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脐部病灶面罩吹氧佐治新生儿脐炎疗效观察

叶妙珍;陈琼;黄彩霞;杨柳;尹焕银;邵秀敏

关键词:局部氧疗, 新生儿, 脐炎
摘要:目的:探讨脐部病灶面罩吹氧治疗新生儿脐炎的效果。方法124例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单双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予抗生素治疗及常规脐部护理两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一次性氧气面罩作脐部病灶吹氧15min,每日2次。治疗72h后比较两组患儿脐部炎症消退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部病灶面罩吹氧能加快新生儿脐炎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治疗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目的:确定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发病情况,并进一步探讨高压氧疗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及焦虑状态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以及常规治疗配合高压氧治疗,入院时治疗前后进行抑郁及焦虑评分。分析各组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差异。结果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症发病率为54.39%,焦虑症发病率为47.37%。与常规治疗比较,高压氧治疗结合常规治疗,可显著降低抑郁及焦虑状态(P<0.01)。结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发病率高,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其抑郁及焦虑状态,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刘永丹;于海娜;朴钟源;魏亚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BNP、TnT和TnI水平对预测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监测脑利钠肽、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对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重度脓毒症28例,脓毒症休克30例。监测患者确诊当天BNP、TnT和TnI水平。分析BNP、TnT和TnI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重症脓毒症组患者TNT水平显著低于脓毒症休克组(P<0.01)。死亡患者BNP、TNT及TNI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1)。BNP对预测死亡具有统计学意义(ROC下面积0.794,P<0.01),TNT对预测死亡具有统计学意义(ROC下面积0.527,P<0.05)。结论BNP、TnT对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作用。

    作者:刘永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用于全麻上腹部手术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用于全麻上腹部手术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行上腹部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芬太尼行全麻诱导,观察组应用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全麻诱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诱导期间阿托品使用率2.67%少于对照组10.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注射痛、肌阵挛和咳嗽反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全麻上腹部手术伴高血压患者应用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能够促进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诱导期间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量,且安全可靠。

    作者:廖少忠;卢贵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生物多糖冲洗胶液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生物多糖冲洗胶液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48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至两组,观察组应用生物多糖冲洗胶液,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处理创面。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术后总引流量为(243.70±112.17)mL,对照组为(382.68±130.20)mL,两组病例术后总引流量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术后观察组的输血率为2%,而对照组的输血率为32%,两组病例术后输血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入院年龄、术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血小板总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术中出血量、不良事件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生物多糖冲洗胶液能有效治疗术后创面出血,且方便、安全,具有确切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容锡沧;何伟东;林毅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14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确诊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为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组(n=60)和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组(n=60),对照组为单独腹腔镜治疗组(n=29)。比较各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复发、内分泌变化及副作用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间治疗效果、内分泌指标(FSH、LH、P、E2等)及副作用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可靠、临床疗效好,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黄丽平;苏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银屑病患者血细胞参数及血脂分析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细胞参数及血脂有关项目测定对银屑病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银屑病患者52例和正常对照100例同时检测11项血细胞参数及胆固醇和血脂。结果银屑病及其进行期MCV、RDW、MPV、PDW、CH、TG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结论银屑病与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及生理基础有相同之处,所以银屑病患者易发心血管疾病与血细胞参数及血脂的变化有关。

    作者:吉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阿托他汀钙片对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上的临床疗效,并讨论后期治疗上的应用。方法收治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的1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4例和实验组84例。对照组用传统的硝苯地平或硝酸甘油接受治疗,实验组用氨氯地平阿托他汀钙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压与血脂的变化,并进行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分析。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血脂各项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各个指标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患者各指标下降更为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期疗程结束后实验组收缩压为120mm Hg,舒张压为70mm Hg、TG为1.8mmol/L、TC为3.52mmol/L、LDL-C为1.68mmol/L、HDL-C为1.09~1.8mmol/L,各个数据显示都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他汀钙片对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有着明显的疗效,并且伴有极少的不良反应,适用于对临床上的治疗。

    作者:汪蕾;孙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方法在临床普外患者护理实践过程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我院所提出的优质护理方法的临床实际护理效果,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普外科住院的患者368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的比较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护理措施后,优质护理组的184例患者实施护理后,总满意患者184例,总满意度为100.00%;常规护理组的184例患者实施护理后,总满意患者168例,总满意度为91.30%。总满意度组间比较,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患者的满意度,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16.73,P<0.05);(2)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情况评分结果组间比较,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得分水平显著的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得分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4,P<0.01)。结论在临床针对普外科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实践的过程中,传统常规护理措施和方法相比较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和方法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更好,是临床针对普外科患者实施护理措施的理想选择。

    作者:杨雅清;李炎;董津平;张苏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法测定母液中的3-甲基黄嘌呤的含量

    目的:建立母液中3-甲基黄嘌呤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柱为C18色谱柱,进行等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3 nm,柱温为35℃。结果3-甲基黄嘌呤浓度在100~800mg/L范围内呈良好线形关系,实验有较好的精密度,其RSD为0.21%。平均回收率为98.38%,RSD为0.29%。结论该检测方法操作性强、灵敏度高、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生产母液中3-甲基黄嘌呤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晖;石磊;王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

    近年来,微创脊柱外科发展迅速,脊柱内窥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中具有损伤小、恢复期短、疗效确切、保持脊柱的稳定性等优势,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脊柱内窥镜技术包括: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MED)、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ELD)及完全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FLD)等。正确认识脊柱内窥镜技术,严格适应证和熟练的操作技巧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本文将总结各种脊柱内窥镜手术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的现状与进展。

    作者:邓少果;杨腾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脑死亡判定标准,现实中如何度量?--关注脑死亡系列报道(1)

    脑死亡,一个异常敏感的词汇。多年来,关于脑死亡判定的讨论,早已越出了医学界的范畴,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

    作者:费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脂蛋白a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脂蛋白(a)[lipoprotein(a), Lp(a)]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已挑选的HbA1C>7%的92例糖尿病患者同时检测HbA1C及Lp(a),另测定60例正常体检者HbA1C及Lp(a)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关分析作统计学检查;根据HbA1C水平将升高组分成3组,对Lp(a)进行组间分析,并对Lp(a)与HbA1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bA1C升高组的Lp(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组间分析,三组之间L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Lp(a)与HbA1C无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HbA1C与Lp(a)无相关性, Lp(a)的升高不受HbA1c的影响,是独立于HbA1C之外的一项指标。

    作者:王德彬;赵茹妹;肖倩;张筱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胸骨肋骨内固定术在严重胸外伤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胸骨肋骨内固定术在严重胸外伤中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6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76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胸骨肋骨内固定术治疗组38例,保守治疗组38例。结果两组患者共治愈72例,死亡4例(每组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手术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较保守组改善显著,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较保守治疗组明显缩短(P<0.05),胸廓畸形及发生呼吸道并发症(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血气胸、肺不张)较保守治疗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骨肋骨内固定术在减少ICU停留和住院天数方面有明显疗效,并可以减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是治疗连枷胸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继泉;黄学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的7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辅以康复训练,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92.1%,高于对照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是治疗脑梗死可选择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伟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和对照组(美沙拉嗪治疗)各40例。连用8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DAI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x2=4.973, P<0.05)。治疗前两组D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DAI 明显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2.37、2.89,P<0.05),且观察组DAI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t=2.972,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针灸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研究进展。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30例,将这3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患儿,分别命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15例患儿采取常规语言训练,治疗组的15例患者在采取常规语言训练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4%。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瘫患儿的语言障碍具有良好的效果,该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海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凝血因子Xa直接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抗凝药物在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抗凝治疗是防治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心房颤动(AF)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重点,由于传统药物的局限性,凝血因子Xa抑制剂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药物并逐步走向临床。本文对凝血因子Xa直接抑制剂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对其临床应用及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作者:刘泽清;刘冬;彭礼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的循证护理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的循证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患者54例为对照组,循证护理患者54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熊桂华;孙慧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诊治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患者83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41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为对照组,42例患者加用别嘌呤醇为观察组,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变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尿酸显著下降,而尿pH值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均显著下降,而肾小球滤过率、尿pH值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别嘌呤醇是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治愈率,引发的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白珩;周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头孢丙烯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头孢丙烯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160例随机分成2组,头孢丙烯组80例,头孢呋辛酯组80例,疗程均为7~10d。结果头孢丙烯和头孢呋辛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是92.5%及93.8%。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5%及91.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7.5%,两组差异比较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头孢丙烯用于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