMP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
作者:陈进玲;Zhang Li-rui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对比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加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内支架(STENT)置入术与直接PTCA/STENT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首次AMI患者随机给予静脉rt-PA溶栓加补救性PTCA/STENT(A组)和直接PTCA/STENT(B组).44例患者用阿司匹林和肝素后,接受治疗,19例直接PTCA和支架.术中分别应用冠状动脉造影(CAG)定位梗塞相关动脉(IRA),多道心电生理仪观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根据不同的心律失常类型予以相应的处理.术后10~20d两组病人均做超声心动图,对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DP)以评价心肌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1)首次CAG显示A组IRA51支,其中左前降支(LAD)29支,右冠状动脉(RCA)15支,左回旋支(LCX)7支;B组IRA24支,其中LAD13支,RCA7支,LCX4支;两组冠状动脉分支梗塞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AB两组行静脉rt-PA溶栓加补救性PTCA/STENT和直接PTCA/STENT术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A组为25%(11/44),其中心室颤动发生率为14%(6/44);B组为79%(15/19),其中心室颤动发生率为53%(10/19).两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心室颤动发生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心室颤动病人行电除颤后转复为窦性心率.(3)病人住院10~20d,二维超卢心动图显示,LVEDP达到或超过60%者,A组为64%(28例),B组为89%(17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静脉rt-PA溶栓加补救性PTCA/STENT和直接PTCA/STENT相比较,前者较后者治疗时间提前,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明显,急性期过后,病人心肌功能恢复的好.
作者:李方;Sun Zhe;王志新;郭涛;吴会芳;李琮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解唐山市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疾病谱及其变化,寻找变化规律,指导急救实践.方法:选取 1998、2002、2006这三年需要院前急救多达392例患者记录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等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抽取三年院前急救统计数据,发现1998~2006年九年来唐山市AMI案例的高峰时间分布、病例类型分布、年龄分布等有了很大的差异性.引起这种差异性变化的原因可能与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变化相关.结论:(1)根据AMI疾病谱的变化,加强对居民进行有重点的健康教育.(2)八年来,AMI发病年龄、性别及时间都随着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这种变化,急救工作的重点也要做科学的调整.(3)根据院前AMI疾病谱变迁,对院前急救工作者的培训工作进行加强,从而降低死亡率.
作者:潘爱群;Ma Fu-lai;张贵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院前急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探索其内在特点、规律,成为急诊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为更好地服务大众,笔者将从事中医院急诊工作10余年的体会整理成文,供同道交流、探讨.
作者:李竹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危急患者死亡的构成梯次与死亡谱规律.方法:回顾整理我院2004~2007年153例急诊就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死亡患者构成梯次:年龄段主要集中于16~45岁.急诊死亡病谱规律:前五位是循环系统(占23.53%)、创伤(占22.22%)、猝死(占20.92%)、神经系统(占7.19%)、呼吸系统(占6.54%).急诊死亡高峰时段:6:00~8:00,18:00~22:00,以车祸、施工事故及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结论:急诊死亡病谱前五位疾病和急诊死亡高峰时间段提示在疾病死亡高峰到来前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作者:刘芳;Tan Lei;周文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评估肾积水患者肾功能可复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测定梗阻解除术前及术后2~3个月内的肾内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和肾实质厚度,分析两者与肾积水肾功能可复性之间的关系,同时与静脉尿路造影(IVU)对比.结果:梗阻解除术前肾显影组、肾无显影组RI和肾实质厚度有明显差异(P<0.05).肾皮质厚度为3mm,RI为0.81判断肾功能不可复性准确度为88.1%、灵敏度95.3%.结论:RI和肾实质厚度可以反映积水肾的肾功能损害程度并可作为临床上预测肾功能可复性的客观指标.
作者:赵玮;Pang Shu-jian;孟存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大黄、胆南星、自附子等中药配合奥札格雷钠对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脑梗塞病人38例,给予内服中药(大黄胆南星、白附子等)配合奥札格雷钠80毫克,胞二磷胆碱0.75克+0.9%盐水250毫升,静脉点滴,一天一次,连用15天.结果:显效36例,占94.74%,无效及其它2例,占5.26%.结论:在大黄、胆南星等中药配合奥札格雷钠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著.
作者:Zuo Ai-xin;罗增彦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