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琦;董芳;薛花
目的:比较分析护理学专业本科调剂生与志愿生的专业认同感之间的差异。方法应用调查问卷,对大连地区两所护理学院本科在校300名护生进行专业认同感及就业意向调查。结果护理学在校生专业调剂率为47%,志愿录取率为53%;在专业认知、学习满意度、是否从事护理工作方面,调剂生均明显低于志愿生( P<0.05);在学习态度方面,调剂生与志愿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学专业学生调剂率高,调剂生的专业认同感低,但学习态度良好,护理学院校应针对调剂护生的特点,利用其良好的学习态度,加强入学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和专业使命感。
作者:江雨芯;雷文静;魏小停;钟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生大黄鼻饲和灌肠治疗在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生大黄鼻饲和灌肠,同时做好用药前后的相关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自主排便时间、腹痛及腹胀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自主排便时间、腹痛及腹胀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 P<0.05)。结论生大黄鼻饲和灌肠可明显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症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护理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和护理路径,从而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儿花;罗丹萍;王日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水疗与丰富环境刺激联合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干预组进行水疗与丰富环境刺激联合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均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3个月后、护理6个月后的适应性、社交、语言、精细动作、大运动等各项智能发育指标情况;比较两组护理前、日龄15 d、日龄28 d 的NBNA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护理前、日龄15 d、日龄28 d的体质量情况。结果干预组护理3个月后和护理6个月后的适应性、社交、语言、精细动作、大运动等各项智能发育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护理日龄15 d、日龄28 d的NBNA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护理日龄15 d、日龄28 d的体质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进行水疗与丰富环境刺激联合护理可显著改善患儿神经智力及生理发育,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汤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科责任制护理的工作模式。方法对照组患者由主管医生负责管理,护士实施常规的椅位配合护理,根据医生要求进行护理操作配合;试验组建立责任制护理小组,采用医、护、患同组工作模式,患者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共同负责管理,护士按护理程序实施护理。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对患者、医生、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正畸科开展责任制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刘漫丽;赵佛容;刘敏;张安翔;许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究对38例重型妊娠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在急救中心现场急救的重型妊娠合并高血压病患者3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细节护理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法护理后的成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并发症人数4例,对照组并发症人数10例,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1.05%)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52.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78.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36.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细节护理的护理方法能够比常规的护理方法更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院前急救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陈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编制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预测评估表,快速、准确、有效的评估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高危人群,为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高危人群的评估提供可靠工具。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向相关领域数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筛选条目,确立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预测评估表的初稿。便利抽取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住院并且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60例进行预实验,采用t检验法、量表题项与总分的相关系数法、克伦巴赫α系数法、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估表的项目分析及筛选。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法进行建构效度检验,敏感性、特异性分析以及内部一致性信度克伦巴赫α系数等统计学指标验证评估表的信度、效度。结果本研究中,专家的权威程度Cr=(0.88+0.89)/2=0.88,为可接受的系数。项目分析中,年龄、性别、断离平面这3个条目的t值未达显著性,给予删除。采用因素分析法验证评估表的结构效度,分析结果与预测评估表的结构基本吻合,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本预测评估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4,在0.70之上,信度理想。预测评估表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0.87和0.82,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该预测评估表共包括9个条目,结果显示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对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预测评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高危人群的评估工具。
作者:马晓煜;陆正荣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干预计划表对妇科住院产后抑郁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57例妇科住院产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个性化心理干预计划表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8.39±1.62)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9.50±1.4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1.40±2.58)分、(23.41±3.38)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计划表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可降低SAS评分与SDS评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袁思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对护理人员高原灾害护理培训意愿及救援参与度进行调查为进一步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护士高原灾害护理培训意愿及救援参与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在灾害护理方面培训很少,只有45.35%的人员参加过。99.84%的护理人员认为非常必要或必要进行灾害护理的培训,99.84%的护理人员非常愿意或愿意参加相关的培训。结论护理人员对高原灾害护理培训意愿总体很高,但救援参与度比较低,护理管理人员应加大灾害护理培训的力度,以提高护理人员高原灾害护理的能力水平。
作者:李晓芳;赵生秀;李月美;马恒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安全性护理在预防眼科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术后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0月收治的300例实施安全性护理的超声乳化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2014年3~12月收治的30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超声乳化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投诉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跌倒发生率和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在预防跌倒的各项护理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安全性护理能够降低眼科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术后跌倒的发生率,确保患者住院的安全性。
作者:刘青;刘菜月;杨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提高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中的运用及效果。方法成立根本原因分析法小组( Root Cause Analysis, RCA),自行设计《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和《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调查问卷,采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图从人员、材料、方法、环境四个方面找出原因并分析出根本原因,针对根本原因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并实施,评价RCA实施前后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率)及影响因素影响频次。结果 RCA实施后,骨科患者功能锻炼影响因素影响频次均较RCA实施前下降( P<0.05),在功能锻炼频次、方法、种类、时间、幅度及主动性6个方面患者依从性(率)较RCA实施前有所提高( P<0.05)。功能锻炼依从性(率)从干预前的44.32%提高到干预后的83.02%。结论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可提高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甘玉云;江尚燕;王永荣;代极静;徐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增强模式降低肿瘤化疗患者化疗毒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相邻两时间段内深圳市某三甲医院肿瘤内科化疗患者各60例,分别进入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干预组进入“自我效能加油站”,给予精细化的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分别于入院时、第3个化疗周期结束后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骨髓抑制知识知晓率问卷和呕吐程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P>0.05);干预前两组的自我效能总均分、骨髓抑制知识知晓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自我效能总均分、骨髓抑制知识知晓合格率、呕吐程度分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01)。结论自我效能增强模式有利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和坚持化疗的信心,可有效降低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杜艳丽;徐晨;王丽;韩宗利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规范化癌痛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根据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不同程度疼痛的癌症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由专人负责针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护理干预。在不同护理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减轻癌痛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汝桂;张俏雯;陈美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所有发表的有关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炎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计算机检索CBM、VIP、CNKI等数据库,并辅助手工检索和引文检索,全面获取相关内容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113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可以降低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初期(2~4周)、中期(4周左右)、末期(≥6周)重度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合并效应值分别为[ RR=0.36,95%CI(0.15,0.88),P=0.02]、[RR=0.45,95%CI(0.33,0.61),P<0.00001]、[RR=0.47,95%CI(0.39,0.56),P<0.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人员对鼻咽癌放疗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延缓重度黏膜反应出现的时间。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不高、护理干预方式有差异及meta分析自身的局限性,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增加论证强度。
作者:雷慧;项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74例,根据是否经空肠造瘘管给予早期EN分为早期EN组(28例)和对照组(46例,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比较1周内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术后的健康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内早期EN组的重组人胰岛素总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01),第3、5、6、7天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3天起血糖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结论术后早期给予EN有助于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的血糖控制,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孙薇;陈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调查我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对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问卷调查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院106名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目前我院不同专科ICU,不同年资的医护工作人员对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存在差异( P<0.05);而医生和护士之间认知程度没有差异( P>0.05)。结论我院ICU医护人员对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的相关知识的认知欠缺,尤其是低年资的医护人员对雾化吸入的认知还有待提高。
作者:陈华玉;钟晓媛;李梦德;葛世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交叉式交接班模式在提升NICU病区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护士的技术级别进行护士配班,并采用交叉式交接班模式。结果有效杜绝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护理质量检查排名、护士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床边综合能力等明显提升。结论交叉式交班模式使护理安全关口前移,有效提升了NICU病区低年资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周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结合PDCA循环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经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住院首次行化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运用常规化疗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组60例患者按照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结合PDCA循环管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化疗第一周期后、化疗结束时健康教育知晓度、患者的治疗依次性以及出院时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治疗依从性逐渐提高,并优于对照组(P<0.05);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结合PDCA循环可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刘彩炼;魏敏;韩计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实施“正性暗示”对鼻内镜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及手术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 n=50)和对照组( n=50)。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联合正性暗示。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术中血压及心率波动、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术前、术中及术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中心率波动及血压波动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术后3 h、6 h及12 h时,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鼻内镜手术实施正性暗示,可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手术耐受性,缓解术后疼痛。
作者:王兴君;艾毛毛;戴慧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感染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颅内感染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1 d、7 d、14 d,两组内白细胞计数均下降,且观察组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反应蛋白无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1 d、7 d、14 d,两组内C反应蛋白均下降,且观察组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6%高于观察组的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以明显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君静;傅国林;孙永霞;陈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照顾者化疗间歇期选择PICC家庭护理的真实原因与感受。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例白血病患儿照顾者进行深度的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整理和提炼主题,得出医疗条件制约、对感染原因认识不足、患儿存在医疗恐惧的心理反应、维护方便、经济与医疗保障状况欠佳5个主题。结论白血病患儿照顾者选择PICC家庭护理有其自身特点,建议加强儿科PICC导管维护培训,增加患儿维护医院的可及性。同时,医务人员应强化导管相关性感染知识的宣传,缓解白血病患儿的医疗恐惧,正确引导照顾者选择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导管维护。
作者:魏荣;孙媛媛;高伟;张红;郝海霞;武艳;宋欢欢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