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强;阿依努尔;师龙生;叶江枫;赵中苏
重症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科急症,除药物治疗外有创机械通气常作为抢救的后手段,无创通气是近年来呼吸衰竭治疗的重要进展,为避免有创通气所带来损伤及并发症,我们于2001年偿试以无创通气抢救重症支气管哮喘,亦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北宁;张莉;任爱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早期误漏诊原因,提高SLE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住院诊断的63例SL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63例确诊为SLE患者的病程为(4.38±3.13)年;(2)早期误诊率高达68.3%,误诊的病种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阑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炎、心包炎、胸膜炎、慢性肝炎、淋巴结炎、淋巴瘤等.发热、关节痛、皮疹是SLE早期常见的症状,面部盘状红斑、颧部红斑是具特征的表现;(3)特异性指标的阳性率低:狼疮细胞(LE)17.6%,抗ds-DNA抗体20%,抗核抗体(ANA)26.6%;(4)发热和白细胞明显升高者占误诊的74.4%(32/43);血沉增快和尿检蛋白阳性在未误诊者与误诊者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SLE误诊主要原因缺乏系统表现,实验室特异性检查阳性率低,发热、白细胞升高是早期SLE容易误诊的因素,血沉明显升高和尿检异常是SLE早期诊断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张汝忠;顾同进;王群献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艾司洛尔在心血管疾病急症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25例心血管急症患者,其中CABG术后及普通外科术后房扑/房颤分别为60例及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分别为50例及15例.艾司洛尔静脉负荷量0.5 mg/kg,1分钟内静注,继以0.05mg@kg-1@min-1,持续静脉输注,若无效,4分钟后静脉负荷量不变,维持量递增,直至0.2mg@kg-1@rmin-1.结果:CABG术后及外科术后房扑/房颤24小时内的转复率分别为75%及83%.房扑/房颤的快速心室率由用药前(198±27)/分下降至(129±16)/分(P<0.05).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药后平均心率由用药前(101±13)(79~123)/分下降至(77±14)/分(P<0.05);平均血压由(126±19)/(71±12)mmHg下降至(107±20)/(62±8)mmHg(P<0.05).37例恶化劳力性心绞痛的缓解率为7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艾司洛尔是用于心血管急症治疗的一种用法安全、疗效确切的较为理想的药物.
作者:王吉云;胡大一;贾三庆;王雷;王学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生物利用度试验是药物制剂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评价的方法之一,广泛用于评价药物效应与血药浓度相关的药物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剂间是否生物等效,包括同一药物的不同处方或工艺间、不同制造商的同一规格产品间、仿制药与专利药间是否生物等效,也适用于评价具有同一活性物质不同的血管外给药制剂间(例如片剂和胶囊剂)是否生物等效.
作者:蒋学华;贾运涛;杨俊毅;周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早期危险分层对于急诊的非ST-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症状,心电图,肌钙蛋白进行危险分层,高危患者即刻行冠脉造影,并选择治疗方法,低危患者经入院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行冠脉造影检查.通过冠脉造影结果对危险分层及治疗干预进行评价.结果:高危患者的血管病变支数及闭塞程度大于90%血管支数明显高于低危组.高危患者较低危患者有更多需进行血管重建治疗.结论:对非ST-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早期危险分层,高危患者立即行冠脉造影有助于发现危险病变,积极进行干预,但远期愈后需进一步评价.
作者:朱继红;刘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S)是目前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预防缺血性脑中风的介入领域热点之一.如何防止该操作过程中,微栓子脱落入脑可能发生脑功能不全是该治疗方法成功的关键.本文在CS操作中常规采用Filter Wire脑保护装置用于上述目的作一些探讨.方法:将36例德国患者在FilterWire脑保护装置下完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术中及术后近期并发症作一总结.结果:围手术期,患者死亡率及中风率是0%,术后发生一过性脑缺血的患者人数是1例(2.77%).该患者术前有长期低血压病史,行药物治疗,症状消失.结论:常规用FilterWire脑保护装置完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其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很低,而且该装置易于操作,对于国内全面开展该治疗项目有一定的借鉴.但是,其长期随访效果尚无定论.
作者:原标;K Mathias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病历报告我们观察了1例希氏束旁显性旁道和1例小儿房室结双径路射频消融后的迟发反应现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德昭;付贵琴;李运田;胡大一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提高对罕见病上腔静脉瘤的认识.方法:对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恶性神经鞘瘤弓起的继发性上腔静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上腔静脉瘤早期临床症状少,晚期可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CT和超声检查可显示上腔静脉瘤的范围、大小、形态以及有无血栓形成.螺旋CT血管造影可显示平面和立体图像.结论:上腔静脉瘤的形成必须是管腔局限性扩大于邻近正常管腔一倍以上.
作者:杜志强;阿依努尔;师龙生;叶江枫;赵中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和并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白细胞及分类计数、血浆中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水平的变化及相互关系,为临床提供新的诊治依据.方法:测定4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常规、血浆中C-反应蛋白及内皮素指标,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Ⅰ期)30例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增高(P<0.01),C-反应蛋白及内皮素浓度亦升高(P<0.01).白细胞记数与内皮素水平呈正相关.住院后72小时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8mg/dL)者,并发症多,预后差.结论:①炎症反应可能是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神经元损伤的原因之一.②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因子激活,C-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与病情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吴春波;郭君洛;刘晓原;朱继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腔镜技术在下肢原发性静脉曲张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结果.方法:腔镜辅助手术治疗24例(32条患肢)下肢原发性静脉曲张病人.术后随访3~22个月;传统手术治疗20例(27条患肢)下肢原发性静脉曲张病人,术后随访5~24个月.结果:腔镜辅助手术治疗24例病人术后肢体症状和浅静脉曲张消失,16例合并有静脉性溃疡患者短期内溃疡愈合,随访3~22个月只有1(1/32)条患肢复发静脉曲张,其余病人未见静脉曲张复发及并发症;而传统手术治疗20例病人术后肢体症状和浅静脉曲张消失,10例合并有静脉性溃疡患者短期内溃疡愈合,随访5~24个月有3(3/27)条患肢复发静脉曲张,2(2/10)条患肢复发溃疡.结论:腔镜辅助手术治疗下肢原发性静脉曲张手术效果好,术后复发率低,患肢创伤小,病人满意度高,是治疗下肢原发性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
作者:姚燕丹;林少芒;邓一文;胡以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见于如下三种情况:(1)静脉血流郁滞,如长期卧床者;(2)静脉壁损伤;(3)血液高凝状态.如血液浓缩、肿瘤、口服避孕药等.本文报道家族四成员发病前身体健康,无上述病因及其它可询因素.
作者:秦北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诊诊断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性别、年龄、合并症、经济状况、起病到就诊时间、救治情况等因素和30天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胸痛中心和绿色通道成立一年半以来救治的全部43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评估,总结与发病及30天再发心脏事件相关的因素.结果:本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占58.7%,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占37.9%,其他心电图表现者占3.4%;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发的重要因素;男性病人有冠心病早发趋势并与高血压等合并症及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绝大多数女性病人起病于绝经以后,极少数病人发病与未控制的合并症相关;医疗费用是影响病人就诊的关键因素,并成为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病人就诊时间与第30天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直接相关,就诊越早预后越好;应用球囊扩张直接开通罪犯血管是我院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常用的方法,且病人预后略优于静脉溶栓治疗和补救性PTCA.结论: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从体制上完善急性冠脉综合征一级和二级预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威胁人群健康疾病的高发趋势;各医院应结合自身特点找到在短时间内开通罪犯血管的方法,有条件的医院可进行直接PTCA;溶栓治疗仍是我国绝大多数医院有效的抢救措施.加强健康教育、控制ACS高危因素、加强一级和二级预防是我们面临的更重要课题.
作者:王建旗;胡大一;刘杰;傅研;李田昌;彭建军;庞文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胡大一;史旭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背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减轻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有害作用,改善生存率,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死亡率和心力衰竭或左室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选择性拮抗AT1受体可作为一种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替代方法.OPTIMAAL试验是一项多中心的随机试验,旨在检验AngⅡ拮抗剂氯沙坦是否在降低AMI后的高危病人的死亡率方面优于或不次于ACEI卡托普利.
作者:胡大一;华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在美国,每年至少有50万人因冠心病而导致死亡,有150万人因急性心肌梗死人院,冠心病的相关花费每年高达1000亿美元[1].考虑到人力和财力的消耗,人们关注的重点已转向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希望通过早期干预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减少急性期治疗的费用.
作者:史旭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无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观MI)是属于无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高危人群,它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有无本质的差异尚不完全清楚.
作者:赵明中;胡大一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Swyer-James综合征(SJS)的临床特征,分析相关诊断方法的特点,提高对SJS的认识及其诊断水平.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回顾分析3例临床病例.结果:本病的临床特征表现为:(1)幼年时有下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史;(2)影像学检查以单侧透明肺,伴有呼气相气体潴留、肺血管减少或肺体积缩小为特征.结论:对于有幼儿时期下呼吸道感染病史、胸部影象学显示局部肺叶或单侧透明肺者,应与SJS进一步鉴别.
作者:高占成;安树昌;薛青;徐钰;田桂珍;杜湘珂;何权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对心肌胶原代谢的影响,探讨AngⅡ与TGF-β1在高血压心肌重构中的作用.方法:以Wis-tar-Kyoto(WKY)大鼠为非高血压对照,15周龄SHR经氯沙坦(Los)或/和卡托普利(Cap)治疗15周,放免法测定AngⅡ、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心肌TGF-β1水平、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VIDAS图像分析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P)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放射性底物测定法检测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活力.结果:在SHR心肌中,AngⅡ、TGF-β1、CVP、PVCA明显高于WKY大鼠,而MMP-1活力降低(P<0.01).阻滞RAS的不同水平均降低AngⅡ、TGF-β1、CVP、PVCA,升高MMP-1活力.SHRLos+Cap或SHRLos降低TGF-β1水平、升高MMP-1活力明显优于SHRRCap(P<0.05).心肌AngⅡ水平与TGF-β1、CVP、PVCA正相关(P<0.01),AngⅡ、TGF-β1与MMP-1活力呈负相关(P<0.01).结论:AngⅡ可能通过AT1受体调控TGF-β1促进胶原合成、抑制胶原分解.氯沙坦在抑制TGF-β1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卡托普利,合用未优于单用氯沙坦.
作者:柯海燕;汪康平;张仁坤;陈旭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