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原灾害护理培训意愿及救援参与度的调查分析

李晓芳;赵生秀;李月美;马恒泰

关键词:高原, 灾害护理, 培训, 救援
摘要:目的:对护理人员高原灾害护理培训意愿及救援参与度进行调查为进一步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护士高原灾害护理培训意愿及救援参与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在灾害护理方面培训很少,只有45.35%的人员参加过。99.84%的护理人员认为非常必要或必要进行灾害护理的培训,99.84%的护理人员非常愿意或愿意参加相关的培训。结论护理人员对高原灾害护理培训意愿总体很高,但救援参与度比较低,护理管理人员应加大灾害护理培训的力度,以提高护理人员高原灾害护理的能力水平。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正畸科责任制护理模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科责任制护理的工作模式。方法对照组患者由主管医生负责管理,护士实施常规的椅位配合护理,根据医生要求进行护理操作配合;试验组建立责任制护理小组,采用医、护、患同组工作模式,患者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共同负责管理,护士按护理程序实施护理。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对患者、医生、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正畸科开展责任制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刘漫丽;赵佛容;刘敏;张安翔;许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PICC在耐多药肺结核强化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PICC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强化期规范治疗完成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确诊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4例,同时给予患者和家属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后,同意应用PICC输液治疗者32例作为观察组,不接受PICC者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于静脉用药治疗前和静脉用药1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采用自制量表观察不同的输液途径对患者静脉用药1个月、6个月、9个月时依从性和规范治疗完成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静脉用药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各项维度得分、依从性、规范治疗完成率均高于对照组;静脉用药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依从性、规范治疗完成率有明显差异;静脉用药治疗9个月后,两组患者依从性差异显著,观察组规范治疗完成率是对照组的5.6倍。结论应重视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规范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PICC能明显提高长期输液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提高强化期治疗的完成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吕士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快速康复护理在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存在的心理特点及快速康复理念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直肠癌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加强患者心理护理,结合快速康复理念在围术期的应用,大大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的心理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结论根据患者围术期心理特点,运用快速康复护理,大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地配合和面对将来的生活、工作。

    作者:宁向君;田智慧;刘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导航鼻内镜下行鼻后颅底手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影像导航系统辅助鼻内镜下行鼻后颅底手术的应用研究。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80例鼻后颅底手术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实施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鼻部症状VAS评分中,实验组维度计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满意度调查表的评分中,实验组维度计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中,实验组维度计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患者心理焦虑状况中,实验组维度计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的实施,减轻了患者鼻腔鼻部症状,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焦虑,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

    作者:李莉;田梓蓉;肖克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护理学本科调剂生与志愿生专业认同感的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护理学专业本科调剂生与志愿生的专业认同感之间的差异。方法应用调查问卷,对大连地区两所护理学院本科在校300名护生进行专业认同感及就业意向调查。结果护理学在校生专业调剂率为47%,志愿录取率为53%;在专业认知、学习满意度、是否从事护理工作方面,调剂生均明显低于志愿生( P<0.05);在学习态度方面,调剂生与志愿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学专业学生调剂率高,调剂生的专业认同感低,但学习态度良好,护理学院校应针对调剂护生的特点,利用其良好的学习态度,加强入学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和专业使命感。

    作者:江雨芯;雷文静;魏小停;钟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提高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提高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中的运用及效果。方法成立根本原因分析法小组( Root Cause Analysis, RCA),自行设计《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和《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调查问卷,采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图从人员、材料、方法、环境四个方面找出原因并分析出根本原因,针对根本原因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并实施,评价RCA实施前后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率)及影响因素影响频次。结果 RCA实施后,骨科患者功能锻炼影响因素影响频次均较RCA实施前下降( P<0.05),在功能锻炼频次、方法、种类、时间、幅度及主动性6个方面患者依从性(率)较RCA实施前有所提高( P<0.05)。功能锻炼依从性(率)从干预前的44.32%提高到干预后的83.02%。结论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可提高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甘玉云;江尚燕;王永荣;代极静;徐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沙滩椅位用于MultiLoc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患者的体位护理

    目的:探讨沙滩椅位用于MultiLoc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患者术中因特殊体位出现的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沙滩椅位用于MultiLoc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患者在摆放体位时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加强护理干预。结果无一例患者出现与体位有关的手术并发症。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仔细配合,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避免沙滩椅位摆放出现的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静;廖涛;秦小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医护合作实施“正性暗示”对鼻内镜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及手术耐受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实施“正性暗示”对鼻内镜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及手术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 n=50)和对照组( n=50)。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联合正性暗示。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术中血压及心率波动、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术前、术中及术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中心率波动及血压波动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术后3 h、6 h及12 h时,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鼻内镜手术实施正性暗示,可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手术耐受性,缓解术后疼痛。

    作者:王兴君;艾毛毛;戴慧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健商理念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商理念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10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健商理念管理,于患者出院后5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结果干预组患者用药、复诊、饮食及运动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健商理念能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能有效提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张锐芝;王静梅;周颐;周慧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不同营养方式对颅内感染影响的观察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感染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颅内感染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1 d、7 d、14 d,两组内白细胞计数均下降,且观察组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反应蛋白无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1 d、7 d、14 d,两组内C反应蛋白均下降,且观察组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6%高于观察组的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以明显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君静;傅国林;孙永霞;陈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心理干预在老年病护理中的保健功能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老年病护理过程中的保健功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300例老年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保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结果心理行为干预改善老年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的效果好。心理干预组老年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干预前有明显的下降(P<0.05),而对照组患者只是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状态,降低因负面情绪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对于老年病患者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时,同时给予心理辅导,对有焦虑、抑郁情绪的老年患者缓解其不良情绪有显著的作用,可以明显增加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萍;薛花;常琦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自我效能增强模式降低化疗毒副反应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增强模式降低肿瘤化疗患者化疗毒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相邻两时间段内深圳市某三甲医院肿瘤内科化疗患者各60例,分别进入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干预组进入“自我效能加油站”,给予精细化的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分别于入院时、第3个化疗周期结束后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骨髓抑制知识知晓率问卷和呕吐程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P>0.05);干预前两组的自我效能总均分、骨髓抑制知识知晓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自我效能总均分、骨髓抑制知识知晓合格率、呕吐程度分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01)。结论自我效能增强模式有利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和坚持化疗的信心,可有效降低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杜艳丽;徐晨;王丽;韩宗利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我国老年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国老年护理服务的需求增加,但老年护理教育发展严重滞后,老年护理人才缺乏成为突出问题。从专业设置、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教学条件、从业规范等方面综述了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为其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王静;张先庚;刘爽;谢汶倚(综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康复训练跟踪指导在舌癌术后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跟踪指导在舌癌术后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实施康复训练跟踪指导的舌癌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舌癌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康复积极性、康复效果以及生活幸福感。结果观察组的康复训练知识的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在康复训练的需求程度、配合程度、依从程度等康复积极性方面的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3个月后的语音清晰度得分高于对照组,生活幸福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康复训练跟踪指导能够提高舌癌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训练积极性,改善康复效果,增强生活幸福感。

    作者:喻磊;陈琼;田思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阶段性心理状况研究分析

    目的:了解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取初次行IVF-ET 患者180例,选用一般情况调查表、Olson-婚姻质量问卷( ENRICH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睡眠治疗调查表(PSQI)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IVF-ET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状况、睡眠质量明显低于国内正常水平,婚姻质量也低于国内正常水平。结论 IVF-ET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状态差,护理人员应参考相应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对IVF-ET患者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

    作者:刘媛;张文杰;郭晓静;郭璐璐;曲彦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个性化心理干预计划表对妇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干预计划表对妇科住院产后抑郁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57例妇科住院产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个性化心理干预计划表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8.39±1.62)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9.50±1.4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1.40±2.58)分、(23.41±3.38)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计划表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可降低SAS评分与SDS评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袁思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聚焦解决模式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120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实施护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知识、自护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疾病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能力、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护能力总分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能有效提高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疾病知识及疾病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谭庆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肠内、外营养对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术后恢复的作用

    目的:探讨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74例,根据是否经空肠造瘘管给予早期EN分为早期EN组(28例)和对照组(46例,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比较1周内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术后的健康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内早期EN组的重组人胰岛素总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01),第3、5、6、7天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3天起血糖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结论术后早期给予EN有助于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的血糖控制,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孙薇;陈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穴位按摩配合情志护理干预抑郁症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配合情志护理对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穴位按摩与情志护理。两组患者均以7 d为一个疗程,4个疗程后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分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干预组治疗后HAMD、PSQI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治疗后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等因子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组显效率、愈显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情志护理对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莉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品管圈在临床静脉输液工具选择使用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输液工具临床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采取措施降低临床钢针使用率。方法于2015年2月启动“静疗圈”对25个临床科室的静脉输液工具使用情况进行调研。评估活动开展后临床科室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情况。结果开展后与开展前相比,钢针使用率显著降低( P<0.05)。结论及时解决、管理和研究静脉输液治疗方面的有关问题,降低钢针使用率,推广留置针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泽宇;姜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