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琴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照顾者化疗间歇期选择PICC家庭护理的真实原因与感受。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例白血病患儿照顾者进行深度的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整理和提炼主题,得出医疗条件制约、对感染原因认识不足、患儿存在医疗恐惧的心理反应、维护方便、经济与医疗保障状况欠佳5个主题。结论白血病患儿照顾者选择PICC家庭护理有其自身特点,建议加强儿科PICC导管维护培训,增加患儿维护医院的可及性。同时,医务人员应强化导管相关性感染知识的宣传,缓解白血病患儿的医疗恐惧,正确引导照顾者选择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导管维护。
作者:魏荣;孙媛媛;高伟;张红;郝海霞;武艳;宋欢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微信群在科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建立不同人员组成的多个相互关联的微信工作群组,将微信应用于会议、通知等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相关科室之间信息的水平沟通、护理业务学习及患者健康宣教等方面,保证各个群内成员之间信息及时、准确、有效的沟通。结果微信群可提高各种信息传达的速度及准确率,减少医护人员利用有限的休息时间到科室开会、学习的时数,为她们争取更多时间进行心身调整,提高护士满意度;促进各科室之间沟通协作,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增加了健康宣教途径,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结论微信群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后,畅通医院各层级之间的联系及护患之间的沟通,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兴华;龚学艳;林艳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水疗与丰富环境刺激联合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干预组进行水疗与丰富环境刺激联合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均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3个月后、护理6个月后的适应性、社交、语言、精细动作、大运动等各项智能发育指标情况;比较两组护理前、日龄15 d、日龄28 d 的NBNA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护理前、日龄15 d、日龄28 d的体质量情况。结果干预组护理3个月后和护理6个月后的适应性、社交、语言、精细动作、大运动等各项智能发育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护理日龄15 d、日龄28 d的NBNA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护理日龄15 d、日龄28 d的体质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进行水疗与丰富环境刺激联合护理可显著改善患儿神经智力及生理发育,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汤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手术室麻醉患者应用预见护理与循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预见性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认知情况和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71%,对照组32.3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的服务满意度为94.12%,高于观察组88.24%( P<0.05)。结论运用预见性护理和循证护理均能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两者各有各的优势,预见性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循证护理组,但循证护理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预见性护理组,综合考虑,选择两者结合更能提高疗效。
作者:常琦;董芳;薛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对护理人员高原灾害护理培训意愿及救援参与度进行调查为进一步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护士高原灾害护理培训意愿及救援参与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在灾害护理方面培训很少,只有45.35%的人员参加过。99.84%的护理人员认为非常必要或必要进行灾害护理的培训,99.84%的护理人员非常愿意或愿意参加相关的培训。结论护理人员对高原灾害护理培训意愿总体很高,但救援参与度比较低,护理管理人员应加大灾害护理培训的力度,以提高护理人员高原灾害护理的能力水平。
作者:李晓芳;赵生秀;李月美;马恒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安全性护理在预防眼科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术后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0月收治的300例实施安全性护理的超声乳化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2014年3~12月收治的30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超声乳化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投诉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跌倒发生率和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在预防跌倒的各项护理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安全性护理能够降低眼科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术后跌倒的发生率,确保患者住院的安全性。
作者:刘青;刘菜月;杨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编制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预测评估表,快速、准确、有效的评估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高危人群,为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高危人群的评估提供可靠工具。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向相关领域数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筛选条目,确立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预测评估表的初稿。便利抽取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住院并且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60例进行预实验,采用t检验法、量表题项与总分的相关系数法、克伦巴赫α系数法、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估表的项目分析及筛选。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法进行建构效度检验,敏感性、特异性分析以及内部一致性信度克伦巴赫α系数等统计学指标验证评估表的信度、效度。结果本研究中,专家的权威程度Cr=(0.88+0.89)/2=0.88,为可接受的系数。项目分析中,年龄、性别、断离平面这3个条目的t值未达显著性,给予删除。采用因素分析法验证评估表的结构效度,分析结果与预测评估表的结构基本吻合,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本预测评估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4,在0.70之上,信度理想。预测评估表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0.87和0.82,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该预测评估表共包括9个条目,结果显示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对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预测评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高危人群的评估工具。
作者:马晓煜;陆正荣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74例,根据是否经空肠造瘘管给予早期EN分为早期EN组(28例)和对照组(46例,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比较1周内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术后的健康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内早期EN组的重组人胰岛素总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01),第3、5、6、7天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3天起血糖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结论术后早期给予EN有助于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的血糖控制,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孙薇;陈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生大黄鼻饲和灌肠治疗在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生大黄鼻饲和灌肠,同时做好用药前后的相关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自主排便时间、腹痛及腹胀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自主排便时间、腹痛及腹胀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 P<0.05)。结论生大黄鼻饲和灌肠可明显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症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护理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和护理路径,从而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儿花;罗丹萍;王日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老年病护理过程中的保健功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300例老年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保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结果心理行为干预改善老年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的效果好。心理干预组老年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干预前有明显的下降(P<0.05),而对照组患者只是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状态,降低因负面情绪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对于老年病患者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时,同时给予心理辅导,对有焦虑、抑郁情绪的老年患者缓解其不良情绪有显著的作用,可以明显增加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萍;薛花;常琦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本文总结了现代医学发展的潮流方向和主要趋势,以及当前医学影像学科所发展的方向特征,讨论并强调了医疗机构管理决策者所需要具备的技术整合思维模式,以及现代影像学科“大影像发展概念”的意识等诸多方面考虑出发,来做好建设现代医学影像学人才资源发展工作的研究。
作者:汤素琼;李彬;吉六舟;黄华明;张景宇;徐玉栋(综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所有发表的有关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炎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计算机检索CBM、VIP、CNKI等数据库,并辅助手工检索和引文检索,全面获取相关内容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113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可以降低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初期(2~4周)、中期(4周左右)、末期(≥6周)重度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合并效应值分别为[ RR=0.36,95%CI(0.15,0.88),P=0.02]、[RR=0.45,95%CI(0.33,0.61),P<0.00001]、[RR=0.47,95%CI(0.39,0.56),P<0.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人员对鼻咽癌放疗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延缓重度黏膜反应出现的时间。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不高、护理干预方式有差异及meta分析自身的局限性,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增加论证强度。
作者:雷慧;项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影像导航系统辅助鼻内镜下行鼻后颅底手术的应用研究。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80例鼻后颅底手术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实施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鼻部症状VAS评分中,实验组维度计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满意度调查表的评分中,实验组维度计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中,实验组维度计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患者心理焦虑状况中,实验组维度计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的实施,减轻了患者鼻腔鼻部症状,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焦虑,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
作者:李莉;田梓蓉;肖克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调查我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对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问卷调查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院106名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目前我院不同专科ICU,不同年资的医护工作人员对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存在差异( P<0.05);而医生和护士之间认知程度没有差异( P>0.05)。结论我院ICU医护人员对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的相关知识的认知欠缺,尤其是低年资的医护人员对雾化吸入的认知还有待提高。
作者:陈华玉;钟晓媛;李梦德;葛世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提高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中的运用及效果。方法成立根本原因分析法小组( Root Cause Analysis, RCA),自行设计《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和《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调查问卷,采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图从人员、材料、方法、环境四个方面找出原因并分析出根本原因,针对根本原因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并实施,评价RCA实施前后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率)及影响因素影响频次。结果 RCA实施后,骨科患者功能锻炼影响因素影响频次均较RCA实施前下降( P<0.05),在功能锻炼频次、方法、种类、时间、幅度及主动性6个方面患者依从性(率)较RCA实施前有所提高( P<0.05)。功能锻炼依从性(率)从干预前的44.32%提高到干预后的83.02%。结论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可提高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甘玉云;江尚燕;王永荣;代极静;徐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配合情志护理对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穴位按摩与情志护理。两组患者均以7 d为一个疗程,4个疗程后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分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干预组治疗后HAMD、PSQI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治疗后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等因子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组显效率、愈显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情志护理对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莉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120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实施护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知识、自护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疾病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能力、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护能力总分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能有效提高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疾病知识及疾病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谭庆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存在的心理特点及快速康复理念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直肠癌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加强患者心理护理,结合快速康复理念在围术期的应用,大大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的心理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结论根据患者围术期心理特点,运用快速康复护理,大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地配合和面对将来的生活、工作。
作者:宁向君;田智慧;刘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规范化癌痛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根据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不同程度疼痛的癌症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由专人负责针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护理干预。在不同护理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减轻癌痛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汝桂;张俏雯;陈美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交叉式交接班模式在提升NICU病区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护士的技术级别进行护士配班,并采用交叉式交接班模式。结果有效杜绝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护理质量检查排名、护士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床边综合能力等明显提升。结论交叉式交班模式使护理安全关口前移,有效提升了NICU病区低年资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周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