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用倍他乐克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周祥坤

关键词:顽固性高血压, 苯磺酸氨氯地平, 倍他乐克
摘要: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用倍他乐克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0~2013年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临床治疗资料,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组)50例和观察组(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倍他乐克治疗组)50例。结果观察组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治疗4周、治疗12周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倍他乐克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效果较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41例早期诊断及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与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1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本组41例患者超声中误诊3例,漏诊2例。4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均比较理想,子宫均得到保留,对于今后生育能力未造成影响。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治中,必须做到及早确诊,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沈琳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压氧治疗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目的:确定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发病情况,并进一步探讨高压氧疗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及焦虑状态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以及常规治疗配合高压氧治疗,入院时治疗前后进行抑郁及焦虑评分。分析各组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差异。结果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症发病率为54.39%,焦虑症发病率为47.37%。与常规治疗比较,高压氧治疗结合常规治疗,可显著降低抑郁及焦虑状态(P<0.01)。结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发病率高,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其抑郁及焦虑状态,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刘永丹;于海娜;朴钟源;魏亚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和对照组(美沙拉嗪治疗)各40例。连用8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DAI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x2=4.973, P<0.05)。治疗前两组D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DAI 明显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2.37、2.89,P<0.05),且观察组DAI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t=2.972,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系统护理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于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阶段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系统化护理用于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白福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苦参碱治疗,治疗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清ALT与AST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上述值都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改善预后肝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厚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肝硬化家庭照顾者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肝硬化家庭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每位患者选出一名主要照顾者为代表。对观察组的照顾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教育,对照组照顾者采用常规教育方法。比较两组照顾者对肝硬化患者照顾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率、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健康教育路径对肝硬化家庭照顾者进行教育效果良好,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陈玉香;张伟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脑梗死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磁共振检查距发病时分为<6h组,6h~组,24h~组,48~72h组,选取病灶中心以及对应的检测部位5×5像素大小区域,测定器ADC值,计算rADC值。结果不同时间点组内健侧和患侧ADC值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患侧显著低于健侧。组间ADC值以及r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脑梗死超急性期就能显示出清晰异常信号,对脑梗死超急性期的诊断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作者:谷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与开腹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8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实验组和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35例,实验组患者33例。通过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的时间来对比两种手术方案的疗效。结果通过观察和统计得出,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并且没有中转开腹的患者。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异位妊娠时,安全性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徐先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58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生长抑素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疗效好、恢复快、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群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番禺区大石街农村妇女乳腺癌患病率及乳腺癌预防知信行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番禺区大石街农村妇女的乳腺癌患病率及乳腺癌预防知信行的调查结果,分析番禺区农村妇女乳腺癌预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有关机构及部门如何制定对策,预防农村妇女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通过乳腺检查及乳腺癌预防知信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番禺区大石街1428名农村妇女乳腺癌患病率及乳腺癌预防的知信行现状,回收有效问卷1420份。结果受调查者对乳腺癌的12项危险因素平均知晓率为42.25%,乳腺癌的5项征兆的平均知晓率为41.06%;对乳腺癌预防的3项态度调查,同意及非常同意的平均占89.74%,不一定及不同意的平均占10.26%;乳腺彩超或X线检查中从未检查的13.73%,定期检查的18.31%,乳腺自检中从未自检的37.75%、定期自检的仅0.99%;乳腺癌患病率为0.14%,其他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和乳腺囊肿为主,患病率依次为29.44%、6.55%。结论番禺区大石街农村妇女对乳腺癌预防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低,约10%对乳腺癌预防持消极态度,乳腺定期检查率低,乳腺癌及其他乳腺疾病患病率较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主管部门应针对存在问题制定对策,有效防控农村妇女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谢有彩;植妙演;冯金葵;张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脐部病灶面罩吹氧佐治新生儿脐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脐部病灶面罩吹氧治疗新生儿脐炎的效果。方法124例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单双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予抗生素治疗及常规脐部护理两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一次性氧气面罩作脐部病灶吹氧15min,每日2次。治疗72h后比较两组患儿脐部炎症消退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部病灶面罩吹氧能加快新生儿脐炎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妙珍;陈琼;黄彩霞;杨柳;尹焕银;邵秀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某事业单位职工甲状腺彩超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187例体检的某事业单位职工的甲状腺彩超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该事业单位职工的甲状腺彩超结果的分布特点及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17~20日我院对187例某事业单位职工进行健康体检的甲状腺彩超资料,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异常甲状腺彩超为107例,所占比例为57.2%;不同年龄组间甲状腺彩超的异常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年组异常率高,为67.3%;不能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甲状腺彩超的异常率不同,P>0.05;甲状腺结节以多发为主,占53.3%,左右叶发生率相近,分别为27.1%和24.3%,多部位发生率高,为45.8%,峡部发生率低,为2.8%;甲状腺结节内有钙化的占少数,为11.2%;甲状腺结节内回声以混合型回声为主,占74.8%;甲状腺结节直径小于1cm的占多数,为81.3%。结论甲状腺结节在体检人群中的检出率较高,但多数为良性结节,有条件的情况下应推荐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筛查甲状腺疾病,可提高早期检出率,积极预防甲状腺疾病。

    作者:李艳红;李霞;孟想;李盼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阿托他汀钙片对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上的临床疗效,并讨论后期治疗上的应用。方法收治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的1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4例和实验组84例。对照组用传统的硝苯地平或硝酸甘油接受治疗,实验组用氨氯地平阿托他汀钙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压与血脂的变化,并进行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分析。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血脂各项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各个指标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患者各指标下降更为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期疗程结束后实验组收缩压为120mm Hg,舒张压为70mm Hg、TG为1.8mmol/L、TC为3.52mmol/L、LDL-C为1.68mmol/L、HDL-C为1.09~1.8mmol/L,各个数据显示都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他汀钙片对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有着明显的疗效,并且伴有极少的不良反应,适用于对临床上的治疗。

    作者:汪蕾;孙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彩超监测脐动脉与子宫螺旋动脉对高危妊娠的研究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监测晚孕期高危妊娠患者胎儿脐动脉(UA)及子宫螺旋动脉(SA)血流参数指标,探讨晚孕期高危妊娠胎儿脐动脉、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两者联合监测对预测围产儿结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20例单胎晚期妊娠妇女胎儿的脐动脉及母体子宫螺旋动脉的血流进行检测,分别测量以下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速度与舒张期末速度之比值(S/D),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80例高危妊娠与40例正常妊娠组作对照分析。结果(1)高危妊娠组胎儿脐动脉及子宫螺旋动脉血流S/D、RI、PI值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危妊娠组围产儿结局异常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当胎儿脐动脉和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指标都异常时,围产儿结局不良发生率为80.00%,明显高于胎儿脐动脉或子宫螺旋动脉单独异常组,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脐动脉、子宫螺旋动脉的血流状态,对预测妊娠结局的发生有临床价值;两者联合检测比单纯胎儿脐动脉或子宫螺旋动脉监测对预测高危妊娠胎儿不良结局更有价值;子宫螺旋动脉可以作为脐动脉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补充。

    作者:王燕;王英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方法在临床普外患者护理实践过程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我院所提出的优质护理方法的临床实际护理效果,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普外科住院的患者368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的比较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护理措施后,优质护理组的184例患者实施护理后,总满意患者184例,总满意度为100.00%;常规护理组的184例患者实施护理后,总满意患者168例,总满意度为91.30%。总满意度组间比较,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患者的满意度,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16.73,P<0.05);(2)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情况评分结果组间比较,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得分水平显著的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得分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4,P<0.01)。结论在临床针对普外科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实践的过程中,传统常规护理措施和方法相比较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和方法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更好,是临床针对普外科患者实施护理措施的理想选择。

    作者:杨雅清;李炎;董津平;张苏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1月的68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职业倦怠感量表进行评估,并比较其中不同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护理人员的评估结果。结果护龄6~10年者、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较低的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量表评估结果差于其他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较低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的影响较大,应注意对护龄6~10年、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较低护理人员给予更多的干预。

    作者:徐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X线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X线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作用,探讨X线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骨肿瘤患者的X线资料,同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评价X线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X线检查诊断的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其正确率为88.9%,与病理学结果有一定的差距,有显著性差异(P<0.05);X线平片检查可较直观的显示骨肿瘤患者骨质破坏区,骨质破坏基本情况等信息。结论X线影像学检查可初步诊断骨肿瘤及骨质破坏的状况,在基层医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诊断骨肿瘤时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断骨肿瘤的正确率。

    作者:陆鹏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S100蛋白检测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S100蛋白检测在脑梗死(CI)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76例CI患者,检测S100蛋白在CI患者发病后第3、7、14天时的水平,以及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病灶面积大小的关系。同时选取我院同期行健康体检患者56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CI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术后3d与7d时,S100蛋白水平比较,P<0.01,P<0.05。(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型、重型组与轻型组S100蛋白水平比较,P<0.05,P<0.01。(3)梗死面积中、大组与小梗死面积组比较,P<0.05, P<0.01。结论 S100蛋白在CI发病早期为高表达,同时其高表达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梗死面积增大有密切关系,表明S100蛋白与CI的病理、生理的过程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江;张然蓉;李钢;罗历;郝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Snail介导的EMT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作用

    目的:检测Snail、E-cadherin及Vimentin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nail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在卵巢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Snail、E-cadherin、Vimentin在48例卵巢浆液性腺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及卵巢浆液性腺瘤中的表达,探讨EMT相关因子表达强度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Snail、Vimentin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率为(68.75%/66.67%),高于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腺瘤的(41.67%/37.50%)及卵巢浆液性腺瘤的(25.00%/18.75%),结果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E-cadherin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率为27.08%,低于与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腺瘤的54.17%及卵巢浆液性腺瘤的75.00%,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腺瘤组与卵巢浆液性腺瘤组比较,三种蛋白的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Snail、E-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高低与FIGO分期、分化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腹膜种植有关。(3)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Snail与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477,P<0.05),Snail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601,P<0.05),而E-cadherin与Vimentin表达的相关性不明显(r=-0.206, P>0.05)。结论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Snail、Vimentin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提示Snail介导的EMT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作者:唐青;侯建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暴露对子代造血及免疫系统和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

    ARV已经改变HIV流行的自然史。ARV暴露对孕妇、胎儿和婴儿的潜在风险依赖于暴露的时间、数量和药物的类型。潜在的不利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和长期监测,因为他们很可能是罕见的、在童年以后发生。现在有迫切需要更好地了解对于HIV未感染儿童长期暴露在HIV和ARV的后果,以有助于改善监测和管理潜在的不利影响。本文回顾现有的文献,描述宫内、产时、产后ARV暴露可能会对孩子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潜在的影响。

    作者:陈悦;李慕军;曾雅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