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NP、TnT和TnI水平对预测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刘永锋

关键词:脑利钠肽, 肌钙蛋白T, 肌钙蛋白I, 脓毒症
摘要:目的:探讨监测脑利钠肽、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对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重度脓毒症28例,脓毒症休克30例。监测患者确诊当天BNP、TnT和TnI水平。分析BNP、TnT和TnI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重症脓毒症组患者TNT水平显著低于脓毒症休克组(P<0.01)。死亡患者BNP、TNT及TNI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1)。BNP对预测死亡具有统计学意义(ROC下面积0.794,P<0.01),TNT对预测死亡具有统计学意义(ROC下面积0.527,P<0.05)。结论BNP、TnT对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作用。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并发胸腹瘘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并发胸腹瘘(AF)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与转归。方法观察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肾内科2009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3例CAPD并发胸腹瘘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与转归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3例患者均出现气促、胸闷、不能平卧,伴超滤量明显减少,影像学提示中-大量右侧胸腔积液;应用胸水生化成分分析鉴定胸水性质,同时以标记放射性核素99Tcm-乙三胺五乙酸(DPTA)注入透析液后,在胸膜腔中探测到99Tcm确诊;经抽取胸水、暂停CAPD、改行间隙性腹膜透析等治疗方法效果欠佳,3例患者终都转为血液透析治疗。结论从临床表现可早期发现胸腹瘘,用核素扫描结合胸水生化成分分析诊断胸腹瘘敏感性高,不良反应少。出现胸腹瘘后患者较难再维持腹膜透析治疗。

    作者:关毅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S100蛋白检测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S100蛋白检测在脑梗死(CI)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76例CI患者,检测S100蛋白在CI患者发病后第3、7、14天时的水平,以及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病灶面积大小的关系。同时选取我院同期行健康体检患者56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CI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术后3d与7d时,S100蛋白水平比较,P<0.01,P<0.05。(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型、重型组与轻型组S100蛋白水平比较,P<0.05,P<0.01。(3)梗死面积中、大组与小梗死面积组比较,P<0.05, P<0.01。结论 S100蛋白在CI发病早期为高表达,同时其高表达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梗死面积增大有密切关系,表明S100蛋白与CI的病理、生理的过程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江;张然蓉;李钢;罗历;郝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头孢丙烯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头孢丙烯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160例随机分成2组,头孢丙烯组80例,头孢呋辛酯组80例,疗程均为7~10d。结果头孢丙烯和头孢呋辛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是92.5%及93.8%。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5%及91.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7.5%,两组差异比较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头孢丙烯用于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抑癌基因PTEN在卵巢癌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卵巢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67例卵巢癌组织,25例良性卵巢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67例卵巢癌组织中有35例为阳性表达,卵巢良性肿瘤有22例阳性表达,正常卵巢组织中均为阳性表达,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PTEN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的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卵巢癌的组织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及表达缺失对于评价卵巢癌的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利珍;谭小军;张琼;高蔚樱;劳淑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miRNA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发病人数占全球一半以上,国内食管癌的死亡率为17.38/10万,居恶性肿瘤的第4位。miRNA是新发现的一种具有高度进化保守性的单链RNA,在转录后水平引起靶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miRNA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类型、预后等密切相关。在外周血中,miRNA水平也表现出显著的肿瘤相关性、组织特异性和表达稳定性。随着食管癌发病率不断增加,人们更加关注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及早期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

    作者:刘汉;刘颖;曹秀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综合疗法用于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用于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被试对象100例,实施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穴位埋线综合疗法,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对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进行比较,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综合疗法实施前后,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幅度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对于顽固性的高血压实施综合治疗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罗志贤;罗志攀;冯裕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生物多糖冲洗胶液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生物多糖冲洗胶液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48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至两组,观察组应用生物多糖冲洗胶液,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处理创面。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术后总引流量为(243.70±112.17)mL,对照组为(382.68±130.20)mL,两组病例术后总引流量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术后观察组的输血率为2%,而对照组的输血率为32%,两组病例术后输血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入院年龄、术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血小板总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术中出血量、不良事件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生物多糖冲洗胶液能有效治疗术后创面出血,且方便、安全,具有确切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容锡沧;何伟东;林毅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针灸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研究进展。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30例,将这3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患儿,分别命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15例患儿采取常规语言训练,治疗组的15例患者在采取常规语言训练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4%。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瘫患儿的语言障碍具有良好的效果,该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海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诊治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患者83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41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为对照组,42例患者加用别嘌呤醇为观察组,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变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尿酸显著下降,而尿pH值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均显著下降,而肾小球滤过率、尿pH值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别嘌呤醇是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治愈率,引发的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白珩;周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我国及广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自从1948年Dalldorf在美国纽约州格林县的柯萨奇镇(Coxsackie New York)的患儿中发现并描述了一种后来被命名为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以来,直到1960 Alsop将由萨科奇病毒引起的疾病命名为手足口病(HFMD),随后在世界各地均发现存在手足口病的流行。我国于1980年首次报告手足口病,广西于1989年第一次发现并报告了该病,自2008年手足口病列为国家法定丙类传染病以来,广西对手足口病的病原体的基因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占41.70%,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阳性8.50%。同时证实广西分离的EV71与国内其他省流行的EV71流行株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同属于C4基因亚型C4b分支。资料显示手足口病在国内呈现自然流行消长趋势,尽管该病的疫苗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但离现场应用仍然存在多方面的挑战。

    作者:潘朝庆;黄亚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1月的68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职业倦怠感量表进行评估,并比较其中不同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护理人员的评估结果。结果护龄6~10年者、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较低的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量表评估结果差于其他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较低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的影响较大,应注意对护龄6~10年、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较低护理人员给予更多的干预。

    作者:徐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和对照组(美沙拉嗪治疗)各40例。连用8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DAI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x2=4.973, P<0.05)。治疗前两组D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DAI 明显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2.37、2.89,P<0.05),且观察组DAI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t=2.972,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用于全麻上腹部手术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用于全麻上腹部手术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行上腹部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芬太尼行全麻诱导,观察组应用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全麻诱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诱导期间阿托品使用率2.67%少于对照组10.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注射痛、肌阵挛和咳嗽反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全麻上腹部手术伴高血压患者应用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能够促进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诱导期间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量,且安全可靠。

    作者:廖少忠;卢贵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4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34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1d、3d、5d和对照组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1d、3d、5d的血清MDA均高于对照组,血清TAC、SOD及GSH-Px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3d及5d血清MDA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d,TAC、SOD及GSH-Px则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d,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变化较大,治疗后3d后改善开始显著。

    作者:尤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

    近年来,微创脊柱外科发展迅速,脊柱内窥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中具有损伤小、恢复期短、疗效确切、保持脊柱的稳定性等优势,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脊柱内窥镜技术包括: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MED)、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ELD)及完全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FLD)等。正确认识脊柱内窥镜技术,严格适应证和熟练的操作技巧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本文将总结各种脊柱内窥镜手术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的现状与进展。

    作者:邓少果;杨腾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谢立信:临床与基础研究,如何良好互动?

    3月14日,正是草长莺飞、迎春花粲然报春之时。在这大好春光中,业界专家学者云集于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参加第六届中国眼科学基础研究大会暨研究生导师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谢立信教授在开幕发言中指出了眼表重建领域应用基础研究的发展方向。

    作者:苏暄;林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压氧治疗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目的:确定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发病情况,并进一步探讨高压氧疗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及焦虑状态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以及常规治疗配合高压氧治疗,入院时治疗前后进行抑郁及焦虑评分。分析各组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差异。结果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症发病率为54.39%,焦虑症发病率为47.37%。与常规治疗比较,高压氧治疗结合常规治疗,可显著降低抑郁及焦虑状态(P<0.01)。结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发病率高,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其抑郁及焦虑状态,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刘永丹;于海娜;朴钟源;魏亚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自护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认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谢楠;孙素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瞳孔下切口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35例探索

    目的:探讨小瞳孔下切口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小瞳孔白内障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0d,20例矫正视力≥0.5,13例为0.1~0.4,2例<0.1;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葡萄膜炎反应(7~10d消退),2例出现巩膜隧道切口外口暴露(切口无渗漏,未做特殊处理,7~10d被结膜覆盖),3例中度角膜水肿(7d内恢复),2例前房小量出血(不影响手术,术后2d内吸收)。结论小瞳孔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赵长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脑梗死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磁共振检查距发病时分为<6h组,6h~组,24h~组,48~72h组,选取病灶中心以及对应的检测部位5×5像素大小区域,测定器ADC值,计算rADC值。结果不同时间点组内健侧和患侧ADC值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患侧显著低于健侧。组间ADC值以及r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脑梗死超急性期就能显示出清晰异常信号,对脑梗死超急性期的诊断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作者:谷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