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与人工流产的关系研究

刘秀华

关键词:前置胎盘, 胎盘粘连, 胎盘植入, 人工流产
摘要:目的:研究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与人工流产的相关性。方法对入我院进行分娩的3280例孕妇资料进行分析,选择其中342例发生胎盘异常孕妇进行研究,包括未经人工流产和人工流产的孕妇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人工流产的次数与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的关系以及围产期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未经人工流产孕妇胎盘总的异常率为3.7%,人工流产孕妇胎盘总的异常率为14.3%,两组胎盘异常总发生率比较显著差异(P<0.05);流产次数越多,胎盘异常发生率随着次数增高而增高;围产期感染与产前贫血、宫腔感染和产妇营养不良关系密切(P<0.05)。结论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与人工流产的关系密切,多次人工流产易导致胎盘异常情况的发生,又易由于胎盘异常导致产后出血,育龄女性应尽量避免人工流产。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斯皮仁诺联合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疗程均为4周,治疗组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00mg,每天1次,外用联苯苄唑乳膏外涂;对照组仅予外用联苯苄唑乳膏。结果用药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25.00%和1.67%,总有效率分别为68.3%和33.3%,真菌清除率分别为68.3%和33.3%;用药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70%和60%,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5.0%,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6.7%和85.0%;两组临床疗效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伊曲康唑联合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足癣临床疗效较好,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和真菌学清除率,是临床治疗足癣较好方法之一。

    作者:胡昆;邓列华;徐瑾;李克俭;李诗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护理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护理。方法选择在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护理干预,观察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实验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89%;对照组发生率为1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P<0.05)。结论加强护理能较好的预防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奚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肝硬化家庭照顾者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肝硬化家庭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每位患者选出一名主要照顾者为代表。对观察组的照顾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教育,对照组照顾者采用常规教育方法。比较两组照顾者对肝硬化患者照顾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率、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健康教育路径对肝硬化家庭照顾者进行教育效果良好,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陈玉香;张伟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14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确诊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为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组(n=60)和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组(n=60),对照组为单独腹腔镜治疗组(n=29)。比较各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复发、内分泌变化及副作用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间治疗效果、内分泌指标(FSH、LH、P、E2等)及副作用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可靠、临床疗效好,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黄丽平;苏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暴露对子代造血及免疫系统和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

    ARV已经改变HIV流行的自然史。ARV暴露对孕妇、胎儿和婴儿的潜在风险依赖于暴露的时间、数量和药物的类型。潜在的不利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和长期监测,因为他们很可能是罕见的、在童年以后发生。现在有迫切需要更好地了解对于HIV未感染儿童长期暴露在HIV和ARV的后果,以有助于改善监测和管理潜在的不利影响。本文回顾现有的文献,描述宫内、产时、产后ARV暴露可能会对孩子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潜在的影响。

    作者:陈悦;李慕军;曾雅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综合疗法用于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用于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被试对象100例,实施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穴位埋线综合疗法,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对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进行比较,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综合疗法实施前后,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幅度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对于顽固性的高血压实施综合治疗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罗志贤;罗志攀;冯裕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头孢丙烯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头孢丙烯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160例随机分成2组,头孢丙烯组80例,头孢呋辛酯组80例,疗程均为7~10d。结果头孢丙烯和头孢呋辛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是92.5%及93.8%。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5%及91.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7.5%,两组差异比较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头孢丙烯用于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银屑病患者血细胞参数及血脂分析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细胞参数及血脂有关项目测定对银屑病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银屑病患者52例和正常对照100例同时检测11项血细胞参数及胆固醇和血脂。结果银屑病及其进行期MCV、RDW、MPV、PDW、CH、TG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结论银屑病与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及生理基础有相同之处,所以银屑病患者易发心血管疾病与血细胞参数及血脂的变化有关。

    作者:吉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胸骨肋骨内固定术在严重胸外伤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胸骨肋骨内固定术在严重胸外伤中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6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76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胸骨肋骨内固定术治疗组38例,保守治疗组38例。结果两组患者共治愈72例,死亡4例(每组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手术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较保守组改善显著,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较保守治疗组明显缩短(P<0.05),胸廓畸形及发生呼吸道并发症(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血气胸、肺不张)较保守治疗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骨肋骨内固定术在减少ICU停留和住院天数方面有明显疗效,并可以减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是治疗连枷胸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继泉;黄学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及常规降糖药物和(或)降压药物治疗,对照组予替米沙坦80mg/d,口服,观察组同时联合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疗程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G、TC、BUN、UAER、Scr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G、TC、BUN、UAER、Scr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能够显著改善血脂水平及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斐球;夏增产;徐微;李诗伟;陈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压氧治疗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目的:确定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发病情况,并进一步探讨高压氧疗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及焦虑状态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以及常规治疗配合高压氧治疗,入院时治疗前后进行抑郁及焦虑评分。分析各组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差异。结果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症发病率为54.39%,焦虑症发病率为47.37%。与常规治疗比较,高压氧治疗结合常规治疗,可显著降低抑郁及焦虑状态(P<0.01)。结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发病率高,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其抑郁及焦虑状态,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刘永丹;于海娜;朴钟源;魏亚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1月的68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职业倦怠感量表进行评估,并比较其中不同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护理人员的评估结果。结果护龄6~10年者、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较低的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量表评估结果差于其他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较低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的影响较大,应注意对护龄6~10年、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较低护理人员给予更多的干预。

    作者:徐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服用降糖药物,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组38例在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遵医率、出院时及随访结束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复查、饮食、服药、自我监测及运动的遵医率与对照组比较较高(P<0.05)。两组随访结束时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出院时,但是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使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提高,控制血糖效果较好,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抑癌基因PTEN在卵巢癌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卵巢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67例卵巢癌组织,25例良性卵巢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67例卵巢癌组织中有35例为阳性表达,卵巢良性肿瘤有22例阳性表达,正常卵巢组织中均为阳性表达,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PTEN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的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卵巢癌的组织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及表达缺失对于评价卵巢癌的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利珍;谭小军;张琼;高蔚樱;劳淑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持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并发胸腹瘘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并发胸腹瘘(AF)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与转归。方法观察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肾内科2009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3例CAPD并发胸腹瘘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与转归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3例患者均出现气促、胸闷、不能平卧,伴超滤量明显减少,影像学提示中-大量右侧胸腔积液;应用胸水生化成分分析鉴定胸水性质,同时以标记放射性核素99Tcm-乙三胺五乙酸(DPTA)注入透析液后,在胸膜腔中探测到99Tcm确诊;经抽取胸水、暂停CAPD、改行间隙性腹膜透析等治疗方法效果欠佳,3例患者终都转为血液透析治疗。结论从临床表现可早期发现胸腹瘘,用核素扫描结合胸水生化成分分析诊断胸腹瘘敏感性高,不良反应少。出现胸腹瘘后患者较难再维持腹膜透析治疗。

    作者:关毅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miRNA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发病人数占全球一半以上,国内食管癌的死亡率为17.38/10万,居恶性肿瘤的第4位。miRNA是新发现的一种具有高度进化保守性的单链RNA,在转录后水平引起靶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miRNA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类型、预后等密切相关。在外周血中,miRNA水平也表现出显著的肿瘤相关性、组织特异性和表达稳定性。随着食管癌发病率不断增加,人们更加关注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及早期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

    作者:刘汉;刘颖;曹秀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彩超监测脐动脉与子宫螺旋动脉对高危妊娠的研究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监测晚孕期高危妊娠患者胎儿脐动脉(UA)及子宫螺旋动脉(SA)血流参数指标,探讨晚孕期高危妊娠胎儿脐动脉、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两者联合监测对预测围产儿结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20例单胎晚期妊娠妇女胎儿的脐动脉及母体子宫螺旋动脉的血流进行检测,分别测量以下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速度与舒张期末速度之比值(S/D),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80例高危妊娠与40例正常妊娠组作对照分析。结果(1)高危妊娠组胎儿脐动脉及子宫螺旋动脉血流S/D、RI、PI值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危妊娠组围产儿结局异常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当胎儿脐动脉和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指标都异常时,围产儿结局不良发生率为80.00%,明显高于胎儿脐动脉或子宫螺旋动脉单独异常组,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脐动脉、子宫螺旋动脉的血流状态,对预测妊娠结局的发生有临床价值;两者联合检测比单纯胎儿脐动脉或子宫螺旋动脉监测对预测高危妊娠胎儿不良结局更有价值;子宫螺旋动脉可以作为脐动脉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补充。

    作者:王燕;王英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的7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辅以康复训练,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92.1%,高于对照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是治疗脑梗死可选择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伟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方法在临床普外患者护理实践过程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我院所提出的优质护理方法的临床实际护理效果,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普外科住院的患者368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的比较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护理措施后,优质护理组的184例患者实施护理后,总满意患者184例,总满意度为100.00%;常规护理组的184例患者实施护理后,总满意患者168例,总满意度为91.30%。总满意度组间比较,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患者的满意度,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16.73,P<0.05);(2)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情况评分结果组间比较,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得分水平显著的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得分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4,P<0.01)。结论在临床针对普外科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实践的过程中,传统常规护理措施和方法相比较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和方法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更好,是临床针对普外科患者实施护理措施的理想选择。

    作者:杨雅清;李炎;董津平;张苏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62例脊柱创伤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62例脊柱创伤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62例脊柱创伤患者,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并选择短节段椎弓根钉进行固定的方法治疗,观察患者在术后的伤椎椎体前与后缘的压缩高度、Cobb’s角以及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的状态。结果62例患者在术后伤椎具有良好的恢复效果,此外,伤椎椎体前与后缘压缩高度以及Cobb’s角等相关指标和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具有明显恢复。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进行固定的治疗方法,对急性脊柱创伤具有显著疗效,然而应将CT、X线平片等影像学资料与患者伤势等具体情况相结合,依照此结果选择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罗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