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波;柯美云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心脏功能及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测定66例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并分为cTnI正常组和升高组,随访至少12月患者远期心脏事件,分析cTnI与心脏功能及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66例心力衰竭患者中有27例血清cTnI升高,5例CK-MB轻度升高;Ⅲ级心功患者crnI升高检出率(66.7%)比Ⅱ级心功cTnI升高检出率(5.9%),显著增高(P<0.05);Ⅳ级心功患者cT-nI升高检出率(100%)比Ⅲ级心功患者明显增高(P<0.05).62例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随访,随访时间(18±6)个月,cTnI正常组远期心脏事件17例次,cTnI升高组远期心脏事件35例次(P<0.01).结论:心功能越差cTnI升高的检出率越大,血清cTnI不仅是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的敏感标志物,而且是远期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赵思勤;吴涛;李毅;聂晓莉;李秋;周世炳;刘小蓉;曾祥鸿;杨雷;钟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5.至今尚有争论的ADR5.1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OC)自1960年问世以来,始终是计划生育的重要药物,全球有超亿妇女使用,市场年销售额达30亿美金,但其安全性至今令人颇有顾虑,主要涉及OC可增加脑卒中、静脉血栓、肺栓塞、心肌梗死以及脑静脉窦栓塞等的危险性.
作者:孙忠实;朱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酸相关疾病(Acid-Related Disorders,ARDs)是指一类与酸攻击作用密切相关的胃肠道疾病,其概念范畴,包括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消化性溃疡病(peptic ulcer disease,PUD)和消化不良(dyspepsia)等多种发病率高、生活质量受损明显的疾病(表1).
作者:许大波;柯美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褪黑激素(Melatonin,简称MT)是由松果体分泌的肽类激素,对生物节律、睡眠、情绪、性行为、生殖、免疫、抗衰老及抗氧化等均有调节作用.
作者:徐玲;王化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Fas转导大肠癌细胞株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效应,可望为进一步研究大肠癌的Fas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流式细胞术(FCM)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Fas转导大肠癌细胞凋亡效应.实验分四组:a.LoVo细胞组b.LoVo细胞+Fas抗体组c.LoVo转导细胞组d LoVo转导细胞+Fas抗体组.结果:Fas转导大肠癌细胞株+Fas抗体组(d)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a、b、c组.结论:Fas表达细胞株在Fas抗体作用下能够有效启动Fas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
作者:李恕军;韩英;姜泊;肖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血浆胆固醇水平和冠心病危险之间的可预测的相关性已被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证实.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使用不同的芦荟制剂治疗便秘,已被广大的患者所接受.但如何正确使用、是否可以长期使用应该在临床上引起注意.
作者:王化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近一项名为盎格鲁-斯堪的那维亚的心脏终点试验(Anglo Scandinavian Cardiac Outcomes Trial,ASCOT研究)是近来欧洲大规模的前瞻性、随机、降压联合降脂的终点研究.ASCOT研究初步结果对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分支的特点与意义浅评如下:
作者:徐成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3.缺血性脑卒中的抗栓和溶栓治疗3.1症状开始后3h内:组织型凝血酶原激活物(tPA)推荐@在严格遵照合格标准后,患者接受tPA治疗(0.9mg/kg;大剂量90rg;初10%静推,其余的在60min内输入)(表3)(1A级).
作者:许俊堂;马力;郑华;史旭波;陈江天;胡大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地尔硫(艹卓)缓释剂(Dilacor)与缓释维拉帕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共入选49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维拉帕米组共24例,每日服用240mg;B组:地尔硫(艹卓)组共25例,每日服用180mg或240mg.结果:服用180mg或240mg Dilacor8周可使84%患者平均收缩压下降9.92mmHg,平均舒张压下降10.48mmHg;心电图QT、QTc有所延长,但在正常范围内.以上结果与维拉帕米组相似.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Dilacor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而有效.
作者:贾士杰;吴学思;吕强;韩智红;胡荣;康俊萍;贾长琪;朱美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两种剂量福辛普利治疗重症心力衰竭(HF)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防治心血管事件的作用.方法:将85例NYHA心功能Ⅲ、Ⅳ级重症HF患者随机单盲分为2组:福辛普利20mg/d组43例;福辛普利l0mg/d组42例,治疗1年,观察患者心功能、不良反应和心脏性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福辛普利治疗重症HF 3、12个月,2组均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包括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也能降低纤溶系统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且20mg/d组对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10mg/d组,(P<0.05),同时20mg/d组治疗3,12个月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UP),心律失常事件比10mg/d组明显减少(P<0.05),而2组治疗后3,12个月血压及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无组间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用福辛普利20mg/d治疗重症HF,预防心脏性事件较合适,需否用40mg 1次/d,仍需临床探讨.
作者:曾群英;李玉杰;高修仁;许庆;王强;陶军;陈国伟;廖新学;郑东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随着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及被认为可能是发展成终未期肝病的一个主要病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病发生的风险因素已基本明确,它们分别是:2型糖尿病、45岁或以上,体重指数≥26及AST/ALT比值<1[1].
作者:尤鹏;刘玉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遗传性大肠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意义大肠癌是一种遗传倾向比较明显的恶性肿瘤.其中,遗传背景为突出的有两种,即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作者:李世荣;盛剑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连续194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病人,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58例,男31例、女27例,年龄(59.9±9.77)岁]和多支病变组[136例,男91例、女45例,年龄(60.9±11.7)岁],分析其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及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病人在是否有吸烟史、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单支病变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有吸烟史的冠心病病人其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更为严重、完全闭塞的血管更多(P<0.05).结论:冠心病多支病变和完全闭塞病变的发生在有吸烟史的患者中多见.在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的患者中,多支病变发生率高.
作者:陈玻;李瑞杰;任文林;彭夫松;芮长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过去已有大量临床试验显示降低血压可以减少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降低死亡率,长期以来有许多针对β受体阻止剂和利尿剂的临床试验,显示二者减少脑血管事件的作用相似,但利尿剂减少冠脉事件的作用更佳,目前有关钙拮抗剂降压治疗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数据非常有限,而对硝苯地平,盐酸地尔硫 ,盐酸维拉帕米的短效或即释剂型不良反应报道也是众说纷纭.
作者:宋丽芬;李瑞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国产比索洛尔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例100例心功能NYHAⅡ~Ⅳ级,LVEF≤45%,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即: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48例,比索洛尔治疗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疗程4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比索洛尔组为92.3%,2组对心力衰竭血液动力学指标均有改善,但比索洛尔组好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增加其射血分数、改善其生活质量、副作用轻微.
作者:那开宪;余平;蒋志加;邢家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茴三硫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瘀胆性肝病等的保肝、利胆和解毒的作用.方法: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按病例选择标准将入选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茴三硫组,70例)给予茴三硫25rg,tid;对照组(硫普罗宁组,36例)给予凯西来1片,tid;两组疗程均为8周.根据两组病人治疗后症状改善及肝功能恢复情况的判定标准,来评估两组药物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茴三硫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9%、27.1%和80%,硫普罗宁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5.6%、27.8%和83.3%,治疗前后两组的各症状及肝功能改善率基本相同,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茴三硫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慢性肝损害,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肝功能,其疗效与硫普罗宁效果相近,临床观察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胡伏莲;徐小元;纪开宇;成虹;钱家鸣;程凤岐;程留芳;王惠吉;彭晓君;李世荣;王雁;袁申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快速床旁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和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血浆中BNP浓度,对比研究BNP对AMI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入选2002年7月~2003年2月的AMI和UA患者,分为AMI组和UA组.即刻床旁抽血行床边BNP和心肌酶三项(CK-MB、Myo、TNI)的快速测定.同时观察入院时血压、心率、肺部罗音和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一个月内不良事件.结果:入选AMI患者25例和UA20例.其中AMI组肺部有湿性罗音组12例和无罗音组13例.AMI组和UA组的BNP、肺部罗音和不良事件分别为(376.9±410.2)pg/ml和(45.2±20.6)pg/ml(P<0.001)、12例和4例、不良事件3例和0.有湿性罗音组和无罗音组的BNP浓度分别为(604.8±425.2)Pg/ml和(149.1±81.5)pg/ml(P<0.05)、年龄分别为(71.1±13.5)岁和(61.7±11.2)岁(P<0.05)、不良事件分别为3例和0例,而两组间Myo、CPK-MB、TNI无差异性.结论:快速床旁检测AMI患者血浆中BNP浓度有助于对AMI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评价预后.
作者:王明生;李明昌;王河;肖毅;谢东晓;吕健;项志敏;张钧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及评价其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01年12月1日至2002年11月5日间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患者共155例,术前常规行改良Allen试验,阳性者遂穿刺右(或左)桡动脉,依个人习惯使用5FMedtronicBRACHIAI4.0桡动脉造影导管或5FCordisMPA-2造影导管.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6.8%,5例失败,失败原因:2例因血管严重痉挛而无法操纵导管,3例右锁骨下动脉严重扭曲致导管无法到达升主动脉.2例术后发生桡动脉闭塞.无出血、夹层、血肿等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高,血管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易于接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白淑玲;熊为国;秦绪光;侯浩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