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卉;张云;肖明洋;饶永庚;张莉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的循证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患者54例为对照组,循证护理患者54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熊桂华;孙慧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检测Snail、E-cadherin及Vimentin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nail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在卵巢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Snail、E-cadherin、Vimentin在48例卵巢浆液性腺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及卵巢浆液性腺瘤中的表达,探讨EMT相关因子表达强度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Snail、Vimentin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率为(68.75%/66.67%),高于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腺瘤的(41.67%/37.50%)及卵巢浆液性腺瘤的(25.00%/18.75%),结果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E-cadherin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率为27.08%,低于与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腺瘤的54.17%及卵巢浆液性腺瘤的75.00%,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腺瘤组与卵巢浆液性腺瘤组比较,三种蛋白的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Snail、E-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高低与FIGO分期、分化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腹膜种植有关。(3)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Snail与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477,P<0.05),Snail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601,P<0.05),而E-cadherin与Vimentin表达的相关性不明显(r=-0.206, P>0.05)。结论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Snail、Vimentin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提示Snail介导的EMT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作者:唐青;侯建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重要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50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调查对象的血脂情况,并对TG、LDL-C、TC、HDL-C、APOB以及APOA1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POA1和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G、LDL-C、TC、APO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变化明显,可作为疾病诊断过程中的鉴别依据。
作者:切列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用于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被试对象100例,实施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穴位埋线综合疗法,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对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进行比较,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综合疗法实施前后,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幅度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对于顽固性的高血压实施综合治疗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罗志贤;罗志攀;冯裕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胸骨肋骨内固定术在严重胸外伤中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6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76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胸骨肋骨内固定术治疗组38例,保守治疗组38例。结果两组患者共治愈72例,死亡4例(每组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手术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较保守组改善显著,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较保守治疗组明显缩短(P<0.05),胸廓畸形及发生呼吸道并发症(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血气胸、肺不张)较保守治疗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骨肋骨内固定术在减少ICU停留和住院天数方面有明显疗效,并可以减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是治疗连枷胸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继泉;黄学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与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1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本组41例患者超声中误诊3例,漏诊2例。4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均比较理想,子宫均得到保留,对于今后生育能力未造成影响。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治中,必须做到及早确诊,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沈琳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生物多糖冲洗胶液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48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至两组,观察组应用生物多糖冲洗胶液,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处理创面。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术后总引流量为(243.70±112.17)mL,对照组为(382.68±130.20)mL,两组病例术后总引流量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术后观察组的输血率为2%,而对照组的输血率为32%,两组病例术后输血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入院年龄、术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血小板总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术中出血量、不良事件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生物多糖冲洗胶液能有效治疗术后创面出血,且方便、安全,具有确切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容锡沧;何伟东;林毅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不同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1月的68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职业倦怠感量表进行评估,并比较其中不同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护理人员的评估结果。结果护龄6~10年者、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较低的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量表评估结果差于其他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较低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的影响较大,应注意对护龄6~10年、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较低护理人员给予更多的干预。
作者:徐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与人工流产的相关性。方法对入我院进行分娩的3280例孕妇资料进行分析,选择其中342例发生胎盘异常孕妇进行研究,包括未经人工流产和人工流产的孕妇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人工流产的次数与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的关系以及围产期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未经人工流产孕妇胎盘总的异常率为3.7%,人工流产孕妇胎盘总的异常率为14.3%,两组胎盘异常总发生率比较显著差异(P<0.05);流产次数越多,胎盘异常发生率随着次数增高而增高;围产期感染与产前贫血、宫腔感染和产妇营养不良关系密切(P<0.05)。结论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与人工流产的关系密切,多次人工流产易导致胎盘异常情况的发生,又易由于胎盘异常导致产后出血,育龄女性应尽量避免人工流产。
作者:刘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瞳孔下切口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小瞳孔白内障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0d,20例矫正视力≥0.5,13例为0.1~0.4,2例<0.1;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葡萄膜炎反应(7~10d消退),2例出现巩膜隧道切口外口暴露(切口无渗漏,未做特殊处理,7~10d被结膜覆盖),3例中度角膜水肿(7d内恢复),2例前房小量出血(不影响手术,术后2d内吸收)。结论小瞳孔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赵长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和对照组(美沙拉嗪治疗)各40例。连用8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DAI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x2=4.973, P<0.05)。治疗前两组D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DAI 明显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2.37、2.89,P<0.05),且观察组DAI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t=2.972,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在改善免疫功能和术后恢复中的价值。方法将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腹腔镜手术的观察组和给予开腹手术的对照组,观察术中免疫功能和术后恢复情况,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术中IgG、IgM、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流质饮食时间、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2)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流质饮食时间、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均与IgG、IgM、IgA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促进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锦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自护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认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谢楠;孙素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比较经不同浓度大蒜汁浸泡含旋毛虫肌幼虫的肉块对小鼠感染力的影响,来评估大蒜汁对旋毛虫幼虫的杀灭效果。方法30只昆明小鼠分为5组,喂食经不同浓度的大蒜汁(浓度分别为100.00%、50.00%、25.00%、12.50%)和生理盐水浸泡半小时含有旋毛虫肌幼虫的肉,饲喂30d后剖杀小鼠,观察和计数肌幼虫数。结果小鼠饲喂经100.00%、50.00%、25.00%、12.50%浓度大蒜汁和生理盐水浸泡半小时含有旋毛虫肌幼虫的肉后,在单位肌肉中检出旋毛虫肌幼虫数为0条、10条、60条、140条和235条。结论含旋毛虫肌幼虫的肉经一定浓度的大蒜汁浸泡后其旋毛虫肌幼虫的感染力会降低。
作者:罗卉;张云;肖明洋;饶永庚;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阿托他汀钙片对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上的临床疗效,并讨论后期治疗上的应用。方法收治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的1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4例和实验组84例。对照组用传统的硝苯地平或硝酸甘油接受治疗,实验组用氨氯地平阿托他汀钙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压与血脂的变化,并进行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分析。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血脂各项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各个指标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患者各指标下降更为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期疗程结束后实验组收缩压为120mm Hg,舒张压为70mm Hg、TG为1.8mmol/L、TC为3.52mmol/L、LDL-C为1.68mmol/L、HDL-C为1.09~1.8mmol/L,各个数据显示都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他汀钙片对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有着明显的疗效,并且伴有极少的不良反应,适用于对临床上的治疗。
作者:汪蕾;孙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疗程均为4周,治疗组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00mg,每天1次,外用联苯苄唑乳膏外涂;对照组仅予外用联苯苄唑乳膏。结果用药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25.00%和1.67%,总有效率分别为68.3%和33.3%,真菌清除率分别为68.3%和33.3%;用药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70%和60%,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5.0%,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6.7%和85.0%;两组临床疗效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伊曲康唑联合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足癣临床疗效较好,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和真菌学清除率,是临床治疗足癣较好方法之一。
作者:胡昆;邓列华;徐瑾;李克俭;李诗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番禺区大石街农村妇女的乳腺癌患病率及乳腺癌预防知信行的调查结果,分析番禺区农村妇女乳腺癌预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有关机构及部门如何制定对策,预防农村妇女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通过乳腺检查及乳腺癌预防知信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番禺区大石街1428名农村妇女乳腺癌患病率及乳腺癌预防的知信行现状,回收有效问卷1420份。结果受调查者对乳腺癌的12项危险因素平均知晓率为42.25%,乳腺癌的5项征兆的平均知晓率为41.06%;对乳腺癌预防的3项态度调查,同意及非常同意的平均占89.74%,不一定及不同意的平均占10.26%;乳腺彩超或X线检查中从未检查的13.73%,定期检查的18.31%,乳腺自检中从未自检的37.75%、定期自检的仅0.99%;乳腺癌患病率为0.14%,其他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和乳腺囊肿为主,患病率依次为29.44%、6.55%。结论番禺区大石街农村妇女对乳腺癌预防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低,约10%对乳腺癌预防持消极态度,乳腺定期检查率低,乳腺癌及其他乳腺疾病患病率较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主管部门应针对存在问题制定对策,有效防控农村妇女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谢有彩;植妙演;冯金葵;张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8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实验组和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35例,实验组患者33例。通过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的时间来对比两种手术方案的疗效。结果通过观察和统计得出,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并且没有中转开腹的患者。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异位妊娠时,安全性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徐先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疑似DVT患者进行血浆DD和FIB检测,并计算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F值),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DVT组血浆DD、FIB及D/F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VT组与非DVT组比较,DVT组DD、FIB和D/F值明显高于非DVT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D/F值、DD、FIB对诊断DVT的敏感度分别为98%、94%、85%,D/F值在诊断DVT中较单独应用DD或FIB有较高的敏感度。结论检测血浆DD、FIB及D/F比值可提高DVT临床诊断的特异性,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研究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吲达帕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肥厚及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30例(76.92%)恢复,对照组11例(28.21%)恢复,两组恢复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左心室重量指数,研究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恢复,控制血压水平,还有可能对其左心室肥厚发展起抑制作用。
作者:卞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